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小说【文案134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4 09:40:46

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1、史铁生著名代表作

(1)、创作谈《答自己问》,发表于《作家》第1期。

(2)、文学创作其实就是写心里所想。巴金老人说过,文学的高技巧是无技巧。把心交给读者,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3)、《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4)、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随想与反省,答自己问,自言自语

(5)、史铁生的作品给我们大的感受就是他的理性。他的写作是理性和神圣的,他的思想有着清晰可见的理性轨迹。我想这样一种理性的写作,这样一种理性的、思想的、文学性的书写,在中国的语境下是难得的。同时,也正是因为史铁生这样一种思想的理性特质,也使得我们在阅读史铁生的时候,不是单方向的一种被动的接受。就像陆小亮老师曾经写过的那样,史铁生喜欢在令人迷惑而令人激动的问题上抽丝剥茧,使得我们阅读史铁生的时候也经常会加入理性的思考。我认为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理性的思考中,在这样一种与史铁生的思想的碰撞之中,一种精神的转化才有可能发生。

(6)、1951年1月4日,史铁生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7)、短篇小说《毒药》,发表于《上海文学》第10期;获“益友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

(8)、短篇小说《巷口老树下》,发表于《青年作家》第6期。

(9)、《务虚笔记》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10)、评论《游戏·平等·墓地》,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

(11)、史铁生2012年12月病故的时候,我已经到沈阳半年了。早就知道史铁生患有严重的肾衰透析,如果史铁生活到今天,我想他,即便在痛苦中也会感到活着的快乐!

(12)、       伽达默尔曾指出,“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充分登高望远的人,从而就是过高估价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反之,‘具有视域’,就意味着,不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而能够超出这种东西向外去观看。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传承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获得一个视域,这总是意味着,我们学会了超出近在咫尺的东西去观看,但这不是为了避而不见这种东西,而是为了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按照一个更正确的尺度去更好地观看这种东西。”{15}伽达默尔的上述观点充分强调了视域的重要性,却存在着把视域过分理想化的嫌疑。与之相比,史铁生的看法似乎要辩证一些。在史铁生的几个文本中,视域的扩展仅仅体现为一种无穷地趋近事情本身的努力。“我”不可能彻底地认识“世界”,也不可能完全接近他人、理解他人。“我”与“我”之间,总是存在着缝隙。作为人类个体,我们所能做到的仅仅是以我观“我”,以心证“心”。任何具体的我,要理解抽象的、普遍的“我”或是另一个“我”,都摆脱不了自身经验的限制。“我”也只能借助自身的心灵或心魂,来感悟、体察、猜测别人心中的一切。个体与个体之间尽管可能会就某些问题产生共鸣,出现心心相印的契合,这种状况却不可能无限放大。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

(13)、短篇小说《老屋小记》,发表于《东海》第4期;获“东海文学巨奖”金奖、鲁迅文学奖。

(14)、散文《有关庙的回忆》(后改题《庙的回忆》),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0期。

(15)、杨柳是铁生夫妇多年的朋友,也正是对史铁生的尊敬,对他文字的欣赏,让杨柳编辑在面对“全编”大量的寻找原稿、编辑勘校等工作时,有耐心、有责任心地做好。编校“全编”期间,她多方联系相关人士、查阅大量资料,寻得大量无着的佚作,其中,为找到一些出版已久的剧本甚至经历了跨越海内外的联络。

(16)、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后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曾是学校的80米跨栏冠军,那时,他的偶像是刘易斯。史铁生曾说过,他爱的是田径,其次才是文学。

(17)、《命若琴弦》,法国Gallimard出版社出版。

(18)、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19)、《我与地坛》《扶轮问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史铁生给我们做的好的样板就是他的文学留下了他的生命,给我们启示,对生命不放弃。

2、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小说

(1)、《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坐轮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它于1996年发表在《收获》杂志上。这也是他的半自传性作品。它由22个段落组成,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演变对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F博士、女导演N等几代人的影响。

