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文案86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9 08:13:34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描写了苏霍姆林斯基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

3、这本书中有不少案例,尤其是关于问题学生的案例,是一本通俗而启发很大的书。

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5、在这里重要的是对随意识记的强调,知识如何活起来而不是被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存储下来?理解随意识记的原理是关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

6、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7、《适于脑的教学》,詹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8、这是教育中的重大因素,但集体教育有利有弊,分寸感在哪里?把握原理分寸,是掌握的重点。

9、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答案五花八门,但要真正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回答的,从而将他的道德概念进行清理,与我们头脑中习焉不察的道德观念区分开来。

10、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只受过8年的学校教育和2年的函授学习,而且在青年时代,残酷的卫国战争留给了他一个伤残之躯,他所长期任教的帕夫雷什中学也不过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偏僻农村学校,为什么在短短52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能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什么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去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家之外,还在于他始终对孩子和教育事业胸怀大爱,坚持勤奋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对自己的日记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坚持撰写教育日记。在对教育日记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把工作与思考的成果凝结成一部部智慧的结晶,写下了一部部闪耀着其人性思想的教育专著。

11、苏霍姆林斯基撰写教育日记的做法,得益于他刚刚担任小学教师时,村子里一位老医士坚持27年来所做的医学记录。

12、“啊,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医生回答说,“请看,27年来,孩子们的身高平均增长5公分。是啊,我能再多活30年该多好啊……”

13、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14、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实践的教育思想体系。

15、“我想再一次提醒校长要有一个记事簿。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给教师的建议》第444页)

16、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敏感的角落。

17、《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18、在你的资源条件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孩子精神生活的丰富?

19、我在看完朱永新教授写的《我的大学理想》与《我的阅读观》之后对教育这个神圣的词有了更多的渴望。书中大量引用了乌申斯基、马卡连、昆体良、加德纳、孔子、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与学者的著作,使得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如此浅薄,没有体系。因此我决定拜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在2012国庆8天长假里,我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过着“吃饭—看书—休息”加上晚上锻炼的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也让我掀起了对于教育理解的那份狂热,还有一夜梦见苏老对教育的狂热所散出那灿烂光辉的光芒。在这近4500页的长卷里,掩藏着苏霍姆林斯基倾注着所有的心血:《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集体的方法》,《年轻的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帕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论文集》。

20、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1、1939年出版,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学著作。

2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23、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独创的重要的概念,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段尤其重要,它也揭示了相当一批学生在高段以及中学落后的原因。掌握这一概念,对提升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

24、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一直是在自己村里学校度过的。这是一座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宽。他在家经常主动帮助父母邻居做事,在学校里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当时校长伊万·萨维奇和教务主任布师科夫斯基的重视和关怀。然而对他影响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25、(2)要树立讨论规则,防止冷场,以及太多无效发言。

26、据我所知,不少学校或区域都组织教师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但多数时候收效不大,似乎不得其门。我相信本书在这方面将会有所贡献,可以成为共读比较好的选本。

27、《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堪称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我想我定会重读这三本著作。其中《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经典中的经典,成为教师行业的标杆,我在图书馆能看到国内很多类似的书籍,比如《给老师……建议》,以传承这一经典。这三本书把教师推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扇崇高的大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劳动、阅读、思考三者的作用,他详细的论述了劳动、阅读、思考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地位。“劳动,是培养良心的重要源泉”、“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思考,不要死背”.他的名言能唤起一位老师激荡的心,《帕夫雷什中学》是他35年工作浓重的缩影。他曾了解全校570个学生中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与学习状态;他坚持每天听课,如果有一天不听课,一定会在下一周补回来;他和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藏书有95万册;他建立了“思考之室”;他拒绝了高官厚禄,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了35年,并担任22年的校长;他深入研究过178位称为“难教”的学生的曲折的学习成长历程……

28、苏霍姆林斯基在《寄语后来人》一文中,对后辈的教育同行们寄予了无限厚望,他把自己对教育未来的期望整理成八条教育遗嘱,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地嘱咐。其中有一条,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他说,要当作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娇柔的鲜花。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

29、《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30、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31、四是参加教师听评课过程中的思考。作为学校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对教师的听评课活动。他认为:“在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经验证明,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给教师的建议》第427页)他给自己定出了一条这样的规则:如果一天内没有听过两节课,他就认为今天我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如果今天碰上开校长会议,那么,本来在今天要听的两节课,就得移到明天来补上。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听评课记录也是他教育日记的重要内容。在记录听评课内容时,他把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作为主要关注点:教师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如何?孩子们的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教师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他的这些做法和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32、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像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33、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3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35、这部分的核心,不是构建一个学校文化的体系,而只是探讨一个问题:如何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学校的真正核心?

