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的解释
1、气象谚语及解释
(1)、预测旱涝方面的如“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春交六九头,春寒多雨水”、“雷打惊蛰前,四十五天不见天”、“雨落黄梅头,四十个老日头”等。
(2)、水灾、旱灾和台风是文昌市的三大主要自然灾害。
(3)、《民国文昌县志》中也讲到不同的时间对风的宜忌,如:“元霄内,俱不宜南风,南风一日,飓风一次”、“己卯东风好,果子满园闹;己卯东南风,捕鱼载满舡”、“惊蛰南风,寒到芒种”、“四月东风,拨裙走稻花”、“小熟惧北风,大熟惧南风”、“六月,天空北风以非雨,则必有飓风”、“寒露风、霜降雨”等;还有,“天作好,海响铜鼓头;天作恶,海响铜鼓角”、“有雷不成飓”、“北风老则无飓”……
(4)、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气象学成为一门专门科学。但是气象科学是一门极其深奥、复杂的学问,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固然能比较准确地为人们做出短期的、中长期的天气预报,但正如谚语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让省、市的气象台精确地预报到每个小范围地区的天气状况,无疑有相当的难度。而崇明的气象谚语正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气象台预报的不足。
(5)、雨水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年景的好坏。在文昌,有不少谚语和俗话讲到了雨水和年景的关系。《民国文昌县志》中亦有不少关于晴天或下雨的宜和忌的讲法,且录于兹:
(6)、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7)、发起人:郭 坚,海南话词作家、香港海南话研究会会长、(留住乡音)和(海南乡音)系列文化发起人
(8)、《民国文昌县志》中说:“雷为雨之先驱,并有宜忌。”列举的谚语和俗话有:“雷压节(午前鸣为压节),豆无得;节压雷(午后鸣为压雷),豆成堆”、“雷打秋(雷鸣而后立秋,谓雷打秋),有作无收;秋打雷(立秋而后鸣雷,谓秋打雷),结米堆”、“立秋不宜雷先鸣”、“十月雷,师巫肥”等。
(9)、STEM小小气象站:模拟温室效应的多功能私人天文台,引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10)、从科学的角度讲,谚语和俗话来自生产生活实践,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各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但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不能将之当成铁打不移的“金科玉律”。
(11)、那么,文昌一年之中的颳天(寒冷日子)在什么时候结束呢?
(12)、春雷多因冷空气南下迅速抬升暖空气形成雷雨云而出现雷电。就是说春雷往往反映了强冷空气南下,所以天气要冷几天,有时还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
(13)、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意思是:小暑的时候很热,大暑的时候就很凉爽。“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意思是:蜜蜂回巢的时候晚,明天就是好天气。“头发响,风一场”意思是:头发沙沙响的时候,天气干燥,会有大风。“云低要雨,云高转晴”意思是:云彩低说明要下雨啦,云高说明明天会是晴天。“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意思是:要下雨之前气压很低,空气湿度大,蚊子会飞的低,所以就会觉得蚊子很多。
(14)、 “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意思是这是一句通过蜘蛛的行为,判断天气好坏的俗语。
(15)、天上钩钩是指天空出现一端成为钩状的洁白云丝,这种云一般产生在锋面的前部,因此预示着锋面即将到来,将来可能有雨。
(16)、李世杰,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
(17)、(解析)D。A、B、C三项全是与天气变化有关;D项是关于哲学道理的谚语,告诉我们困境只是暂时的,总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故选D。
(18)、(气象谚语集锦) 天象 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云绞云雨淋淋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星光含水雨将临 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 对时雨连几天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物象 燕子低飞天将雨 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蚂蚁搬家天将雨 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猪衔草寒潮到 狗泡水天将雨 鸡晒翅天将雨 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蚯蚓封洞有大雨 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19)、冷暖空气活动是天气变化主要的因素,现代气象学理论中有冷锋、暖锋的概念,古代中国人根据自己对实际冷暖的感受总结出了一些实际是因为冷空气活动而引起天气变化的谚语。
(20)、在文昌市,从市北到市南、从海圯(滨海)到山里(山区),人们长期流传着一种用海南话表达的谚语或俗话(俗语),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语句简练通俗、节奏明快、多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别有韵味。有人把它比作民间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有人称其为通俗的民间格言,更有人把它赞美为盛开在乡村田野的野花,绚丽而芬芳。
2、气象谚语的解释意思
(1)、有人说,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既有气象卫星在空中为我们探测风云,又有各种精密仪器为专业人员做研究分析,更有学识丰富的气象专家每日观测预报,如果再要依靠民间气象谚语来“猜天”,岂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天气谚语形成于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农耕社会,是人们凭经验对气候现象作出了归纳和描述,而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做出科学的解释——这确实是它的局限性。然而许多天气谚语是经由不断的观察,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以后形成并流传的,有足够的可信度,可供后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
(2)、2022年六九时间: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12日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无风水也吼。
(5)、解释:在我国北方,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移动。当日落时,西方升起乌云,表明阴雨天气系统正向本地移来,有可能降水。
(6)、王贻参,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家。
(7)、 你要知道谚语小知识,你就是天气预报!
