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1、 《第一人称》里的“我”有一年秋天分到了一套远离市区的房子,在二十一层。第一次去看房子时,“我”在院子里遇到了一个女孩。“我走过去向她打听这是不是我要找的那座楼,我觉得我的声音并不是很低。她抬起头,像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就又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垂目望着树荫中秋阳洒落的变幻不定的光点,那光景仿佛我已经不存在了。我站在那儿稍稍等了一会儿,听见她喃喃地说:‘顺其自然。’声音很轻,但一字一顿很清晰。”⑤(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2、第二件事是,我们去瑞典文学院,我推着他参观文学院的图书馆,里面陈列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瑞典版译本。有《水浒传》《金瓶梅》的译本,铁生问《红楼梦》的译本在哪里,答复说,《红楼梦》没有翻译。铁生马上问为什么不翻?他们回答,我们认为写得不好。这个时候铁生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让我到今天还很难忘的话,他说格非,你还想得诺贝尔奖吗?说明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态度的,对所谓国际化的进程也是有思考的。
3、随笔《放下与执着》,发表于《花城》第2期。
4、此后数年,由于下肢麻痹,肾功能破坏严重,史铁生排尿都成问题,只能终日插着尿管。再接下来,由于长时间久坐,他的褥疮开始发作。
5、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发表于《现代人》第2期。
6、创作谈《写作与越界》,发表于《天涯》第3期。
7、山顶上的传说,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8、随笔《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外一篇)——斯坦哈特的〈尼采〉读后》,发表于《天涯》第3期。
9、大家对铁生有好多赞美,也有好多回忆,但是我觉得他突出的一点,就是他对局限性的突破。他的身体局限性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我见铁生的时候,他经常让我看他胳膊上的伤疤,笑着,平静、乐观,那也确实是人生苦难的一个纪念章,我觉得他承受的痛苦比我们都要大。
10、散文《悼路遥》,发表于《延安文学》第1期。
11、评论《许三多的循环论证》,发表于《北京青年报》12月22日。
12、一个是空间。当他的空间被局限在一个狭小地方的时候,他用思想、用精神力量去突破,他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走到辽阔的地方。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文字源源不断地从广大世界里奔涌而来。他对局促的空间进行了成功的突破。
13、《宿命的写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4、 无从做到全知全能,所体现的是人在认识论上的有限性。人是终有一死者,这种限制或者说限定,是“我”在存在论上的重要特点。只有上帝才能拥有永恒的生命,人只能拥有短暂的生命。对于人这种有限之在来说,生与死,实际上构成了一体两面。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与文化传统内,人们往往只重视生,而很少讨论死亡的问题。《论语》中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即是对这种观念的好说明。海德格尔,还有史铁生的看法却与此不同。在海德格尔看来,死亡是此在本己的可能性,是不可逃脱的。以此为基础,海德格尔提出了此在先行到死亡当中去、向死而生的存在方式,认为我们只有将死亡也纳入进来,将死亡作为存在论的一大问题,才能对生存现象获得整全的认识——以儒家思想为参照,李泽厚把海德格尔的这种观念概括为“未知死,焉知生”。{17}
15、于是就有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16、“史铁生作品专辑”(随笔《昼信基督夜信佛》《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短篇小说《恋人》《猴群逸事》《借你一次午睡》、书信《给王安忆的信》《给小水的三封信》《给王朔的信》),发表于《收获》第1期。
17、中篇小说《中篇1或短篇4》,发表于《作家》第1期。
18、《务虚笔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19、短篇小说《我之舞》,发表于《当代》第6期。
20、 史铁生对个体现象的理解,很多时候就是围绕着“我”的观念而展开的,并且这些观念具有稳定性,并非日日新时时新。我们不妨对他作品中“我”的观念进行一个梳理,借此来理解史铁生精神世界的特色以及他对个体现象的独特认知。
21、《史铁生作品集》(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2、散文《我的梦想》,发表于《中国残疾人》第1期。
23、《奶奶的星星》是201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24、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5、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26、散文《纪念我的老师王玉田》,发表于《光明日报》。
