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有趣故事【文案144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9 02:29:26

孔子的有趣小故事

1、孔子与弟子10个简短小故事

(1)、母亲问道:“你不准备做管庙的官,为什么这么认真地陈俎豆、设礼容呢?

(2)、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3)、门人不敬子路,孔子就护他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以上只是我的见解。据《孔子家语》: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即杀伐之声),因为他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我认为刚勇的人,作乐可以中和;子由只是走调。)

(4)、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5)、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

(6)、苏尚耀(1921—1998)浙江绍兴人,儿童文学作家。曾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四十余年,先后发表、出版中国历史和民间故事类儿童文学作品百余种。毕生都在给孩子讲语文,写故事,可以说是很会讲民间、历史故事的语文老师,又是了解中、小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又有丰富的故事细节,让孩子流连于好玩的历史故事时,记住里面人物的主要经历、思想、著作及人格精神,更进一步熟悉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孩子们在见贤思齐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7)、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8)、所谓“预”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性;所谓“恕”就是包容与豁达,恕可以让家庭祥和,也可让社会和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需要我们多多遵循恕道。

(9)、“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10)、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就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11)、夫子断然说:“赐也,非尔所能也。”孔子曾故意问他:“女与回也孰愈?”子贡却知道分寸,说他怎敢和颜回比呢,回也闻一知他闻一知二。

(12)、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13)、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14)、洛邑(今河南洛阳)距离当时的鲁国国都(今山东曲阜)直线距离大概有500公里,以春秋时期的交通环境,求学之路,千里迢迢。求学之艰,难以想象。

(15)、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反复了二遍。

(16)、苏尚耀(1921—1998)浙江绍兴人,儿童文学作家。曾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四十余年,先后发表、出版中国历史和民间故事类儿童文学作品百余种。毕生都在给孩子讲语文,写故事,可以说是很会讲民间、历史故事的语文老师,又是了解中、小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又有丰富的故事细节,让孩子流连于好玩的历史故事时,记住里面人物的主要经历、思想、著作及人格精神,更进一步熟悉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孩子们在见贤思齐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17)、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

(18)、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19)、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20)、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2、关于孔子的有趣故事

(1)、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2)、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

(3)、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4)、由了解孩子的作家和擅画圣贤的画家给孩子讲孔子、孟子、王阳明的精彩故事。作者选取三位圣贤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对孩子有教益的事件,配以飘逸灵动的水墨插画,带孩子轻松走近圣贤,让孩子见贤思齐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及作文能力。

(5)、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6)、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7)、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8)、  这本小书篇幅短小精炼且内容全面,可以在短时间内读完,不占用孩子过多时间。

(9)、宰予嫌三年之丧太长,认为该减短些。夫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死了没满三年,你吃得好,穿得好,心上安吗?宰予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不守三年之丧吧。宰予出,夫子慨叹说:“予之不仁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予有口才,他和子贡一样,都会一套一套发议论,所以孔子推许他们两个擅长“语言”。

(10)、“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11)、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

(12)、                                                 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剧照,侵权删

(13)、孔子游、子夏,孔子也喜欢。“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指的可能就是以文学见长的子游、子夏。子游很认真要好,子夏很虚心自谦。夫子和子游爱开开玩笑,对子夏多鼓励。

(14)、这本书如何通过插画为孩子表现出圣贤的飘逸神韵?

(15)、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16)、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17)、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18)、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位长者,小孩们毫无惧色,不以为然,继续用石块垒筑他们的“城池”。

(19)、我们看到孔门弟子一个人一个样儿,而孔子对待他们也各不同,我们对孔子也增多几分认识。

(20)、今日故事推荐《孔子的故事》。本故事将宏大历史叙事和精彩故事细节巧妙结合,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文字,让孩子阅读顺畅,一读就通,自然积累写作技巧和素材。少年读圣贤,让我们从孔子的诞生开始。

3、孔子的趣味小故事

(1)、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因此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2)、一日,冉求苦丧着脸走到孔子面前,对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听到这话,对冉求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实在坚持不下去才停下来,现在是你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而不思进取,不想前进!”

