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文案93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4 07:50:33

气象谚语是不科学的不能说明天气变化

1、气象谚语是不科学的不能说明天气变化对不对

(1)、你们想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产生的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重庆市气象台吧!

(2)、“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3)、"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意指早上太阳过热,中午就会有雨下来了。

(4)、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5)、这下,该由我来做瞎子了。我闭上了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好小心翼翼地张开双手走着。哎呀,这怎么能抓住谁呀!我偷偷地把眼睛睁开一条细缝,正好看见毛伟凯就在旁边,我迅速一把抓住他!嘿!居然没有谁发现我的小把戏,我在心里偷偷地笑着。

(6)、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7)、“雨是风摇芭蕉,雨点滴滴答。”意思是下雨的时候,雨点滴滴答答打在芭蕉叶上。

(8)、“云彩往南,河里摆船”意思是云往南,是吹北风,夏季吹北风,冷空气较大,冷热交战,雨量就大,所以说“水漂船”。

(9)、"乌鸦沙沙叫,阴雨就会到"。 乌鸦对天气变化很敏感。一般在大雨来临前一两天就会一反常态,不时发出高亢的呜啼。一旦叫声沙哑,便是大雨即将来临的信号。

(10)、“阵雨有雨有晴,还把彩虹挂。”一般情况下,彩虹都是下过雨之后出现的,因为下雨之后天空有很多漂浮的小水珠,经过阳光的照射就形成了彩虹。

(11)、这时,我想起了天气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蚂蚁们一定是怕水淹到自己了吧!所有的蚂蚁进洞没多久,天上便乌云密布,我赶紧往家跑,过了一会,真的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停了,我还没验证完呢!于是我在屋外的各个墙角搜寻起来。在那高高的房檐上,我发现一只小蜘蛛正在吐丝结网,吐丝没多久,原先阴暗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阳光也逐渐明亮了,风清气爽。

(12)、“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这句天气谚语让我起了疑心,我准备瞅机会验证验证。

(13)、通过这两个现象,验证了一条气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

(14)、地球上纬度较适中的地区,大约在北纬或南纬30°至60°,为人类主要活动地带。而在这些地方的天气转变较为明显,并不会长年持续相同的气候,今天是潮湿的晴天,明天可以是寒冷的雷雨天。

(15)、"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指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冬至这一天无雨,则整个隆冬多为晴天。

(16)、回家以后,我对气象谚语产生了兴趣,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象诸葛亮那样巧“借”东风!

(17)、闻雷测天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18)、气象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谚语从科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说明,但当时的人们受技术水平、交通通信能力的限制,这些谚语只是适用于某个地区特定时间。

(19)、管理占卜的人员会将占卜的事由、卜兆的吉凶以及应验与否等信息均刻记在卜甲卜骨上,通常会记录十天的实际天气情况,在发掘出的甲骨文中,往往就可以发现这些气象实况记录,这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早的十天天气实况资料。在出土的一片占卜商王外出田猎是否会遇上大雨的甲骨上,记录下了当时的一次天气预报。

(20)、“雪是漫天飞雪,大地盖棉花。”意思是风雪很大,弥漫天空,犹如把大地盖上了一层棉花。

2、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表格,对于不同途径的天气预报,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霞是指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夏季的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有鲜艳的红霞,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温度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加密,坏天气将逐渐靠近,天气将愈来愈坏,这就是“朝霞不出门”的原因。

(3)、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4)、“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久晴鹊噪雨就是说长时间天晴,然后忽然听到鸟不停地叫,说明要下雨了(这里的鹊指代鸟)。久雨鹊噪晴正好相反,长时间下雨,然后忽然听到鸟不停地叫,说明要放晴了。

(5)、先是朱源笑装瞎子摸我们。我轻手轻脚地来到他背后,拍了他几下,逗他。他马上灵敏地转过身向我扑来,我朝旁边一闪,他扑了个空。大家捧腹大笑。可正当我得意时,却成了朱源笑的“俘虏”——我被抓了个正着。你看朱源笑,神气得像一位得胜的将军。

(6)、意思是说早上起来看天气,如果东南方向有乌云,那么当天要有阴雨;晚上要看夜里的天气,就看看西北,如果西北乌云多,那么夜里有阴雨。

(7)、夜观天象,预测吉凶,难道说这来势汹汹的“怪云”真的是不祥之兆?

(8)、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部温带地区,高空向西流动,云降水系统通常从西向东移动(根据北极的旋转方向)。地球)因此,如果您在下午东部看到彩虹,则意味着雨区已向东方移动,天气将发生很好的变化;如果您在早晨看到西边的彩虹,则意味着西边的水滴更多,雨区越来越近。

(9)、翻开史册,气象万千,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在战角悠悠的年代,在烽火连天的岁月,怎一个“乱”字了得!

