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托尔斯泰主义(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14 09:54:15

托尔斯泰主义(1)

1、俄罗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1853年~1863年),初次发表于1863年第1期《俄国导报》杂志。

2、(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3、讲座一开始,孙教授就寻根溯源,指出,左翼作家当年翻译苏俄的批评理论,乃是克服个人主义式的惯性,希望在解放大众中牺牲自己的旧影,比如托尔斯泰思想在国内传播之初,国人对于其道德化境界和殉道精神礼赞有加;而非左翼学者对于德国美学的凝视,其实是试图以一种超功利的方式疗救文学的时代病灶。在日丹诺夫主持苏俄文化工作的时期,托尔斯泰主义成为了批判对象,文学的空间日趋狭窄。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着相近的文化问题。

4、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

5、此外,八十年代中国文学也与新康德主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时,人们对何为主体性的看法不文学批评如何建立有效的阐释语境似乎并无新路。孙教授有感于新康德主义影响下的社会学研究与神话研究理论给文学研究者带来的启示,并试图探索二者之间的勾连关系。孙教授注意到,新康德主义学人的语言研究颇有深度,且引发了思想的转型,这种从表达方式入手讨论主体性的思路,使传统的形而上学发生了倾斜,卡西尔在《语言与神话》对语言重要性的论述就尤为重要。孙教授进一步指出汪曾祺、阿城等京派作家在八十年代的审美意识上与卡西尔理论的相通之处,可以说,新康德主义者们所关心的内容,也恰是精神刚刚解放的汪曾祺等人的审美期待。

6、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

7、从这天夜里起,聂赫留朵夫开始过起一种全新的生活,倒不是因为他进入了新的生活环境,而是因为从这时起,他所遭遇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有了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至于他一生中这个新阶段的结局如何,将来自见分晓。

8、(斗争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列夫托尔斯泰)

9、(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的教师。)

10、对现实的无情批判无疑展示了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性,可以警醒人们对这个冷酷腐朽的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至少可以警醒那些天真无知的低层少女,不要像玛丝络娃一样幻想着仅凭年轻貌美温柔贤惠,就可以突破阶级(阶层)的壁垒,就可以收获贵族公子的爱情!不顾一切忘乎所以的一夜激情在风流成性的贵族公子聂赫留朵夫那里只值一百卢布!贵族公子甩下一百卢布拍拍屁股走人之后,留给女孩的是无尽的长夜和一地的鸡毛!我相信这样的悲剧故事,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有发生,玛丝络娃的人生悲剧应该对涉世未深憧憬爱情的年轻女孩有所警醒,女人啊,收获爱情单靠年轻貌美温柔善良是不行的,你得像简爱一样自尊自立自强!

1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12、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13、托尔斯泰的作品、见解、教条,与其派系之中的矛盾,实在是相当地明显。托尔斯泰用其不凡的笔触来描写俄罗斯人的生活,并提供了世界文学第一级的作品,实是属于天才型的艺术家。但是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却是个狂信基督教的地主。

14、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15、(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16、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

17、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18、19世纪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

19、这些“新宗教”正是托尔斯泰对人类内心无尽欲望所套上的枷锁。

20、(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但,理想,只有当它完整无缺时,才是理想。它的方向,只有当它指着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数学的直线时,才能表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义(2)

1、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复活》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

2、英语零基础共读限时特价ing

3、 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

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5、(人在运动中的时候,总是想替自己设想这个运动的目标。为了要走一千里路,人必定要想走了这一千里便有好东西。为了要有运动的力量,就必须有一个渴望到达的目的地。列夫托尔斯泰)

6、你没有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7、谈及康德主义是如何从哲学话题转变为文学理论话题时,孙教授详细评述了刘再复发表于1985年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他认为这是一篇带有宣言意味的论文,其中显然含有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的背景。孙教授认为,刘再复在论述中借助古典哲学的命题重审文学原理,一方面向李泽厚致敬,另一方面着手清理日丹诺夫与周扬的思想。首先是回到文学即是人学的话题,既回溯了托尔斯泰主义源头,又觅出康德的影子,而后者的分量日趋明显。这既是思想的一种互感,也是时代风气的一种折射。至此,从托尔斯泰主义到康德主义,批评家们发现,中国文学要回归的不是高大上的思想,而是普通人的个体精神,审美创造性恰恰存在于那些描述普通人的文字里。

