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0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4 07:15:46

一、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

1、第一感触,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的机灵,也的忠心,很会打架,可以72变换;唐僧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但太柔弱了,一下子就被捉住了;猪八戒像一只懒“虫”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好吃懒做,而沙和尚则对师傅很好,很老实的印象,虽然不厉害,但是我很喜欢他。

2、沙悟净心地善良,任劳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净有个缺点就是不敢反抗。

3、这本书很经典,我要多多的看这类的书籍,充实自己,又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4、书中主要写的是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在这一路上斩妖除魔,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5、作者:黄浩瑀指导教师:赵秀英

6、(高中语文)《鸿门宴》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7、西游记中的真经就犹如每个人的追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就犹如身边帮助你前行的父母、老师和朋友;八十一难可能很多,但也可能不多,困难虽然可怕,但只要有要有虔诚的信念,乐观的心情,成功每个人都能做到!

8、《西游记》除了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道理和启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不听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遇到麻烦要动脑筋,不能不听别人的意见。

9、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坚持不懈,值得我学习。一路上,他们翻过了多少山,走过了多少片树林,打败了多少妖精,这是多么艰难的一路啊!可他们却没有放下的念头,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吗?想到这儿,我不禁低下了头,他们那么困难,都挺过去了,还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呢?我遇到的困难与之相比,不是显得太渺小了吗?

10、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其中我喜欢的是《西游记》,因为我小时候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西游记》,它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它的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此次以后我就喜欢这部小说。

11、《西游记》这一本书给人印象真的是太深刻了。我都看了几十次了。

12、其中,我喜欢的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忠心耿耿地保护师傅,不知收拾了多少妖怪,还帮助了许多百姓。我佩服他得五体投地,有时还幻想着自己就成为了孙悟空。

13、不过我也挺喜欢猪八戒的,他圆圆大肚子看着就惹人喜爱,长着大得像扇子一样的耳朵,可爱极了!

14、★《西游记》读书心得500字3篇

15、道可道,道。名可名,名。如果说《西游记》第二回讲的是菩提祖师传授悟空之道的故事,那么第四回,就是悟空获得之名的故事。第二回和第四回对照着看,就会看到悟空的欲望是如何一步步被点燃的。

16、在这本书里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爱的故事情节,其中我爱的故事就是"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讲述的曲折离奇,有很多动人的情节而且被电影按翻版的形式播放过呢!我第一遍读时,感觉白骨夫人太坏了,孙悟空太可怜了,当和妈妈一起看到这里时,痛哭流涕,很想将白骨夫人揍一顿。经过多遍阅读,悟空一次次的被误会,以及他对身边人的谅解,终经过种种磨难,师徒四人终于取得圆满的结果,或许人生也是如此吧!

17、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他取到真经时,还求佛祖让自己下凡来玩呢!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来的。

18、唐僧师徒四人这一路有很多危险,也有矛盾。白骨精曾三次变作人形,被孙悟空一眼识破,当场打死。唐僧误解孙悟空滥杀无辜,把孙悟空赶走了。但当唐僧再遇到危险的时候,孙悟空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师徒二人冰释前嫌。这一路,自然环境恶劣,有火焰山,狂风暴雨,有大江大河阻挡他们的去路,他们披荆斩棘,坚定信念,一直求取到真经。

19、《西游记》是由明代作家吴承恩编写,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唐僧奉命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取经途中解救了孙悟空收复了沙僧和猪八戒,孙悟空三人为了报答唐僧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修得正果。

20、阅读名著《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五

二、看西游记读后感500字左右

1、这部名著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中唐僧心地善良,心志坚定,一心一意想取得真经,修得正果。虽然他历经磨难,但取经的决心却毫不动摇。后取经成功后,被如来佛祖封为檀功德佛。

2、它讲述了师父以及三位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经,斩妖除魔一共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里面的故事曲折动人,耐人寻味。

