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内容摘要【文案115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3 09:03:33

陶行知文集主要内容

1、《陶行知文集》作者

(1)、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教育,轻而易举的功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动态的教育目的:生活目的即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在变化中无时不出现问题和困难,“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生活在不断发展、不断生长、不断积累社会经验。“教育是社会经验之改造”。教育过程即是对生活世界中的社会经验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3)、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4)、古代的孔子开私塾提倡“有教无类”,首开平民教育之先河。近代的五四运动之后,祖国的这一位努力践行平民教育的教育大家,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创办了各类新型学校。正因为陶行知老师对教育的贡献,他也被无数老师及学子尊称为“当今圣人”,更是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5)、每个人成长是全方位的,伴随身高、体重一起变化的是思想和心灵,虽然后者是隐性的,但是老师、家长还有社会也决不能忽视。在本书中,陶行知下去女先生积极创设“合理的生活”亦即“合理的教育”,把学生还原成6—12岁的儿童,让他们的身心需求得到释放和满足:学生需要交流,我们老师就是可以家谈的朋友;他们需要倾诉,我们就是忠实的听众;他们想要解释,我们就给予充裕的机会;他们需要玩耍,我们就开展“有效课堂”、“有效作业”的研究,追求“轻负担、高质量”……

(6)、   作者阐述的观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接地气,现在读来,还是那么得令人拍手叫好。

(7)、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8)、儿童是应该快乐的,而现在中国的儿童是痛苦。固然有许多人才是从痛苦中长大起来,但是成人的责任是应该把社会改造得好一点,使未成熟的儿童少吃点苦,多享点福。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不够,我们应该引导儿童把地狱敲碎,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乐园来。

(9)、严禁抄袭剽窃,参评者对投稿作品文责自负,评委在评审中发现抄袭现象,则取消评选资格,评审费不予退还。

(10)、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教育目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要“自立立人”,“自卫卫国”。其具体要求有过多次阐释,直到1945年,、他明确为:“健康、科学、劳动、艺术及民主将构成和谐的生活。”而且以“民主第一”为指导原则。

(1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2)、    当然,在当班主任时,老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课前处理学生问题生气了,还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效果是不好的。

(13)、“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如何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14)、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5)、    近年来,我校涌现了一大批拥有人文情怀的优秀教师。譬如:师德标兵——王露婵、潘红英,优秀青年教师——肖宇辉,优秀支教教师——陈麟,优秀班主任——叶妮阿娜、钟碧霞、龚艳、代艳萍、王明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朱金风……他们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常德市四中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6)、    而由此我反思自己的英语学科教学,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上还得多下功夫。首先,在备课时,我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天性,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精心设计高效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课堂上,多通过语言操练、游戏巩固、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给予学生自我表现以及团队合作的机会。另外,我作为教师的角色,主要为他们引导、实时评价与鼓励,及时给予帮助。从而让我的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朝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创新,不断进步。

(17)、过去,陶行知曾批判“应试教育”和“杀人的会考”,现在,“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18)、本期好书分享的两位老师分别是来自高语组的李晓菊老师和田未艾老师。

(1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0)、  本书以时间为条线,收录了陶行知先生从1912年至1946年期间发表的的文章、书写的信、进行的演讲、阐述的报告等。本书共收录了207篇陶行知的文章,文集的前面选了两封信,用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他的思想光辉主要聚集在他对生活与教育态度从而形成的理念。

2、陶行知文集内容摘要

(1)、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好国民与愚民的大分别,也就是国民会替国家想,愚民不会替国家想。所以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2)、王  雪  苗素锋   d利利  张楠楠   

(3)、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中是这样描述的: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5)、在“我的课程列表”点击“读书笔记评选活动”按钮,线上缴费后在线提交相应资料(个人信息、作品封面、书籍梗概、笔记正文),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发布。

(6)、陶行知老先生是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国民主同盟主要之一。作为“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引领我们学习做真人;他,教育我们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们不断前进。他也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7)、    无自由,不创新。陶行知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对学生来说如此,对教师来说亦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没有自由支配时间,这对学校是真正的威胁。”与学生的“解放”类似,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能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人的健康一样必不可少。给教师读书的时间,反思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真正让教育回到常识,回到起点,回到教育本来的样子。在今天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彻底的解放学生,解放教师,才能培养其创造精神,发展其创造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 