(2)、       《第一人称》里的“我”有一年秋天分到了一套远离市区的房子,在二十一层。第一次去看房子时,“我”在院子里遇到了一个女孩。“我走过去向她打听这是不是我要找的那座楼,我觉得我的声音并不是很低。她抬起头,像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就又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垂目望着树荫中秋阳洒落的变幻不定的光点,那光景仿佛我已经不存在了。我站在那儿稍稍等了一会儿,听见她喃喃地说:‘顺其自然。’声音很轻,但一字一顿很清晰。”⑤

(3)、《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4)、《我的丁一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5)、散文《散文三篇》,发表于《芒种》第10期。

(6)、《史铁生作品全编》共十卷,其中小说五卷、散文一卷、评论及书信一卷、作品集两卷、剧本及对话一卷,是迄今收录作品全的史铁生文集,因与此前的人文版《史铁生作品系列》相联系,所以命名为“全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收集整理编排编校方面做出的努力之外,“全编”还附录了《史铁生生平及创作年表》和《史铁生研究资料要目》,将史铁生生平、作品和研究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提供给读者和研究者。为编辑这部分创作年表,这套书的责编杨柳做了大量搜集、核对工作。“希望有这样的一个资料,对想要了解铁生的人会有帮助。”杨柳说,“无论多难,这都是应该做的事情,史铁生在中国作家里有很特别的位置,这里说的并不是他的身体,他的思辨、他的和人性当中的善,让他和其他作家有很大不同。”

(7)、散文《随想与反省》,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0期。

(8)、       这一新的可能性的出现,构成了对先前给出的理解——“给我一个忠告”——的颠覆。小说到此并没有结束。接下来,“我”爬到了第七层。“我”的视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随着视域内构成因素的变更,“我”先前对他们的关系的认识又被颠覆了。在“我”的新的理解和解释中,他们并非是因为恋爱遭到父母反对而产生感情危机,从而难过。女孩是在为一位与她关系密切的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难过。小说里接下来有一段对话,大意是男人劝女孩接受自然规律,承认死者已死的事实,女孩却一时难以从悲痛中走出。这时候,“顺其自然”这个词,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女孩的话,并非是说给作为叙述者的“我”听的,而是说给女孩自己听的,是女孩对自我的抚慰。

(9)、大家对铁生有好多赞美,也有好多回忆,但是我觉得他突出的一点,就是他对局限性的突破。他的身体局限性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我见铁生的时候,他经常让我看他胳膊上的伤疤,笑着,平静、乐观,那也确实是人生苦难的一个纪念章,我觉得他承受的痛苦比我们都要大。

(10)、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和《命若琴弦》,固然是偏重于感性和经验的,但实际上他已注意到大历史中个体的荒诞感,从而使得他关于插队生活的叙事,能与当时流行的知青文学叙事划清界限。”

(11)、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一个剧院看演出,我和铁生坐在一起,聊起残疾对他的影响。我当时随口说,所有人都是残疾人,只不过残疾的部位不同而已。我记得他赞同我这个说法。

(12)、散文《合欢树》,发表于《文汇月刊》第6期。

(13)、梦想其实是人生命中的一块磁铁,它能把其他的东西吸引到你这里来,帮助你,支持你去完成你所想要的你所追求的。

(14)、三是今天讲中国文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情况下要强调深植中华文化的根,就是中华文化思想在今天的持续。

(15)、随笔《病隙碎笔(2)》,发表于《天涯》第3期。

(16)、著名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毒药》《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午餐半小时》《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

(17)、其实每个残疾人,他经历的残疾都是人间大的痛苦。虽然残疾程度轻重不同,对个人来说都是大的痛苦,但是当时我能坚持下来,一是家庭亲人的关怀,另外一个就是心中有念想。

(18)、而且我认为他既是一个有哲思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暖、暖意的、抒情性的文学家,作品也充满抒情性。他的小说比散文还要有“语调”,充满抒情性,他的散文也充满诗意,这些是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同时,他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当中重要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读者当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当中。他以精短的作品名世,并且成了经典。比如早期的小说,成为他个人具影响力的作品,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40多年来经典化的作品,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