(3)、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4)、  这本书不生硬罗列圣贤的思想学说和人格精神,因为圣人思想的产生和人格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书里用一个个紧密联系又好玩的小故事,把这些自然带出,让孩子在读故事时轻松了解圣人思想,见贤思齐。

(5)、  这本书不生硬罗列圣贤的思想学说和人格精神,因为圣人思想的产生和人格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书里用一个个紧密联系又好玩的小故事,把这些自然带出,让孩子在读故事时轻松了解圣人思想,见贤思齐。

(6)、《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7)、孔子曾称赞他假如穿了破棉袍儿,和穿狐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能没有自卑感,引用《诗经•邶风》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孔子就说,这是做人的道理,有什么自以为美的。

(8)、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9)、孔子和弟子颜回、子路看着老子的牙齿十分不解。

(10)、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11)、这是一个关于能力与态度的关系问题,冉求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产生了抵触情绪,将学业上的差距,归咎于客观。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能力固然重要,但态度在迈向成功中的非凡意义,一样不可小视。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一股执着的“傻劲儿”,很难有成果。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12)、  作者执教中小学语文四十余年和毕生写作中国历史、民间故事的独特经历,使他深知什么样的语言适合孩子脾胃,从而将宏大历史叙事和精彩故事细节巧妙融合,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文字,让孩子阅读顺畅,这会给孩子作文提供很多技巧及素材积累方面的帮助。

(13)、“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14)、子路呢,夫子也常常不由自主地称赞,例如“由也兼人”“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子路无宿诺”等。子路听到夫子的称赞就喜形于色,于是立即讨得一顿训斥。例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孔子接下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5)、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16)、郯子说少皞氏是我的祖先,这个问题我知道,没有谁比我更清楚了,就这样,郯子把不同官员对应不同的鸟名,一一列举,在座宾客无不感叹,为郯子渊博学识所折服。

(17)、一旁的颜回犹如醍醐灌顶道:“老师,我明白了,这就好比是水和石头,水流虽然柔软,但是,纵使遇到坚硬的石头,它也能做到水滴石穿;风虽然虚无缥缈,但是,一旦它发起脾气,纵使是参天大树,它也能够连根拔起!”

(18)、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19)、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20)、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4、孔子的有趣小故事有哪些

(1)、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

(2)、孔子也知道,鲁定公成不了事业,只好辞官不做。

(3)、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4)、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5)、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6)、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7)、孔子冲颜回点点头,不露声色的说:“刚才你是对的好,就是太慢了。我再出一联,你试试?”于是说道:“荷叶莲花藕”。孔子话音刚落,这时候,一只讨厌的蚊子飞到颜回的鼻梁上,颜回急忙举手来打,这一句举手颜回立即想出了下联:“拳头巴掌手”。

(8)、这就是"子见南子"。按理,这一次会见,不过是极普通的一个追星族与名人的见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对此予以记载,其奥妙何在?

(9)、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10)、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帽子)。」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11)、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

(12)、“明知不可而为之”, 这段故事虽无孔子,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13)、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爱音乐,也喜欢唱歌,听人家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大概是要学唱吧!他如果哪天吊丧伤心哭了,就不唱歌了。

(14)、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15)、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

(16)、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17)、子路呢,夫子也常常不由自主地称赞,例如“由也兼人”“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子路无宿诺”等。子路听到夫子的称赞就喜形于色,于是立即讨得一顿训斥。例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孔子接下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8)、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

(19)、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20)、《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5、关于孔子的有趣的故事

(1)、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

(2)、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3)、门人不敬子路,孔子就护他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以上只是我的见解。据《孔子家语》: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即杀伐之声),因为他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我认为刚勇的人,作乐可以中和;子由只是走调。)

(4)、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5)、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6)、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7)、《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8)、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9)、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10)、颜征在没想到,这次观看郊祭对孔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经常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收集起来,学着主祭人的摸样逐节戏演。

(11)、孔子对其他弟子总很有礼,对子路却毫不客气地提着名儿训他:“由,诲汝知之乎?……”子路对夫子毫无礼貌。孔子说:“必也正名乎!”他会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孔子不禁说:“野哉,由也!”接着训了他几句。

(12)、孔子对学生们说:“项襄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13)、坚持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读经典、读美文,让朗读像说话一样自然,让说话像朗读一样生动。

(14)、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15)、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

(16)、一天,伴随着阵阵蹄声,漫漫尘烟,他们来到了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这里山色迷蒙,湖光潋艳,鸟语花香,好一片人间仙境。走出街南不远,车夫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

(17)、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18)、回家的路上,子路生气道:“老师,我们这么大老远的跑过来求教老子,结果他却让我们看他的嘴巴,真是无礼啊!”