(8)、“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令人耳目一新。

(9)、    生命确有很神奇很强大的力量,只要有了一丁点儿适宜的条件,它就会紧紧抓住,让生命得到一次绽放。哪怕不久这生命就会枯萎、消亡,它也会很自豪的说:我也有过怒放的生命。

(10)、掩卷沉思,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如同一面镜子,照到了我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点亮了我的心灯。我将把陶先生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地总结,深入反思,树立全新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在实践中努力获得一种职业的自觉。

(11)、陶行知,1891年生,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后留学美国,曾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处学习。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

(12)、我以为做事既修养,修养既做事。然而人何必有修养?修养又有什么好处?就普通所得,修可以丰富经验,养可以活泼精神,身体且亦因之健全,所以人人讲修养。

(13)、    来到银杏树前,又一次打量这株校园里历史久、高大的银杏。“银杏历经了风霜……”,《明义之歌》萦绕在我耳畔。这棵银杏,经历了日寇炮火的摧残而不倒,“风霜”所言不虚。此刻,秋风拂过,枝上无数的银杏叶跳起了扇子舞,簌簌作响。久违的阳光照在银杏树上,也照在我身上,暧暖的。银杏树的枝干还是那么挺拔,那么苍劲,充满了生机。

(14)、好书需要分享,阅读丰富人生,今天我分享的好书是《陶行知文集》。

(15)、让我们一起来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的精髓。

(16)、以集体力量从事于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17)、重视教育的“逐步成长性”特点,为学生营造“正确合理的”生活。

(18)、    同样,以此借鉴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应更信任自己的学生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独立思考自我提高的机会,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小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在思想品德上得到升华,而且在学科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必然得到了提高。

(19)、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判断能力弱,不善于辨别,不懂得选择,在很多时候,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由成人主宰,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论点当是好的印证。这也告诫我们在实施开放教育、生活教育时,必须坚持“适合于学生、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加以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学生在毫无抵抗能力的时候受到社会上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其次是将关注的视野扩展到学校生活以外的范围,如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努力构建立体教育网络,让学生拥有一个相对纯净的、与他的认知水平相协调的人际交往空间。

(20)、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3、陶行知文集主要内容观点

(1)、“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

(2)、也许,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这样,但是陶行知的思想,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近几年,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学段的课程中,加入了《科学》这门课程,当时很多家长和老师还不能理解,孩子小,知识积累少,怎么能学好这门课程呢?实际上,科学这门课程,虽说包含内容繁杂,但是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把教育真的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门课程不管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很容易的,并且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

(3)、近,我利用空闲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文集》,如今读罢,受益匪浅,万感交集。

(4)、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和近发展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5)、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良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6)、    我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我将第五单元的《一棵小桃树》和《紫藤萝瀑布》比较起来教学,因为这两篇课文有相似的写作背景,又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学生也很容易地找到相似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又找到了不同的地方,效率很高,他们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7)、   书中还有许多反映先生教育智慧的观点,期待大家去阅读、去发现。

(8)、   除此之外,陶行知先生还有许多绝妙的观点,读来可谓句句是教育名言,比如:

(9)、   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10)、不由想到:“技艺”略逊却铁骨铮铮的老师,和“技艺”超群却奴颜婢膝的老师,谁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11)、后,还是引用陶老先生在书中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组织管理,其实重要的还是用心。

(12)、例如,我园周边就可能藏有长着独特形状的小树;对面的田埂里就可能随时奔跑着之前没见过的小动物。一片叶子,从春绿夏翠到秋黄冬枯,都可以被小朋友藏在眼睛,记在心里。乡村的孩子听到风,我们就做风车,扔飞机,去初步感受风向,体验风力;看到小溪,我们就掷石子,放纸船,实验一下物体的沉浮。这些大自然给予的自然物更是可以加入我们的课程中,充分诠释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

(13)、导语:人人都说,书是人类一辈子的伴侣和朋友。下面是我收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

(14)、利用短暂的寒假,我品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深深体会到“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

