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名句摘抄【文案103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8 07:24:58

屈原列传名句赏析

1、屈原列传的名句

(1)、①专以射为戏,竟 (都是如此)。 (《李将军列传》)

(2)、指:同“旨”。迩(ěr耳):近。“见”同“现”。

(3)、从(zòng纵):同“纵”。从亲,合纵相亲。当时楚、齐等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楚怀王曾为纵长。惠王:秦惠王,公元前337年至311年在位。

(4)、②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于)泰山。(《太史公自序》)

(5)、译文:“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

(6)、《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7)、译文: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

(8)、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9)、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10)、绌(chù处):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

(11)、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

(12)、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

(13)、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14)、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15)、《楚辞》的创作者,中心人物—屈原。知识渊博,深明治国之道。胸怀大志且才华横溢,能言善辩而文采非凡。

(1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17)、      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地;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

(18)、贾生:即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长沙王:指吴差,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的玄孙。太傅:君王的辅助官员。

(1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0)、虽放流:以下关于屈原流放的记叙,时间上有矛盾,文意也不连贯,可能有脱误。

2、屈原列传名句摘抄

(1)、自从屈原投身汨罗江死后,又过了一百多年,汉朝出了一位贾谊。贾谊出任长沙王太傅,南下来到湘水边上,十分感慨,就写了一篇赋凭吊屈原。

(2)、当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和楚怀王会面。楚怀王打算前往。屈原说:“泰国是像虎狼一样凶残的国家,不可以对它信任,您还是不去的好。”楚怀王的幼子子兰却劝怀王动身,他说:“为什么要断绝与秦国的友好呢!”楚怀王到底还是去了。楚怀王一进入武关,秦国埋伏的军队就切断了他的后路。就这样,秦国将楚怀王扣留下来,要求他割让土地。楚怀王大怒,不听从秦国。他逃跑到赵国,赵国却不予接纳,楚怀王只好又回到秦国。后,楚怀王死在秦国,他的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了。

(3)、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4)、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

(5)、(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6)、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7)、屈原高风亮节,忧国忧民,爱国情怀永远值得后世学习。

(8)、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魏公子列传》)

(9)、《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部记传体的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及诸侯以外的人的事迹。

(10)、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虽然事迹简略,但文笔沉郁顿挫,咏叹反复,夹叙夹议,是一篇有特色的评传式散文。

(11)、《天问》、《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作品。《招魂》一说为宋玉所作。《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

(12)、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宾语必须是代词;第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1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1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16)、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1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8)、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19)、1译: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

(20)、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格式一: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3、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ppt

(1)、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其中又删去了屈原《怀沙》赋全文。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当时七国争雄,其中强盛的是秦、楚二国。

(2)、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

(3)、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4)、格式三: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5)、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江水之畔边走边吟叹。他的脸色憔悴,容颜干枯,体形消瘦。渔翁见此情景,就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般地步?”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在沉醉之中,只有我一人清醒:所以我就要被流放。”渔翁说:“圣明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泥,能够适应世俗潮流而相应变化。既然整个世界都混浊了,你为什么不跟随潮流,追逐波浪呢?既然众人都已经沉醉了,你为什么不跟着吃些酒糟,喝点薄酒呢?为什么偏要怀抱美玉般的高尚品性,却自取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说:“我听人说:刚刚洗过头,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刚洗过澡,一定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作为高尚的人,谁能让清白的身体去蒙受外界昏黑的熏染呢!我宁肯投入江水,葬身江里的`鱼腹之中,怎么能让我皎洁的灵魂去蒙上世俗的尘埃呢!”屈原就写下了《怀沙》赋。于是,他怀抱石头,投身汨罗江而死。

(6)、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7)、屈原品德高尚,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品质受世人敬仰,精神受世人赞颂。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9)、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离骚》的评价——“《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是经典的名句。

