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历史
1、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
2、他第一次把自然、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看成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企图揭示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是黑格尔的巨大功绩。
3、全书分为“逻辑哲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部分。
4、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30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5、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正题必然地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并且和反题构成“对立”,终二者都被扬弃而达到“统一”的合题。
6、年发表的《哲学全书纲要》是对其全部哲学体系的阐述。
7、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国伟大哲学家之一。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巅峰,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虽然他对康德时常有所批评,但是假使原来没有康德的学说体系,决不会产生他的体系。
8、年,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
9、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相关追问,柏拉图有关两个不同世界观念的提出和他的理论架构、直至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演绎方式……自此,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西方哲学的基本机构和主要方向便由此确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整个过程中种种问题也显露出端倪,这也引导着哲学家们不断探寻着全新的思路和视角,继而延伸出无尽的探索。
10、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1、在遥远的古希腊,被誉为“希腊三贤”且具有师承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称为了时代的代表,不仅仅将当时的希腊哲学推向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更加对后来的哲学发展走向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了西方哲学的历史根基。
12、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是不彻底的。
13、他在“精神哲学”中,提出了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和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
14、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的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15、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哲学家,1770年8月27日出生于斯图亚特一个官僚家庭。
16、简介姓名: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1770年8月27日(德国斯图加特)去世:1831年11月14日(德国柏林)
17、黑格尔的三段论即正反合是一个哲学理论:
18、学派/流派:黑格尔主义主要领域: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安瑟伦(Anselm)、笛卡尔、斯宾诺莎、歌德、伯麦(JacobBoehme)、卢梭、康德、费希特、谢林施影响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鲍威尔(BrunoBauer)、托洛茨基、布拉德雷(F.H.Bradley)、汉斯·昆(HansKüng)、海德格尔、萨特、巴特、哈贝马斯、伽达默尔生平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19、其哲学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把整个世界看成是观念的表现和发展。他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别称。
20、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观?
21、所以,辩证法就是精神不断流动、展开的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动态的。任何事物,都是在“正→反→合”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精神”,则是黑格尔对“正反合”的源头的定义。
22、在“逻辑哲学”中以唯心主义方式,把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作为思维的规律加以阐明。这些辩证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精粹。
23、关于黑格尔“三段论”推理。
24、黑格尔为“正反合”逻辑打的比方是这样的: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这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25、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主要讲的是他的历史观。但他跟许多人一样,把“历史”和“历史观”混为一谈了,“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把它们记载下来,保留在记忆中,形成“历史观”,但人们往往把过去发生的事和对它们记忆混淆在一起。
26、师承关系的希腊三贤
27、一句话来概括,黑格尔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
28、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通过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客观唯心主义原则,把历史看作一个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从而结束了把历史看作非理性的、一团紊乱的观念。
29、黑格尔的影响固然现在渐渐衰退了,但以往一向是很大的,而且不仅限于德国。其思想体系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要源流。十九世纪末年,在美国和英国,的学院哲学家大多都是黑格尔派。
30、恩格斯曾经甚至将亚里士多德称为“古代的黑格尔”,或许,我们也可以将黑格尔称作近代的“亚里士多德”。仅仅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正是黑格尔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巨人,矗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座遥相呼应的丰碑,尽管他们咫尺天涯千年之久,但却始终熠熠生辉、一脉相承。
黑格尔历史
31、随着亚里士多德对经院哲学所做出的思想奠基,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某种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顺理成章地沦为了近代哲学家们介意批判经院哲学的替罪羔羊。时间一直推进到18世纪之后,人们才陆陆续续能够以相对公平和客观的视角来重新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进行审视。正因如此,柏林科学院的贝克尔本亚里士多德全集、汗牛充栋的考订、注释和评价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著作也如雨后春笋般得以涌现而出。
32、“自然哲学”提出了关于物质和运动的统一、事物的可变性和可转化性等合理思想。
33、不管哲学家们处于什么原因,这段时间内的哲学家们对于知识问题的关注都是极其深刻的。当然,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旨趣通常也在于知识,不过,当时的哲学家更习惯于独断地对“本源”问题加以界定,而反观“知识之可能性”等问题的探索则暂时维持在并未涉足的。随后,古代希腊哲学历经了自然哲学的逐渐没落与诡辩学派的一时兴盛,关于“知识”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地解释,慢慢成为了为棘手的当务之急,正因如此,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亦或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都讲思想的重点着眼于与“知识”相关的问题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