(15)、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

(16)、过去,陶行知在改造乡村教育是强调“教育与农业携手”,现在,全国是“科教兴国”。

(17)、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建议到:要做一个合理计划的教师。教师对于教学的工作应当制定哪些计划,或者说对自己的计划做一个统筹的安排,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应当明确的。教师要制定出远景计划,对于教学内容提前安排。其次教师还要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作出及时的调整。在课堂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吸收情况,如果只有教师自己在单口相声,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要及时自我反思,多学一些知识与技能,利用一些新颖的、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吸收到知识,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方式,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

(18)、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能仅仅把教学局限在学校里,局限在课堂上,因为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联合能力,能够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19)、    还记得在组织研学活动时,有一次是去橘子洲头,我提前把的《沁园春•长沙》教给了学生,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激情昂扬地在橘子洲头齐诵,面对湘江,真实感受当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这引来了不少路人拍照,获得不少称赞。

(20)、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

4、陶行知文集题目

(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肯不肯把精神放出来。

(3)、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陶行知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良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4)、《行知书信》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1月初版本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6)、鲁迅曾言:“教育根植于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这是每个教育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

(7)、金陵大学学生陶文濬的信仰自述(节选)(12月21日)

(8)、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9)、《行知诗歌集》上海儿童书局1933年7月初版本

(10)、参赛者享有作品著作权,同意授权技术支持平台享有使用权。如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将取消参赛资格。

(11)、本文集分上下两册共收录陶行知论著226篇计70多万字。汇集了陶行知教育论著中精华的部分,比较全面和集中地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2)、主办单位:幼芽早教APP、《好家长·幼教新天地》杂志社

(13)、行动的两条路线:“现在英美法意日俄的教育都注意到教劳心的人劳力,教劳力的人劳心,尤以俄国为显观。中国的教育自然也应该走这两条路线——教读书的人做工,教做工的人读书。”根据这两条路线,陶行知创立工学团。用他的话说,这是“知识分子与生产分子的合作”,“就好比是阴阳电之配合,两者配合后,就可以有很伟大的力量发生出来”。这个伟大的力量就是社会创造力。

(14)、为适应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受教师教育者)的需要,特从四川教育出版社修订再版的《陶行知全集》(1—12卷)中精选出207篇编成这栖《陶行知全集教育文集》。文集的前面选了两封信,用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

(15)、    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自然和社会中去获得更丰富的学问。谁都明白要让学生知道春天的美丽,有效的办法是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亲身去体会,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任何华丽的语言所难以达到的。我们应该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扩大视野,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16)、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17)、   学习先生的教学思想,我进行了《陶子思想引领下的小学语文读写联姻的实践与研究》和《三味生活:小学生写话“以图构图”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撰写了《劳动的身影美丽》等教学论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链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捕捉写话的灵感,把画面写活写实,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8)、英勇的民主战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第一套功夫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第二套功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有了这些德性,无论遇着什么关口,也会胜利的通过。

(19)、    这里主要讲述了雷夫老师促进孩子进步的一些想法,包括阅读、写作、数学、测试、旅行、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经济学等等。在雷夫老师的启发下,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看学校所发的基础读物时,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著了;他们通过旅游来学习历史,通过亲自的动手实践去接触自然科学,通过体育运动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而且在这些过程中都充满了雷夫老师的创意。

(20)、为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各项要求的落实,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结构的完善、专业智慧的提升、专业精神的构建,助力“终身学习”氛围的营造和阅读反思习惯的养成,《好家长·幼教新天地》杂志社联合幼芽早教APP举办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5、陶行知文集主要内容介绍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2)、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3)、教师没有爱,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4)、    用“心”的教师应及时充电、提升自我

(5)、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6)、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7)、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这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

(8)、  《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师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了教育教学实践中那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解决的办法: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他是劣童则一切措施都错,便越管越难管了。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他一些机会劳动或者体育游戏。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班级里的孩子多,存在差异性,确实有一些孩子生性好动,作为班主任,不妨给他安排一些小任务,如上课前帮老师发本子,下课后帮老师把作业本搬回办公室,课间打扫地面卫生,放学前擦黑板、排桌椅等。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很有效果,学生不仅释放了精力,在课堂上不那么捣乱了,还因为自己成为了老师的小帮手而感到自豪。总之,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9)、    所以,用“心”的教师除了教学方法、专业知识需要充电、及时更新外,同时教师的思想也要能与时俱进,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有时还应适当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兴趣爱好。

(10)、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适度教育更是要求我们对待后进生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11)、   “手脑相长”的内容(书中是这样写的):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12)、我要向世上所有坚韧的生命学习,并为之鞠躬!

