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文案90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04 10:10:50

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

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2、只有成为眼睛看到更高境界的“弱者”,就是王阳明的“存心境”。

3、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手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

4、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顾名思义地,把“致良知”中的“良知”理解为一般道德伦理意义上的“良心”。站在一般伦理道德的立场上,说一个人没有良知,基本上就是说他没有良心,已经丧失天良,胡作非为,僭越了人们共同设定的道德伦理范畴。基于这样的对“良知”的直观的理解,自然地,人们把“致良知”理解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这种仅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理解没有错,不过只是触及了阳明心学的表层。

5、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6、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7、 王阳明曾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8、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

9、我们去读阳明传记,看《传习录》,学习心学,到底要学习什么呢?或者有哪些启发呢

10、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11、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知行

12、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曾经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试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而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果不懂得节制,就永远在满足欲望,而又永远都满足不了欲望。从此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13、到了杯酒释兵权的北宋皇帝赵匡胤上台,他深知自己是通过武力政变上台的,所以对武力进行强烈的压制,而鼓励文化、文人在统治层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儒学又一次作为统治者统一思想的重要工具,再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理学、心学是怎么诞生的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后,他们的思想为统治者服务,而不能从根本上限制统治者。因此当汉武帝穷兵黩武之后,董仲舒用“天人感应”的方法去限制皇权,根本就达不到目的,汉武帝从心底就不买“天人感应”的账,也不认为做了坏事上天会惩罚自己。到了北宋也是这种情况,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变法改革的时候,儒家的保守派如司马光、程颢、程颐等人被全部贬谪到洛阳,他们的儒家思想也制约不了宋神宗变法改革的决心。有了汉武帝的经历,儒学再用“天人感应”来制约皇帝,肯定会被嘲笑的。于是在洛阳的这帮人,就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了,延伸和升华出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以司马光、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等理学六君子为首的,用士大夫的精神将儒学、道学、佛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的一门新学派——理学,理学就这样出现了,它对当时士大夫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14、关于阳明悟《易》的历程,《玩易窝记》记载说“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到了龙场之后,他从早到晚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

15、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老爸气得够呛。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境界。说明人要有“为己心”,才往未知中航行,在孤独中坚持。

17、● 王阳明十句话,解决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18、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要懂得知足、知止,才能良好地保全自己的身心和谐。

19、又如王阳明送给门人的几首《咏良知》诗所表达的:“个个人心

20、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如果我们将其中“万化根源总在心”一句改为“万化根源在良知”,也许更能揭示阳明心学的本质特色吧!

21、那么,既然心是宇宙万物之立法者,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精神修养呢?阳明提出了“致良知”之说,从而把“心学”推向系统完备的理论阶段。《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云:“良知者,心之本体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又云:“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业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这就是“良知”的巨大作用,如果找到了自己的良知,治国齐家平天下,全都可以了。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呢?虽然阳明说得玄妙,但我们也可从《传习录》中总结出主要的方面。比如,孝悌礼智信是基本的良知,而其他更多的方面则需要人们努力寻找。

22、心和读书|《深度工作》:用赢家思维创造业绩

23、关于心外无物,这里就要引用王阳明的一段比较著名的经历了。

24、 专注于当下,不去计较过往的得失,也不忧虑未来的变故,这样的人,内心宁静而清明,因而是快乐的。

25、心的真相是空寂,物质的真相也是空寂,当你的心接触物质而起心动念,你的心和物质都开始活动,世界开始关联,波动,演变,也就形成种种现象,或者说相,所谓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心不动,则无相。王阳明的心学有多牛?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26、阳明心学之教,通于系辞玩易之教,这是学易的日常功课,但跟心学境界相通,这是心学通于易道的第五层意义。阳明平日玩易,他的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玩易探玄微”“相携玩羲易”“灯窗玩古易”,可见阳明在玩易之中悟道,感通心通于天,这既是心学境界,也是易道境界。比如他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而万物生,天下和平焉,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心学通于易道的境界就是取法于天地之正道,心念发动都在天道之中,从而达到能够赋予万物生机,让万物尽性至命的境界。

27、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28、尽心境。知性知天,生知安行事。就是安心,一点也不累。

