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及孟子介绍
1、孟子简要介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3)、这句话意思是,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志向消磨转移,武力不能使我低头屈服。这是孟子对“大丈夫”人格精神的理想化追求。他强调了富贵的诱惑、贫贱的折磨、威武的压迫都是对“大丈夫”人格塑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锻炼和考验。只有经受住了这些,“大丈夫”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出现。
(4)、“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怒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5)、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6)、孟子是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8)、(29)芒芒然:赵岐认为是“罢倦之貌”,朱熹认为是“无知之貌”,焦循认为是匆忙貌。
(9)、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奉为亚圣,罢公爵。
(10)、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11)、仰起头来看看天,心中无愧;低下头反思一下,觉得心中也无愧。若是做到了这两点,那就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浩浩荡荡人生几十年,问心无愧地放怀一笑,平生足矣。
(12)、颜回是孔子亲传大弟子,德才兼备,颇得孔子赏识。可惜,颜回三十二岁早逝,留给世人的仅是与孔子的对话,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未著书立说。后人尊崇颜回,主要原因是尊崇他的老师孔子。而孟子虽处在儒家思想衰微期,却能坚持倡导儒学,大力宣传周孔之道,并著书传世,为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做出巨大贡献。
(13)、他还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等儒学思想观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后世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呢?
(14)、·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1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6)、宣扬“仁政”,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17)、翻译: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广到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幼小,推广到也爱护别人家的幼小;这样治理天下就能运转于手掌之上了。
(1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孟子说:“偏颇的言辞,知道它片面的地方;浮夸的言辞,知道它失实的地方;邪僻的言辞,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辞,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这四种言辞从心中产生出来,就会危害政治; 在政治中表现出来,就会危害具体事务。今后再有圣人出现,必定会赞成我的言论。”
(20)、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2、孟子简介资料简介
(1)、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2)、一个人要能控制自己,要有底线,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才能够真正有所作为。“无为”是碌碌虚度,“不为”是恪守底线、蓄力酝酿,“有为”则是后傲骨凌人地绽放。
(3)、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5)、(孟子是何时被尊为“亚圣”的呢??许多人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术”便是孔孟之道,从那时起孟子被尊崇。事实并非如此,汉时孔子并未被尊为“圣”,周公才是儒教教主,孔子只是传播周礼的传教师罢了。
(6)、孟子说:“那么,您的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国,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诚信是自然天理的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规律。所谓“诚”,就是“内诚于心”,注重内心真挚的道德层面的不断追求;“信”是“外信于人”,讲究的是重信义、言出必践。
(8)、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孟子回答,“是礼。”淳于髡又问,“那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我嫂子掉进水里了,我就不用救她了吧?”孟子答,“那就是禽兽不如了!”
(9)、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10)、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王请勿疑!”
(11)、孟子说:“这不难,告子先于我做到了不动心。”
(12)、·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3)、唐初,周公仍是“先圣”,孔子屈居“先师”之位。在唐国立太学举行祭祀先儒仪式时,孔子侧座,至于孟子,连陪祭的资格也没有,跟尊号搭不上关系。唐太宗弑兄逼父登上皇位后,下令把周公庙迁出太学,把孔子升为“先圣”,孔子大弟子颜回荣升“先师”。唐玄宗时,把颜回尊称“亚圣”。
(14)、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15)、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后世把他的学说与孔子学说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很难用简短的文字加以说明。这里摘其要者,概述以下几点:
(16)、“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17)、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8)、·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9)、孟子说:“志专一时能鼓动气,气专一时也能扰动志。那些跌倒和奔跑的人,都是由于气,反过来扰动了他们的心。”
(2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孟子 百度百科
(1)、精读:这里反映的是孟子的伦理思想。在孟子看来,不孝顺有三种,第一种是一味顺从父母,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资赡养父母;第三种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为不孝。对孟子的这个思想要辩证地看。现而今,有人抱独身主义,似乎无可厚非,有人娶妻生子,也属正常人伦,生命贵在自由。不过,人类的传承还是需要结婚生子的,不然的话,若干年后,人类将不复存在。
(2)、孟子关系学:做人倘若没有人格,跟猪狗没有分别
(3)、·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4)、孙子,名武,字长卿,中国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
(5)、孟子说:“大王的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
(6)、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7)、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8)、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