27、史铁生的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28、 此时此刻,那窗口里:阳光爬上桌面。一束花,寂静地开放,其中的一朵正扑啦一下展开。
29、《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30、短篇小说《往事》,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期。
31、《命若琴弦》是一部小说集,作者是史铁生。在这部书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32、再后来,他又得了尿毒症,靠着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
33、短篇小说《死国幻记》,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8期;获短篇小说佳作奖。
34、秋天的怀念,好运设计,合欢树,我与地坛,黄土地情歌,散文三篇,随笔记忆与印象,相逢何必曾相识,文革记愧
35、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史铁生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36、在之前,我其实一直认为像史铁生这样思想型的写作是比较小众的。在去年我那本书(《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出版之后,参加了一些活动,遇到了一些史铁生的读者。我才意识到,其实史铁生的读者群是广泛的,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中年人,还有年轻大学生、中学生。我特别真切感受到,这些读者对史铁生的喜爱是很不一般的,饱含着一种特别真挚、特别深厚的感情。史铁生的生命经历以及他的作品,确实能给人们,尤其是给经历过生命的困境,或者正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以精神的力量、精神的鼓舞和思想的启迪。
37、《扶轮问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38、 或者:一对恋人在亲吻,翻来覆去,正欢畅地相互依偎、呼喊、爱抚。
39、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40、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41、《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42、《史铁生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43、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发表于《文学家》第3期。
44、《史铁生作品全编》共十卷,其中小说五卷、散文一卷、评论及书信一卷、作品集两卷、剧本及对话一卷,是迄今收录作品全的史铁生文集,因与此前的人文版《史铁生作品系列》相联系,所以命名为“全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收集整理编排编校方面做出的努力之外,“全编”还附录了《史铁生生平及创作年表》和《史铁生研究资料要目》,将史铁生生平、作品和研究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提供给读者和研究者。为编辑这部分创作年表,这套书的责编杨柳做了大量搜集、核对工作。“希望有这样的一个资料,对想要了解铁生的人会有帮助。”杨柳说,“无论多难,这都是应该做的事情,史铁生在中国作家里有很特别的位置,这里说的并不是他的身体,他的思辨、他的和人性当中的善,让他和其他作家有很大不同。”
45、散文《孙姨和梅娘》,发表于《北京青年报》。
46、史铁生的作品,他是替我们残疾人在向这个社会来发声,来表达残疾人群体心理在想什么。史铁生写母爱是在替我们残疾人群体来表达对母爱的那种山高海深,天高地厚的感恩!大家注意到没有,史铁生散文中,写母亲的很多,基本很少写父亲,其实他母亲过世之后,很多年里都是他父亲在照顾他,但是他写的母亲的笔墨特别多,这是人之常情,当人高兴的时候,受惊吓的时候,呼叫的时候都要“妈呀”!
47、 小说里强调“我站在二十一层上看得很清楚”,而事实上,看到的也并非是真正的事实。等我跑下楼去,回到地面,“我”所见的事实又全部被颠覆了。“我”开始发现,那个在四处张望的男人原来是一个画家。他正在画一幅题为“林间墓地”的画作,与院子里的女孩压根就不认识。“我”与院子里的女孩一起走进树林里也没有发现有婴儿在。但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在寻找婴儿的过程中,“我”与女孩认识了。我们谁也不知道婴儿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她”只对“我”说:“顺其自然。”两年后她成了“我”的妻子,三年后成了“我”儿子的母亲——这是小说结局。
48、书信《写给〈地震〉作者的一封信》,发表于《三月风》第4期。
49、 可能性小些,或者很小,但不是不可能。{14}
50、《铁生铁生》是史铁生的朋友们纪念史铁生的文章合集,共有52位作者,54篇文章,绝大部分是铁生走后10年来的回忆纪念文章。文集大体按文章作者跟铁生的关系编为亲友、学友、文友三个分卷。史铁生大的财富是他有很多朋友。从书里可以看到,他的经历分三方面,也是三阶段:上学、插队、写作,这也是三种身份转换:学生、知青、作家。
