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读后感
1、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朱柏庐要求子孙简朴持家。《朱子治家格言》分别从生活用品、饮食习惯,从不造华屋、不贪图良田,到不雇俊美的男仆、妻妾不化浓妆等,反反复复告诫子孙要懂得节制,学会俭朴。
3、对待他人刻薄,而使得家族兴亡的,这样是没有长久的道理。乱了天理伦常的,便会立刻灭亡。
4、那些不正派的三姑六婆,都是做出荒淫之事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姬妾都并非是家庭的福祉。
5、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6、《朱子家训》全文
7、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8、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朱子家训》
9、《谨言慎行》钦章舜
10、《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52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11、读书时,朱柏庐认为不但要记住书中的章节和句子,而且要理解书中的义理。他认为那些为了功名利禄的人虽然也会去理解书中的义理,但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写出好的应试文章。而为了做好人去读书的人则与之正好相反,他们在理解了书中的义理之后,则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修养。
1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5、尽管朱柏庐有多本著作存世,但影响大的还是《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全篇五百余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讲究对仗,朗朗上口,成文问世以后,广为流传,成为清代家喻户晓的经典家训。
16、吃饭的器具要质朴,并且要洗的干干净净。虽然是泥土做的瓦罐,但是要比金玉做的好一些。饮食应当精美而且节俭,多吃园中的蔬菜,这样胜过那些真美的佳肴。
17、《朱子治家格言》在我国家教发展的历史上,虽然出现时间比较晚,但后来居上,它不但内容通俗易懂,篇幅短小,容易记诵,而且全篇用对偶句写成,每一句都由形式整齐、两两对偶的上下句组成,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很容易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这使得《朱子治家格言》自成篇以来,走出朱氏家族的小圈子,广泛地应用于蒙童教学中,风行全国。不仅如此,这份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等名言警句,依然能在如今的街头巷尾、报纸杂志上随处可见。时至今日,《朱子治家格言》仍然对开展家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8、有一位少年名叫陈藩,从小立有大志,决心长大后为国效力,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他独自住在一个小院里,每天闭门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管,就连自己的庭院和房间都懒得收拾。
19、君之所贵者,仁也。
20、“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21、朱用纯《1627年——1698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著明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著有治家格言,大学中庸讲义等著作。这句话就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话。这句话传诵了数百年,已成为家家教子的格言。仅供参考。
22、为了家庭的和睦,朱柏庐认为对家人不能过于刻薄,要“分多润寡”,更不能为了家庭琐事就你来我往地争吵不休,甚至吵得要打官司,结果肯定是大家都会受到伤害。家庭成员一定要宽厚互助,少争吵,多为他人考虑,这样才能做到家门和顺、家庭和睦。
2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24、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25、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6、你要去建造那些华美的工地那,也不要去谋求够买良好的田园。
27、在注重读书方法的同时,朱柏庐又把书分为四个等级,小说、杂剧这类书是不祥之书,是“自误并误子弟”,应当舍弃不读;“诗词歌赋”也是无关紧要的书;平常之人应该读《孝经》《小学》等书;那些“兼通六经及性理纲目、大学衍义诸书”才是上等之学。在朱柏庐看来,子孙们即便不学上等之学,平时也要多读第三种书,读书的同时能“身体而力行之”,就能成为好人。只要实实在在地读书,精通其义理,考取举人、进士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即便是自己考不上,将来对子孙后世的读书应试也是有帮助的。
28、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29、《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朱用纯编写的,其内容工整,涵博大悠远,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朱子家训》10句经典名言,句句博大精深,读完受益一生。
30、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读后感
31、朱柏庐以《朱子治家格言》教子孙
32、兄弟叔侄们应当将多余的财产拿出一部分,帮助那些贫瘠的人。家中的男女老少,应当有严格庄重的言辞。
3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34、感悟:本家训开笔便直言了君臣关系。作为国君,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管理大小事务,只有施仁政,修仁心,去爱人,政权才能稳固。而作为臣子,重要的则是忠诚,朱熹说的做为臣子的“忠”,一是指的忠君爱国,二是指的做人忠厚、善良,做事认真、具有笃实的品行,这一品性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上。
35、见富贵而生谄容者,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36、“清代家教家风”篇
37、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8、受到了他人的帮助,即便是一滴水的恩惠,也应当以涌泉一样去感恩回报他。
39、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40、(本文选自李兵著《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中华书局2020年11月出版)
4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42、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43、《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44、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4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6、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47、性格乖张怪癖的人,却总是自以为是,常常因做错了事情而懊悔不已。甘心颓废自暴自弃的人,是很难成家立业的。
48、朱柏庐要求子孙树立起通过读书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提出,读书的目的是学习圣贤之道,而不仅仅是为了考科举做官;即便是做官,也不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天下。因此,他要求子孙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49、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50、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穿衣吃饭是极平常的事情,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更言其小,区区小数,所值几何?一般人往往不加珍惜,随意糟蹋。朱柏庐谆谆教诲下一代,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朱柏庐认为:切莫把日常的事物看轻了,要知道父母谋衣谋食的艰难,桩桩件件来之不易。它包含着饮水思源、不要忘本的意思在内。
