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原文图片
1、再别康桥,原文
(1)、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
(2)、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幸福的日子。
(3)、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4)、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5)、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
(6)、撑一支长篙吧,荡着一只寻梦的小船,我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亲近一下我的康河水,再重游一便我的康桥。
(7)、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8)、北师大“风逸文学奖”中小学生作品征集活动啦!
(9)、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
(10)、 欢迎您走进(双城朗诵)来,与文字一起茁壮成长。
(11)、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
(12)、正确诗句是: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出自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1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4)、这种感情非此意象难表达。诗的第二节接着写道:“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花开还要“慎重”,可见不是随意开放,只是为“你”而开放,将“我”“美丽的时刻”奉献给“你”。“朵朵”,花开热烈,正因为“我”对“你”爱得热烈。“前世的期盼”照应诗的第一节“求了五百年”,说明这种热烈的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使人联想到爱情的逾久弥坚。
(15)、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实”是景物描写,“虚”是象征手法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有红,有绿,好像柔水一般,形象。这个"揉"写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一个梦,像梦里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钟声是悠扬,然而是短暂,所以彩虹似梦似美丽而短暂。1927年徐志摩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16)、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学子寻梦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诗美主张。
(17)、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18)、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19)、Toseekadream?JusttopoleaboatupstreamTowherethegreengrassismoreverdant;OrtohavetheboatfullyloadedwithstarlightAndsingaloudinthesplendourofstarlight.
(20)、这里的柳叶翠绿欲滴,正是反映了夏日的繁盛。
2、再别康桥原文图片高清
(1)、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2)、 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3)、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4)、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
(5)、今夜?只有今夜!我猛然记起,满腹兴致一点点被渐渐弥漫而来的愁绪占据了。不知何时,夏虫停止了私语,远方断续地传来一声声凄怆的笙箫。这箫声,犹如一把把匕首,一寸寸割断了我的愁肠,周围是一片沉默……
(6)、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7)、(出处):《再别康桥》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8)、其实“沉默”是人的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9)、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10)、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
(11)、在第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我的世界的状态,是满心欢喜的总结,而在结束时,它成为我的后一片天空和立足之地。当我试图把春天的温暖播撒给世界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阳光只有我自己才真正需要。整首诗歌,主语全部是“我”,主体间的交流是缺失的,我向外传递,放光,撤回。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想象、动作和表情。
(12)、第七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诗的末尾与首节回应,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着”改为“飘过”,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
(1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4)、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5)、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里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诗人带着几分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16)、《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是诗人一生“康桥情节”的浓缩和写照。康桥之于徐志摩,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既是诗人游学之地,也是他的思想变化之地:他从对《相对论》之思想的青睐,转入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兴味。在这里,他也遇见了一生中重要的女人——林徽因。徐志摩曾说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7)、“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么,这“姑娘”是谁?诗人心目中的“姑娘”结着什么样的愁怨?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吗?这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诗人在雨巷行进的足迹,躲在一旁,悄悄地窥视吧。
(18)、《再别康桥》之美,首先在于诗人写了剑河美的一段风景。全诗的抒情线索,是随着诗人在河上行舟展开的,又用了“漫溯”一词,再联系物景的转换,可以合理推测,他撑船(诗人并不会撑船,他对这一段风景稔熟于心,在想象中完成这段航程)从骞斯德顿水坝出发,“漫溯”而上,见两岸“金柳”依依,河中水草“招摇”。经过“三一桥”、“叹息桥”、“数学桥”等多座小桥,后来到“榆荫下的一潭”——磨坊潭。时间从黄昏渐入夜晚,在“星辉斑斓”中,激动的诗人真想“放歌”,但后他选择以“悄悄”作为“别离的笙箫”,挥手作别“康桥”。
(19)、ThegoldenwillowsbytheriversideAreyoungbridesinthesettingsun;TheirreflectionsontheshimmeringwavesAlwayslingerinthedepthofmyheart.