51、《东岳文库·史铁生九卷本》,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5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53、创作谈《答自己问》,发表于《作家》第1期。
54、《病隙碎笔》是2008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作者是史铁生。
55、其实每个残疾人,他经历的残疾都是人间大的痛苦。虽然残疾程度轻重不同,对个人来说都是大的痛苦,但是当时我能坚持下来,一是家庭亲人的关怀,另外一个就是心中有念想。
56、《插队的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57、文学艺术探讨表达的就是人类的情感,作家表达的情感能够被读者共鸣就是好的。
58、我是铁生的小兄弟,我跟他见面比较多的时间是在1980年代,经常到他家看他,也经常在一起聊天。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跟铁生见面机会不是太多,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是1996年前后,我们一起去瑞典,我跟朱文两个人几乎是把他背过去的,背上飞机,照顾他,一直到他在瑞典的所有活动结束。我可以说两件小事。
59、 周围没有人,我站在二十一层上看得很清楚,远远近近没有一个人。孩子为什么不睡在车里,为什么睡在草地上?天哪!我懂了:弃婴!我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墙外的那个男人!和墙里的那个女人!那男人原来一直是望着他的孩子,他在墙外走来走去远远地望着他的孩子,也望着那个车站,看看有谁来把他的孩子抱走。他不得不丢弃他的孩子,但他不放心,他要亲眼看看把孩子抱走的人是什么人。这是为什么,年轻的父亲?还有墙里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母亲不忍心看这一幕,她躲开了,她走进那扇小门,连站的力气也没有了,坐在大树下如同坐在一个噩梦中,她在听孩子哭没哭,她在想给孩子带的玩具够不够,她在听着远处树林里的动静,她在想这孩子注定的命运是什么。是呀,她刚才看我时的目光多么惊惶,她没料到会有人从南面的大门走来。“顺其自然”,她说这话的语气多么绝望。也许我这人看起来还像善良,但我并没有向那扇小门去,她又不能告诉我“到树林里去,谢谢你了,替我们养大那个孩子”,她无可奈何地想: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吧。⑨
60、书信《史铁生书信》,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9期。
61、评论《读洪峰小说有感》,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1期。
62、草地周刊|“记忆交换”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时代的小故事
63、《我与地坛》中所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残疾带来的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要不要去死”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64、Z孤绝的自我奋斗史,看似是一种人生的升华,但他时时在饱受着孤绝灵魂的磨难。在爱情里,他即使得到了美丽善良的女人O飞蛾扑火般的热情,但在他看来那只是一份人生的战利品,他不惜将自卑带来的怨愤投注在爱他的人身上。他把O给予的爱当作对这世间征服的勋章。爱情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男女双方的投入,Z没有在这段关系中投入过,他从来没有脱离过自我,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永远活在9岁那年的某个黄昏。他以一颗少年的“雄心”步入成人社会,即使通过奋斗可以誉载海内外,他所拥有的也依然是一颗敏感自卑的少年心。他作画时、构思时,思想背景永远是童年那所大房子。但是他与它之间始终隔着一层,那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差别。“怎么你把他带来了?”“你怎么带他们进来?”这些刺耳扎心的话时常环绕在Z的耳际,作为“他们”是Z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身份烙印。无论在梦中游走还是在现实中穿行,他时刻不忘的依然是阶级差别带给自己的冰冷记忆。说到底,他风华的艺术生涯,以及他在外人看来绚烂一时的爱情,都是他向童年时所遭遇的强势群体的示威,他永远停留在那座代表阶级和歧视的“房子”里。
65、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66、《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67、《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文汇出版社出版。
68、书信《人生重要的是过程》,发表于《三月风》第5期。
69、短篇小说《车神》,发表于《三月风》第1期。
70、书信《给李健鸣的三封信》,发表于《钟山》第4期。
71、说起读书,现在回到主题,就是这本《史铁生散文》。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从封面装帧就很熟悉不陌生,像个老朋友。在中国喜欢文学创作的残疾人,没有不知道史铁生,没有不读过他作品的。史铁生作品中,很多广泛公认的优秀精华部分我都读过。
72、1《合欢树》2《我二十一岁那年》3《我与地坛》