(19)、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20)、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1)、有一次,孔子要考考弟子谁有才,于是说:“我给你们出个对子,看你们谁能应对。”孔子看了眼院中的大黄狗,大黄狗正扒在狗牙菜上呼呼大睡。孔子眼睛一亮,一个上联脱口而出:狗牙菜上狗压菜。这个象绕口令似的上联,可把弟子们难住了,他们一个一个抓耳挠腮,大眼瞪小眼。

(2)、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

(3)、孩子课余时间不多,想看看圣贤故事,可是挤不出时间怎么办?

(4)、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5)、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让人们在让人们感受自然之水跌宕千重的魅力同时,也给了智者们认识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启迪。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历史上诸子百家、墨客骚人以及王侯布衣对水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表达,他们或对水饱蘸浓情、徜徉歌舞,或对水揣物拟声、尽情描摹,或对水奉若神明、滋敬神养。水不仅被幻化为儒家根深蒂固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哲思之水,还被承载了诸多人生慨叹和历史烟云。

(6)、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7)、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8)、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9)、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今日故事推荐《孔子的故事》。本故事将宏大历史叙事和精彩故事细节巧妙结合,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文字,让孩子阅读顺畅,一读就通,自然积累写作技巧和素材。少年读圣贤,一起来听齐国的诡计。

(11)、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13)、新月,武汉青少广播FM6《新月读书会》栏目主持人,2017“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曾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14)、她自知欠读的经典太多了,只能在课余自己补读些。

(15)、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16)、后,孔子通过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7)、如果不培养内在的德行,那就是自己的过错,培养了道德,名声自然就会树立起来,不求名利,名利也自在其中了。

(18)、“当然想了,母亲肯教我吗?”孔子显得很兴奋。

(19)、苏尚耀(1921—1998)浙江绍兴人,儿童文学作家。曾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四十余年,先后发表、出版中国历史和民间故事类儿童文学作品百余种。毕生都在给孩子讲语文,写故事,可以说是很会讲民间、历史故事的语文老师,又是了解中、小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又有丰富的故事细节,让孩子流连于好玩的历史故事时,记住里面人物的主要经历、思想、著作及人格精神,更进一步熟悉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孩子们在见贤思齐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20)、今日故事推荐《孔子的故事》。本故事将宏大历史叙事和精彩故事细节巧妙结合,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文字,让孩子阅读顺畅,一读就通,自然积累写作技巧和素材。少年读圣贤,一起来听夹谷盟约。

(1)、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入世,匡时济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不桀溺畈。

(2)、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3)、孔子久慕老子圣名,所以,一天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和子路来到洛阳拜会老子。

(4)、《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这“项橐”何许人也?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这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

(5)、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6)、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7)、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8)、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爱的弟子。

(9)、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10)、  为本书插画的国画家,毕生都在从事古代人物画创作,他笔下的人物灵动飘逸,充满童趣,工笔写实画法又了插画的精美真实,会给孩子轻松、唯美的阅读体验。

(11)、师襄,是一位宫廷乐师,孔子曾向他学习如何弹琴。

(12)、颜征在突然觉得儿子长大了,尽管才六岁,可讲的话,做的事已远远不是六岁的儿童所能达到的深度了。问他,“你也想读书吗?”

(13)、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他是看到宰予言行不一而改变的。

(14)、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15)、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特设北京生之悦国学堂公益会。常年组织爱心人士赴乡村小学进行支教,并时常走进企业、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广读经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6)、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17)、由了解孩子的作家和擅画圣贤的画家给孩子讲孔子、孟子、王阳明的精彩故事。作者选取三位圣贤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对孩子有教益的事件,配以飘逸灵动的水墨插画,带孩子轻松走近圣贤,让孩子见贤思齐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及作文能力。

(18)、孔子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

(19)、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0)、“那么该用什么办法去离间他们君臣呢?”齐景公问道。

(1)、今天的我们是否愿意为一个问题花几小时到千里之外,亦或是花几小时上网查找答案?我们的学习读书计划是不是虎头蛇尾,后不了了之?我们能否安静下来,认真的去做好一件事?

(2)、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说自己可以掌握技巧,却没有领会到意境,在过了一阵子,孔子终于体会到了意境,却说自己没有感受到作者的情怀。

(3)、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4)、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