(9)、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0)、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11)、孟子拜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为师时姓曾名参(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参,即曾子),后更改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12)、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13)、注释:王,动词,称王。无故,没有事故、灾祸。怍,愧怍,惭愧。
(14)、(16)缩:朱熹《集注》:“缩,直也。《檀弓》曰:‘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又曰:‘棺束缩二衡三。’”“缩缝” 即竖直之缝,可与“衡(横)缝” 对应。捆绑棺木的绳索“缩二衡三”,亦即两竖三横。杨伯峻说:“ 《檀弓》以‘缩’‘衡’ 对言,为‘横直’之‘直’;此则为‘曲直’之‘直’,义得相通。”(见《孟子译注》,第69页)
(15)、孟子的思想内容,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一般认为该书由孟子自著,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事。
(16)、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17)、孟子学成以后,以“仁、义”说诸侯,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其时各国务于攻伐,合纵连横,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迂(迂腐)远(空谈,大道理)而阔于事情(对处理具体的事情没有什么价值),未获施行机会。孟子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18)、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2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孟子简介及孟子介绍100字
(1)、注释:第一个“乐”,快乐,欣赏。第二个“乐”,指音乐。
(2)、无论穷、达处境如何,都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办事。
(3)、“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什麽东西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考虑考虑吧!难道真要发动全国军队,是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别的国家结下仇怨,这样您的心里才痛快吗?” 宣王说:“不,我为什麽这样做心里才痛快呢?我只不过想实现我心里的大愿望啊。”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也有后世学者认为孟子的“亚圣”称号,早可追至东汉。东汉学者赵岐就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元文宗时,御制圣旨碑,用蒙、汉文字刻录着:“孟子百世师也,可加封邹国亚圣公。”
(6)、·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7)、曰:“志壹(20)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 而反动其心。”
(8)、·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9)、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10)、·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11)、孟子生活的时代,封建制度已在各国得到确立,孟子属于从贵族阶级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的改良派,所以,他既有旧的保守思想,也有新的改良思想。他对商鞅等人的变法活动不满意,对劳动人民的反抗也表示反对。他的一套学说,使自孔子以来的儒家学说,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2)、历史是一个完整的涵数——读《世界通史》的感受
(13)、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14)、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5)、注释:离娄,古代视力敏锐的人。公输子,即鲁班,鲁国人,春秋末年的著名工匠。规矩,规,即圆规,画圆的仪器;矩,即曲尺,画方的仪器。
(16)、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17)、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8)、精读:这是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音乐治国理论,强调加强音乐修养,可以帮助治理国家。他首先肯定了齐宣王喜欢音乐是对的,但接着进一步论述,作为一个君王,要善于与民同乐,与民众一起欣赏音乐,这样民众才会拥戴您。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19)、·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20)、“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5、孟子简介及孟子介绍200字
(1)、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孟子擅长什么,孟子指出自己善于培养浩然之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是很难描述的,需要靠生命的体验。浩然之气具有道德属性, “至大至刚”“配义与道”,如果能以正直之心去培养(“直养”)的话,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如果心有愧疚,它就会变得软弱无力。这一段有两句话比较重要:一句是“是集义所生者”,这涉及浩然之气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历史上,一些学者往往将“浩然之气” 与前面“体之充”之“气”等同起来,如朱熹《集注》说:“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当代也有学者认为,“集义”是指通过理性的凝聚以逐渐作用、渗透于气,使气日趋于伦理化,由自然存在上升为道德存在。这实际是认为浩然之气来自前面的血气、情气,是对血气、情气的理性升华。这种说法忽略了先秦思想中的气还可以指德气,是不准确的。其实,“集义所生”是说浩然之气是由内心的义积聚产生的,故浩然之气应是精神心志之气而非生物之气,是发自心、志的德气,是“德气塞于天地” (上博简《民之父母》,《礼记·孔子闲居》作“志气塞乎天地”)之气,是发自于仁义之心,贯穿于形体,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这种气与血气、情气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是更高层次的气,是道德情感、理智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另一句“‘义袭而取之’则是意谓:客观之‘义’自外强加于心,以求统御气,俨如自外掩袭而夺气” (李明辉:《‹孟子› 知言养气章的义理结构》,载李明辉主编》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版,第149页)。这是一种典型的义外说,是告子的观点,所以孟子认为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外在的。
(2)、孟子,字子舆,邹人。是鲁孟孙氏之后。他的老师是孔子弟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学通了孔子的学说加以传播。他先是到齐威王面前游说,威王不用他,转到梁国,梁惠王认为这种迂曲高远的见解不合实际,也没有用他。
(3)、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齐集有其一。以一服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5)、翻译: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哪一种更快乐?
