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经典的一本作品【文案36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9 08:04:48

杨绛经典的一本作品

1、孩子读,能培养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成绩;大人们则可在烦闷时,拿起任选一篇阅读,心立马就可以从生活的纷扰中抽离开来,获得片刻的宁静。

2、人容易在松懈的时候沉沦,沉浸在宽松的环境里,只会将自己的斗志消磨殆尽。没有压迫时,也就没有了动力。终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的该干些什么。想在等待中期望奇迹出现,其实只不过是在拖延。

3、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4、说它是书,比起许多“专著”或“文学传记”,又实在太短小。但它的确是一本书,因为它完全可以容纳足可称为“书”的内容:只要放纵想象,“据实构虚”,就可以写出数十万言的传记来。

5、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锺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锺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杨绛经典的一本作品)。

6、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7、杨绛:真是很艰苦!他摆得一摊一摊的,他的乱虽然乱,但他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在哪儿,一拿就有。等到我去弄,我就不知道了。抽屉里是一堆,有的搁在封套里是一堆,有的乱的是一堆。有可能乱的那一堆是要扔的,我就分不出来了。剪下来的那个,我想他是要的,要不然他干吗剪下来呢?“三反”运动之前,我们有小朋友在大学里说,学生要检查老先生日记的。他的日记跟笔记混在一起的。他就把日记剪掉,留下的是笔记。他留下的,一沓一沓乱七八糟放在那儿,他大概也没有再看。

8、与《洗澡》相比,《洗澡之后》人物依旧,但故事有所不同,《洗澡》中有纯洁感情的男女主角,在《洗澡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9、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里,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和毫不留情的讽刺手法,描写了主人公方鸿渐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人生境遇。《围城》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是这样,对职业也是这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10、杨绛的剧作《称心如意》塑造了一个失去父母投靠亲戚的孤女李君玉一形象。《弄真成假》则刻画了父亲早逝的穷青年周大璋,及失去母亲寄人篱下的女店员张燕华这两个主角。不难看出,杨绛有意将这两部喜剧中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家庭“缺失”性人物形象,并从这不完满的戏剧形象中发掘和强调大环境压制下人物生存的现实困境和人性变异。杨绛似乎有意为笔下主人公作此设定,并习惯性透过笔下人物或身体、或精神或是家庭社会关系的“残缺”性或“非正常”状态来书写一种人生,讲述一段苦难,描绘一种命运。李君玉在几个家庭间颠沛流离,像踢皮球一样被几家亲戚推来搡去,过着伶仃无依、俯仰由人的日子。(杨绛经典的一本作品)。

11、有了厨房,杨绛就“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钱锺书吃得饱了,人也快活许多。做家务并不容易,有时出了意外,杨绛也不告诉钱锺书。一次,杨绛出门送钱锺书去上课,忽然一阵风刮来,把门带上了,钥匙还在屋里。杨绛就转到楼背后的花园,借了园丁的长梯爬上卧室的阳台。没想到阳台通向卧室的木门也关着。这时园丁已撤,长梯也带走了。杨绛只得侧身一蹿,双手搭上了木门上面的气窗,脚踩在门把手上,再用脑袋顶开气窗,手脚并用,翻进屋内。等钱锺书下课回来,家里一切如常,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12、“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

13、以后,杨绛在无锡、上海、苏州等地求学。1928年,她进入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1932年,她和孙令衔等4名同学北上求学。杨绛的老同学、已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费孝通心仪她多年,把他们接到燕大参加借读考试。考试一完,杨绛急着去清华大学看望老朋友,孙令衔也急着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正是钱锺书。晚上,孙令衔和表兄一起来清华女生宿舍古月堂接杨绛回燕大,杨绛和钱锺书第一次见面。

14、作为一名大家,杨绛写下了很多经典的语句,给后来人以思考与启示。这里摘出九句话,与君共享,共勉。

15、杨绛:抢救!……抢救。这话说来就长了。我们到北师大,住在钱瑗的宿舍里,那个宿舍是朝北的,没人住。缝缝里的风冷,他就着凉了。钱瑗系里有一个同事是华侨,住的房子比较好,住在小红楼里,那是教职员的宿舍。那个同事说,我不搬,这个宿舍就先让钱先生去住。我们就住在小红楼里。小红楼离北师大的校医院很近,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拆了。那段时间,他哮喘病的时候,我叫他“呼啸山庄”。我也不懂,也没经验。我们的医疗关系,“反右”以前把我们抬得很高,都在北京医院。本来协和、北京医院,两个医院可以看病。后来“反右”以后,一步一步往下退,先把我们退到同仁,然后把我们退到街道上的小医院,小医院也不管用,有病就给点儿药吃,他的哮喘就发得很厉害。北师大的大夫,有个中医大夫很好,另外一个大夫是儿科的,给的药分量总是太轻,所以他就病得越来越重,后来呼吸声就接不住了。

16、我国有句老话:”写字是出面宝”。凭你的字写得怎样,人家就断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国,”发言”是”出面宝”。人家听了你的发言,就断定你是何等人。——杨绛《洗澡》

