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萨特名言
1、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名言
(1)、在了解存在主义思想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萨特的一生,而其实萨特一生都在实践存在主义的思想。
(2)、在讨论过程中,通常会从一个概念转到另一个概念,以便理解。但此时要注意概念转换的合理性,要区分出等价和不等价的部分。
(3)、战争及战争带来的巨大阴影,突出了“无常”,更让所有的“日常”、“正常”看起来如此苍白无力。人要如何梦想未来,当死亡随时会降临?甚至连思考、安排明年、下个月都会在心中刺激出荒唐之感。
(4)、通常体现在不准确解读对手的观点,将其观点极端化标签化,归类于某个公众痛恨的理念。
(5)、意即人并不持有存在,他本身就是自己的存在。人并不持有自由,人本身就是他的自由。个人被无端的抛弃在世界上,世界对他冷漠无情,他是孤独无助的。
(6)、所谓生存,就是我们对日常行为的思考,每天的不同感受,包括痛苦、孤独、依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都是人生的真相。
(7)、如:你用苹果手机,而苹果手机很贵,所以你喜欢用贵的东西(极端化),所以你是拜金主义者(标签化),你就是喜欢钱,你很虚伪。
(8)、所以,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要先有人的存在,然后人给世间万物赋予了意义和目的。所以,人的本性是没有的,因为上帝不存在了,没有一个在人存在之前就存在的先天的本质,人就是人,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之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也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9)、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10)、在经历了中世纪之后,西方世界迎来了理性的觉醒,在经历了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之后,西方哲学方向再次开始转向人文主义,以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大行其道。而存在主义和理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他们并不是从纯粹的理性出发,去认识世界,而是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去认识和感受世界。
(11)、凭表象和感觉想当然地作出判断和推理,符合人的直觉,但经不起逻辑和推敲。
(12)、《密室》。这部戏只有三个演员,同时自始至终同时在舞台上。大致情节是:三个人,一男两女,他们死后被安排在一个房间里。每个人都需要其中另一个人,而每一个又都妨碍另外两个人彼此依靠,后终于没有任何一个人达到自己的愿望。戏剧中的台词“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萨特为人熟知的一句话之一。
(13)、人有压抑他人的天性。而且人生而自由,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14)、和萨特名字密切连接在一起的“存在主义”,其起源第一义,实则是法国哲学菁英青年对既有哲学传统的反击。“存在主义”始于尖锐地点出传统哲学严重的问题——努力解释生命,寻索生命背后的抽象原理原则,却对于解决人活着的实质困扰无能为力。
(15)、如:我相信他不会骗我,所以他说的都是真的。
(16)、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的,在询问自己这个相同的问题:生命是否有其自身的目的和意义,真正的人生是否就是一个有开始和结束的完整过程。
(17)、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是自由的。
(18)、畏:这说的是,人是孤独的,他处在一个陌生而敌对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把他抛弃了。面对这样的世界,人感到茫然失措,无所适从。海德格尔特别强调说,所谓“畏”根本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害怕,恐惧,平常所说的害怕恐惧总是由确定的东西产生的,它是具体的,所怕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或说得出的。“畏”则不然,它完全不能确定,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正是这种难以名状,莫明其妙的“畏”,使人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并且把自己同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区分了开来。
(19)、四年之后,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并认识了一起考试,并获得第二名的波伏娃,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就相恋了。
(20)、首先,没有很好证据支撑男人为什么一定要比喻成伞;其次,伞不一定就遮风避雨,还会被当作服饰搭配(lolita风格中伞就可以作为搭配);后,伞是可以换的,也是可以多人共用的。
2、萨特名人名言
(1)、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2)、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
(3)、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4)、假性因果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确定的事实。
(5)、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因此,人物的典型化被退居次要的地位。
(6)、微观上改造致命病毒,并不断变异,直到人类全面感染而被消灭。
(7)、唯心主义,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应该说,“理念论”比“唯心主义”翻译得更为准确。
(8)、只有当我们放弃对的模仿,也不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才能够深刻理解真正的生命。
(9)、存在即合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
(10)、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种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后限定自己。因为,人在开始时一无所有,只是后来才成为什么。
(11)、存在主义真正广泛盛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存在主义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了法国。萨特用文学的形式宣扬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使得存在主义在法国乃至西欧广泛流行起来。萨特成了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萨特那里,存在主义既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文学。
(12)、人们给予理智、美丽和勇敢的赞扬增加了它们,完善了它们,使它们作出了较它们原先凭自身所能作的贡献更大的贡献。——拉罗什富科
