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的文化
1、气象谚语有哪些呢
(1)、另外,我们这里还有很多预测未来很多天以后的天气谚语。例如: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注:如果初二阴天或下雨,这半个月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好天气)。
(2)、②我国地处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部地区四季分明,天气气候多变。使人们必须对天气气候进行观察和适应,所以就形成大量而丰富的气象谚语。
(3)、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4)、二十分龙(农历五月二十为分龙节)廿一雨,廿廿四落大雨。
(5)、“早上烧霞,等水烧茶;晚上烧霞,干死蛤蟆。”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通俗诠释。
(6)、 解释:钩钩云是一种钩状卷云,多出现在低气压前方。
(7)、“头九一窖雪,九九象六月。”农历的冬至当天进入数九寒天,共八十一天。如果头一个九天下了一场雪,预计第9个九天,天气会晴朗暖和,正是春耕大忙的好时节。
(8)、 15120205298(黄老师)
(9)、“二月二十晴,树木发两层。”如果这天是晴天,预计这年的春季有倒春寒,寒冷的天气会把树木初发的嫩芽全部冻死,因此要作好某些作物的防寒准备。
(10)、日出遇黄刮风,日出现红下雨,不黄不红晴空。
(11)、意思就是说夏天中午如果西南积雷雨云,很快就会移过来下雷雨的,一般顶多打十三个雷就要下大雨了。从前我们阜宁人将天空积雷雨云,叫做“起天神”。我们小时候夏天在家门口场地晒粮食,中午每过一会儿就要出来看看天气,怕西南“起天神”,一旦发现西南天气发乌,就要立即收粮食,生产队也会吹哨子叫喊“抢场”的。有的时候西南“起天神”,抢场都来不及。
(12)、“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从这天开始,小溪河流的水就要一天比一天变冷了,提醒人们即使是在深秋的大热天下河洗澡也要先探探水温。 “白露不勾头,割到喂老牛。”到了白露节令,水稻如果还长势旺盛,没有弯腰,表明谷穗多数是糠秕,就没有收成了,只有割到喂牛。
(13)、中国悠久的文化积淀体现在许多气象谚语中。中国气象谚语体现了中国的辩证的哲学思想与科学思维。
(14)、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云下山,地不干。
(15)、④许多谚语指出了天气变化的前后期对应关系,要素间的统计关系等。
(16)、“早雨暗打柴,暗雨打草鞋。”如果是天亮前下雨,有可能中午要停,下午要晴了,还可以上山打柴。如果过了中午下雨,一般是不会停的,只好安心在家编织草鞋了。
(17)、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18)、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下雨的话,不会下太久,白天肯定会晴;但是晚上下雨就恰巧相反,晚上的雨一般会下一夜。
(19)、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20)、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2、谚语气象谚语有哪些
(1)、但就在前年的春天我为此出了一个洋相,一天晚上陪妻子逛街买东西,回家时顺着阜城大街向东走,一阵阵东北风吹到脸上还是蛮凉的,我说:“东北风雨祖宗,明后天要下雨了!”可是一星期都没下雨,老被妻子笑话。
(2)、“有雨山戴帽,无雨下河罩。”八仙人把雾形象的叫罩子。早上起来看到山顶有雾,象给山尖戴了个帽子,那就是有雨的迹象;村庄田地被云雾笼罩,即便是天气阴沉,也是没有雨的,可以正常的出门上坡。
(3)、吼(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吼(虹)低日头高,明日晒来背皮焦。
(4)、(气象谚语集锦) 天象 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云绞云雨淋淋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星光含水雨将临 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 对时雨连几天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物象 燕子低飞天将雨 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蚂蚁搬家天将雨 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猪衔草寒潮到 狗泡水天将雨 鸡晒翅天将雨 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蚯蚓封洞有大雨 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5)、谈到“昴星团”,我家老俩口就会想起一个笑话。刚与妻子谈恋爱的时候,有一次两个人周末晚上外出看电影,回到阜宁中学校园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路灯都熄了。我仰望一下天空,很感慨:“哎呀,昴星团出来了!”意思是说冬天来了。可这一说不要紧,让她大吓一跳,小姑娘当时才二十岁,根本不晓得“昴星团”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我发现了什么妖魔的呢,吓得紧紧拉住我衣服。结婚几十年来,每谈到这事,我们都发笑。
(6)、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7)、春雾黄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这句话是说春天早上上雾预示要刮风,天干会尘土飞扬;夏天早上有雾中午天气晴朗,气温偏高,天气炎热;秋季有雾,雾散较慢,一般会带来连续阴雨;冬天有雾,容易出现雨雪。