(6)、
(7)、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
(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逐层从生理需求一直提升到自我实现需求。这就意味着,志向之于人,是不只满足于吃喝的生理层面上的本能欲望,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不断向前的动力。
(9)、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的经历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游列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条建议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这样的状况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是这样,但是这样的理念毕竟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好的建议终究会被采纳。而也就是这样,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就是围绕着这条观点。大家都能感受到,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还是很看重的。与此同时,孟子把气节也十分看重,“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于这种嗟来之食,孟子应该是不屑一顾的。
(10)、·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1)、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逃走,这是因为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12)、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向过去的自己说一声再见!——优秀学生入学申请书选登
(16)、《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17)、“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18)、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9)、在孟子看来,男女之防是礼教应当遵守的,但是嫂子掉进水里施以援手,这是通权达变。学会变通审时度势,而不单单以智慧取胜,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20)、“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18) 焉。故曰:‘持其志,无暴(19)其气。’”
(1)、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的功夫,这些修养功夫是由一系列命题构成的,如:“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
(2)、淳于髡曾经与孟子有一场关于男女之间交往界限的辩论。
(3)、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4)、莎翁写过这样一句话,“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足可见一言九鼎的分量,更可见一诺千金对于人之立身的重要性。“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国无信而不强”。
(5)、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奉为亚圣,罢公爵。
(6)、
(7)、曰:“有。北宫黝(5)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7);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8)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10)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8)、·”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9)、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10)、·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11)、(27)正:朱熹《集注》:“预期也。《春秋》传曰‘战不正胜’是也。”
(12)、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13)、《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14)、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够施及老百姓,是为什麽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15)、《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16)、孟施舍(11)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14)也。昔者曾子谓子襄(15)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 虽褐宽博, 吾不惴(17)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1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8)、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9)、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0)、翻译:孟子说:“高尚的君子,就是没有失去天真的童心的人。”
(1)、·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3)、·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就有了可靠。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8)、翻译:不孝顺的情况有三种,没有后代是严重的。
(9)、公孙丑说:“如果这样,先生就超过孟贲很多了。”
(10)、曰:“是不难,告子(4)先我不动心。”
(11)、公孙丑说:“请问先生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能讲给我听听吗?”
(12)、翻译:为争夺土地而战,往往杀人盈野;为争夺城池而战,往往杀人满城,这就是所说的为争抢土地来吃人肉,这种人罪大恶极,就是死刑也不能抵消他们的罪孽。
(13)、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14)、《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15)、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了。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7)、孟子说:“假定皱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18)、·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9)、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20)、精读:孟子这是在强调工具的作用。孟子思想里也有法家的因素。孟子一方面强调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强调工具的不可替代性。在《离娄下》里,孟子还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居然把日常生活中功用的规矩等同于“圣人”,与“圣人”具有同样尊贵的地位,这足以说明孟子已经开始具有法家的思想。规矩是生活的标准,圣人是人伦的标准,这就是孟子的复杂,他既重视人格道德修养,也重视日常工具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