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论证思路
1、鱼我所欲也论证思路
(1)、(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4)、学生诵读全文后,结合课下注释及课文语境独立翻译,标注出自己感觉有难度的字词或语句。然后小组合作,解决个人感觉有难度的字词或语句。教师在教室中巡视,为时5分钟。
(5)、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6)、师:很了不起啊!“若”在这里翻译为“你”,大家翻译对了吗?齐宣王想通过战争来称霸诸侯,但是孟子就用“缘木求鱼”的故事来比喻论证他的手段和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终只能一无所获。
(7)、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9)、(交流点拨)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10)、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11)、师:回过头在去品析王蒙对孟子的评论,我们的心里可能会有了一定的答案。
(12)、我们九年级语文组在一起讨论了这么几个词:“有甚于”、“由是”、“则”“羞恶之心”。
(13)、⑵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4)、生13:“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孟子用厌恶喝醉酒但强迫自己喝酒比喻厌恶死亡喜欢不仁义的事
(15)、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16)、(交流点拨)(1)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17)、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8)、(1)“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
(19)、③“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 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
(20)、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2、鱼我所欲也论证思路简要概括
(1)、生丙:运用了比喻论证。鱼与熊掌的比方就是比喻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的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
(2)、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3)、师:除了比附逻辑比喻论证外,孟子还很喜欢用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4)、在讲这一点的时候,我把两种方案都给了学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明白语言是需要思考的,只有思考能带给古代汉语好的解答。
(5)、丁生: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6)、师:润物细无声。这样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在极为凝练的语句中,可以在瞬间引人注意,令人深思,推论效果立竿见影。这是孟子能被称为“帝王师”的原因之一。老师从孟子众多比喻论证的语句中挑选了几句,我们一起读读看。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8)、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9)、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10)、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11)、(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
(12)、⑵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13)、向:从前。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①“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运用设喻,将生命与利益比作“鱼”和“熊掌”,引出中心论点.
(15)、现在,回顾一下我自己的那堂课,我觉得为什么不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特点呢?在学生提出这篇文章的提点上,示范朗读,示范背诵呢?这样,说,读,背,理解可以在一个层面上解决。以后,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胸有成竹,然后降低自己的身份,走进学生,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
(16)、其“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
(17)、一年一个感受,今年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大家又讨论,结合我在讲课时的感受,把今年的思路整理出来,以备以后上课参考。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生5: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特别顺口,可见他的论证是一环扣一环,逻辑很严密。
(20)、第一部分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3、鱼我所欲也论证思路200字
(1)、生12:孟子喜欢用对比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法能使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2)、师:从刚才对《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分析中,大家能找到孟子能被称为“帝王师”的原因吗?
(3)、举课外名人“舍生取义”的实例来感化教育学生,课后布置作文: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的生活体验。
(4)、(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意对即可)
(5)、正 生、欲—→甚于生—→不为苟得 应
(6)、生4:他提出的观点鲜明,论证思路清晰,善用各种论证方法。
(7)、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8)、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0)、①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11)、第三部分举例从反面说明了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12)、乙生:仁义是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13)、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14)、生10:我会感觉到孟子讲的道理很生动,一点都不枯燥,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了。
(15)、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16)、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生14:孟子将“得志”和“不得志”进行对比,证明大丈夫不为外物改变内在,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19)、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如: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
(20)、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选择,同时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想要“鱼”和“熊掌”同时兼得,那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那么,在关键时候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鱼我所欲也》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4、鱼我所欲也论证思路思维导图
(1)、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在展台展示学生所做的译文,师生共同订正点拨重点句子,使学生读懂字面意思,水到渠成地概括大意。
(3)、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交流点拨)甲生: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5)、第一段论证论点的过程分析不够透彻,特别是正反道理论证、因果推理、假设推理等,并没达到真正理解、真正掌握的程度。
(6)、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7)、(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8)、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9)、见练习册,由四五组代表订正答案,教师梳理重点实词“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等、虚词“于”“而”“之”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10)、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11)、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12)、翻译本文,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它说明了什么?
(13)、“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1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
(15)、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16)、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由于我采用点拨引导和生生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内容
(17)、“则”有两种理解,一是“如果”;一是“却”。目前我们多数教师倾向于“如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解释为“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而接受它。”
(18)、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9)、《鱼我所欲也》论证中心: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0)、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5、鱼我所欲也论证思路方法作用
(1)、第三步,主持人总结,刚才的辩论可谓的精彩,不管正方还是反方,其实都是要求我们养成一个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正确的理财意识,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
(2)、(中考)名著阅读:《简·爱》要点梳理及例题分析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4)、芝士回答,版影权必下究,未经许可因,不革得转度载
(5)、比喻论证:本文一开头就选用比喻论证,将生和义的选择比喻为鱼和熊掌的选择。
(6)、(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如果他们将自己的书交换阅读,那么,书虽然没有增加,但两个人却各自看了两本书。这说明了分享的好处。
(7)、第一段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
(8)、⑥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课后题)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10)、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即是充分的举例论证。
(11)、《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1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3)、(中考)六上名著阅读:《童年》要点梳理及例题分析(附七-九年级上册教材名著阅读书目分析)
(14)、(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15)、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16)、文中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7)、生7:孟子所在的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孟子名气这么大,肯定有很多人来找他来辩论,虽有满腹才华,也经不起别人天天找他辩论,所以是无奈。
(18)、学习难点: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19)、师:揣摩人物言谈时的内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同学以后在阅读时,常常用上这种方式,就能发现言语的妙处。“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正是在不断与论敌的论辩中,孟子打造出他为常用的“比附逻辑”,成为他说理为有利的工具。比附,也即譬喻、比喻。“比附逻辑”即比喻论证。
(20)、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1)、②”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
(2)、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的能力应更加全面。这样,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属于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抓扎实、抓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3)、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侍奉/通“德”,感激/通“欤”
(4)、⑸“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永①之氓(méng)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6)、(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7)、文中出现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话还有哪些?
(8)、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9)、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10)、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2)、①从全文看,《鱼,我所欲也》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13)、“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
(14)、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17)、(中考)名著阅读推荐《儒林外史》(附例题及解析)
(18)、“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19)、(课后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20)、(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1)、a.故不为苟得也 b.故患有所不辟也
(2)、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3)、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4)、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对比论证:第三段整段用了对比论证,把现在情况和以前的情况作对比。
(6)、初三的学生生活得很单调。这个学生需要一个人来调节他们的课堂,让他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打破所有科目都是一样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形式,让学生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去。这样,才能做到让他们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为什么,自己想到那么多,只有在课后才能悟出呢。
(7)、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8)、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