(19)、随笔《病隙碎笔(6)》,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12期;获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0)、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3、史铁生代表作有哪些

(1)、《散文杂文》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2)、第二件事是,我们去瑞典文学院,我推着他参观文学院的图书馆,里面陈列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瑞典版译本。有《水浒传》《金瓶梅》的译本,铁生问《红楼梦》的译本在哪里,答复说,《红楼梦》没有翻译。铁生马上问为什么不翻?他们回答,我们认为写得不好。这个时候铁生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让我到今天还很难忘的话,他说格非,你还想得诺贝尔奖吗?说明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态度的,对所谓国际化的进程也是有思考的。

(3)、史铁生在每个夜晚与心灵对话,他留给我们大的遗产是找回自己,回归内心。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出现了史铁生,身残志坚。史铁生的所有作品是一个现象,一个指引,一条道路,一种回归。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是的。

(4)、《我与地坛》里写的那位女工程师,那个傻孩子,智力障碍的长跑者,在史铁生的其他作品里都能见到,史铁生这样一遍一遍咀嚼自己的东西,真像榨汁一样,榨出了精华,后像卤水点豆腐,点成了一个白豆腐送给这个社会。所以说,史铁生真是用生命在写作。

(5)、山顶上的传说,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

(6)、书信《史铁生书信》,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9期。

(7)、散文《黄土地情歌》,发表于《三月风》第11期。

(8)、《史铁生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9)、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中华文学选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电影剧本,多篇作品入选各种文集,有文章被翻译成日文。

(10)、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11)、诗歌《史铁生诗歌10首》,发表于《诗刊》第4期。

(12)、评论《何立伟的漫画》,发表于《文学自由谈》第3期。

(13)、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14)、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表于《青年文学》第1期;获“青年文学创作奖”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5)、《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16)、《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17)、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18)、《史铁生散文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20)、史铁生被命运安排一生坐在轮椅上,他的世界就是每天坐在他的小屋子里,对着小窗户。在整整40年里他熬过白天的喧嚣,来到他的写作之夜。在夜里他只需面对他的灵魂,诚实地思考与写作。想想我们每天都从外面去抓取,晚上则把一个疲惫的身体扔在床上,从来没想过,还有一个灵魂在俯视着床上的你。

4、史铁生的主要作品有什么

(1)、《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系列》(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       史铁生对个体现象的理解,很多时候就是围绕着“我”的观念而展开的,并且这些观念具有稳定性,并非日日新时时新。我们不妨对他作品中“我”的观念进行一个梳理,借此来理解史铁生精神世界的特色以及他对个体现象的独特认知。

(3)、《奶奶的星星》是201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4)、《妄想电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5)、草地周刊|折翼天使在“中途”:合肥“口罩天使中途宿舍”,重疾患儿家庭中转“港湾”

(6)、散文《人生三件私人大事》,发表于《散文百家》第2期。

(7)、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8)、短篇小说《钟声》,发表于《时代文艺》第10期。

(9)、《我与地坛》为史铁生的散文集。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10)、《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花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2008年1月出版)

(11)、散文《“忘了”与“别忘了”》,发表于《挚友》。

(12)、短篇小说《往事》,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期。

(13)、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4)、《插队的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5)、短篇小说《我之舞》,发表于《当代》第6期。

(16)、我们安影诵读团队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抱团儿取暖,追求释放现实条件下能够获得的大快乐。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们喜欢写作的,喜欢诵读的,都是幸福的人!