(1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学科?我想,除了要将自己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在教育教学中肯定学生、关心学生,并且教师自己还要不断学习,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其它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不仅会阅读教育类的书籍,向名人汲取经验,也会把这些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多多用“心”,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

(14)、排版合理美观、行文流畅、详略得当、有感而发。

(15)、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6)、《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和及其方案》生活教育社1945年10月10日自刊版本

(17)、园所报送10份以上,为指导者颁发“优秀指导奖”证书,赠送幼芽早教APP园所800课程点卡。

(18)、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为大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从高远处去望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看清了人民的隐痛之后,要时时刻刻纪念他,就是为他牺牲了一切,终不懊悔!“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从各处各地要寻个解决,只有我们百折不回的去找他,终有一天出人不意的遇着。

(19)、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各,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所走过的教育之路,是每个以教育为终身事业的人所要好好研究与思索学习的。

(20)、园所报送30份以上,为指导者颁发“优秀指导奖”证书,为组织者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赠送幼芽早教APP园所2600课程点卡。

(1)、当然,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阅读与推敲的事例,《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值得我们阅读及学习。

(2)、   再如,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3)、就我园现状而言,越来越多的乡村家长认为乡村学校教育水平不高,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去城市,“要让孩子去城里受到好的教育”。导致当下乡村幼儿人数不断骤减,那么是怎样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呢?《陶行知文集》为我点起了一盏光明永恒的灯。

(4)、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

(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6)、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7)、作为一名教师,我永远视陶先生为我的榜样,不仅做到修身养性,爱学习,爱学生,更要像陶先生那样,也做一名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8)、乡村教师的优势在于立足土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例如我园某班,因为孩子吃午饭时对酷似肉圆的虎皮蛋的一句提问“今天吃的是虎皮蛋呀,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肉圆呢!”我园教师就开展了一次以“蛋”为出发点的班本课程。从家庭、社区、班级、户外四个方面出发,带领孩子开展一场关于“蛋”的奇妙旅程。乡村教师立足这片土地,清楚地了解当地乡镇有哪些资源,会根据孩子的需要,联合当地特有资源开展一系列朴实生动的课程活动,不浮于表面,用心观察幼儿、解读童心,从儿童感兴趣和需要的事物出发,寻找课程的内容,更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与需要,让孩子在玩耍中感受生活,从而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自己在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巧妙设计、深挖主题等等,而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语言平淡,语调没有抑扬顿挫,不仅学生很难走进课堂中,而且还有可能会在这样的催眠曲中昏昏欲睡。

(10)、纵观全书,陶行知老先生的理论五字即可概括——生活即教育,他作为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其思想根源来源于杜威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但真正理解并做到却又有些太过虚幻,幸而拜读《陶行知文集》,其字里行间表露的四种精神其实就是“生活即教育”的体现,理解起来也是浅显易懂得多。

(1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博大而丰富的,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其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思想和实践,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理论篇、诗歌篇和实践篇。其中理论篇收录的主要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幼稚教育理论(包括其教师观、儿童观)。诗歌篇收录了陶行知的与教育有关的儿歌,这些儿歌短小但意蕴深刻。实践篇收录的主要是其学生戴自俺和孙铭勋的相关记述。

(12)、《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13)、  作者简介:李颖,新安县磁涧镇寒鸦小学教师。人生格言:用爱心呵护孩子的童心,用童心换取孩子的真心,以真心赢得教育的开心。

(14)、陶行知 ( 1 891 -1 94 6 )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 ,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创造教育思想 ,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宝库中的精髓更是富有开拓创新及卓识远见的。

(15)、    阅读是汲取,是手段;实行才是发扬,是目的。用人文品质与精神指导我们教书育人的实践,这才是拥有人文情怀的目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写作教学的艰辛。面对生活,学生普遍熟视无睹,无文可作;即使有话,也是干巴巴毫无生趣的。鉴于此,用人文情怀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感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再通过“下水作文”,作出示范,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大难题。下面引用一篇“下水作文”为例,加以说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