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吗【文案83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7 16:35:46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吗

1、

(1)、对于苏格拉底来说,高的目的(苏格拉底相信正确的见解导致正确的行动)是这样的真理本身,然而对于孔子这位伟大的实践家来说,真理不是目的。他认为所有探索真理的目的、所有学习的目的是实践:“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同时孔子看到了学习与学习者本人的德行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同样被他的批评者所忽视)。因此,一方面他认为在生活中不懂礼法的学生,学习是没有希望的;另一方面则认为,不学习其他的道德,他便会模糊不清,便会堕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2)、苏格拉底与孔子都热衷于政治,他们的一生都在谈论哲学、道德和政治问题中度过。苏格拉底曾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过轰动一时的雅典将军案件;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里底亚的暴政。孔子年轻时也曾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并且政绩卓著。两位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都对政治问题抱有自己的理解看法。

(3)、如千年之后维新变法的康有为,都不得不做一篇《孔子改制考》,以尊孔名义提倡君主立宪,将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

(4)、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大思想家;

(5)、在轴心时代得到发展的各种思想传统延展了人类意识的边界,并在其存在之本质当中显现出超验的一面。然而贤哲们未必将其视作是超自然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拒绝讨论这个问题。恰恰由于精神体验是不可言喻的,正确的态度就是谦恭地保持沉默。贤哲们当然不会试图将其自身关于实在的观点强加于人。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人们永远都不应将任何宗教教条或道听途说的东西接受为信仰。质疑一切并对照个人体验,以经验为依据去检测任何教义,是重要的。事实上,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如若一位先知或哲人确实开始强调那些强制性的教条了,这大抵便是轴心时代已失去其前进动力的征兆。假使有人曾问及佛陀或孔子,他是否信仰上帝,或许他会微微皱起眉头,礼貌地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假使有人曾问及阿摩司或以西结,他是否是一位“一神论者”,只信仰一个上帝,他或许同样感到困惑。一神论并非问题所在。我们在《圣经》中很少发现明确维护一神论的语句。然而有趣的是,一些强烈支持这类教义的表述实际上却背离了轴心时代的精神实质。

(6)、  从地理经纬度轴线上看,春秋时期的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都处于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从地球历史的角度上可以说几乎同一时间,在地球上几乎同一纬度的不同文明上,同时诞生了一批影响人类文明的思想家。在那个时代,中国、古希腊、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关怀的觉醒”。而全世界宗教的产生,也大致集中在这一时期。换句话说,在地球历史上几乎同一时期,在不同文明之间同时诞生了宗教!

(7)、这是个人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一些观点,岱岱学力不逮,以奉大家见教。

(8)、其次,两个人都很喜欢diss。苏格拉底没有机会在政界施展才华,就到处跟别人辩论,聊聊婚姻啦、爱情啦。墨子呢,则喜欢找各国君主理论,无奈的是,很少有人听他的。

(9)、第一点,就是孔子是以继承古中国文明(主要是周礼)为己任,而苏格拉底并没有继承古希腊先贤的意思,他更多以“古希腊文明的叛逆者”面目出现。

(10)、公元前600年,波斯的琐罗亚德斯,印度的乔达摩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以色列的先知们,罗马的努马王,以及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和埃利亚人的首批哲学家,全都作为民族宗教的改革者而几乎同时出现,这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

(11)、上述对于孔子的评价,从内容上说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在此之前,费纳罗(Fenelo)在其著作《死人的对话》里,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均批评了他们那个时代对中国的狂热。同样,赫尔德在其著作《关于人类历史的哲学思想》中抨击了“中国的奴隶文化”。关于孔子他写道:“……对我来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名字,虽然我马上看到了他对人们的束缚。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他的政治道德,迫使下层民众和中国的国家机构永远接受这种束缚。由于这种束缚,这个民族像地球上一些其他的民族一样,在他的教育下仿佛停留在稚童阶段。”

(12)、我认为,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如下。

(13)、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14)、首先,孔子出生时的古中国,是当时已经有夏商周悠久文明的国度,国土辽阔,号称九州,从夏禹治水到孔子出生,古中国的文明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之久。