(17)、创作谈《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发表于《小说选刊》第7期。

(18)、我是铁生的小兄弟,我跟他见面比较多的时间是在1980年代,经常到他家看他,也经常在一起聊天。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跟铁生见面机会不是太多,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是1996年前后,我们一起去瑞典,我跟朱文两个人几乎是把他背过去的,背上飞机,照顾他,一直到他在瑞典的所有活动结束。我可以说两件小事。

(19)、《我的丁一之旅》,继《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的新长篇现代爱情小说。

(20)、《命若琴弦》是一部小说集,作者是史铁生。在这部书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5、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品有哪些

(1)、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2)、随笔《放下与执着》,发表于《花城》第2期。

(3)、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4)、书里有关史铁生学生时代、知青时代的经历,留下的是永久的记忆。那是史铁生在民间苦难和民族传统中感知到人类经验的时期,有很多插队朋友的描述特别生动、很吸引人。从知青时期进入写作时期,这期间史铁生经历了他深重的人生苦难,走过了领悟人类经验的过程,有医生、护士、家人、朋友的回忆讲述,令人感慨。后来史铁生独自进行哲学宗教思考,在躯体的苦痛中探究自己,走向了超越。

(5)、散文《我二十一岁那年》,发表于《三月风》第10期。

(6)、随笔《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外一篇)——斯坦哈特的〈尼采〉读后》,发表于《天涯》第3期。

(7)、散文《电脑,好东西!》,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8)、“全编”的整理校注出版必定是漫长的过程,个中艰辛只有参与者自己知晓,但这一路上也注定是幸福的,与史铁生深沉文字相随,与他对生命的询问相伴,与爱他的人同行,让这一路并不孤单。

(9)、书中写童年伙伴、青年际遇,写故乡变迁、隐秘家史,写了邻居小姑娘姗姗、写了B老师、传奇的梅娘。

(10)、创作谈《写作三想》(后改题《笔墨良心》),发表于《长江文艺》第7期。

(11)、今天跟大家提地坛,大家都知道史铁生作为一个文学家,他高峰的代表作品就是散文《我与地坛》,其实他那个当年还有个短篇小说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但是在他过世的时候,《小说选刊》为了纪念他,选一篇史铁生的小说儿,去找一篇什么样的小说呢?大家知不知道?就是《命若琴弦》,它是根据一个民间故事改编的。

(12)、人因差别而遭遇的各种辛酸不堪固然令人悲悯,但史铁生同时承认,一个没有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他呼唤人因摆脱差别而奋起的积进精神。画家Z固然有童年阴影,但也正是这种童年的不快记忆,成为他奋发的源动力,因此给他带来事业上的成功。但正面的对待自卑感的方式是,一直保持勇气,以直接、实际而的方法去改进环境,《务虚笔记》中的Z似乎做到了,通过努力和珍惜自己的绘画天赋,他改变了原来的处境,只是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帮他摆脱内在的自卑感,因为他缺少与世界沟通、敞开自己的勇气。时间久了,自卑早已变成他精神生活的底色,甚至“他心里需要童年,需要记住童年的很多种期盼和迷思,同时就会引向很多次失望、哀怨和屈辱。他需要这样,这里面有一种力量”。童年遭遇的大房子里那枚白色羽毛,在Z画家的天赋视角中,显得那么孤傲、飘逸,它像无声的信仰,看着它久了,人的忧郁会得到释放,孤独会得到赞美,它是孤独的良伴,是执著的梦想。在此后的余生中,Z都在复刻它,用画布上的色彩,用孤绝的行为方式,用摧残自我与他人的处世信仰,终陷入的是无始无终的孤独深渊。

(13)、《东岳文库·史铁生九卷本》,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14)、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林洪桐合作),发表于《中外电影》第4期。

(15)、《我二十一岁那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16)、第一点是知识分子要静心思考,特别是对社会和热点要做到谨慎写作。铁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写作的,绝境是后现代哲学探寻的过程,绝境写作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他由此成功,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17)、著名词作家、铁生的校友克明主持纪念会。本文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由庞沄提供

(18)、随笔《日记六篇》(《喜欢与爱》《回归自然》《身与心》《人的价值或神的标准》《乐观的根据》《种子与果实》),发表于《江南》第1期。

(19)、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20)、再后来,他又得了尿毒症,靠着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

