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名言名句
1、张飞说的话经典句子
(1)、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要将妹妹许配给他。吕洞宾提出成亲后自己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不禁一愣,但还是咬牙答应了。
(2)、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3)、——关羽20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
(4)、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愿与将军会猎于吴!——罗贯中《三国演义》
(5)、关二爷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6)、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三访诸葛亮,后世的评价
(7)、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yǎo),他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很是同情他,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
(8)、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
(9)、---《三国演义》第一回解释:进行重大的政治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密,如果不慎泄密,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祸及自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0)、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11)、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2)、老人们说督邮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数根。
(13)、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张飞 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14)、王婆(坡)就向来往人等一个劲地夸,宋神宗有次出巡,也看见王婆在向行人滔滔不绝的介绍;而王婆知道面前的是皇帝,更加劲的夸说,请皇上试试。宋神宗一啖,觉得甘甜清香,当下说:“做买卖的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有何不好?”
(15)、---《三国演义》第二回解释:由于方法不对,反倒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自己遭到了“收拾”。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16)、第一篇:《三国中的名言警句》1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8)、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9)、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郑泰语
(20)、事后,张飞惭愧不已,亲自找刘备负荆请罪,甚至想要以死谢罪。而面对前来请罪的张飞,刘备却没说什么,倒是关羽气愤,狠狠地数落了张飞一顿。此时刘备见张飞的懊恼和自责,便拍着他的肩安慰,随后就说出一句经典名言,刘备对张飞说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2、张飞的诗句和名言
(1)、含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火烧不起来。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语
(3)、《三国志·蜀书·张飞传》,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4)、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5)、王坡老家是宋代西夏,避战乱而来了开封府。他随身带有胡瓜(即今日的哈密瓜),当地人还未识“宝”,竟无人光顾。
(6)、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7)、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8)、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
(9)、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0)、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11)、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12)、这两句千古名言就这样被后人保存而流传下去了。虽然一句话是至理名言,一句话是严重的有失偏颇。但是终究成为了很热门、很熟悉的话语。
(13)、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14)、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一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病愈后,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15)、《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是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16)、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17)、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语
(1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19)、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d,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罗贯中《三国演义》
(20)、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张飞的名言名句摘抄
(1)、当时刘备和关羽在外出征,张飞负责留守,结果张飞喝醉了,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面对吕布的进攻,张飞只能带着十几个护卫慌忙逃窜,而由于张飞跑得太急,竟然没有带走刘备的老婆家人,直接把她们留给了吕布。
(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关于杀伯奢一事,曹操对陈宫语
(3)、刘、关、张领着五百多名乡兵去幽州投军。随后,刘、关、张在数次战斗中立下了许多功劳,他们英勇善战的名声渐渐地传开了。
(4)、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苟杳好不容易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著说:“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原来是吕洞宾怕兄弟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
(5)、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罗贯中《三国演义》
(6)、1百里玄策:比如我啸动山林别把我当作老虎中的小白。
(7)、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8)、督邮至县,当遗备,备素知之。闻督邹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带人重新来到督邮歇宿处),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
(9)、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是一类人。断机堪伍,孟母曾把布机上的线剪断,以“废学如同断线一样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学的孟子。
(1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1)、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人也!
(12)、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13)、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徐庶对曹操语
(14)、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罗贯中《三国演义》
(15)、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罗贯中《三国演义》
(16)、中国危险的国境线,7条军犬被咬死,士兵睡觉都得“全副武装”
(17)、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18)、叩门苍猿时献果,门前老鹤夜听经。——罗贯中《三国演义》
(19)、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正确的一句话。
(20)、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
4、关于张飞的名言
(1)、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南华老仙对张角语
(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3)、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炜等皆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4)、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
(5)、张飞慌忙逃窜,终找到刘备,告诉刘备徐州被吕布攻占了。刘备心态也算是比较好,只能安慰众人,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徐州丢了就丢了吧,只要大家活着就好。这个时候关羽又开口向张飞询问嫂夫人逃出来没有,张飞只能回答没能逃出来。这个时候的刘备沉默,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关羽见此,也责怪张飞。
(6)、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永不放弃!不会认输!
(7)、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秦鹿逐翻兴社稷,楚骓推倒立封疆。天子懦弱奸邪起,宗社凋零盗贼狂。看到两京遭难处,铁人无泪也凄惶。——罗贯中《三国演义》
(8)、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