(15)、可以确凿地讲,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在不同的地域都实行了“有教无类”,造就了一大批贤才、哲人,为东西方文化、学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6)、作为欧洲人,今天应该如何表达我们对孔子的评价呢?当然人们不能像上面所引证的那样评价孔子及其传人。孔子不仅仅是一位维护道德和和谐的旧式的诚实的教师,同样也不是一位把过去化进而阻止一切创新的反动思想家。

(17)、中西文化是全球文化的两大主流,是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18)、如果说春秋战国的法家是改革路线,道家是无为路线,那么儒家就是复古路线了。

(19)、而和古中国“华夏高于夷狄”不同,希腊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频临海洋的地理优势,从埃及和西亚汲取文明的养分。

(20)、与此相反,在孔子那里礼、德、法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在欧洲则早已将三者区别开来):“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对于孔子来说,没有仁美将不美,没有美仁将不仁。此外,人性也包含智慧。孔子在人、人性、仁中发现了这种仁、善、真实和公正的统仁是一切道德的道德。一个国君有五种人性的品格:“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以使人。”(《论语·阳货》)这五种理想对于任何一位国家都是适用的,无论他在世界的哪一部分。但是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里,则很难找到这些理想。

2、

(1)、苏格拉底的教学采用的是饶有兴趣的谈话法,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哲学。教学中,苏格拉底往往是从日常所见、尽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促其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好比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催生出来一样,所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的“产婆术”。西方教育史上公认这即是西方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2)、  当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开悟后,感叹道:“我所证悟的佛法,难见难知,不可思议,也不可觉察,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世人明白。他们都被贪欲、嗔恚、愚痴、邪见、骄慢、谄曲种种无明所复障,薄福钝根,没有智慧,怎么能了解我所获得的道法呢?我现在如果要为他们说法,他们一定会迷惑不解,同时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还要对我进行诽谤,而因此将使他们来世堕入恶道,受种种痛苦,这不有违我度脱众生的初衷吗?与其使他们受苦,那么我还是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法传道,而独自悄悄地进入涅盘境界吧。”大梵天王看到释迦佛不准备驻世说法,赶快下来劝说,于是才有释迦佛在世间传了四十九年的法,吃尽辛苦。

(3)、孔子是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然而,说到当代西方欧美人的文化祖先,那首当其冲一定要说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

(4)、古希腊哲学强调对问题的追问,构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终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哲科”文化。哲科文化具备较强的外延性和拓展性,引发了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5)、在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出现了孔子,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

(6)、就孔子而言,他被西方现代的批评家指责为劝解人们盲目地相信。对于孔子来说,重要的是维护处于高位的人士的,因此他要求子女要尊重父母,年轻人要尊重老年人,并且为他们服务,就像臣子尊敬君主,所有的人应该恭恭敬敬地对待君王一样。正如他的批评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等级制度适用君主专制时代,但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却不能认真地遵守了。

(7)、并不是说孔子的道理不正确,不适用,只是死记硬背那些圣人之言而不敢逾规,扼杀了太多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随着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亚历山大的远征,希腊文化才向地中海世界开始广泛传播,才有了著名的“希腊化时期”。

(9)、历史上惊人的巧合,还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准备东出函谷关争夺天下之时,罗马共和国也在全力争夺地中海的霸权。

(10)、再次,他们都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孔子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一方面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开动脑筋,敢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硬性的注入,而要掌握在学生求知而未知和欲言而未能之时,进行适当的启发,通过“举一反三”来训练和增进学生积极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苏格拉底同样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没有发现和追随正当事理的原因仅仅在于没有审慎地思考。因此,他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正确的结论。  

(11)、  孔子的学生记载他的言行,编撰了《论语》等经典;苏格拉底的学生记载他的言行,编撰了《理想国》等名著。孔子有继任者如孟子等,对东方影响深远;苏格拉底有学生如柏拉图等,对欧洲以乃至后来的全球文化影响深远。释迦牟尼原来是个王子,经过各种艰难的思考、修行,终于找到了解决人类痛苦的根本办法,那套办法被记录下来,就是后来的佛经。《圣经》新约的内容是开始于耶稣给门徒的教导,他是强调一起生活中的应用和活学,这些教导的内容和意义,有许多是在耶稣复活后,使徒们才领悟明白过来。