8、(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9、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不过是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没有主人公、没有出场人物,只有某种不现形迹的、模糊不清的事件的劫数和进程;几乎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假伟大、假神圣;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一切都溃散并消融在场景与剧情之中。对托尔斯泰来说,历史更多的是生活的假面具;在历史中什么也没有获得,因此,他认为,应该从历史中走出。

10、既然欲望无法,那就给它套上枷锁。

11、(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2、(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13、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4、各位书友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复活》。建议读完第三部,第十六至第二十八章。

15、罗曼·罗兰曾说,托尔斯泰“感到在思想上与他接近的是中国”,原因就在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包含着大量的为托尔斯泰所青睐的伦理思想。

16、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1/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像《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17、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托尔斯泰先生的视线,一起走进19世纪光怪陆离的俄罗斯世界吧。

18、人类在濒临危险的时候,心里常会出现两个力量相等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会语重心长地说:你该想个办法来认清这个危险的本质,然后远远地逃离这个危险。另一个声音则更语重心长地说:去感觉到危险正一步一步地逼近,这是辛苦的,而且看清所有的事情,然后远离事情的所有发展,根本用不着人类的力量。所以,在危险还未真正来临之前,不要去想痛苦的事,只要想着快乐的事就好了。人类在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大多会听从前者的声音;在人多势众的时候,则会听从后者的声音。《战争与和平》第三卷第二部第十七章

19、但他未能摆脱贵族的习性,这个理想以破灭告终。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第一次尖锐地提出从自己的阶级“出走”,跟贵族社会脱离关系的问题。

20、(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义(3)

1、回复关键字:“领读包”,查看往期30本共读书目合辑。

2、(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3、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学习;

4、我大中华何尝不就是困在了天朝上国、腐儒文化的梦中。

5、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6、如欲复活,必先死去?

7、(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

8、(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9、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

10、当历史的海洋风平浪静时,行政长官坐在自己破旧的小船上,用船嵩挂着人民的大船一起前行,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觉得大船是在他的努力下才向前行驶的。可是一旦海上起了风暴,波涛滚滚,大船便会自动前行,那时候行政长官就不会再有这种错觉了。大船靠自己的巨大力量前行,船嵩根本够不到它,于是行政长官一下子从统治者和力量的源泉变成了一个微不足道、软弱无用的人。

11、(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12、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

13、这里表达的明显和露骨——传教!托尔斯泰依托于宗教,但又创造出新的,属于人类的信念。所以这根本不是聂赫留朵夫的想法和领悟,而就是托尔斯泰本人想告诉读者的东西。

14、读书之前,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

15、人的精神的升华和人的成长,不仅意味着对现实恶的否定,也意味着对产生这种恶的社会根源的否定。小说的这一思想是深刻而积极的。在作品中,作者对沙皇俄国时代的一切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强烈的批判。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为作者的这些否定与批判思想是积极的,而托尔斯泰主义是消极的,那么在我看来,否定和批判却不是有价值的,因为,这个世界只有否定和批判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否定和批判中建构一种新的、值得肯定的东西,《复活》中的否定和批判让我们的思维明朗,而肯定和建构是让我们的灵魂感动。简单的宣称托尔斯泰主义是一种消极的说教是对作者的不恭敬,不论托尔斯泰主义是否太过理想化,毕竟那是作者一生思想的沉淀的精华。

16、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周作人》《新旧之变》《鲁迅与胡适》《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鲁迅与俄国》等。

17、检察官柯尼为托尔斯泰提供的一件真实案件: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问罪过,不幸婢女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

18、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9、(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20、聂赫留朵夫回到旅馆,玛丝洛娃的事已经结束,她不需要他了,就很伤心和羞愧。更让他痛心的是,想到近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今晚他在监狱里看到了各种可怕恶势力,这种恶势力把克雷里佐夫也害死了,却不知道怎样战胜它。

托尔斯泰主义(4)

1、(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2、欲望,将会成为压垮人类的一根稻草!