(8)、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9)、气象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谚语从科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说明,但当时的人们受技术水平、交通通信能力的限制,这些谚语只是适用于某个地区特定时间。
(10)、战略合作伙伴: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 马来西亚民族中兴基金会
(11)、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12)、便捷地帮助百姓估测常见的天气和气候趋势,安排好生产生活。
(13)、★2020年福建省考日益趋近,福建省考历年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省考竞争激烈,早日准备,早日上岸。希望广大同学结合2020年福建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有效备考。
(14)、2022年三九时间: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15)、俗话讲:“四月风胎无人知”,意为在农历四月之前很少有热带风暴、台风。但在个别年份有过。这是出乎人的意料的。
(16)、①认识源于实践,天气谚语是人民大众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有千百年的实践基础。许多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体现在其中。
(17)、 气象谚语是中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观察和总结而得来的智慧,也是早期劳动人民对四季轮回、天气变化、斗转星移等的认知。
(18)、总编:王明娟(海南乡音),香港海南话研究会常务会长、海南华之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19)、预测天气冷暖方面的如“立春东南风,回暖早相逢”、“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煞牛”、“立冬晴、一冬冰,立冬阴、一冬温”、“腊月打雷回暖早”等。
(20)、2022年七九时间:2022年2月13日-2022年2月21日
3、气象气象谚语
(1)、在农耕社会,没有科学有效的手段来预测天气为农业生产服务,崇明岛上广大农民一年农作物的种收,在天气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完全是被动的。如果对天气变化一无所知,随时可能遭到不可预测的灾害,面对比其他地方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各种恶劣天气的袭击,我们崇明岛的先人意识到预测天气的重要性,凭着聪明才智,在日积月累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大量丰富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勤劳的农民们,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农耕活动中,通过各种迹象和征兆,掌握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总结了一套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形成天气谚语并广为流传,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一句句家喻户晓的、普普通通的天气谚语反映出崇明岛的风云雷电、旱涝干湿、寒暑凉热等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在崇明岛,这些世代流传下来的天气谚语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广大农民掌握了这些反映天气变化规律的天气谚语,可以科学地安排日常农业生产活动,顺应农时,不废农事,预防各种灾害,争取农业生产丰收,所以天气谚语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是十分巨大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2)、“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当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就会阴天或下雪。
(3)、中国悠久的文化积淀体现在许多气象谚语中。中国气象谚语体现了中国的辩证的哲学思想与科学思维。
(4)、 大家好,我是创新街花溪小学一三班李柏雨。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在第62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我为大家说一说有关气象的谚语。
(5)、干旱有伏旱和秋旱。盛夏久晴无雨造成伏旱,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干旱直接影响到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8月——10月久晴无雨形成秋旱。秋旱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正常灌浆成熟,延误秋播作物适时播种和出苗生长。
(6)、天气谚语在语言结构上比较讲究表达的对仗及韵律,使语言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很有韵味,例如“寒食东风紧,黄梅雨水勤”、“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冬青花开得旺,黄梅雨落得狂”、“行得春风,必有夏雨”等。
(7)、气象谚语所指出的关系也和其他预报方法一样,不是必然性预报而是较大可能性预报。谚语有普遍性,有的有地区性、时间性,另外由于传播以及对文字的理解等原因,还需要推敲和结合当地的实况验证,用时就会更加可靠。
(8)、预测后期天气。这方面的天气谚语根据前期出现的天气特征来预测后期不同时效的天气,做好影响农业生产气候的防护工作,这类谚语在天气谚语中所占比例大,从预测的对象来看,都是人们日常关心的晴雨、冷暖以及灾害性天气等。
(9)、 春天到了,是踏青的季节,在户外活动的同时,也别忘记做好个人防护,记得戴口罩哦!