(10)、严格讲,这是一个生活提醒。从前我们阜宁很穷时,担心早早拆掉棉袄棉裤,一旦遇上倒春寒,就会冻得吃亏,为保险起见,索性等过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再拆洗冬天的棉衣。当然了,从前农村也有些懒媳妇到了端午节还不想拆洗冬天棉衣的,说什么“六月冻的脱脱哭”。

(11)、变化的气象还让人难以捉摸,然而能够预知气象的人就可成为主宰。预知气象需要智慧,需要机遇,需要对生活的认识足够深刻。诸葛孔明是三国奇葩,让周瑜无奈,让曹操愤怒,让刘备千古垂青。这些功绩无外乎是诸葛亮拥有预知气象的能力。在人才济济的二十一世纪,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一鸣惊人,没有预知和把握气象的能力是不行的。若时代变,格局变,则人的知识才能也要做适当的调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才能领略气象的美,才能在无常的气象中独领风骚,感叹气象的莫测。

(12)、   气象谚语是中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观察和总结而得来的智慧,也是早期劳动人民对四季轮回、天气变化、斗转星移等的认知。

(13)、悠悠华夏文明,在千年前,我们是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泱泱大国,而如今,我们却是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的发展中国家,战争留下的伤痕依然存在,它会激励我们依然向前,会始终提醒我们变幻的气象会淘汰弱者,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双方的关系日益僵化,政局的变化也变幻莫测。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权利更有义务去了解,去分析气象的变化,而不是到处闹事,到处顶着“爱国”的幌子去做破坏社会和谐,所以我们对待社会中的气象的变化,要懂得以静制动,懂得以不变应万变。

(14)、(分析本课涉及的科学概念和教材涉及的科学思维)

(15)、“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16)、商朝时,人们已利用旗上的飘带来观测风向,同时已有四面风的概念。

(17)、(预设)有的同学认为不适合,也有同学人文适合,理由可能是风的原因,可能是温度的原因,可能是天气现象的原因。

(18)、周京平,陈正洪.中国古代天文气象风向仪器:相风鸟——起源、文化历史及哲学思想探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2,2(6):55-

(19)、第其中还包括着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牵强附合,但如果我们能用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就不难去粗取精,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

(20)、“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指的是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少尘埃,如果有鲜艳的红霞,这表示大气中的水汽和小水滴增多,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坏天气将逐渐逼近,这就是“早霞不出门”的原因;而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散射阳光所致,出现晚霞,说明西方天气比较干燥,按照气流由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另外,大红、金黄色的晚霞,常常表明大气稳定度向好。

3、气象谚语是不科学的不能说明天气变化对吗

(1)、俗话说“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我对这句谚语半信半疑,所以我要验证一下。

(2)、傍晚来临时你会说‘天气将会晴朗,因为天空是红色的’,在早上则是‘今天将会有风雨来袭,因为天空是红色的,阴云密布’。你知道该如何解读天空的模样,但你无法解读时代的迹象。

(3)、学生在对不同天气预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活动中,增强其信息分析、检索、整理能力,提升其分析、比较思维。

(4)、                          生活指数

(5)、                           降水量

(6)、“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7)、“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8)、对了,“七女星”在天文学上叫“昴星团”,位于八十八个星座区域的“金牛座”,因7颗明亮恒星(一般视力看到6颗)松散在一起,所以我们称其为“七女星”。

(9)、那天,我打开家门,准备出去玩,空气爽朗。只见几只小燕子贴着地面“唰”地一下飞过去。我问妈妈:“妈妈,小燕子为什么贴着地面飞呢?”妈妈说:“燕子低飞那是因为马上就要下大雨了,你别出去玩了。”我还是出去玩了。我心想:“怎么可能呢?不一会,天空中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我被淋成了落汤鸡,赶快捂着头狼狈地跑回了家。

(10)、妖艳的玫瑰,丰腴的牡丹在百花之中尽展自己的风采,它们不断的攀长,耍的高挑,却有了你今天失望的苦笑。

(11)、通过学生辩论周如是否适合去动物园玩这一问题,查看学生对于天气预报信息检索的能力,在说明理由的时候发展其逻辑思维

(12)、学生通过对不同天气预报的梳理,提升其分析思维、概括思维。

(13)、 “东虹日头西虹雨”,虹见于东,则预示降雨远去,天气开始放晴;虹见于西,则是下雨的预兆。原来,我们所处的温带是西风盛行的区域,降雨云大多由西向东移动。尤其是盛夏午后或傍晚降雷阵雨时,常常可以看见雷雨云在西风的推动下,由西方迅速东移。这时西方天空很快晴朗并露出太阳。当阳光照射到东方正在下降的雨滴和浓密的水汽时,东方天空便出了彩虹。西虹的出现,恰恰与东虹相反。时间一般为上午,东方晴朗无云,而西方有雨云并有阵雨下降,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出现西虹。由于西风推动,西方的雷雨云会随风迅速东移,所以西虹的出现是下雨的预兆。因为“东虹日头西虹雨”中的“东虹日头”现象出现在傍晚,而“西虹雨”现象则发生在上午,所以也有“晚虹晴,朝虹雨”的说法。