(1)、散文集《想骑大鱼的孩子》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集《我的乡园》入选全国百部农民作家大地印丛书,获得(2009)年度图书评选辽宁作家十大好书,长篇小说《马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获得辽宁省曹雪芹长篇小说提名奖。另著长篇纪实文学《扛住》、长篇小说《蓝眼睛的中国人》、中短篇小说集《白马新娘》和电影剧本《法律红娘》《爱情的故乡》等。

(2)、在之前,我其实一直认为像史铁生这样思想型的写作是比较小众的。在去年我那本书(《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出版之后,参加了一些活动,遇到了一些史铁生的读者。我才意识到,其实史铁生的读者群是广泛的,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中年人,还有年轻大学生、中学生。我特别真切感受到,这些读者对史铁生的喜爱是很不一般的,饱含着一种特别真挚、特别深厚的感情。史铁生的生命经历以及他的作品,确实能给人们,尤其是给经历过生命的困境,或者正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以精神的力量、精神的鼓舞和思想的启迪。

(3)、《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中篇小说《〈务虚笔记〉备忘》,发表于《小说界》第3期。

(5)、他试图逃离被隔离的困境,因而学会了谄媚。他用新买的足球去贿赂那个“可怕的孩子”,并很快得到了他的青睐,重新融入人群。虽然目的达到,可是所带来的是灵魂里更加凌乱的不安。同伴对他的再次接纳并没有驱散他内心的孤独,一旦独处,他再也无法面对“丑陋”的自己。这个孩子令后来的史铁生领悟到,在强大的异己面前,个人不得不放弃自我主体转而去屈从、逢迎,儿童的谄媚与成年人的谄媚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比成人做得更直率。人性中的罪恶从来就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彰显的年龄段,童真因为无邪,反而更容易成为罪恶滋生的沃土。孩童史铁生的困境是成人生存困境的折射,体现了看似壮大的集体在抵御个体孤独时的无能为力。人总在试图融入人群来寻找孤独的慰藉,而这样的代价是更加远离那个本真的自我,因而只会陷于越发孤独的境地。

(6)、短篇小说《“傻人”的希望》,发表于《河北文学》第1期。

(7)、短篇小说《绵绵的秋雨》,发表于《中国青年》第4期。

(8)、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第1期。

(9)、创作谈《“神经内科”》,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

(10)、其中,《我与地坛》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文集,收进了他的经典的散文,这个新版还收录了他的诗歌。

(11)、       海德格尔所谓的死亡,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终结,不是表现为生命的自然完结这种意义上的死,而是把死亡视为存在极端的可能性。因为死亡是对生命本身的否定,那么真正认识死亡也就是意味着,对自身有限性的至为清醒的意识。死亡乃是人类个体极端的可能性,通过让人类个体与此照面而直面自身,从而更好地成为自己。个体只有向死而生才能进入本己的存在,抵达澄明之境。死亡在存在论上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强化人对其生命的有限性与严峻性的认识,从而对其现存在采取一种更为主动、迫切、珍视、投入和创造的态度,在当下此地的努力中确证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一来,本属未来之事的死亡也就被提前纳入到现存在之中了”{18}。

(12)、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13)、在这作品里有一句话就是,他写到母亲时候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天下苦的母亲。这句话当时我读到的时候,我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因为我想到我的母亲。

(14)、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发表于《作家》第4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5)、《原罪·宿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16)、《我与地坛》中所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残疾带来的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要不要去死”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17)、短篇小说《车神》,发表于《三月风》第1期。

(18)、这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

(19)、《病隙碎笔》是2008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作者是史铁生。

(20)、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被编进教科书,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插队的故事》成为知青文学的巅峰,他的《秋天的怀念》,永远可以点燃艺术家朗诵的激情,并每每使听者泪目。虽然他的晚期作品《务虚笔记》和《病隙碎笔》被一些人认为看不懂、太玄,但是史铁生的作品却越来越吸引读者。但那个魅力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可能根本说不清。

(1)、史铁生这篇散文《秋天的怀念》,后一句话是动人的,那是千古人生生命的主题,“好好儿活……”啊!其实所有的作品,所有的人生都是这一个道理,根本的就是好好活着!

