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历史精选57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04 09:15:51

黑格尔的历史

1、普鲁士专制是封建保守的制度,但是也保持着一定的开明。而法国的革命帝国更强调“自由、平等、博爱”,但革命专制也比封建专制更加残暴,比如雅各宾派的革命屠杀。

2、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

3、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通过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客观唯心主义原则,把历史看作一个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从而结束了把历史看作非理性的、一团紊乱的观念。

4、年轻时期的黑格尔跑上大街为法国军队战胜自己的祖国而欢呼,还见到了马背上的拿破仑,晚年作为封建保守的普鲁士国师,却仍然对法国大革命怀有好感。

5、相对于老师康德的自由城邦,黑格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政治设想,以国家主义为纽带,建立高效率的官僚政府,结合民主与专制,对之后的社会主义运动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或许,日耳曼民族也应该像古罗马雄鹰一般尝试着征服世界?

6、宗教哲学是黑格尔在柏林时期开讲的一个课程。他的宗教思想是促成他死后黑格尔派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理性主义的神学传统,表现了明显的近代色彩。从来不把宗教归结为教士的欺骗,而把它看作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及其解决。

7、黑格尔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批评康德、费希特和F.H.雅各比等人的著作。这些人的哲学被黑格尔看作主观的反思哲学、需要克服的片面性哲学,因而必须把它们同以总体为基础的“真正的哲学”区别开来。

8、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是不彻底的。

9、黑格尔哲学中的“正反合”的正反可以看做是普鲁士专政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对立与统一,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对黑格尔起到很大的影响。

10、一句话来概括,黑格尔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

11、年来到了当时德国哲学和文学的中心耶拿,开始了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

12、他们整理出版了黑格尔生前未能出版的重要著作,如《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为使黑格尔的生平与著作传世作出了贡献。

13、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

14、《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

15、②自我意识,

16、黑格尔除了继承康德、费希特、谢林等哲学以外,还继承了法国大革命思想,尤其是卢梭。

17、黑格尔认为一切发展过程都可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着的阶段:一、发展的起点,原始的同一(潜藏着它的对立面),即“正题”;二、对立面的显现或分化,即“反题”;三、“正反”二者的统一,即“合题”。正题为反题所否定,反题又为合题所否定。但合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或扬弃。合题把正反两个阶段的某些特点或积极因素在新的或更高的基础上统一起来。“正反合”的“合”是正题与反题的综合,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18、①意识,

19、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在实质上摈弃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实际性质的观念。

20、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3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

21、年黑格尔开始在海德堡担任哲学教授,他根据讲课提纲编辑成《哲学全书》于1817、1827、1830年出版,每次重版都作了重要修改。他还发表了政论《评1815年和1816年符腾堡王国等级议会的讨论》,坚持他的君主立宪制观点,批评邦议员们要求恢复法国革命前的旧法制。

22、年,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

23、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

24、在纽伦堡,黑格尔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即1812、1813、1816年先后分3卷出版的《逻辑学》。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和它出版后遭到的冷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改造并加以应用。

25、但黑格尔哲学却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启发当代人的思想。在中国,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也正在得到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

26、黑格尔在费希特和谢林奠定的基础之上进行建构。他赞成费希特对于逻辑方法的坚持—的确,他着手把他的朋友谢林的世界观建立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也赞成谢林将逻辑与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等同起来;至于视实在为活生生的发展过程,黑格尔则既赞成费希特,也赞成谢林。

27、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1801年黑格尔写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一文,参加当时的哲学争论。这是黑格尔发表的第一篇哲学论文。

28、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的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29、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30、年开始写《精神现象学》,于1807年3月出版。它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和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划时代地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它从内容上将人类意识发展分为5个阶段。

黑格尔的历史

31、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32、③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

33、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之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34、加布勒、辛里克斯、罗生克兰兹等。在哲学上,他们顽固坚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继续用黑格尔的“精神”解释一切,认为“精神”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则加以贬低、抹煞。

35、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30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36、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

37、哲学思想:

38、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39、④精神,即客观精神;

40、在宗教问题上,宣扬有神论,鼓吹宗教信仰,支持教会,甚至用基督教的正统思想解释黑格尔哲学。在政治上,代表贵族和妥协的保守集团的利益,维护等级制度,为普鲁士专制政权作辩护,对酝酿中的民主革命运动持反对态度。

41、此时,黑格尔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仍然认为宗教高于哲学,认为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无限性。这一看法不同于他以前的观点,到耶拿以后,黑格尔很快又放弃了这一观点,转入论证知识。

4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的教授。在柏林的主要著作是《法哲学原理》。在这一时期,黑格尔还讲授历史哲学。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通过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客观唯心主义原则,把历史看作一个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从而结束了把历史看作非理性的、一团紊乱的观念。

43、人对神的观念同人对自己的观念相应,这是黑格尔的一个重要观点。黑格尔在柏林作了6次关于哲学史的讲演。他把哲学史和哲学统一起来,哲学史在他看来是在时间中发展的哲学,而哲学是在逻辑体系中的哲学史。

44、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于柏林。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

45、伦理思想:

46、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黑格尔被授予三级红鹰勋章,同年夏他的《论英国改革法案》一文发表,因普鲁士国王下令中止,文章只发表了前半部分。

47、他也认为,自然与精神或理性是同一的;然而他把自然置于理性之下。事实上,在他看来,所有的存在和理性都是同一的;在理性中发挥作用的同一种过程也存在于所有的地方;凡是实在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实在的。历史有逻辑,自然也有其逻辑,宇宙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逻辑体系。

48、世纪,黑格尔哲学重新受到广泛重视。黑格尔研究成了国际现象,不同阶级、不同的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解释,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今天东西方很少有哲学家和哲学派别不同黑格尔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黑格尔派或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历史现象。

49、因此哲学史在总体上可以说是哲学本身,哲学离开哲学史本身便不能成为哲学。哲学史上的多样性对于哲学的实存不仅必要,而且具有本质意义。他的哲学史讲演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

50、这种观念的辩证法虽然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但它完全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51、大革命之后,法国分化为两个阶级,即资产阶级、工人阶级,黑格尔用精神将两个阶级联合起来,如此一来,人民的自由和利益与“拿破仑”皇帝的自由和利益高度联系在一起,达成共赢,既有民主又有专制,统合了两者的优势。

52、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53、在黑格尔的体系中,《逻辑学》占有核心的地位。除了《精神现象学》之外,他把自己的其他著作都看作是《逻辑学》的展开和应用。《逻辑学》集中地体现了黑格尔把宇宙看成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有机整体的合理思想。在逻辑史上具有革命的意义。

54、⑤精神。黑格尔的整体观和伟大的历史感,均体现在这部意识发展史中。

55、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6、美学思想:

57、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