4、“闯”,他从石头中迸没,阅历了一些折腾,授到启发,击定主张寻师学艺,于是他不畏艰巨险阻,跑遍天南海北,终于寻到良师,学到七十二般变更,学得一个十万八千面的筋斗云,使他后来在与经路上受害非浅。

5、智狡猾,是会讨别人欢心又耍小聪明的一个。沙僧忠厚老实,勤勤恳恳,是三人中踏实恪尽职守的一个。对于唐僧我却没有太多的恭维,遇到危险时只能念经,叫徒弟。但正是他的这一身浩然正气才把大家牢牢的凝聚在

6、从那以后我做事每次都做到底,没有放弃过。

7、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路上,经历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事就不要怕辛苦,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8、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是花果山灵石孕育,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救下孙悟空。孙悟空很感激,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孙悟空性格聪明、活泼,勇敢、敢于反抗,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9、★《西游记》读后感500字6篇

10、这本书讲的故事虽然是神话,但在现实中却很有意义。它告诉我,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必须不怕艰苦,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其次,还要和同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大的优势。

11、念和信仰让他们化解万难,不断朝目标前进。

12、《西游记》读后感500字精选3

13、这本书故事有趣,想象力丰富,里面的人物被大作家吴承恩描写的栩栩如生。唐僧的精神和意志把我深深地感动了,因为他不怕风吹雨打,坚持去西天取经。多次被妖怪抓到洞里,他始终有一颗信佛的心。孙悟空可以说是一整部作品的中心,取经时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是他们师徒四人的长途历险,更是个人降妖除魔的冒险经历,他在我们青少年儿童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在三打白骨精、三藏恼恨逐高徒这个故事中,别看孙悟空要强,他在跟师傅告别时还忍泪告别的,但到后他还不是去救师傅了吗?他就是嘴硬心软,用东北话讲:“这个人儿,杠杠的。”

14、童话|丛林霸主大蟒蛇(已发表)

15、在这本《西游记》中,我喜欢的莫过于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了,我敬佩的是孙悟空借扇子时的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

16、书的作者吴承恩为我们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个徒弟历尽艰难险阻,斩妖除魔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他们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才使我费寝忘食地把这本书读了个透切。

17、孙猴子这种坚定不移的拜师学艺的精神,让小小的我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过”这句话有了始步地意识。只有在台下付出艰难地劳动,通功长期地学习,一直地实际,才干失掉本事,控制技巧,赢得他人的尊敬。

18、唐三藏从小在寺庙里长大,方丈很是看中他,后来皇帝派他去西天取经。唐三藏路经五指山的时候收取了大徒弟孙悟空(齐天大圣),路过一条河的时候白马因被小白龙吃了,收了小白龙做白马,路过高老庄收取二徒弟猪八戒(天蓬元帅),路经流沙河收取三徒弟沙悟净(卷帘大将)。他们师徒四人加一匹白马跋山涉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来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19、我很欣赏他们,但是他们的替天行道虽然遏制了奸臣贪官的权益,可他们应当知道,他们的替天行道,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巨大的危险和不利。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呢?这当然就是——正义感,是正义使他们除暴平安,替天行道的。

20、《西游记》读后感500字篇5

三、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500字

1、《西游记》中我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机灵、善良、调皮,在师徒四人中,孙悟空一般都是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却总是轻易的被那些装成好人的妖怪欺骗,而对打死妖怪的的孙悟空处以紧箍惩罚,甚至直接把他赶回花果山,可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谨遵师命,当八戒又找到他去救师傅时,他没有半句怨言。

2、本书中,我崇敬、仰慕的人是行者武松,他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和十八碗酒的力气,打死了吊睛白额大虫,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在店里喝酒和打虎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武松的很多英雄气概。他坦白直爽、争强好胜。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他在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主动自首。之后,他又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这些祸害后,用鲜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这可以看出他敢作敢当,光明磊落,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我们要向武松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先生写的一本章回体小说,《西游记》主要讲的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书中故事有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界芭蕉扇等。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在书中虽然沙僧的存在感极其的低,但是在书中沙僧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之所以说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是因为如果他不在,就没有人在一路上背着行李了,他虽然并不是很厉害,但是他默默奉献的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4、佳作选登|家乡的风俗——蒸年糕(部编版六下习作①)