(13)、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14)、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之后。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15)、自由的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人是命定为自由的,人就命定要选择。人为了生存、就必须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自由选择。在萨特看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16)、按照萨特的思想框架,波伏娃也认同个体是生而自由的,且出生时不带本质。但人的生理性别鉴定对于女性来说便是定义了她的人格。女性变成了“女人”,而这一含义是由文化和社会定义的,不管是20世纪50年代作为“家庭女神”的母亲和妻子,还是再晚一点90年代的“超级妈妈”。甚至连月经之类的生理现象也总是受到文化的误读。波伏娃称,按照社会的理解,这一现象一直被视为“一种可耻的诅咒,或再一次将人体健康机能断言为色情”。所以,女性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因接受并扮演社会定义为合适的角色才变成了女人。但这种接受并非自动成为萨特所称的“自欺”,关键要看波伏娃如何延伸并发展这一观念。
(17)、总之,人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存在物。人只能自己规定自己的本质,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更通俗地说,人只能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把自己交给自身以外的力量来安排。所以萨特有一句名言叫,“懦夫自己造成了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这就是说,懦夫也好,英雄也罢,都不是一开始就是懦夫或英雄的,只是通过自己的选择,自我创造,后,他成了懦夫或英雄。
(18)、好了,再回到萨特,父亲去世之后,后来随母亲到德国生活,萨特受到父亲的遗传,身处很矮小,据说不到1米所以,在人高马大的德国,他更显得矮小,所以从小萨特就有点自卑,性格也很叛逆,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这可能跟他外祖母有关,他外祖母是一个很不好相处的人,对什么事情、任何东西都一定持否定的态度,大概就类似我们现在说的“杠精”吧。据说外祖母70岁的时候还在抱怨说,她跟外祖父当年在蜜月旅行的时候在车上吃沙拉,外祖父把好吃的部分都拿走了。到了70岁还念念不忘这件事。而后来萨特的存在主义基本思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由的具体表现就是说“不”,对一切说不,不知道这种思想,是否有他外祖母的影响。
(19)、如:男人好比一把伞,要为心爱的女人遮风避雨,所以一定要努力赚钱。
(20)、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神。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的,
3、存在主义萨特名言英语
(1)、存在主义不是游戏,不是闹着玩的。不然就失去了它和对手之间平起平坐的地位,也就失去了它自称的建立理由。要批判过去的哲学不能处理存在的困扰与痛苦,那么存在主义当然就得证明:第这种困扰与痛苦之所在;第存在主义的确能对这种困扰与痛苦提出解决。
(2)、3 世界是荒诞的| 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
(3)、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此在”对事物的初次理解不是可以衡量、分析和分类的、确定独立的物质事物,而是工具:不管它们是否有用,是否可以对它们做任何处理,以及如果是,那又会怎样?“此在”怎样理解自己?海德格尔坚持,“此在”作为一种短暂的、有自我意识的现象,其特点在于知道自己的命运。“此在”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且终将一死。于是便产生了海德格尔所称的“畏”。他还认为,只有我们完全且坚定地意识到自己终有一死,我们的人生才会获得任何目的性的意义。理解正确的话,自我意识导致了生命的“真实性”(authentic-ity),生命是从无中产生的,面对着“畏”,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意识作出选择。
(4)、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5)、个案论据,在心理学又称“鲜活性效应”。以与人有关的事件作为论据,能加强说服力。原因在于与人有关的事件容易被唤起。当需要做出一个判断时,更容易想到发生过类似事件的那个人。
(6)、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7)、换位思考没有错,错在于,将换位思考作为逻辑的合理性。
(8)、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9)、说到萨特,还有一位哲学家加缪就不得不提,就是那位写《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的作家和哲学家。加缪曾经和萨特是好友,一开始并不出名的加缪后来因为萨特的帮忙下,成为了巴黎文化界的名人,甚至还先于萨特,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萨特和加缪一起创办过报纸,二战期间还一起进行过地下抗德运动,1951年加缪写了《反叛者》一书,书中加缪宣扬“纯粹的反抗”,加缪在书中反对革命暴力,导致了两人关系走向了破裂。
(10)、所以,从根本上说,存在主义是一种带有悲观和忧郁气质的哲学思想,看起来人是完全自由的,是人赋予了世界意义,这是主动和积极的一面,但是同时,的自由也带来了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痛苦的和沉重的。人是自由的,人的行为构成了人的一切,人的选择决定着所有的价值。但同时,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那种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感,这就表现为一种内疚和痛苦,甚至焦虑。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者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是一种单纯的痛苦,所有承担过责任的人都熟悉这种痛苦。当我们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伴侣的时候,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痛苦,而这种痛苦的根源其实是自由。
(11)、所谓生存,就是我们对日常行为的思考,每天的不同感受,包括痛苦、孤独、依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都是人生的真相。
(12)、伊内丝则充满敌意地牢记“他人”的存在以求尽可能地包庇自己同性恋的往昔。但是,他们不仅彼此封闭自己,同时又相互“拷问”他人,每个人无时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并受到审视与监督。由于他们生前恶习不改,真实面目迅速裸露。
(13)、尼采的作品涵盖多种主题,从伦理学、宗教到形而上学、认识论等等。不过,他为人知的还是其“权力意志”概念。尼采在一定程度上受叔本华影响,但没有太多的形而上学包袱,认为个体的根本动力体现在对施加于自己身上的外力进行支配和控制的需求上。因此,尼采的个体所要求的正是存在主义者后来提出的“主宰自身命运的权力”。