(14)、小结: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以提前来安排生活和出行。

(15)、还有一天下大雨,我突然在家中的一个墙角看见了一只蜘蛛在织网,我的脑海立刻浮现出“蜘蛛结网雨必晴”的这一句谚语,难道雨就要停了?不久,雨真的停了,原来蚂蚁和蜘蛛一样,也会感觉到湿度跟温度。

(16)、由于糙面云出现的气象条件比较复杂,且变化迅速,存在时间也不长,所以出现的频率不高;加之一般在这种天气下,人们都在忙着躲避风雨,很少有人还有心情拍照留念,所以留存下来的可靠影像资料不多。而随着摄影的普及和观云爱好者的增多,糙面云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17)、  气象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今天我们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谚语从科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说明,我们现代生活中应当主要依托现代天气预报技术,有选择的使用这些经验总结,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工作生活。天气的玄妙之处,蕴含了很多神秘的气象,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18)、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云展开研究,并撰写了一篇论文,阐述云在水循环中的作用。19世纪早期,居住在英国的气象爱好者卢克·霍华德(LukeHoward)对云进行了分类,他根据自己在1801至1841年间对伦敦地区天气的详细记录,将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9)、因此中文世界的天气谚语主要适用在纬度适中的地带,因为其有明显的气候变化。但天气谚语于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亦有可能有所不同,如东虹日头,西虹雨,因为中国大部份地区均处于西风带,如果西方出现彩虹,说明西方已有云雨,不久将会向东移并降水。如果东方出现彩虹,说明云雨带已移走,晴天将至。

(20)、王鹏飞.中国古代气象上的主要成就(J).大气科学学报,1978(1):141-1

4、谚语不能反映天气规律的是

(1)、亚里士多德将先前所有的各种气象学思想和经验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提出了自己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见解和理论,使之成为一门有系统的科学——古代气象学,成为古代天气预报的思想基础。

(2)、喧嚣的街道,繁华的都市,诱人的鸡尾酒,销毁的雪茄,这是一种生活,一种有钱人的生活,这是他们的“气势”一种总喜欢被耀眼的灯光照耀着,一种总喜欢拿钱来显示自己的生活的气势。也许,他们也只能这样了,只有这样来满足内心的空虚,而自己却从未觉得快乐。所以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去羡慕,更不用去抱怨自己有多清贫。

(3)、谈话:我们以报纸为例,请问报纸中的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4)、陶渊明曾用桃花源记表现了返璞归真的真切愿望,同时把人们也都带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上人间。虽然这种生活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努力去创造,那么再贫瘠的土地也会硕果累累,花香阵阵,这就是我们的气势-——一种清新淡雅一种平淡自然。

(5)、随着科学的气象观测仪器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数学物理等近现代科学知识为气象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们对气象的认识不断深入,气象学摆脱了定性描述阶段,进入到定量试验阶段。全球观测网络和数值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更是加快了人们从认识天气,向预测天气甚至是控制天气的方向发展的脚步,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6)、这个适用于我们苏北黄海平原的春天。其实这个气象谚语并不是听阜宁人讲的,而是听我的老师讲的。大约是1981年,我们在学《中国自然地理》这门课时,南京师大地理系单树模教授讲:“由于冬春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在苏北黄淮海平原地区,春天刮东北风时,就要下雨,有一个气象谚语叫‘东北风,雨祖宗’!”后来每年春天刮东风,我都就大喊“要下雨了!”也基本上是应验的。

(7)、作文。”我不服气地说:“下雨?怎么会呢?我还没玩够呢,我就是要去。”

(8)、我不好意思地说:“妈妈,你真神,说下雨就下雨,以后你一定能当上咱们大家的天气预报员的。”妈妈说:“不是我神,是我想起了一句谚语。”妈妈慢慢的说:“蚂蚁搬家,风雨交加”!