(8)、东酱日头,西酱雨,北酱出来发大水,南酱出来卖儿女。(注:我们这里跟天空出彩虹叫:酱)。
(9)、我是一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同时也是湖北省气象科普大使、全国十佳科普使者。传递天气信息,科普气象知识,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幸。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的关怀始终如一!我叫汪诗雨,来自湖北省气象局。
(10)、①认识源于实践,天气谚语是人民大众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千百年的实践基础。许多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体现在其中。
(11)、一般到夏季的季节转换多在立夏节气开始,如果在谷雨就刮南风,就表示季节转换偏早、偏强,则到盛夏的三伏就可能多暴雨。
(12)、 解释:无数白色云片并排成行,状如鱼鳞,这种云称卷积云。它往往是由于高层空气不稳定形成的,常出现在低气压前方。
(13)、“秋干断种粮。”八仙的初秋时候,以包谷为主的粮食作物,因籽粒缺少灌浆而欠收,连基本口粮都不够,当然籽种也就更紧缺了。
(14)、九月十三晴,钉鞋(雨鞋)挂断绳(长时间不下雨)。
(15)、解释:晕是日、月光穿过由冰晶结成的卷层云时,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光环。卷层云多产生在低气压前方。
(16)、天气谚语,在谚语分类划分时,常常被归入农谚之中,视天气谚语为农谚的一部分,一个方面。而这里所提到的天气谚语,是脱离农谚而独立被划分出来的天气谚语。
(17)、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跑。
(18)、蜜蜂同样对自然现象变化有预知的本领,当它们感知到即将要刮风下雨时,便会多采些花粉以便有充足的食物度过风雨天气,因此才会推迟回巢时间。
(19)、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20)、这是一句农村气候谚语,意思是早晨起来如果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天气可能会不好,有可能下雨,要引起注意,尽量不要出门,假如傍晚看到天边的晚霞,第二天可能就是一个大晴天,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
3、气象谚语的文化常识
(1)、 感恩所有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2)、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3)、“天干怕起铊铊云,人穷莫往娘屋里奔。”八仙人把天上的白云分为扫把云,象用扫把扫过的痕迹;再就是象一朵朵棉花的白云,通称铊铊云。天旱数天,如果天上还是铊铊云,是继续干旱的预兆,没有下雨的希望,要靠自己想办法抗旱。后一句更是十分明白,出嫁的女子如果家庭贫穷指望娘家帮助,也是希望不大,激励人们自力更生寻找出路。
(4)、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5)、意思是说八月十五中秋节乌云遮住月亮,那么来年正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下雪。这个好象越来越不灵了,现在中秋节阴雨多云甚至下大雨的都经常有,但正月十五元宵节下雪的却极少见,甚至有些年份的冬春一次雪都不下了。
(6)、“春寒有雨夏寒晴。”早上起来如果感觉冷,在冬天要下雨或雪,在夏天则是要晴的象征。
(7)、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8)、也有人讲是“五月十三小白龙探母,如果不下雨,一个夏天就要干死了”。意思是说农历五月十三无论如何都会下一些雨的,那怕就几滴呢,也要下的。如果这一天真的一滴不下,呵呵,这个夏天肯定是又热又干的。好象按农历谈气象谚语,这个是准的,我真的经常发现农历五月十三会下雨。
(9)、先下牛毛没有雨,后下牛毛没有晴(连阴雨)。
(10)、这个适用于我们苏北黄海平原的春天。其实这个气象谚语并不是听阜宁人讲的,而是听我的老师讲的。大约是1981年,我们在学《中国自然地理》这门课时,南京师大地理系单树模教授讲:“由于冬春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在苏北黄淮海平原地区,春天刮东北风时,就要下雨,有一个气象谚语叫‘东北风,雨祖宗’!”后来每年春天刮东风,我都就大喊“要下雨了!”也基本上是应验的。
(11)、“六月初一动,七十二个风雨头;六月初一下一阵,放牛伢儿跑成病。”是说这天下一天的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会有很多有雷阵雨;若只下阵雨,就会有很多次的连阴雨出现,放牛的小孩风里来雨里去会生病的。
(12)、 18285247979(陈老师)
(13)、 “头伏萝卜二伏菜。”山里人素有“小菜半边粮”的说法,进入夏至后第三个庚进伏,也就是热三伏天,一伏10天,也有二伏20天的。正是大挖洋芋薅包谷草的季节,薅草过后要先点萝卜后点白菜。
(14)、云朝东,一阵风;云朝西,雨直滴;云朝南,雨成团;云朝北,雨没得。
(15)、“春打六九头。”什么时候立春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是立春在第二年的正月,但也在头年立春的,为方便人们推算,就有了“春打六九头”的口语,六九是立春的开始。
(16)、六月初三一个阵(阵雨),上昼(上午)耕地下昼睏(意为每天下午都要下雨,下午可以休息)。
(17)、这个好象是解释性的谚语,一般正月是阳历2月,二月是阳历3月,三月是阳历4月。如果阳历2月或以前打雷,说明打雷时天气反常,不能昭示着什么,但总要说明一个问题呀,那就是“打强盗的”,提醒人们不要做坏事。到阳历3月惊蛰以后,打雷是比较正常现象,将冬眠的蛇震醒了。至于三月桃花水,如果有些年份春节比较迟,农历三月都到了阳历5月了,那下雷雨发桃花汛也是正常现象。我过去在阜中讲课时,一直提醒学生,谈论天气千万要用阳历,不要用农历,因为农历的月受月亮制约,而天气和气候基本不受月亮影响。
(18)、多数气象谚语是人们观察当地气象的经验总结,仅适用于局地小范围。