29、王阳明自己明确提出“良知即易”,也就是良知的发动都通于易道的变动。比如《传习录》中说:“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30、《易经》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书,其中“穷理尽性至命”就是如何运用天道于人世之间,也相应影响了中国哲学从古到今“尽性至命”的性格。犹如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如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都说明阳明的心学跟易道的境界可以一以贯之。他曾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这种对心、性、命都相通为一的境界的理解,是说明他们都通于易道,也是需要悟性较高才能领会的表达,而用逻辑的、分辨的思维方式,则是很难理解的。可见,阳明心学,通于古代性命之学,这是心学通于易道的第六层意义。他说:

31、王阳明心学是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具有“参天地之化育的巨大能量,“立意太高”是事实;又可以说都极浅近,须在日用事为上用功,没有那些高、大、上的壮举。

32、传播: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雕塑·摄影·书法·插画·设计·文学·音乐

33、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见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识(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34、 陈九川说:“这方面的功夫,确实很难。”王阳明回答:“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就是功夫。”

35、口气很大,然而什么是第一等德业,他心里其实也很懵圈。

36、③作用: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

37、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这就是易道在乎人心的反映,也是“心即理”的本意。而阳明心学的基本宗旨,正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38、 这里所谓“人欲”,不是指正常的生活欲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冷了穿衣等等,而是指过度的贪欲。因此,修养功夫就在一个“减”字上,适当减少那些过度的欲求,从而破除贪欲对心灵的裹挟。这样我们的心灵就能恢复到原本的良知了。

39、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上抗疏而得罪了宦官刘瑾,不仅遭廷杖还被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任驿丞,途中又遭暗杀,九死一生方才抵达龙场。而龙场毒虫瘴疠、“日有三死”的恶劣环境也并不意味着安全,当地苗彝乡民未开化的民俗民风也需要时间磨合。

40、 正如王阳明在《赠刘侍御》中所讲:“道自升沉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晏然。”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一定记住养好身上的这三种气!

41、如果一心只想背诵圣贤文字,便反而读不懂圣贤文字;如果一心只想读懂圣贤文字,便反而不会在心上用功了。

42、阳明心学合内外、一知行,形而上、形而下一以贯之,顾东桥昧于此,故而难明。而且,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是通过诚意而正心,意诚、心正、知致,知既致即是真知,真知即行,从而知行合与佛家的功夫也不同。

43、下面,颜小二将简单和各位介绍一下王阳明心学的部分精髓理论“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然后再向各位简单叙述一下阳明心学的这些精髓给我们带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即“许多时候,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希望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外无物”之万物的意义由心而起说到王阳明心学精髓,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知行合一”,但是,想要更为深刻地体会“知行合一”的内涵,颜小二还是建议各位先对“心外无物,心即理”以及“致良知”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去品味“知行合一”,收获会更大一些。

44、何谓德,用他临终前的一句话可以完全概括他,“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的安稳而努力拼搏的,正所谓,他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智慧的一生。立功呢?功立得太多了,平定了江西赣南数十年的匪患(今天江西赣州的崇义县,就是他取名并设立的),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然后到两广又陆续平定了一些匪患和叛军。

45、 有道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要勤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气质,这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46、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是主观唯心主义。

47、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48、来源|心和塾APP私塾栏目《心和早读》《听键》

49、在这个时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人也面临了太多的选择。小到吃饭购物,大到买房工作,互联网都能给我们提供上百个选择的机会。

50、如何做到?王阳明把《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说:“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

51、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52、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53、当然,时时刻刻都依良知做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4、朱子认为,虽然心包众理,但理在心中是作为性存在的,心在这里是一个含有经验意识意义的范畴,会受到外部影响,而理则是宇宙的普遍法则,是在主体之外的,所以,朱子是注重心性之辨的,而且只承认性即理,不赞同心即理。

55、这里,阳明明确把良知跟易道联系起来,并借用系辞的话语,来表达良知通达于易之后的变动不息、无方无体的状态,认为能够悟透此道就是圣人境界了。可以说,良知是心通于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于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而易道境界,其实就是通于天的良知借用阴阳来加以表示的状态,帮助我们通过阴阳系统来领会天道的运转流行,正如阳明写道:

56、他认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说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完全相应。

57、可见,易道境界也可以说是心的阴阳动静自然流行的境界,也就是人心的活动每时每刻的动静都合于天地的阴阳,心念所发一直跟天道的运行相合拍,这就是阳明所谓念念致良知的境界,也是致良知而合于易道的状态,也是心念发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的状态。