(2)、对大家来说,读史铁生作品的意义在哪里呢?比如今天我们活动的意义就是,保有对文学艺术的爱。不仅仅是爱史铁生,而是爱我们心灵中对那种美好东西的向往、靠拢、不放弃。只要我们心中对文学对艺术还有那样地向往,就能冲淡现实的痛苦。

(3)、《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4)、随笔《北京文学节“杰出贡献奖”获奖感言》,发表于《青年文学》第1期。

(5)、       可以看到,直到故事终了,“顺其自然”这个词的意义在小说中始终是不确定的。“我”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刚建立起来就遭到颠覆,尽管旧的认知和新的认知并非全无联系。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对“世界”以及世内事物的理解、解释,总是受到“我”之视域的限制。小说中“我”不断地上楼的情境,既可以是一种具体事实,又可以看作是一个隐喻。不断地上楼,视域好像在逐渐变得开阔,对世界和事物的认识也在逐渐递增。然而,世界和事物本身的意义,终究是难以完全索解的。在遇到画画的男人时,画画的男人曾经对“我”发出疑问:“您自己能证明您自己把周围的环境都看全了吗?”⑩与小说的题目《第一人称》相联系,问题便被转换为“我”如何证明“我”能把周围的环境都看全,“我”是否能够摆脱事物的限制。整篇小说,实际上可视为一个隐喻,意在强调“我”作为个体的局限,用史铁生的话来说便是:“人一直在参与的历史,正如人的爬楼,不停地发现事物的结构,试图认识这个世界,事实上人一直在做这种事情,即作着一种的努力,但终你会发现你的处境一直在一种相对的位置上。”{11}“我”所看见的,“我”所想到的,“我”所猜测的,“我”所认识的,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我”所处的视域和具体存在状况的限制。并且这种限制具有普遍性,从根本上看,是无从摆脱的。“我”可以不断在尝试扩展视野,但终归会面临一个盲点。“我”只能根据给定的视域和处境来认识“世界”,而在“我”的视野之内和之外,幽暗之地永远存在。这是“我”之存在的宿命。

(6)、从我跟铁生交往,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我们在文学馆后一次见面,他坐在轮椅上,我们在楼梯口抽烟,后一次聊天,我认为他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不太愿意把他变成一个固化的史铁生、思想一成不变的史铁生,我觉得不存在这样一个人。

(7)、近每天晚上我都在演话剧《林则徐》,林则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英雄,所以他寂寞,他很孤独。铁生因为身体的残缺一定有这样的情怀,真正了解他病痛的只有他自己。他只有自己生命本身的内观、反省,凝聚出来这么多的文字。铁生不仅仅属于他自己,也不仅仅属于他的知青插队的朋友,应该属于爱他的人,应该属于所有的读者。

(8)、1《务虚笔记》2《我与地坛》3《病隙碎笔》

(9)、《病隙碎笔》是他患尿毒症之后在接受透析的间隙写的一本生命笔记,但是读这本书时,我没有发现一丝病的愁苦和阴影,看到的仍是一个沐浴在思想的光辉中的开朗的史铁生。

(10)、《秋天的怀念》的短,大约就六百多字吧,但是这篇小文章却是大作品,他是史铁生这个名字第一次走向社会,被大众认可的一部作品,这是史铁生文学创作之路走向高峰的起点。而且这篇作品写的就是他本人的事,是他对母亲的怀念。

(11)、随笔《三月留念》,发表于《三月风》第3期。

(12)、《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文学作品之充满了哲学色彩,极具人情味。第一段、第二段收录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级一本教材中。前两部分主要讲述地坛及其对母亲的遗憾。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让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但文章的本质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找希望和思念母亲的过程。

(13)、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发表于《钟山》第4期。

(14)、今天大家还都在接龙朗诵这个《秋天的怀念》,这个让我真的很怀念。我当年第一次阅读这篇小散文,真是受到极大的触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