(10)、“棉花云,雨快临。”意思是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11)、家鸡性喜干燥,雨前水汽浓重,鸡笼里特别湿闷,所以它不愿意早进笼去
(12)、解释:晕是日、月光穿过由冰晶结成的卷层云时,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光环。卷层云多产生在低气压前方。
(13)、风的民谚还有:“三月东风晒死草,四月东风拨裙走”、“南风不过篱,北风过针鼻”。
(14)、 大家好,我是创新街花溪小学一三班的范雨灏,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我给大家家说几条关于气象的谚语吧!
(15)、语言简练化。一般天气谚语都具有言简意赅、表述形象、易于上口和传播的特点,便于记忆、传授、传播,深受广大劳动农民喜爱。天气谚语的语言构成材料经过精心挑选,在语言结构上紧凑。例如浓霜一般出现在寒潮过后,天空晴朗少云,本地区在西北气流控制下,所以天气继续晴好,天气谚语则说:“霜重见晴天”。又例如预测头九里多雨,则春分、清明、谷雨时节将少雨,天气谚语则说“水九旱三春”等。这种表达方式确实便于记忆和传播,适合口头语言的传播。
(16)、解释:日落时,西方虽有乌云,但下部已脱空,露出晴天,说明乌云天气系统正在消散,其后将是一个晴好天气。
(17)、夏天夜晚天空星光闪烁不定,说明大气扰动剧烈,预示不久将有风雨出现。星从哪方开始闪动,风雨就从哪方来。如满天星斗闪动,风雨就有可能在天明来临。
(18)、2022年八九时间:2022年2月22日-2022年3月2日
(19)、早晨起来就有乌云盖在云顶,其后则会因为空气对流加强,云会发展得更厉害而出现风雨。夏季更为灵验。
(20)、解释:无数白色云片并排成行,状如鱼鳞,这种云称卷积云。它往往是由于高层空气不稳定形成的,常出现在低气压前方。
4、气象谚语的解释其中的含义
(1)、“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指日光或者月光经过空气中冰晶折射或者反射而形成的。当空中出现日晕或者月晕的时候说明空中有卷积云或者卷层云,这种云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由于预冷凝固,形成了六菱形的冰晶,当日光或者月光通过这种云的时候就会出现晕,一般天空中出现晕时本地离这层云有七百公里,按每小时五十公里移速来估算,一般在晕出现后十几个小时风雨才会到来,这便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道理。但并不是每次出现晕以后必定刮风下雨,还要根据云的发展情况去分析。一般出现月晕时,下雨的可能性比出现日晕时少,而多是刮风天气。
(2)、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3)、 气象谚语是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运用哟!
(4)、 大家好,我是创新街花溪小学一三班的赵若希。
(5)、总的来讲,文昌每年3—9月,受低纬度暖气流影响,盛吹东南偏南风,天气热起来了。10月至次年2月,常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频刮东北风,进入寒季。《民国文昌县志》中说:“周岁之风,春多东,夏多南,秋多西,冬多北,其常也。”
(6)、总顾问:翁诗杰,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文人政治家
(7)、③许多谚语反映了天气前后期变化的物理关系、气候关系。
(8)、清明日天气宜晴,而四月初八日和芒种日则宜下雨。
(9)、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意思是即雨停后,仍有四级的偏东风,这是降雨暂停的征兆,表明西边还有低气压移来,未来会下更大的雨。
(10)、2021年一九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11)、在天气久晴的情况下,虽有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如不经冷空气抬升,也不易降雨;若此时有西北来冷空气,暖湿空气受抬升,便容易成云致雨。如果在久雨的情况下,有西北风吹来,将把本地暖湿空气赶出去,因之天气就会很快转晴。
(12)、“十雾九晴”意思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于晴天。
(13)、(本文根据杨立艺、施仲君编写的崇明民间文化乡土教材改写,经秦卫堂老师审阅)
(14)、例如“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从气象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乌龟身体贴着地面,龟背光滑阴凉,当湿暖空气移来,就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于是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龟背也干燥,暂时不会下雨。
(15)、解释:在我国北方,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移动。当日落时,西方升起乌云,表明阴雨天气系统正向本地移来,有可能降水。
(16)、所以说,今天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剖析天气谚语,论证天气谚语,前人积累的天气谚语在气象学上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7)、2022年四九时间: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25日