17、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等。

18、终由她送别父女二人,我想她必定是欣慰的。这样就不需担心假如自己先离开,那钟书和园园的处境。她也一定是悲痛的,她知道自此她便没有了家,没有了归属,有的只有曾经漫漫人生路上的尘土。

19、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但他作诗却说“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方”。他在另一首诗里说:“鹅求四足鳖双裙”,我们却是从未吃过鹅和鳖。钟书笑我死心眼儿,作诗只是作诗而已。

20、与《杨绛全集》同时出版的,还有一部中篇小说《洗澡之后》。这是杨绛给自己1988年的长篇小说《洗澡》写的续作。她98岁动笔,几易其稿,直到今年4月才决心拿出来发表。杨绛解释了续写的原因:“《洗澡》结尾,姚太太为许彦成、杜丽琳送行,请吃晚饭……有读者写信问我:那次宴会是否乌龟宴。我莫名其妙,请教朋友。朋友笑说:‘那人心地肮脏,认为姚宓和许彦成在姚家那间小书房里偷情了。’我很嫌恶。我特意要写姚宓和许彦成之间那份纯洁的友情,却被人这般糟蹋。假如我去世以后,有人擅写续集,我就麻烦了。现在趁我还健在,把故事结束了吧。”于是,在《洗澡之后》的结尾,杨绛特意再说了一句:“故事已经结束得‘敲钉转角’。谁还想写什么续集,没门儿了!” 

21、这套书从出版至今已有30年,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正是这套2018年再版的《念楼学短》。

22、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23、学其短,便是要从古人的文章中学写作之精妙、学知识之广博、学道理之深入浅出。

24、杨绛:我们从干校回来以后他就开始做了。我们流亡的时候,他不能再做下去了。书还是看的。

25、“我没有办法。我看这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丑人也许会承认自己丑,笨人也许会承认自己笨,可是,有谁会承认自己不好吗?——我指的不是做错了事‘不好’,我不指’过失和错误‘,我说得’不好‘就是’坏‘。谁都相信自己是好人!尽管有这点那点缺点或错误,本质是好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我猜想圣人苦修苦练,只从这点做起。一个人刻意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的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杨绛《洗澡》

26、杨绛:做笔记他一直做的,一直看书一直做的。一面看书一面做,看完一本书做一本。外文中文都是天天看的。这些不是每一天都看的。有客人的话,也是(只要)有工夫就看。终归是要看的,每天都要看书的。不然哪来那么多(笔记)呢?

27、例如被称为中国美情书之一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28、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这纯粹记述两人感情经历的爱情告白,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这个“丈夫”形象,才能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也是这个形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安德烈·高兹(AndréGorz,1923-2007)。

29、每篇文章的体例都是固定的,都包含文言文(学其短)、白话翻译(念楼读)和评批(念楼曰)。

30、★《没有人给他写的上校》是一部杰作。——《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31、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快乐。

32、1935年8月,新婚的钱锺书和杨绛搭乘邮轮赴英留学。

33、有一个本子,我知道是哪一年的笔记。那一年我着急了,走了后门,带他到大医院去看病,去照脑子。因为他不好走路了,舌头也大了。哮喘大发作,缺氧抢救。抢救以后,过些时候,他不哮喘了,可是走路东倒西歪。我们住的房子很小,他东倒西歪,都有墙扶着的。房子三家住在一起,在北师大。同住的一个老太太告诉我说,奶奶,爷爷走路东倒西歪的,叫我注意。我看他确实是这样的。北师大医院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我扶他去,他走路都靠在我身上的。我偷偷问大夫,大夫说应该去检查一下,别是脑子里长什么东西。我着急了,带他进城去检查。两个大医院,都托了人,检查的结果都一样,都是大脑皮层缺氧,硬化了。这个也没法治,(只能)看一年以后怎么样了。这一年里,他先是说话大舌头了,后来舌头先好了,手呢写字都写得飞出来了,写到格子外头的。拿给大夫看,大夫说写得蛮好的。大夫考他比如1+1等于几,他心算也蛮好的。结论是脑子没有坏,只是大脑皮层受损。那个时候他也做笔记,就是走路跌跌歪歪的。

34、抗战后期,物资更为匮乏。杨绛不得不精打细算。比如烧煤,煤球里泥掺多了,烧不着;掺少了,又不禁烧。为了省煤,杨绛自己和泥,把炉膛搪得细细的。有一次煤厂送来300斤煤末子,杨绛如获至宝,掺上煤灰自制煤饼,能抵四五百斤煤球。她还负责买菜、洗全家人的衣服。钱锺书的婶婶见杨绛一位千金小姐,在家什么粗活都干,很是感慨,对杨绛说:“你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钱锺书小名)是痴人有痴福。”后来,公公病重,问婆婆:“我死后,你跟谁过?”婆婆说:“跟季康过。”杨绛之贤,由此可见一斑。

35、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