5、在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和尚四人当中,我喜欢的是孙悟空,他真不愧是当年大闹天庭的齐天大圣,既能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又会72般变化,火眼金睛,看透妖魔鬼怪变化等等。他聪明,机智又嫉恶如仇,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怪,积德行善,为民除害。孙悟空是一个荡魔除邪、匡危扶倾的英雄豪杰。他以叱吒风云的战斗姿态,救民於水火,除霸於当道,表现了极大的救世热忱。套用神灵启示乌鸡国众僧的话语,他「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还具有顽强执著、不屈不挠的英雄品质。在打白骨精、降平顶山和狮驼岭妖魔、借芭蕉扇等过程中,他都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战斗。

6、《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读《西游记》主要是看古人们为了追求人生信念而如何克服千难万险、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上世纪20年代,《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作为新文学运动的援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古典小说名著的地位大为提高。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吴承恩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下面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7、读了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唐僧师徒那样朝着目标努力,永不放弃,并给自己写了座右铭:不达目标决不放弃!

8、唐僧是个为了自己的信仰,他意志坚强,不被财色所迷惑,不为死亡屈服的人。

9、这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苦难、斩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中午的四个人物:诚心向佛的唐僧、正义大胆的孙悟空、纯真善良的猪八戒、心地善良的沙僧。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不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艺技的高超,也许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10、这本书讲述了唐朝的大地上,高僧玄奘带领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而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们登上灵山取得的成就,而是他们能取得真经的来源——目标。他们虽然出发点不同,如:唐三藏是被唐太宗派去西天取经的,而剩余三人是由菩萨点化而来的。但经过苦难,心中有了目标。这种目标会渐渐变成信念,终会取得真经。

11、至于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哪里去了?当然也成佛了!接引道人修成了接引佛(又称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三位被称为:西方三圣。接引佛手常持莲台,接引众生,身高丈法力无边。准提道人后来化身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的母亲,现在称准提佛母或准提菩萨,准提菩萨汉译还有准胝观音、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

12、沙悟净却截然不同,他是书中我喜欢的人物,他的身上让我看到一种无奈,一种沧桑,一种淡然。他默默地承担着挑担子的苦活,再累也不会像八戒那样向师傅撒娇:“累坏我了,师傅,咱休息下吧。”,更不会像孙悟空那样任性地抛下行李,不负责地回流沙河去。他只是默默地保护着师傅,默默地从孙悟空手中牵过白龙马的绳子,即使他那时也很累。他的眼睛很清澈,不像悟空那么灵动闪烁,不似八戒那么狡黠,只总是那么静静地望着远方……

13、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14、提起《西游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暑假期间,我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刚开始我只是随手翻翻。谁想到这一翻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里面那精彩的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身临其境。

15、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16、经百般修炼,从一窍不通的孙悟空成了百窍通,七十二般变化都学会了。真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因它百般卖弄被逐出了师门,直至花果山去打那魔头,一跃筋斗云,一拳打的魔头小妖们落花流水,好一个武艺高强、胆大心细的孙悟空……

17、沙和尚,又名沙悟净,他是唐僧的三徒弟。他本是天庭卷帘大将,因惹怒了王母娘娘,被罚下天庭。被唐僧收为三徒弟。沙和尚任劳任怨对师傅忠心耿耿。

18、《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担,这些困难也许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在此就要锻炼自己不怕困难,以及坚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19、在《西游记》中,我喜欢神通广大,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了。瞧!他火眼金睛绝不放过一个妖魔,金箍棒下也绝不对一个妖魔留情,就算是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都要对他唯命是从。

20、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