58、何谓戒慎恐惧?便是懂得节制,知道谨慎;对自己的不足和世间的律则,能够畏惧。说白了,以对高尚和高贵的理解为标准,以改造和提升自我为目标,而知收敛。

59、理学的本质,在王阳明所在的时代,被当成政治工具,被恶意的狭隘化,当时的儒家学者和儒学大师,都处在困惑之中,希望找寻到一种突破,可以使遇到瓶颈的理学,冲破枷锁,在哲学层面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上天把这个突破,交给了王阳明。阳明心学是什么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60、天地显自然之数,圣人法之以作经焉。甚矣!经不徒作也。天地不显自然之数,则圣人何由而法之以作经哉?王阳明写道:《大传》言卜筮而推原圣人作《易》之由,其意盖谓《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而《易》之作也则法乎“图”、“书”。

61、次年,纵是千般万般不情愿,王守仁还是带上新妇踏上了返京的路。途径余姚老家,暂时安顿下不久,给了他开放启蒙教育与生命自由气象的祖父便去世了,留下祖母孤独地守着空屋和竹林。祖父去世,陌生的妻子在侧,老屋和生命一道空旷了起来,他想抓住点儿什么。他想起了接受的科举教育里他认同的朱熹“格物致知”之法,面对这片自小熟悉的竹林,他能否凝视冥思直至“格”出“真知”,透过竹子的青翠外皮看到它的内在实质呢?他把自己拘在竹轩,目视竹子七天七夜,可满心期待的顿悟仍无出现迹象,他却因双眼昏花而不得不放弃了。也许……也许,真知本就不在心外,欲透过外界去认识真理和实质,其实是不可能走通的一条死路?

62、在这种背景下,学习阳明心学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人回归到自己的良知中,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

63、但同样是真实率性,却有高下优劣之分。放纵自我、恣意妄为便是劣下,高和优则是王阳明所说的“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从做人来讲,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情要和气,立身行事要中正。

64、良知的说法是由孟子提出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这里,孟子显然是指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一种道德意识。此外,孟子还有四端之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阳明则提出:“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在这里,阳明把孟子的“良知”和“四端”结合起来了。

65、禅宗也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66、此后,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欲”,完全把朱熹理学思想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彻底扭转。这又和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不谋而合。

67、“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翦除鼠窃,何足为异?”

68、他曾是个不愿出世的孩子。母亲怀胎超过十月,于一夜梦到五彩祥云落于屋顶,是日诞下了他。如今他仍然不愿说话,直到有一天一位游方僧人来到竹轩门前,摸了摸他的脑袋,轻叹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随后飘然而去。祖父顿悟云乃说话之意,于是取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守仁。不知是不是天意,他自此突然学会了说话,开口能诵祖父竹林里读过的辞章。后日立言,开端若此。

69、“破山中贼易”就是冶标,对当前的违法犯罪,黑恶势力要严力打击,决不手软,这个并非很难做到。难的是“破心中贼难”就是治本,就是要全社会重视起来,大力提倡自我道德修养教育。提高人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性境界。人人讲道德,人人行善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肩发展。社会得到长治久安,广大人民永远生活在美好和谐的社会中,幸福快乐!后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中心内容“四句教”对当今社会自我道德修养教育有很大现实意义,王阳明心学学术的基本思想和内在境界,就是史称“天泉证道”即“四句教”:

70、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于是他对着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只格出一场病来。

71、这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遭遇困境,很多人以为这是悲惨,唯恐避之而不及。只有智慧通达之人才会明白,困境正是好的磨砺,人的成长和强大,绝离不开这种磨砺,这是人生进阶必经的过程。

72、第二境界的历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3、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

74、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75、明朝匪患频发,王阳明做赣州巡抚,本来专心研究哲学,一方父母官,匪患不除,说不过去。没办法了收起书本,拿起刀兵,先把赣州的匪患给平了,后面顺便把起兵叛乱的宁王给收拾了,成就军功。打仗不是过家家,文臣上马能领兵征战,下马能厅堂执笔建言,别说大明朝,历朝历代这样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都是凤毛麟角。

76、从上文可以看出,阳明对于“知”“行”的定义是不同于普遍意义的。在阳明,知是指意识上的知,是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而不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以及求知的行为。而“行”则一方面包括人的一切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包括人的心理行为,这就比通常的定义范围广的多。而阳明在运用时会在不同层次上一起使用,因此,不免会引起误解和误读。总的来说,阳明知行合一中的“合一”,并不是说知行指向同一对象,或者说二者是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能割裂的,或者说,在阳明的规定中,二者是相互包含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若识此宗旨,说知行做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否则,便说做一个,亦有甚用,只是说闲话。”其实,这和宋儒通常意义上讲的“真知”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这里的“真知”包含着“必能行”,如程子就说“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之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77、改变这一切,要从抬起头将目光从眼前挪开,打量和远望天地开始。眼界有了,格局就有了,心自然就能高远起来。