(12)、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3)、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14)、中国的周朝,刚好是古希腊的荷马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主要是由盲诗人荷马所写的史诗记录,故也称“史诗时代”或“英雄时代”。

(15)、各个轴心民族并非遵循了同样的道路,而是沿着各自的轨迹前进。他们有时获得了在轴心时代完全值得称道的洞见,而后却又放弃了。印度人始终引领着轴心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历史学家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地接近理想,直到公元前6世纪被放逐巴比伦,经历了短暂而激烈的发挥其非凡创造力的时期。中国缓慢渐进地发展着,直到公元前6世纪晚期,孔子首先发扬了完满的轴心精神。希腊人从一开始便走向与其他民族全然不同的道路。

(16)、如伏尔泰说:“孔子既没有给予他们新的世界观.....他只是传授古代法则的智者”;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只是“爱智慧者”,苏格拉底的聪明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所不知。这种思想一直激励与推动着西方理性主义进步。

(17)、而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更是中国文化的化身,如美国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就没有把中国定义为“马列主义国家”,而是定义为“儒家文明国家”,而美国联邦法院的门前,更是将中国的孔子和公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并立。

(18)、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这一时期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19)、而同时,两人几乎身处同一时代,孔子逝世后的十年,苏格拉底出生,东西方文化史几乎同时开启了一个伟大时代。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差异,标志着东西文化源头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在其后千年时光的流逝中被不断延伸、发、固化,深埋,直至根深蒂固而人不知,东西文化上许多的差异都可以从这两位祖师爷上看到苗头。

(20)、除了时代背景上的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个人学说上,还有这三个很大的不同。

3、

(1)、而在秦之后,汉朝时期,西方同样也有一个强大的帝国——罗马。

(2)、少正卯能言善辩,博闻强识,喜欢与人交流,广收门徒,“贩卖”自己的思想与价值观。至于贩不贩卖焦虑,则不得而知。

(3)、而传说荷马所作的史诗《伊利亚特》里也出现了一个引发战争,灭亡国家的女人,她的名字叫海伦,她引发的一场著名战争,就叫特洛伊战争,后来也被影视作品所记录。

(4)、毋庸置疑,孔子对(他经常提到的神和天)的观点是超验的。在这方面人们又可以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相比。人们认为宗教对苏格拉底并不重要,但是这种对神的冷漠态度对苏格拉底来说是致命的,因为指责他蔑视祖国的诸神是判处其死刑的一个重要理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点是,他们感觉到将认识到的正确东西表达出来是神的使命。但是他们两人都害怕说出和得出彼岸的事物(正是因为形而上学的超验的认识是不可及的)。同时苏格拉底谈到了内心的预感,即来自于神的当他试图作错事时告诫他的“神灵”。孔子很注意流传下来的宗教观点,不怀疑鬼神和预兆之类的东西,认为祖先崇拜和祭礼是重要的现实。但是他对上述事物的处理方式则表现出反对迷信的倾向,与迷信保持着明显的距离:“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在回答如何侍奉鬼神时孔子答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5)、而苏格拉底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只为开启民智而辩论,只为追求真理而思考,尊重不同,包容异见。这种理念后来开枝散叶,奠定了西方重视逻辑、崇尚思辨的学术传统,继而为科学、民主、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6)、所有这些弊端与儒家的观点是不相容的,这种情况清楚地表明,儒家的思想是多么的不受时空的限制。假如孔子能够继续被视“伟人”之可能对世界是一种福祗。儒家既不会使中国躲在传统的后面以避开西方不中听的批评,也不会使民主化和科学化按照孔子的要求向前推进。孔子不是民主主义者,他所感兴趣的知识都是伦理上重要的、在现代中国人眼中技术上不可行的知识。但是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仍要感谢孔子,不论她给予孔子何种正式的地位。这一点罗茨(Roetz)敏锐地认识到了:假如没有孔子提倡的那种学习乐趣,假如没有对教育的重视(对此要特别感谢孔子),可能这个民族的能力比现在要糟糕得多。孔子的学说使中国适应一种特别的伦理,一种原本比那种要求化的宗教伦理更能公开地面对新生和陌生的事物的伦理。在他关于“己”的概念和他的金科玉律中(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存在着一种自律、社会平等和非传统思想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不论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以后的历史阶段都是用之不尽的,并且仍可以在现代标记下用于儒家提倡的“修身”。孔子重要的遗产恰恰是存在于不受时空限制的具有突出优先地位的道德之中,存在于由道德所塑造的人之中,而这种优先地位不是民主方法、法律的规则制度和目的理性所能取代的,有时能面对任何一种社会的重要的政治能够发挥其作用。由此看来,老夫子的学说是一根肉中刺,甚至是献身于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刺。