(19)、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衣。
(20)、枣芽发,种棉花这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枣枝芽蕾炸裂,说明春来气温已经达到基本稳定的高度,栽种棉花的季节就到来了。
4、气象谚语的文化内涵
(1)、这是因为,天气谚语和人们日常的其他活动有直接关系,且数量相当可观,流传的范围和使用的频率,比一般农谚还要广,还要高。
(2)、20世纪60年代前,农民收种庄稼、人们出门办事全靠谚语来看天、识天。海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本地气象谚语,所谓“崇明人看天,江西人识宝”,真实地描述了海门人依靠气象谚语看天的准确性。气象谚语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完善和充实今天的天气预报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东吼(虹)日头(指有太阳)西吼雨,南吼北吼晒干鱼。
(4)、气象谚语所指出的关系也和其他预报方法一样,不是必然性预报而是较大可能性预报。谚语有普遍性,有的有地区性、时间性,另外由于传播以及对文字的理解等原因,还需要推敲和结合当地的实况验证,用时就会更加可靠。
(5)、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6)、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7)、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搓)水车断黄牛脚。
(8)、正月打雷打的贼,二月打雷遍地蛇,三月打雷桃花水。
(9)、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10)、解释:钩钩云是一种钩状卷云,多出现在低气压前方。
(11)、动物对下雨的预报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12)、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
(13)、便捷地帮助百姓估测常见的天气和气候趋势,安排好生产生活。
(14)、总之,我们这里是沿海地区,可能跟别的地区气候有些区别,可能我们这里老祖宗留下的天气谚语在山区或其它地方不太适用。不过,我认为:不管你身在何处,肯定都会有老祖宗留下的适合当地的天气谚语,这些谚语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15)、我是陈茜,是湖北卫视天气预报主持人,也是湖北省气象科普宣传大使。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是我的职责,希望通过我的声音,让更多人认识气象,了解气象,并喜爱气象。
(16)、当然还有许多与生产相关的气象节令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穷人莫听富人哄,黄花开了就下种”、“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冬至至短,夏至至长”、“星星眨眼,离雨不远”、“月亮长毛,大雨如瓢”、“月亮带院,天要久旱”、“太阳反照,晒得鬼叫”、“太阳当顶现,三天不见面”、“先雷不雨,后雷不晴”、“天黄有雨,人黄有病”、“一黑一亮,大雨朝上”、“久旱有久雨,久雨必久晴”、“六月暴雨隔田坎”、“吹是风大,下的雨小”、“云往东,雨不中;云往西,雨稀稀;云往北,雨没得;云往南,雨如帘”、“一天黄沙三天雨,三天黄沙九天晴”、“戊己不同天,同天有几天”、“重阳无雨看十三无雨一冬干”、“顺秋十八暴”等等,对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来说,时常念叨,既是人们巧妙应对自然的秘诀,更是顺天应人的文化传承。
(17)、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
(18)、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19)、“春雨不烂路。”和风细雨是春雨的形象写照,雨后的蜿蜒小路,处处弥漫着春的气息。
(20)、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5、有关气象谚语的
(1)、“开天亮一线,三天不见面。”连阴几天下雨,徒然某天中午开天放晴,太阳光剌得人睁不开眼,这样的晴天时间一定很短,多三天,又会下雨。
(2)、八月南风两天半,九月南风当夜雨,十月南风跑勿及。
(3)、因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下雨前由于天气潮湿,空气中的湿度大。碳酸钾这种成分容易吸湿,就会变成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阴雨天就会来到,不由的感叹民间对这些细小事物的观察仔细。
(4)、意思是说早上起来看天气,如果东南方向有乌云,那么当天要有阴雨;晚上要看夜里的天气,就看看西北,如果西北乌云多,那么夜里有阴雨。
(5)、“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八仙山区的人把初夏称作午季,正是收割和挖洋芋的农忙时节,晴天催人抢收。所以有“春争一日,夏争一时”的说法。六月的连阴雨会促进包谷等作物根系发育,旺盛生长,为扬花灌浆打基础。
(6)、“九天”雪满天,来岁必丰年;腊雪盖大地,来岁粮增倍。
(7)、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
(8)、解释:日落时,西方虽有乌云,但下部已脱空,露出晴天,说明乌云天气系统正在消散,其后将是一个晴好天气。
(9)、大雨前兆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10)、天气谚语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气象科学宝库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11)、⑤有的谚语是说天气变化与大气层之外的因素的影响和触发机制等有关,诸如天体的引潮力、太阳黑子等的变化、甚至其他星座与日月地的相对位置等。