78、第四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至暗时刻,告诉自己人生的低谷不是绝境,反而有可能实现凤凰涅槃。在不如意时,精心修炼内功,默默成长,等待时机,终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79、 在赣州的时候,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对陈九川说:“生病这件事,积极面对它确实很难,你感觉如何?”

8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境界。正因为所有的都是“为己”,所有的“克己”中的磨难方能不后悔。

81、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因缘很多,正如唐代禅宗高僧永嘉玄觉是读《维摩诘经》开悟,阳明悟道也是因为参悟一本书。这部书有很多人认为是《大学》,其实是《周易》。

82、孔子玩《易》,韦编乃至三绝,然后叹易道之精。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比之演卦演爻者更何如?更欲比之用《易》如尧、舜,则恐孔子亦不自安也。其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故?抑之为不厌。”乃其所至之位。

83、西方哲学中,和王阳明心学相似的,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康德的哲学。在康德的哲学中,精神自由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自由,一种是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就是人主动地破除感性法则,而获得真实自我的独立;积极的自由则更高一层,就是自我自定法则,这姑且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低端玩家玩标准配置,高端玩家玩自定义,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从康德的这个意义来讲,“存天理,去人欲”由于强调破除人欲,更接近于康德所说的消极的自由;而“致良知”则强调天理在人本心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自我征服,致得了人内心的判断是非的高准则——“良知”之后,就等于把是非法则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从而实现了道德自律而不是他律,实现了自定法则,实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与康德的“积极自由”,在这个层面上是息息相通的。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康德为什么对感性法则如此否定,对理性法则如此向往,因为感性法则实则阻碍人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头号天敌。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王阳明为什么对“良知”二字如此赞美,“良知”实则“天理”,实则康德所说的“理性法则”,实则一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这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的境界,如同文章开头时指出,先验性地、潜在性地存在我们内心之中。从个人修养和个人境界的追求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终来讲,都是要复位到本真地自我当中,把自己潜在的“良知”种子,栽培成一棵完整的树”。也许这个表述,才比稻盛和夫那个表述,更加准确地贴近阳明心学的本质,也更加明确地指明人作为万物之灵存在于天地之间,其意义和道德实践的方向定位究竟在哪里吧。也许当康德真正看见了头顶的星空的那一刻,王阳明去除了“心中贼”而致得了“良知”之后,他们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世上的广阔无边。

84、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第“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如他所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第“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但主要是指道德心。如他所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只是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侧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恒,以事亲便是孝……以从兄便是弟……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这里所谓“是非”、“好恶”、“真诚”、“恻怛”也即孟子的“四端”之心,在根本上是一个“仁心”(道德心),这“仁心”便是“良知”,这“良知”便是“天理”。

85、意识即是行。就算是学习知识,了解一件事物时,虽然还没开始实际动作,但是已经有意识活动在其中了,这种活动也是行。

86、● 王阳明:心外无幸福,追求幸福要从心出发

87、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也曾用三句词比喻的三重境界,也能对应王阳明从“为己”、“克己”到“成己”。

88、到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并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开创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程朱理学”。而另一位哲学家陆九渊则深入研究程颢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心学”。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都还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范畴内,朱熹的思想行为准则就是抑制人欲,多读经书,知性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规范。而陆九渊的思想行为准则是以静坐为主要形式,主张直观性的感悟真理。阳明心学的诞生在明一朝,理学就是天下思想的总根,每个人无论思想还是生活,都不能脱离理学而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诞生,打破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理学思想的总纲,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从小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族,老爹王华是状元,给他的生活提供了好的条件。王阳明小时候的聪明,也的调皮执拗,他只要认定一件事,就会很痴迷,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行。他有惊天的志向,立志要做“圣贤”,古往今来敢这样立志的人屈指可数。

89、心上用功就是阳明先生所说“明得自家本体”,指的是,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与圣贤之心有哪些差别,忏悔一切与圣贤不相映的起心动念,去除自己心中的不明和私欲,从而让自己的黑窣窣的心明亮起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