(7)、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8)、不仅西方科学受益于此,政治及思想莫不如此。苏格拉底,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功不可没。

(9)、但是音乐也像礼一样自身不是的:“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像其他事物一样,对于音乐的评价也是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作出的。他只看到了音乐的消极影响,担心由音乐激发出来的热情会扰乱人们的理性。但是亚理士多德却没有这样的担心,建议把音乐作为自由市民的美好艺术。他甚至认为音乐具有医疗和净化灵魂的作用。这里他引用了毕达格拉斯(公元前570-479)的观点。对于毕达格拉斯来说曲调起伏就如同灵魂的活动一样,他认为音乐具有宗教、神奇、政治、教育和医学的目的,可以教育和影响听众,这方面他与孔子的观点十分相似。普罗提诺(Plotin公元205-270)认为韵律和曲调能照亮美好的思想,使人们接近认识到美好事物的灵魂。的一位像孔子一样高度评价音乐的是伟大的欧洲哲学家阿尔图尔·叔本华(1788-1860),他认为曲调是音乐的核心。和谐的曲调对于音乐来说就像美味佳肴的调味汁。音乐对于叔本华来说重要的是以世界作为其篇章的曲调。

(10)、该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甚至可以说二人在文化史上可谓中西遥相呼应,相映成辉,但在思想史上却称得上南辕北辙,不共戴天。

(12)、 伟大的哲学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人格和学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两位伟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在思想体系、生活经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方面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两位哲人在对待学习、人与世界的关系、关于圣贤君子、仁和德、音乐和宗教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了二者的异同。同时分析了从十七世纪欧洲启蒙主义者欣赏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到后来的哲学家们冷落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中国文化的原因,指出应该公正地评价孔子,因为孔子的思想可以为现代世界指出一条将西方的追逐成功、个人主义同东方的集体主义思想、东方的人性、东方重视自然的思想相结合的新路。

(13)、这个有着苏格拉底一样灵魂的中国人叫——少正卯。为什么说少正卯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少正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和孔子在朝堂是同事,在业余是同行,因为他们都办有课外培训班,招收学员,那时候称为私学。从这个角度看,如今继承孔子衣钵为的应是俞敏洪俞校长,而不是孔庆东孔和尚。

(14)、于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又有两个醒目的时代标签,一个“重农”,一个“重商”。

(15)、开创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孔子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更是现代西方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16)、《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汉语中“启发”一词和“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宋代名儒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17)、与此同时,世界在发生什么呢?巧!公元前800年,在遥远的爱琴海上,同样也有数百个城邦互相制衡、并立生存,我们称呼这一时期为“希腊城邦“。

(18)、正因孔子不喜下定义,而苏格拉底执着于下定义,所以儒学完备的体系却少有细节上的严谨,加上儒学的“尊本抑末”,而受益于苏格拉底的严谨,科学开始了萌芽。

(19)、而这两个以“思想家和教育家”身份闻名于世的大师,人生相似。

(20)、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孔子还主张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封建制度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学习的动力,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直到现在仍有实际意义。