3、你会感到灵魂层次上的迷茫吗?你害怕自己心中无尽的欲望与堕落吗?

4、(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列夫托尔斯泰)

5、玛丝洛娃因聂赫留朵夫而堕落,也因他而觉醒?

6、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7、A╎B╎E解析:托尔斯泰主义主要指托尔斯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主要内容是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以“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的“宗教博爱”的方法来解决社会矛盾。

8、适合全年龄段,需要辅导孩子、想重拾英语或出国旅游移民。

9、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10、第是史诗形式的伟大创造者。艺术构思宏伟,历史感深邃,内容包罗万象,生活底蕴深厚。

11、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12、俩人互相为了彼此的真正解脱,而选择了放手。仔细想想,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好。

13、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对于专制国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痛责,与无数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想法、感觉.完全一致。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用朴直的农民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所以无法看清民众困乏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产生了其世界观根本上的矛盾。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悲剧。

14、在他的作品里没有的人。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闪光的地方。比如战争与和平里的皮埃尔,他善良,喜欢反省自己,但是他缺少耐心,喜欢空想,也喜欢饮酒作乐。还有陶洛霍夫,他赌钱,偷朋友的妻子,但是他孝敬母亲,心疼姐姐,在战场上又特别勇敢,很难说他就是一个坏人。

15、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16、(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17、不抵抗主义很类似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圣贤的思想,儒家孔夫子教导我们拒绝暴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礼待人;道家老子的思想则要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一点的范围来讲就是平等与和平;佛教则教我们不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和不服从差不多吧。不抵抗主义说起来我们原本就知道似得,但不知道它叫这个名字,我们的传统思想还是很优秀的。

18、(生命是人的光。列夫托尔斯泰)

19、在列夫·托尔斯泰看来,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军队中有一大批来自社会底层的军官和士兵。炮兵大尉图申是个农民。平时邋里邋遢、散漫成性,整天叼着烟斗,鞋子都不穿,但炮声一响立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拍着大炮说,我的老处女,别给我丢脸。托尔斯泰欣赏的是这样的人。正是这些来自底层的人民改变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小说中有一段话形象地揭示了英雄与人民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的作用与地位:

20、他不仅描写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主要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记录当时俄国的自然风光,记录当时的社会动荡,记录当时的宗教、文化、艺术等等,从而让俄国的现实生活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眼前。思想主旨上的深邃托尔斯泰对于当时社会的黑暗有着敏锐的洞察,他没有因为自身的贵族身份而远离人群,被蒙蔽双眼,他意识到了当时俄国的落后,感知到巨大变化的即将发生。他痛斥当时的专制制度,厌恶自身的贵族阶级,希望能够让俄国、让人民从这种不幸的社会中解脱出来。

托尔斯泰主义(5)

1、人的忏悔不能让人死后升天堂,避免下地狱。因为人的心里本来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上帝和魔鬼,甚至是包含着天堂与地狱。在这里,天堂和地狱不是死后才能经历的地方,而是在人的这一生,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就必定要经历的,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不同状况的表现。

2、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3、体会深的是他表达的善良。安娜和情人生了孩子后自杀身亡,她的丈夫接受安娜的私生子,扶养长大,这样的情节安排寄托了他的理想。

4、(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5、(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6、(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7、主持人:薛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8、于寻求灵魂救赎与解脱的路上,我们相遇在《复活》。

9、小说描述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弃上流社会的空虚和虚伪而来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伟的大自然和纯朴的哥萨克中间,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爱、自我牺牲和为别人而生活。

10、(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列夫托尔斯泰)

11、(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12、(伟大的真理是平凡的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13、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14、如何能消除无尽欲望带来的痛苦?那就是给欲望设一个底线,把自己牢牢地控制住。但同时,按我的理解,把自己牢牢控制住的准则,也有可能成为人发展的束缚,使人成为准侧的“奴隶”。

15、(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6、《复活》是在国际社会上广受好评的一部佳作,它给托尔斯泰带来极高声望的同时,也给托尔斯泰带来了许多的不幸。托尔斯泰本人的家,就曾因此被查抄过。

17、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很相似的幸福气氛,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不幸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第一章

1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19、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再度出国;

20、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