(18)、对于这句谚语小农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有听说过,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也都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并且其准确度还蛮高,而这其实是因为动物们对其自然现象的变化有预知的本领。蚂蚁搬家,其实是因为蚂蚁为了不让水把洞穴淹没所以才搬泥土来堵住洞口;蛇过道,在即将要下雨的时候,因为蛇为了要赶快回到自己的洞穴,所以就不得不横穿马路;燕子低飞,因为快要下雨时因为空气湿度大很多的昆虫无法飞的很高,从而燕子飞的很低是为了捕食昆虫;鱼儿跳,这是因为快要下雨时空气压力会较大,导致鱼儿无法获得更好的氧气,从而跃出水面呼吸。
(19)、文昌市各地的民间谚语和俗话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笔者自知对民谚、俗话的了解并不多,在此只能算是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搜集整理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谚语和俗话,让谚语和俗语这种盛开在乡村田野间的芬芳美丽的奇葩永久地闪现光芒。
(20)、人类的生产知识发端于劳动,崇明的天气谚语也来源于崇明人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点点滴滴的、抗击不测风云的心得,加以不断总结后形成的宝贵财富。多少年来,它又反过来指导崇明人顺应天时,在利用有利条件搞好农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气象谚语的解释和意思
(1)、预测霜冻方面的如“春霜勿过过三半月干”、“霜降东风迟来霜,霜降西风早来霜”、“十月无风冻煞人”、“冬前勿见冰,冬后冻煞人”等。
(2)、在文昌,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根据以上谚语来判断一年当中在哪些日子会降温寒冷。
(3)、文昌市(陆地)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地处热带北缘沿海地带,属热带海洋季风岛屿型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温和。人们赞其为“四季如春”,但实际上还是有春夏秋冬之季节变化的。进入冬季,文昌市常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而一旦气温降到13°C以下,大多数的本地人都会觉得很颳(gua,寒冷)。而这种天气在常年的冬天里一般都会有。《民国文昌县志》中说:“文地居郡东北,气偏阳,四时皆花,三冬不雪,交春已觉温和,深秋尚未徂暑,冬风雨而寒不过数日。若东南风则暖春,北风秋淫雨便凄冽。”这是对文昌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的概括性总结。
(4)、处暑日忌下雨,民谚曰:“处暑下雨,有禾无米。”
(5)、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6)、2022年五九时间:2022年1月26日-2022年2月3日
(7)、晕是日、月光穿过卷层云中的冰晶时,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而卷层云通常出现在锋面前部,在它的后面,就是锋面所造成的云雨区。所以,日、月晕的出现,就意味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并不是说,出现日晕必有雨,出现月晕必刮风。
(8)、例如“上看初下看十六”、“六月晒龙袍”等看农历关键日来预测天气。为什么这些关键的天气容易出现变化呢?从气象学角度来分析,冷暖气团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因为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9)、解释天气现象。这方面的天气谚语主要解释或描述某种天气的含义与特征,使人们了解它,从而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利用它。如“霜前冷,雪后寒”、“乌头风,白头雨”、“久雨勿停,雷响天晴”、“单雾日头,双雾雨”、“霜重见晴天”、“满天星,明天晴”、“东鲎日头,西鲎雨”、“日出胭脂红,无风便是雨”等。
(10)、公考常识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学习积累。
(11)、多数气象谚语是人们观察当地气象的经验总结,仅适用于局地小范围。
(12)、天气变坏:水沟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风)。
(13)、例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勿多”,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造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而且很可能是局部地区的。
(14)、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结果。是天气变化直接的反映者,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变化。
(15)、“蚂蚁成群,明天勿晴。”意思是当我们在路上发现有成群的蚂蚁在不停的搬家走动,或者是看到有蛇在马路上快速过道时,就很有可能意味着明天要遇到阴雨的天气。
(16)、一般来讲,过了“谷雨”,人们睡眠便不需盖棉胎(被)了。夏天来了!