4、

(1)、苏格拉底著名的就是问答式教学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2)、而东方这边,刘秀作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人生也像开了挂,总能在关键时刻遇到贵人相助。比如有一次刘秀逃跑的时候迷路了,这时候路边突然就冒出个白衣老头给他指路。总之,刘秀在战斗过程中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扫平各地的割据势力,使得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3)、在这个时代里,几个重要人物的重要思想,是该时期重要、宝贵的财产。他们分别是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犹太世界的耶稣。

(4)、“看欧洲地图,希腊如同一只骷髅手,正将其瘦骨嶙峋的手指伸入地

(5)、当孔子谈及超验的事物时主要使用无人称的概念,如“天”或“天命”,只有一次用了“上帝”这个词,他也很少谈及祈祷。生活在九世纪的一位日本的儒家信徒的话恰当地表达了孔子对于祈祷和宗教的态度:“只要心灵与真理相通,你不必祈祷,神明自会保佑你。”

(6)、首先,古希腊明显逊色于古中国,古希腊地小人稀,文明发展迟缓,耕地严重不足,中国进入春秋时,希腊才开始形成“城邦”的小国,其他非城邦的地区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制。

(7)、孔子也是一个伦理政治的提倡者。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来感化人民,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前来归附,好象满天星斗都环绕北斗运行一样。同时治理国家的人本身也必须是一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论语•子路》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国家只有在道德模范达到治理下才会井井有条,百姓们才会见贤思齐乐于从命。而且孔子还认为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正人君子们只有从“齐家”开始才能获取管理经验,进而才可以治理国家平定天下,是之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8)、但是,要求以有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文化传统迅速变化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小心地、渐进地而且是非暴力地过渡到新的结构才有希望,才能避免有害的负面影响。日本作为亚洲国家的先驱,对于快速进入西方工业国家轨道有着足够的痛苦经验。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要从一个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而这样的发展过程西方国家用了200到300年的时间。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9)、  苏格拉底出生在意个不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个雕刻工匠——当时的希腊有很多雕刻工匠。苏格拉底以自学成为一名当时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如虔诚,美德,勇气,真理,教育等等。他的死很传奇,几乎成为后来欧洲各类文化崇尚悲剧的戏剧化的源头后来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10)、人们认为,宗教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神圣态度的,但它却似乎往往投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暴力和绝望。几乎每天,我们都能看到由宗教而引发的恐怖主义、仇恨和褊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的宗教教义和宗教实践落后于时代潮流并且令人难以置信,从而转向艺术、音乐、文学、舞蹈、运动或毒品,以求带给他们似乎是人类所需要的超越的灵性体验。当我们比以往更加充分地关注我们的人性,并感到被来自于内心的东西深深触动,刹那间超越自我而欢欣鼓舞之时,所有人都会追寻狂喜和入迷的瞬间。我们是探寻意义的造物。而且,不同于其他动物,如若我们不能在生命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便很容易陷入绝望。一些人正在寻找信奉宗教的新途径。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宗教信仰的复兴。我们常称作“原教旨主义”的好战的虔信只是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寻求启蒙的一种表现形式。

(11)、由于女性问题并不涉及轴心时代的本质,我认为继续讨论这一话题有些离题。每当我试图陈述这个问题,似乎都显得很生硬。我觉得应当对它进行专门研究。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并非像教会中某些神父那样,彻头彻尾地厌恶女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人,全神贯注于男人们富有挑衅性的行为,以致很少认真考虑有关女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刻板地遵从轴心时代的改革家;的确,这样做会从根本上违背轴心时代的精神要旨——它强调,盲目遵从会将人们限制在一种自卑和不成熟的自我当中。我们所能做的是,将轴心时代普遍关切的理念延展到包括女性在内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尝试对轴心时代的见解进行再创造时,必须重视现代社会中的佳理念。

(12)、而这些思考直到苏格拉底时代都还未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因此,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于事无补,他将哲学研究的方向转向人类的伦理问题。