73、 对死亡的必然性的认识,还有对把“有限性”确认为“我”之存在的“原罪”,使得史铁生终形成了他独特的“过程哲学”。既然生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是必然要降临的“节日”,那么“我”终所能拥有的,就是这过程本身。目的那种的虚无性质,使得史铁生在目的和过程之间,更看重过程而不是目的。生命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一面。“我”之存在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具有不断生成的性质。“我”之存在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存在的展开过程,正是在各种可能性中实现的。存在的可能性终又是有限的,即每个个体都只能选择属于它自身的可能性。选择包含着自我舍弃,也意味着自我成全,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同时是一个受造的过程。“我”的这种逐渐生成、逐渐实现自身的性质,可以以《命若琴弦》为例。小说中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的命运本身具有相似性,站远了看,小瞎子的命运就像是对老瞎子命运的重复,老瞎子又是在重复他师傅的命运。特别是当小瞎子爱上兰秀儿,老瞎子就劝告他说,“那号事靠不住。”身为残疾人而爱上一个健康的姑娘,通常会遭受很多的非议和磨难。这既是史铁生自身的经验,又是老瞎子的经验。老瞎子说,“我经过那号事。”他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知道小瞎子在感情上要遭受挫折,因而想劝告,想着让小瞎子放弃。然而,这放弃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他正在感情热的时刻,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割舍与放弃。不放弃也是一种痛苦,只不过这痛苦来得稍微晚一些。终小瞎子也没有能够和兰秀儿在一起,因为兰秀儿的父亲反对他们的交往,甚至还让兰秀儿早早就出嫁了。就目的而言,老瞎子的话是对的,小瞎子和兰秀儿确实没有能够一生一世在一起。然而,这恋爱的过程,他们恋爱的那段共同体验,却不能忽略,不能删除。假若把这段体验被从小瞎子的生命中摘除出去,那么他的人生便少了许多色彩,变得更加黯淡无光。
74、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发表于《希望》第1期。
75、著名词作家、铁生的校友克明主持纪念会。本文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由庞沄提供
76、随笔《病隙碎笔(6)》,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12期;获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77、短篇小说《两个故事》,发表于《作家》第5期。
78、短篇小说《绿色的梦》,发表于《钟山》第2期。
79、中篇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发表于《收获》第6期。
80、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81、《史铁生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82、创作谈《宿命的写作》,发表于《东海》第8期。
83、散文《记忆与印象·2》,发表于《天涯》第4期。
84、《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85、书信《我早就相信写作是宿命的》,发表于《西部》第5期。
86、文学创作其实就是写心里所想。巴金老人说过,文学的高技巧是无技巧。把心交给读者,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87、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家的书架上一个是书多,第二是哲学书特别多。我既意外也不意外,因为他有《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这些特别的作品。也许是因为他的活动半径受限制,所以他的思想走得比一般作家还要更远,他思考更深的这些人生的、哲学的、甚至宇宙的问题。在文学家里面,这一点是特别的。
88、评论家解玺璋研究、关注史铁生多年。他认为,史铁生是位作家、小说家,但也是一位思想者。“史铁生肯于思考的特质,在他早期创作中就表现出来了。
89、 《原罪》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被设定为一个残疾人,但这种原罪实际上在身体健全的人身上也必然存在。1990年,史铁生又写下了《第一人称》,正是意在以小说的形式探讨个体意义上的“我”的存在特质。
90、第一件事是,我们在瑞典居住在一个湖边,有一个比较大的足球场,到傍晚的时候大家会去踢足球。我跟铁生说,我踢会儿球就回来,你一个人待着。他说你把我弄过去吧,我看着你们踢。有一天下午我把铁生背上轮椅给他推过去了,我们玩了一下午,后往回走的时候,铁生了说了一句话,我到今天还记得很清楚。他说“如果上帝让我在这个球场上踢几分钟,就是几分钟,我愿意舍去所有的东西,包括生命”。这句话为什么记忆特别深?我觉得铁生从来没有把肉体和精神割裂开来,即便是肉体这么多年的病痛中,他有良好的心态。我认为他是克服跟疏离了病痛,也从常人的记忆当中疏离出来,他一直坚韧地完成了整个过程。但是他从来没有把这两者割裂开来。
91、散文《随想与反省》,发表于《人民文学》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