(20)、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3、再别康桥原文图片高清竖图
(1)、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2)、全诗共三节。第一节抒写了“我”对“你”的深切期待。“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痴人痴语,痴得让人感动。你能说这不可能吗?五百年太长,但和巫山上的神女相比,五百年又太短。为爱而期待,千年万年又何妨。这是一个美丽的梦,尽管美丽得有点忧伤。
(3)、Qiāoqiāodewǒzǒule,zhèngrúwǒqiāoqiāodelái;
(4)、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5)、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6)、徐志摩错植意象,与他的植物学知识明显不足有关,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与他用古典诗词意象归化异域风物有关。这是他美学上的自觉追求。“菰”也罢,“蒲”也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不如“青荇”能够那么容易引起相关的文化和诗意的联想。而“金柳”、“青荇”、“榆荫”、“浮藻”则一下子把读者拉入到江南水乡田园诗画的意境中去了。将异域物景“熟悉化”,是制造“异国情调”的重要手段之一。徐志摩这样做,正可谓“梦里不知身是客,错把他乡当故乡”了。但谁又能说徐志摩没有把剑桥当成自己的精神故乡呢?那是哺育他成长的地方!更何况,剑桥优雅、明媚的自然田园风景,与徐志摩家乡的环境,与他那江南才子型的性格又是多么契合啊!老实说,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把外国说得和故乡一般好,徐志摩是第一个。朱光潜、老舍、朱自清、萧乾都曾到过英国留学,但留下来的文字多内敛平淡,骂的多,感到疏离的多。像他这样一派天真的没有。但惟其如此,我们在今天才能够读到这首美妙的诗作。
(7)、今夜?只有今夜!我猛然记起,满腹兴致一点点被渐渐弥漫而来的愁绪占据了。不知何时,夏虫停止了私语,远方断续地传来一声声凄怆的笙箫。这箫声,犹如一把把匕首,一寸寸割断了我的愁肠,周围是一片沉默……
(8)、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剑桥,是徐志摩“心爱的”地方。他为剑桥写过三篇诗文。早期的诗《康桥,再会罢》,是作者热恋时的留别之作。1925年游欧发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是阔别后深情地回忆。《再别康桥》则是诗人1928年英国讲学归来后第三次对剑桥倾诉衷肠。
(9)、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10)、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11)、《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其抒发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感伤之情。
(12)、“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13)、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14)、 一是开头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着重写了金柳,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15)、徐志摩当时远在异国他乡,形单影只,当时陆小曼还是王姓。他漫步康河岸边,见康河上游船往来,情侣成双,心中不禁艳羡。他一时兴起,也跑去租了一条游船,打算到康河中游玩一下。然而徐志摩的撑船技术,实在是外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将那船撑到河中,总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惹的四围异国的绅士淑女,摇头不止。徐志摩虽然技术不行,却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天天去撑,非要学会不可。
(16)、“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我轻轻招手,作别西天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节奏,轻盈动作,缠绵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哀愁。后“西天云彩”,为后面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17)、尽管一切都被揉碎了,诗人依然撑着长篙在寻梦.在青草的深处,他宁愿满载一船星辉,放歌而归.但在现实中,诗人却不愿惊醒他心中的梦,千万缕惜别之情,只化作心底里缠绵的笙箫、夜空中沉默的夏虫,在“悄悄”之中告别,在“悄悄”中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1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述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纲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19)、从第二节开始描绘康桥的迷入景色,诗人择取了“康河”一带富有特色的景物“杨柳”、“青荇”、“浮蕖”等,先出之以巧妙的比喻杨柳在夕阳的映照下,犹如穿上盛装的“新娘”,榆荫下的清泉泛射出落日的余晖,恰似天上落下的彩虹,等等,然后由物及人,进一步写出了这些景物所激发的自已感情的波澜,从而构成了个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优美境界。
(20)、诗歌从明天开始,却走向了今天,当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回到了我的心灵的现实。我真正能够愿望,能够得到的只有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那是只住我一个人的房子。诗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完成了一个循环,空间上走向外面的世界,后回归自己的小世界;时间上从明天走向今天。
4、再别康桥原文图片 配图
(1)、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
(2)、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Nàhépàndejīnliǔ,shìxīyángzhōngdexīnniáng)
(4)、这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品,脍炙人口。这首新诗中,徐志摩充满了对康桥深深的爱恋,动人心弦。然而,徐志摩仅仅只是在惜别康桥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让徐志摩一直对康桥念念不忘。民国时期有一位武侠大家,叫做还珠楼主。他曾在其《还珠楼丛谈》中谈及此事,别开生面,篇名《徐志摩康桥遇艳》,这是针对徐志摩大的八卦之谈。
(5)、《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强调,其中第一句和后一句是反复,加强节奏感,且其中词是重叠,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所以不是一韵到底。再是音尺,“轻轻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6)、在第一段结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得积极乐观,在整个诗句内部没有否定性的因素,这所房子令人陶醉,她装满幸福,朝向广阔的海,她的温度是春天,面容是鲜花。作为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一句勾画出明天的“我的幸福”。当只涉及“我”的时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世俗生活是和谐的,亲密的,它们共同构成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既有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7)、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8)、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1)、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12)、Dànwǒbùnéngfànggē,qiāoqiāoshìbiélídeshēngxiāo;
(13)、夕阳很美,是否感受到我炙热的目光,扯一方轻纱遮面,却掩不住那抹红晕。
(14)、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