(13)、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相差很远了,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14)、在个人生活方面,苏格拉底和孔子都主张清心寡欲安贫乐道。有一次智者安提丰试图嘲弄苏格拉底,他对苏格拉底说:“你所过的生活连一个奴隶都赶不上;你吃喝的饮食是粗陋的,你穿着衣服是褴褛不堪的,甚至一年到头都是同一件衣裳,你从来就没有穿过袜子和长衫。”(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Ⅰ,Ⅵ,2)而苏格拉底却反驳道,“能够一无所求才是象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神仙。”并且说勤俭的人比纵欲的人更容易自我改进,更容易向国家尽忠职守,更容易感受幸福;相反,只有愚蠢的庸人才会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15)、孔子几乎把一切知识的教育终都落实在道德上,一切道德都被孔子看作是好的学问。苏格拉底所讲的“守法”与孔子的“礼”颇为相似。礼是社会的规章制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遵章守法,就不能立于社会。苏格拉底说的“自制”,即自我控制。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一贯主张“君子必慎其独也”。即自己独处,且有犯错误环境时,也能严格约束自己,决不犯错误。可见,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道德修养的见解上极为相似。但两者在内容上也有不同。首先,孔子在教学中没有列入宗教科目。《论语·述而》明确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非宗教性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中则有较多的宗教色彩。另外,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主张修己之后要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强调的“认识自己”,“首先要关心改良自己的灵魂”也有不同。 

(16)、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从雅典人中出身的教育家,是一位不收酬金的义务教育家、知识的无私奉献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卷第521页载:“他认为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关心所有同一城邦人民的灵魂,使他们达到尽可能的完善。”色诺芬回忆说:“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对受教育者他不仅不收取报酬,有时还愿意倒贴钱,大限度地奖励那些愿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成了他教育的对象。他教无定所,体育馆、广场、街坊、商店成了天然的教室。这与孔子周游列国时一直在搞教育,走到哪里,教育就办到哪里是一样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17)、问题是思考的诱因,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钥匙。而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形成“愤”、“悱”的强烈需要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了解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不留余地地将答案告诉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思维障碍和萌发的灵感,并适时地开导、启发,唯有如此,才能防止学生思维的僵化、呆滞,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8)、  印度文明诞生了佛陀(孔子比释迦摩尼大14岁)、商羯罗;

(19)、释迦牟尼,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

(20)、动物献祭在古代社会是一种普遍的宗教实践活动。这是一种使损耗的能量再生,以维持世界正常运转的方式。人们深信,生与死、创造与毁灭无法解脱地纠缠盘绕在一起。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是由于其他生物为了他们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故而,献祭的牲畜因着自我牺牲而受到人们的尊重。由于没有这样的死亡便不会有生命,一些人设想,在太初之时,世界是作为一种牺牲的结果而产生的。另一些人则讲述一位创造之神的故事,他杀死了一条龙——无形体和未分化的共同象征——以使世界脱离混沌,带来秩序。当人们在礼拜仪式中重演这些神话事件时,敬拜者感到他们已身处神圣时代之中。他们会经常展开新的计划,上演再现宇宙诞生初始的仪式,给人类短暂脆弱而终有一死的生命活动注入神圣的力量。如若它并非“栩栩如生”,或被赋予一种“灵魂”,人们便无法忍受。

5、

(1)、孔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仁”、“礼”等概念,有过很多的阐述,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

(2)、与此相反,中国自汉代以来,在孔子基础上建立的受到孟子等孔子传人影响的儒家成为一种“国家宗教”,并以此而成为社会制度的支柱。它的特点是集体,二千多年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保存了一种统一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人无足轻重,而集体则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相反,在同一时期欧洲伴随着许多民族和语言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化。这些民族虽然都信奉一种实行博爱的宗教,但是却没有阻止相互间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所进行的几乎是连续不断的战争,战争中权利关系在不断改变。基督教没有像儒家在中国那样持续的发挥作用,因为它不是致力此岸的哲学,而是一种与彼岸相关的以拯救尘世为目的的宗教。只要这种宗教还是国家宗教,便会不断地引发教会与国家之间的权力之争,从而成为战争的根源。

(3)、毕竟,孔子之后,中国再无能超越孔子的思想家,而苏格拉底死后,有一代比一代进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