51、这句话告诉我们,饱时要知饿时饥,勤俭节约要坚持的社会传统美德。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一粥一饭、半丝半缕来之皆不易。曾几何时,我们的先辈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仍然吃不饱穿不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过上了小活,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52、这句话是清朝初年的朱用纯先生说的。
5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清时期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
54、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55、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朱子家训》
56、读朱子家训的时候让我深深感悟,我们小时候应试教育没有机会读经典,以致长成人后还对人生很迷茫,不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百态,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常常因为一些人和事而活的不开心;如今读到这些传统文化经典后,才开始觉醒和清明,所以我映像深的就是朱子的这句“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57、朱柏庐告诫子孙不能忘本,要忠厚持家,“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强调对祖宗的敬畏之心应常存心中,祭祀时一定要诚敬,这是忠厚的表现。
58、第一,要求勤俭、忠厚治家。在父亲殉难之后,母亲年迈多病,弟弟妹妹又年幼,生活拮据,朱柏庐勇敢地挑起养家的重担。他深刻地意识到勤俭治家的重要性。全篇五百余字,其中规劝子孙勤俭、忠厚的内容就有三百余字,超过全文的一半,完全可以说勤俭、忠厚治家是《朱子治家格言》的核心内容。《朱子治家格言》开头即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其实是我们的生活良方。人们在打扫、整理家庭的同时,陶冶了自身的情操,当把家里打扫整洁后,看着干净有序的环境,整个人的心情都会豁然开朗,这是勤劳直接的好处。
59、臣之所贵者,忠也。
60、中华传统家教家风
朱子家训读后感
61、意思就是说:天亮了就起床,先洒水把庭院打扫干净,要让室内外都清洁整齐;天晚了就要休息,睡前关好门窗,该锁的要上锁,必须亲自查看。
62、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3、第三,要求子孙择友而交。交友必须谨慎,不能跟品行恶劣的年轻无赖交朋友,如果和这种人在一起,必然会被他们连累、影响,应该虚心地与那些阅历丰富、办事老实、规矩稳重的人交往。交朋友的时候,一定不能用金钱、权势作为衡量标准。
64、兄之所贵者,友也。
65、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夕卜,宜法肃辞严。——《朱子家训》
66、第二,注重家庭的和顺、和睦。在朱柏庐看来,伦常是维系家门和顺重要的条件,如果家中的伦常出现了混乱,家庭可能很快就会走向衰败。家庭的伦理关系出现混乱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轻信妇人之言而破坏了骨肉亲情,过分看重钱财而怠慢父母等。因此,他在家训中告诫其子孙应该恪守伦常,各安其分,重视亲情。婚姻是家门和顺的重要表现,婚姻首先应该看重男女双方的人品,而不应该看重对方钱财的多少。
67、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68、要求子孙处世时宽厚友善、谨言慎行。朱柏庐告诫子孙要待人宽厚友善,与人为善。不管是对家人、对下人、对亲朋、对肩挑贸易者,还是对“穷苦亲邻”,都要秉持勿刻薄、多温恤的态度。
69、生活好了我们仍然要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70、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
71、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72、亲近那些不良少年,时间长了,一定会受到牵连。屈意去侍奉那些老练而有道德的人,便可以依靠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73、朱柏庐要求子孙尽量做到谨言慎行。处世一定不要多说话,更不要说人是非;话说多了很有可能会说错话,从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话,听别人说话后要多想一想再去处理。如果与人因某件事起了争执,要心平气和地反思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错误造成的。
74、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7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出自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想来处的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线要常常想到得到这些东西很艰难。它告诫人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还要饮水思源不要忘本的美德。
76、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压有才华的官员,很多有识志士被关进牢里。政局混乱,民不聊生。
77、弟之所贵者,恭也
78、在清初家教文献中,影响大的应该是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为了区别于朱熹的《朱子家训》,一般把朱柏庐的家训称为《朱子治家格言》。
79、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一副谄媚的样子,这样是可耻的。看到贫困的人,便装出一副骄傲的态度,这是卑贱的。
80、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81、和那些肩挑的小商贩们做生意,不应当让他们占便宜。见到贫困的亲情、邻居,应当多多抚慰他们,为他们提供帮助。
8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朱柏庐的名言,出自《朱子家训》。
83、仔细读完《朱子治家格言》里的每个字,我感觉到这篇家训就像一位老诚温厚的高龄长辈把治家、处世之道,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一大群晚辈娓娓道来的言语的真实记录。归纳起来,《朱子治家格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84、朱子家训的小故事有一个叫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85、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86、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看他。见陈藩住的房间乱七八糟的,薛勤不禁皱起眉头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把房间打扫干净再接待客人?”陈藩昂起头,不以为然地回答:“男子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做打扫房间的小事?”薛勤虽然为陈藩年少就有澄清天下之志感到敬佩,但他很不赞同不爱整洁的理由,反驳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藩一时无言以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他明白了凡事要从小处做起,懂得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