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做人的语录摘抄【文案120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6 01:21:45

孔子教育做人的语录

1、孔子说的名句关于做人

(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一个理性、成熟的人,不在年岁,而在于对感情的控制程度。理智的人不会放任情感奔流,也不会让感情控制自己。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是情感的主人而非奴隶。

(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8)、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尤令人缅怀。

(9)、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

(1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1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孔子教育做人的语录摘抄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可忍,孰不可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6)、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摘孔子《论语》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父母在孩子面前没必要一直维持高大严肃的形象,流露自己的感情与孩子成为朋友并不是什么坏事。

(1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下等的人。)——摘孔子《论语》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18)、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9)、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20)、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3、孔子做人名言警句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礼之用,和为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6)、(《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要更抑制一些。

(10)、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11)、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12)、对父母来说,折磨人的不是每日工作,而是对孩子操不完的心。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厚重的灵魂来自对外界的思考与经历,只有经历过痛苦,给心灵留下痕迹,才会懂得体谅,变得深沉。

(15)、(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6)、(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8)、碰钉子,撞南墙都不要紧,关键是要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在下次避开他,这样才算有收获。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 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孔子教育做人的语录是什么

(1)、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重要的课题。

(3)、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和进步。

(4)、’”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9)、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同样体现了以社会为本的特点。他主张“君子务本”,而什么是“本”?孔门公认“孝悌”乃是做人的根本。有人认为“孝悌”只是处理家庭内部的道德规范,与社会无关,其实不然,中国的古代社会是宗治社会,所谓“家”,就囊括了族、宗以至整个社会。孔子希望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反对“犯上作乱”,而孝悌之教恰恰能使人安分守己。故有子说:“其为人者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孔子其所以如此重视孝的教育,是因为他直觉到宗法社会对孝悌的依耐性。他以此教人爱父母,至于爱其家庭,再至于爱天下国家。故古人曰:“忠臣出于孝门之子。”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4)、正是从社会出发,孔子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作用。他明确提出了“德治论”,主张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其著名教育格言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7)、归与!归与!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

(18)、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1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摘孔子《论语》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5、孔子做人做事的经典语录

(1)、(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摘孔子《论语》做人之道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摘孔子《论语》

(5)、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摘孔子《论语》

(7)、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1)、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1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15)、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关于为人处事的名言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对人,要往好处想,往长处看;对事,要往远处想,往大处看。做人: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要谦和为美,多让少争。三要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四要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五要诚信待人,远离是非。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事要知行合一;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老少无欺。比赛,有胜有负;地位,有上有下;际遇,有好有坏;人生,有得有失。做人要尽力而为,处事要随遇而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做人要懂礼仪,懂得尊重人,懂得鄙人者人恒鄙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甜言慰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知者不博,博者不说,妙语精言,不多为贵!动之以情,待之以礼,立身以德,施众以义。为人以诚,律己以严,处事以恒,助人以爱。做人须懂得:心易服于德,而难服于力!大海的浪花靠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人鼓起。做人应积极进取,挑战人生,使人格,使真情永恒!人以待已为是非,我以待人为对错;人以利已为恩怨,我以利人为取舍;人以得失为得失,我以善恶为善恶;人以地位升浮为亲疏,我以感情真假为远近。好话,能引起别人善心;坏话,会激起别人恶念。多说一句好话,多添一分和气。为人就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结好缘。做事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做人宁可笨些,不

(16)、“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又不依据礼义待人,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行不通。”

(17)、(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18)、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说一万次不如做一次。人总是看别人看的清,说起别人来头头是道,放到自己身上,反而看不出端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但在做事前也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19)、(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2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2)、孔子的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是近期奋斗目标。

(3)、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2)、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想要完全做到无惑、无忧、无惧是件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不间断地修炼,提升,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14)、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15)、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1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8)、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