(10)、翻译过来就是: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为世俗所污的情趣。

(11)、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12)、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1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14)、屈原被黜职了。此后,秦国想要讨伐齐国,但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友好关系。秦惠王对此有顾虑,就命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呈献楚怀王,表示愿意侍奉楚怀王。张仪对楚怀王说:“泰国很憎恨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却有合纵的友好关系,楚国如果真能与齐国绝交,秦国愿意向楚国献上商、於之间六百里的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就相信张仪,于是与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谁知张仪却欺诈使者,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听说有六百里。”楚国使者生气地离开秦国,回来告诉楚怀王。楚怀王听后很愤怒,就出动大批军队进攻秦国。秦国出兵迎击,在丹水、析水之间大败楚军,斩杀楚国兵卒八万人,俘虏楚国将领屈?,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出动国内全部兵力,深入秦国腹地,与秦军在蓝田会战。魏国听到这个消息,就偷袭楚国,打到邓地。楚国军队害怕了,就从秦国返回。此时,齐国竟然因楚国背约而愤怒,不肯救助楚国。楚国陷入极大的困境。

(15)、后来,诸侯各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将领唐昧。

(16)、屈原忠君爱国,一心思社稷,却不断遭到奸佞小人的陷害。然而他并没有忘记初衷。一心要重振楚国的决心。

(17)、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1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19)、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20)、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4、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1)、(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2)、江山社稷。自古江山社稷都断送在远贤臣,信奸佞的道路上。楚国灭亡就是如此。屈原曾多次劝告楚王,要以贤才治国,国富兵才强,才可抵御外敌,然而君王昏庸无道,远贤亲佞,大好江山社稷终是断送在了无能的君王和奸佞手上。

(3)、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4)、被:通“披”。披发,指头发散乱,不梳不束。

(5)、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6)、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早、完整的文献。

(7)、令尹子兰听说屈原对他痛恨,生气,就让上官大夫去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被激怒,就又把屈原放逐出去。

(8)、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以“官仓老鼠大如斗”著称的曹邺,如果生于现代,很可能是个优秀的杂文家。他的诗从民间歌谣吸取营养,美刺比兴。此诗从表面看,似是汉乐府《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袖,四方全疋帛”)仿作,但两者只有形式的似点。《城中谣》是顺向推导,把同类现象从外部加倍放大,产生正比的讽谕效果;《捕鱼谣》则为逆向反讽,突出相反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城中谣》批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竞尚效仿的奢靡风气,矛头向下;《捕鱼谣》则锋芒指向高统治者“天子”,揭露社会祸乱所由因。《城中谣》富于喜剧色彩;《捕鱼谣》则充满悲剧意味。在封建社会,作为“大中进士,官祠部中,洋州刺史”的曹邺,竟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可说是石破天惊了。

(10)、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其中又删去了屈原《怀沙》赋全文。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1)、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2)、《屈原列传》是《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生平的部分,选编时删去原文中收录的《怀沙》赋,加上了司马迁为该传写的赞语,作为本文的末一段。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委婉典雅的辞藻,讴歌了屈原高尚的品德和爱国的精神,感叹了世道的不公,表达了对屈原深切的同情。

(13)、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1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

(15)、《鵩鸟赋》:贾谊所作。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

(16)、译文:“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

(17)、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18)、欣赏《楚辞》应该从当时的战争年代、朝代更替、江山社稷、人文地理、社会风貌、爱国情怀等去体会作者的伟大爱国之志。

(19)、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20)、记叙了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5、屈原的名句

(1)、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

(2)、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3)、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4)、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5)、娴于辞令:擅长讲话。娴,熟悉。辞令,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

(6)、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7)、屈原,名平,与楚国王族同姓,曾任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了解政治兴衰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语言。当时,他在朝内与楚王商议国家大事,拟定号令;对外负责接待宾客,应酬各国诸侯。楚怀王对屈原十分重用。

(8)、      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量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

(9)、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0)、博闻也志:见识广博,记忆力也。志,同“记”。

(11)、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12)、译文:没有人不为了辅佐自己而求取忠良贤才。

(13)、张仪:魏人,主张“连横”,游说六国事奉秦国,为秦惠王所重。详:通“佯”。委:呈献。质:通“贽”,信物。

(14)、(1)格式:动十以十状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15)、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离骚”者,犹离忧也。

(16)、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姓,瑕是屈原的祖先。楚国王族的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

(17)、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8)、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书:指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

(19)、①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屈原“穷”“怨”的原由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义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2)、b.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自序》)

(3)、朝代更替。楚国国君应不听屈原劝告,以致于沦为秦国人质,后死于秦国之土。而后楚国新国君又是软弱无能之辈,排斥贤臣、忠言逆耳却不予理睬。终秦国起兵攻楚,楚国灭亡。屈原悲愤投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