(17)、初夏连绵阴雨,崇明入梅早,梅期长,梅雨量大,造成麦油菜籽霉烂,早稻空瘪率高,造成早稻减产。
(18)、说明农作物与天气的关系,这方面的天气谚语描述了天气与农作物生长的密切关系,促使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农作物的种植和有关灾害的预防。如“四月初一天漏,种花不及种豆”、“正月半夜风飕飕,蚕豆油菜要歉收”、“六月里三个阵(雷),白米吃来剩”、“四月初一见晴天,高低田里好种田”、“夏至西北风,黄花要变脓”、“四月十四雨绵绵,今年花地收成歉”等。
(19)、天气谚语中还有一些同义谚语,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出来,更是谚语文学中的特色。例如“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吹倒头,北风来报仇”等,“还礼”与“报仇”两个词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
(20)、民谚讲:“五月南风起,大雨下不止。”又讲:“五月初三六月十一二。”意为在农历五月初初四日前后和六月十二日前后有大雨。而如果在此期间都没下雨,那就是旱情严重了!
(1)、崇明岛地处北亚热带,地理位置在东经121°和北纬31°,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属典型的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暴雨、梅雨、干旱是常见的灾害性气候。这些灾害性气候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历史上常常遇到这样一些灾害:
(2)、④许多谚语指出了天气变化的前后期对应关系,要素间的统计关系等。
(3)、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4)、俗话讲,“红风黄水”,又有民谚讲:“天红红,要做风;天黄黄,要下水。”以看天象来预测刮风下雨,这也是人们的经验之一。
(5)、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6)、春季连绵阴雨,往往影响棉花适时播种,造成早稻烂秧,三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流行。
(7)、立春日天气晴朗,年景好。俗话云:“喜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8)、其实这一句谚语指的是先打雷后下雨的那种情况,而这样的情况就会下不了多少的雨,但如果你可以做一个统计你就会发现其实说的还是比较准确的。从气象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一种的雷其实为热雷,是因为空气受热不均匀所导致的,从而经常都是先打雷后下雨。再者又因为热雷所形成的积雨云不是很多,而在通过一个地方的时间也是比较的短促,所以说下的雨也就自然不多了。
(9)、预测年成丰歉,这方面的谚语是根据前期天气情况预测当年或来年的收成好坏,如“未蛰先蛰,人吃狗食”、“端阳有雨是丰年”、“立秋雨忧愁,大熟收成一半收”、“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十月宜来霜,无霜来年荒”、“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冬雪勿烊,来年有粮;春雪勿烊,饿断肚肠”等。
(10)、例如“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从气象学角度来分析,这时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11)、民间解释:东方、南方出现彩虹,说明天晴了,都是好天气,西方出现彩虹就要下雨。专家解释: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尤其是雷阵雨后。东方出现彩虹,就说明东方的云水汽丰富,水滴也大。在北半球,除了台风这种天气系统以外,其他天气系统都是自西向东影响我省。所以东方出现彩虹,雷雨就远离我们这儿了。同样道理,西方出现彩虹,主要的天气系统还是自西向东影响我省,如果不下雨就怪了。而南方出现彩虹,就说明雷阵雨在南侧,已经偏南移,所以就会出现高温、少雨、干旱的情况。
(12)、又有民谚讲:“小寒不颳大寒颳”。从字义上理解,“小寒”不太寒冷,“大寒”则很寒冷。其实不一定如此。此民谚的意思为:“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必有一次天颳天气。
(13)、当一个地区出现长时间持续阴雨天气时,必然是冷暖两种气团交锋的结果,冷气团控制地区天气晴冷干燥,暖气团控制地区空气温暖湿润,当冷暖气团交锋时,冷气团逼迫暖气团抬升,暖气团中水汽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下降,终成云致雨,当冷气团势力较强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原本降水的地区被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冬季这种情况可以持续3-4天,直到下一次冷空气到来,所以有“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的说法。
(14)、解释:晕是日、月光穿过由冰晶结成的卷层云时,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光环。卷层云多产生在低气压前方。
(15)、《民国文昌县志》中说,“凡早雨不大晚雨大”,谚曰:“早雨晏晴”。这就是说,凡是早上开始下雨的,一般都不大且时间短,而晚上下的一般是大雨。又讲到,“铜鼓岭戴笠,三日必雨。”如此讲来,文昌的高峰铜鼓岭和天下雨也有关系了。
(16)、在文昌的谚语和俗话中,有不少讲到了本地的气象,通过解读,可以了解文昌市的气象特点。
(17)、用气象谚语预报天气气候有较好的效果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