(12)、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公历6月5日左右,农忙已经进入高潮时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播种要这一时间段完成,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13)、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4)、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15)、“四六开天不长久。”久雨过后盼天开,但逢初初二十六这些日子开天是不会长久的,一般不会晴过两天。
(16)、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17)、“立冬逢未进小阳春。”小阳春共12天,依次表示来年的12个月,用这12天的天气好坏预测来年12个月的天气状况。
(18)、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不下雨,一个夏天就不下雨。
(19)、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
(20)、 咨询热线:0851-22226000(办公室)
(1)、日出(太阳)叉天,雨在夜前,日头生脚,不消半夜。
(2)、如果夜里看到月亮出现风栏,天亮以后肯定刮大风。
(3)、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4)、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5)、“早饭雨儿不歇中,一下下到鸡上笼,”要是早饭时候下雨,到中午还没有住的意思,就一直要下到晚上。
(6)、意思是说下午太阳落山时,如果西边有大块的云遮挡住落山时的太阳,太阳光从云边缘射出几束像箭一样,那么明天就要下雨。这个在每年夏秋季节观察验证,一般是比较灵的。
(7)、早看东南,晚看西北。黑云起了烟,雹雨在当头。
(8)、这个冬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数,说明冬季气温的变化,除非遇到特殊的“倒春寒”天气,否则很准确。
(9)、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无风水也吼。
(10)、早晨起来就有乌云盖在云顶,其后则会因为空气对流加强,云会发展得更厉害而出现风雨。夏季更为灵验。
(11)、天上星星密又密,地上下得烂如泥;天上星星稀又稀,地上渴死老母鸡。
(12)、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这句民谚的意思就是说,当立春到来的时候就迎来了春季,所以天上很有可能会打雷,而惊蛰到来的时候,已经完全进入了春季,天上会连绵不断的下起小雨。
(13)、“六月晒龙袍,打湿龙袍四十八天干。”农历六月初是传统的晒衣晒被的日子,如果这天跑暴下雨,就有天干的可能。
(14)、这句谚语应该是家家户户都听到过,这句谚语中发生的动物现象,经常出现在小学生的教科书上,这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景象,其准确度是高的。具体意思不必解释,大家也知道。/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15)、蚂蚁搬家,蛇过道,燕子低飞,鱼儿跳,明日必有大雨到
(16)、意思是说早晨天上浮云快速行走,中午会很炎热的。这个在夏天是比较灵的。
(17)、十月三场雾,老牛水上凫。这句话是说农历十月连续上了多场大雾,不仅近有连续阴雨,第二年夏季暴雨较多。
(18)、⑥有些谚语指出的许多先兆信息反映的是常规气象要素之外的其他物理量,可以是高速物理量电磁波、地电、地磁等作用的表象以及尚待开发的因素。
(19)、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20)、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但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自有他们的预测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不太准确,但在口口相传中,表达着人们对上天的认知态度。
(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2)、解释:在我国北方,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移动。当日落时,西方升起乌云,表明阴雨天气系统正向本地移来,有可能降水。
(3)、气象谚语是一个地区人民群众多少代人观察摸索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并用言简意赅的短语口头传承下去。在农业谚语、生活谚语、学习谚语等各类谚语中,气象谚语应该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虽然今天人们早就不用谚语论天气了,但这些气象谚语早已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假如在炎热的海南,或者寒冷的哈尔滨,只要听到有人说“关老爷磨刀”、“小白龙探母”或“西南起天神十三轰”,我就会感到很亲切的,估计所有阜宁人甚至盐阜地区的人都会感到亲切的。
(4)、雷打正月节,二月雨不歇,三月桃花水,四月塘开裂。
(5)、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6)、这是春季内的冷暖的对立统一。春季一般是由初春逐渐变暖的。如果春头暖得太快,那么到春尾就可能会偏冷。这是一个季节内寒暖的补偿和平衡。
(7)、雾紧靠山顶往上飘、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8)、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