36、这一原理,显然同样适合于班级。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取决于你对下述问题的思考:

3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38、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39、他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靠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思考的脑力指导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进行理解;课堂上要给学生理解思维的时间等。其还很重视个别施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态度上都应该有所不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是作者强调的一个方面,他将9种重要的基本技能分为三类:一是读写算;二是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三是独立思考、独自工作以及自学能力。

40、持久的良好的读书会,是不断改进并逐渐形成文化的结果。

4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42、智力问题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核心,也是容易被忽略和误读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主要地体现于对学生脑力劳动过程以及对知识的长期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化为一些精彩的观念。

43、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着重阐述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4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45、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4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巨著以其深刻性给人以启迪。他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入木三分的,例如,爱孩子这个观点的敞开与深入。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他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继续说明为了爱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就必须深知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及其发展特点。然后,他又指出,没有抽象的孩子。

47、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8、《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伯特兰·罗素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49、此外,他还阐述了诸如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50、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51、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人想到过儿童身体加速成长的问题。战争开始时,这位医士得了重病。他把自己的记录交给了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苏霍姆林斯基从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关于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的资料。现在,他的手头就拥有一个村子的儿童在59年内的发展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宝贵的。

5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53、《孩子们!你们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 教育科学出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54、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随时准备一个记事簿,记录下日常教育工作中有意义的事件和自己的深刻思考。在坚持积累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才能发现教育真理的实质。

55、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6、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57、下面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肤浅看法,若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教。

58、《学记》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

59、县管校聘是中国教育管理基本框架,校长没有办学自主权,校长一直在“你必须这样做之下”办学。这样,校长不可能去办真教育,一直搞以应试教育为主线的形式教育。这样,校长不可能去发现,也不会有一百条建议。

60、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立志从教,并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启蒙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象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对他们的教育做到“爱心、耐心、恒心”,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61、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达到一百多个。

62、组织上要去行政化,让有学术才能的人或有组织才能的人担任主持或轮流主持。

63、暑假期间,我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选集。在书中,他从多角度谈了教师﹑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多方面影响。既有对成功做法的赞扬鼓励,也有对学校和社会错误行为的严厉批判。

64、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着重阐述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65、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6、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67、关于教学——发展的统一。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古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时常由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68、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69、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70、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71、真正地理解和内化这一循环,是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关键。在这一循环中,包含了若干关键概念,它们对循环本身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的关键知识。

72、《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

73、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74、什么是信任?如何评分?个别对待如何可能?这些问题的理解都十分关键,它不仅仅是教师改变姿态,更是高度专业发展的结果。能否正确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并形成信念,对教育教学至关重要,并且是根基性的。

75、《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7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双重使命是促进科技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智育体系。这种智育体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反映时代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丰富、全面和文明的公民;二是把德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中。作者提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智力,完善的教学就是发展智力的教学,教学是智育的重要手段。

77、掌握这组概念的关键,是有两套大纲意识,并且能越来越成熟地在教学过程中制订两套大纲。

78、他认为校长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地用行政命令来领导。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因此,他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常年做班主任工作,并天天坚持听其他教师的课。他说:“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就算我这一天什么也没做。”“如果今天去区里开会,明天就得补上,听四节课……如果我在一年中没有听过一位教师的至少15至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把听课和分析课当作校长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他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想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带动和组织教师全面了解研究儿童,定期举办了研讨会,就某个学生的情况实行教育会诊。他本人亲自搞调查,作记录,深入研究了178名“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试办了一个6岁入学的预备班“快乐学校”,从预备班到一年级,再连续跟到十年级,一直担任该班的班主任,跟踪观察和研究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79、《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0、脑科学的研究,能有力地支持苏霍姆林斯基的结论,并且,提供更广泛的启发。事实上,这本书所在的“脑科学与教育译丛”都是值得阅读的。

81、《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8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84、在家庭中,孩子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85、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源于他抓住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好条件让学生去阅读,大量的阅读,不断地阅读。他说: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又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能够更顺利完成任何作业。是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之所以觉得学生难教,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欲望低的大原因就是因为不注重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广泛的阅读。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这告诫我们,在从今往后的教师生涯中不管走到哪个学校,无论碰到什么学生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想方设法让他们阅读,甚至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的40%以上都可以放在阅读和引导阅读上。要收集图书,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于强迫学生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