(9)、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10)、但是,气象谚语的地方性和季节性明显,适用性有限,用它做的天气预报比较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在时间和空间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了。所以,我们在使用谚语做未来天气的晴雨表时,好还是参考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预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降低气象灾害的风险。

(11)、糙面云是波状层积云在锋面(两种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或者叫做过渡带)或强对流天气的作用下,堆积到极限时发生的褶皱,形态多样,是波状层积云进一步发展的极端状况。糙面云的云底有颗粒状的团块,极端粗糙,有强烈扭曲的波状结构,褶皱不规则,形态诡异,加之浓厚、灰暗等特征,呈现出来的样子就容易给人一种恐怖、不适的感觉。

(12)、我回到家里,就看见妈妈正在生气地看着我,嘴里还说着气话:“你怎么浑身弄得这么脏,干什么来着,快给我如实交代。”听到妈妈这么一说,我也没敢说慌话,只好实话实说:“妈妈,刚才和伙伴们玩捉蚂蚁了。”听了我的解释,妈妈又说:“一会儿肯定会下雨,别出去玩了

(13)、糙面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特殊的天气形势下(主要是锋面或强对流天气),云团快速翻腾滚动,大气中同时存在多个方向的大气波动不规则叠加,导致了云的极度扭曲而成。由于锋面过境或强对流天气多伴有雷电、大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云体的变化是快速而剧烈的。糙面云多出现在这种天气的尾稍,一般是在大雨后,往往代表了恶劣天气即将结束,所以它不是什么灾害性天气的预兆。

(14)、有时候气象谚语也“掐架”。比如,民间关于鱼鳞云的谚语大致有两种,一种叫作“天现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另一种是“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同是鱼鳞云,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这正表明了天气谚语有局限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有些谚语在江南地区适合,有些则只在北方地区适合,并没有对错之分。

(15)、(验辞)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猎时遇上了大雨)

(16)、“哈哈……”操场上的欢笑声是我们在玩“摸瞎子”的游戏呢!

(17)、清明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18)、(预设):学生会说天气现象、温度、风力风向等情况。

(19)、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搜集并处理天气预报中的信息和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未来的生活与出行的活动中,发展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

(20)、天气谚语,在谚语分类划分时,常常被归入农谚之中,视天气谚语为农谚的一部分,一个方面。而这里所提到的天气谚语,是脱离农谚而独立被划分出来的天气谚语。

5、气象谚语是不科学的不能说明天气变化大吗

(1)、回到家以后,妈妈看到我变成了这个样子,笑了笑说:“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快去换衣服吧!”

(2)、清乾隆年间编写的《历代职官表》中的第三十五卷《钦天监》中,广泛引用各有关古籍,详细说明了各朝代的天文、气象机构情况。当时的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其中就包含气象的相关工作。据《清会典》记载:“钦天监掌观天象,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凡晴雨风云雷霓晕珥流星异星皆察而记之。晴明风雨按日记注,汇录于册,为《晴明风雨录》。”文中观象台即今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的古观象台。《晴明风雨录》积累了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80年的观测记录,成为中国现存档案中年代连续长的雨量观测资料,是中国气象定量化的一个标志。

(3)、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4)、“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意思是如果天上的云彩呈鱼鳞状排列,就会有一个好天气,这时候晒谷子,不用翻动就能将谷子晒好。

(5)、但这种来自民间经验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用天气谚语预测天气实际上是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过于主观,缺乏定量数据;其次,这种预测通常只能对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做短期的预测,很难做到对一个天气变化整个周期的预测,即使有推测也不一定准确,如山东省气象局曾通过对比分析1977年~200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与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济南20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天气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不一定雪打灯,而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的现象出现较多。

(6)、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7)、“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意思是云彩从东边过来,肯定会有风有雨。

(8)、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伪卷云在消失阶段蜕化成毛卷云,不但不能说明天气要转坏,反而说明天气要转好;冷锋后部的卷云也都具有这类性质。因此看到此类云时,还要结合当时的天气形势综合分析,这样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就更高。

(9)、2020年6月30日江苏省南京清晨出现鱼鳞云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和“天上有云像羽毛,地上风狂雨暴”:“钩钩云”指的是钩卷云,扫帚云、马尾云、羽毛云指的是毛卷云,都是一种丝缕结构的高云,呈白色,云体很薄,云丝往往平行排列,向上的一头有小钩或小簇,下有较长的拖尾,常分散出现。

(11)、意思是说八月十五中秋节乌云遮住月亮,那么来年正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下雪。这个好象越来越不灵了,现在中秋节阴雨多云甚至下大雨的都经常有,但正月十五元宵节下雪的却极少见,甚至有些年份的冬春一次雪都不下了。

(12)、但就在前年的春天我为此出了一个洋相,一天晚上陪妻子逛街买东西,回家时顺着阜城大街向东走,一阵阵东北风吹到脸上还是蛮凉的,我说:“东北风雨祖宗,明后天要下雨了!”可是一星期都没下雨,老被妻子笑话。

(13)、先雷后雨不湿鞋,按照古人的意思,这个雨应该马上会停的吗?果然,这场雨下了5分钟左右就停了,我兴奋地告诉妈妈:“妈妈、妈妈,古人果真没有骗我们,这雨马上就停了。”还没有等我坐下来,天空居然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我疑惑地看着窗外,咦,怎么还下呢?一边下一边夹着一阵阵雷声,哦,难道这下真要“水漫街”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