(14)、我们永远不能根据天赋和特殊的人性去解释自己的行为。到了这里,萨特似乎完全否定了基因与环境的作用。给出的理由却是若不这样,“人们将确信地说:’你看我们就是这样,没有人可改变任何事情’”,也就是说,这是出于实践的需要,是行为的伦理学。“一个贫血的人并不因此成为懦夫,因为造成懦夫的是臣服或退让”,可是若贫血的虚弱体质在第一次就影响了他在体能方面的表现与竞争呢?连续数次影响之后,他难道还会没有任何形式的“退让”吗?即使抛开环境,我们总要承认“初始条件”的不同吧,否则如何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人们为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或者,这正是所谓的“自由”?到了这里存在主义似乎成为一种信念,它避免你成为知足的英雄或懦夫,是行为的伦理学。而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有价值榜样的人类王国,使它和物质世界有所区别”。
(15)、后,谈谈性格与命运的关系。有句话:性格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核心是人的情商高低,与命运的关系。李白恃才傲物,不谙世事结果空有一身才华,后身陷囹圄,流放夜郎。有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结果孤家寡人难于开展工作。有的不识时务,不善变通,为领导所厌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人的运气不会好,命也会多舛。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好坏与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情商重于智商是有道理的。
(16)、这便构成了胡塞尔的“非经验性科学”(non-empiricalscience)——对心理过程各元素的纯粹探究。胡塞尔认为,剥除意识经验中所有“偶然的”(contingent)或不必要的方面就能实现这一探究。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们无需考虑表象背后存在什么。关于表象以外事物的推测还值得怀疑,而胡塞尔,以及之前的笛卡尔,都认为自己在从事一项根本的哲学探究,目的就是发现确定之事。由于所有“事物的知识”(knowledge-of-things)都是通过意识的意向对象而获得的,因此任何知识科学都必须从意向性的、可以毫无疑问了解到的东西出发。借用康德的话来说,只有那些能成为“经验必不可少的前提”的现象才能完成上述探究。
(17)、思想在我头脑里流过,或快或慢地,我不使任何东西留下来,我让它们自然地逝去。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借以依附的词句,我的思想始终是模模糊糊的,它们汇成一些含混的但很有趣的形体,互相贪婪地吞噬着,马上我就把它们忘了。
(18)、我们试图模仿先人遗留下来的传统,遵照的指示,跟随圣人的脚步,我们形成对已知的依赖和对的恐惧,但失去了自由的意志,这样的头脑不可能去清晰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19)、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如果选择一切为了实现自己自私卑劣的欲望,甚至不择手段,牺牲别人的自由来实现自己的欲望,就把别人推入了地狱,而别人的生活都是在生活中的投影,害人者必会害己!
(20)、我们试图模仿先人遗留下来的传统,遵照的指示,跟随圣人的脚步,我们形成对已知的依赖和对的恐惧,但失去了自由的意志,这样的头脑不可能去清晰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4、萨特信仰名言
(1)、克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是一位丹麦哲学家,出生于哥本哈根(Copenhagen),常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可见萨特一章)。他是家里7个孩子中小的一个,到21岁时他的5位哥哥姐姐还有母亲都已相继去世了,而他自己也只活到了42岁。其早期作品《论反讽的概念》(OntheConceptofIrony)堪称对黑格尔哲学的精妙批评,其后期作品则聚焦于对丹麦教会的批判,认为教会与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不相容。
(2)、人们不需要让别人钦佩: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重要的是他们做的事情。——萨特
(3)、《西方哲学常识:迅速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
(4)、诺贝尔奖:萨特出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5)、和用理性去追求的真理不一样,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的存在,所谓的真理、本质、真相、目的和意义等等,都是建立在“人存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相反,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一切都将变得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先有人的存在,才有世间万物的本质,所以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存在先于本质又意味着什么呢?
(6)、萨特(Sartre)是一位法国哲学家,也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发言人。其重要的作品《存在与虚无》(BeingandNothingness)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前辈们,主要是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不过,萨特哲学的清晰度和力度却要比前辈们或其同时代的存在主义者——如加缪(Camus)、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及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更有力地抓住了时代的精神。
(7)、但无论如何,还是需要一个基准。“在获得任何真理之前,必须有一个的真理,同时又得有一个简单易行并为每一个人可能获致的真理。这个真理乃包含于人们对于自我的当下的自觉中。”由此我们在思维中不仅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别人。“我无法获得任何关于我的事实,除非通过了别人的媒介”。“因此我们可以立即发现我们乃是处于一个“相互主观”的世界中”。可以说萨特选择了与笛卡尔相反的路线。
(8)、(2)德波:《定义一种整体革命计划的预备措施》,《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9)、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要得到爱和安全感,这些欲望和占有也属于人生中的一部分。
(10)、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11)、常见于伪科普和鸡汤类文章,通过使用专业词汇和感受形容词,使大脑专注于分辨这些内容而忽视了逻辑性。此类文章通过进行大跨越的推理,从论据直接跳到结论,缺少严格的论证过程。
(12)、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风靡西方世界,影响巨大,萨特的名字几乎成了存在主义的代名词。然而存在主义哲学却并非萨特,在萨特之前,早已有了存在主义哲学。
(13)、著名的十五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培根、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