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艾青(第一篇)
1、编辑部对所有来稿具有修改权.
2、注:本活动为公益活动,没有任何费用。
3、第四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再强调,强调“黎明”近在咫尺,既是强调,也是承诺,这一份强调和承诺让“黎明”更有力量,也让人们更有信心。
4、仿佛昨日的那轮黎明从未降落
5、连那些因正义而战争的负伤者
6、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
7、藤蔓悄悄生长,枝叶一路向南
8、看见母亲为他解开裹住乳房的衣襟
9、1933年3月28日,正当明媚的春天,作者在上海监牢的不眠之夜,借铁栅外的灯光,在拍纸簿上写下了这首悲壮的叛逆的诗篇《芦笛》,他控拆这个没有自由的罪恶世界。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已故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内尔(1880—1918)而作。艾青当时在牢里正在看阿波里内尔的《ALCOOL》诗集(法文:酒),情绪受到感染,他像酒一般被点燃起来。他引了这位他所挚爱的诗人的两行诗当作《芦笛》的题记:“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关于这首诗,艾青作过简要的解释:“我把芦笛象征艺术,把元帅节杖象征不正的权力;诗里骂了白里安,骂了德国的俾斯麦;而且说我将像1789年似的向巴斯底狱伸进我的手去,而这个巴斯底不是巴黎的巴斯底狱。”
10、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11、②喜爱、支持电影事业;
12、艾青诗画沙龙文化志愿者
13、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高勋章。
14、艾青归来之后创作的一首哲理诗是《鱼化石》。《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15、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16、新诗赏读|戴望舒的现代诗歌赏析
17、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
18、诗人通过“我”来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整首诗写得明丽潇洒,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光明的一种渴望。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艾青提出的新的自由诗体的重要特点: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
19、“散文美”在新诗的创作中,如果掌握得好,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这种“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就会“肉体地诱惑了我们。”我们不能不为它倾倒了。
20、1937年5月23日晨
黎明艾青(第二篇)
1、我只会可怜地凝视着东方,
2、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3、作品原文: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4、艾青诗歌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
5、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6、嘴唇亲向你的任何一个部位
7、1932年艾青创作第一首诗《会合》,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4期合刊。
8、诗人的奇特想象在这首诗里发挥了重要作用。诗人的心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的黎明就要到来,然而,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从通常的思维逻辑着眼,即写人们怎样祈盼着、或迎接黎明到来,而是从相反的角度,即从黎明就要到来着笔,以黎明的眼光和心绪来写。
9、我走过那些不平的田塍,
10、先睹为快|往期精彩|剑蓝原创|
11、更不敢拂逆和迫切的期待啊——
12、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13、①浪漫的诗人、世俗的反叛者、讴歌光明;
14、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
15、和那些永远污秽的天井,请打开那糊有花纸的窗子,请打开那贴着春联的门,请叫醒殷勤的女人,和那打着鼾声的男子请年轻的情人也起来,和那些贪睡的少女,请叫醒困倦的母亲,和她身边的婴孩,请叫醒每个人。
16、《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就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当时诗人才22岁。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17、全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难,因而格外动人。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
18、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19、这首诗之所以亲切感人,不仅在于这些细节的真实生动,更在于通过这些细节,所传达出的革命的意义。
20、又提及了“黎明带给他自由的愉悦和工作的热情” 黎明仿佛就是作者的一碗鸡汤,一个动力,一位时时鼓励他的朋友,给予作者的是力量和勇气。所以作者不愿黎明消失,黎明的消失会让作者联想到可怕之物 可见作者对黎明的喜爱和珍惜,黎明对于作者而言是重要的。
黎明艾青(第三篇)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2、这种忧郁表现在两点:其强烈的抒情色彩。这首诗可以说是作者的自白。作者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诗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
3、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4、艾青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是充分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新诗的“散文美”要求的。因而,在他的许多诗篇中,这种“散文美”流溢得淋漓尽致。《黎明》这首诗,“散文美”的流溢就很杰出。
5、“散文的自由性,给文学的形象以表现的便利;而那种洗炼的散文、崇高的散文、健康的或是柔美的散文之被用于诗人者,就因为它们是形象之表达的完善的工具。”
6、《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唐)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8、从艺术手法来看,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超然于物外,想得更深远。的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9、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10、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作者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作者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11、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啊……
12、(主播简介)中华,一个热爱生活,喜读好诵的老者。醉心于情由心生,用心发声,学而不止,乐此不疲。曾是下乡知青,中学教师,企业干事高级政工师。愿结交志同道合者,用声音演绎生活的美好,传播时代的强音。
13、点击以上链接可听到诗文朗读与赏析
14、“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对,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白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15、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16、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17、《春》作者:朱自清
18、已借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19、《黎明》这首诗在“散文美”的把握上,可谓是出类拔萃。我们再举出一段:
20、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象征诗。诗的首节以沉痛地调子慨叹着祖国大地千里冰封,雪飘的隆冬景象,暗示着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将全诗封锁在一片寒冷的气氛之中。“风”、“老妇”、“土地”与“古老的话”以苍老、深沉的历史见证者的形象出现,将要把黑暗的现实一一诉说。诗的现实描写与情感抒发随之展开。
黎明艾青(第四篇)
1、——————————————————
2、我们试举例来说明,诗中有这样一段:
3、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高勋章。
4、当我在那些苦难的日子,悠长的黑夜把我抛弃在失眠的卧榻上时,我只会可怜地凝视着东方,用手按住温热的胸膛里的急迫的心跳等待着你──我永远以坚苦的耐心,希望在铁黑的天与地之间会裂出一丝白线——纵使你像故意磨折我似的延迟着,我永不会绝望,却只以燃烧着痛苦的嘴问向东方:“黎明怎不到来?”
5、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
6、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7、当我在那些苦难的日子,
8、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真切的诗情。
9、带着扁担所发出的微响,
10、★《艾青诗选》优美语句及赏析
11、诗的前六节形象而凝练地概括了一条鱼从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到无辜遇难被泥土掩埋到演变为化石的生命历程。这条鱼在生命的早期是极富朝气的:“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但是,一场意外之灾使它们被深埋、被风化,成为化石,沉默得“连叹息也没有”,“看不见远天和近水,也听不见浪花翻腾的声音”,肉体虽完整,生命的活力却早经压抑,成为一具死尸。
12、(往期精彩•推荐阅读)
13、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请鸣响汽笛来欢迎,请吹起号角来欢迎,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请搬运车来搬去垃圾。
14、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15、《艾青诗选》——《浪》朗读与赏析
16、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17、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18、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19、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20、《艾青诗选》——《月光》朗读与赏析
黎明艾青(第五篇)
1、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春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2、诗的“小引”就使我们深切地感到了吹号者和号角、号声以及广阔的原野,血肉地成为这首诗不可分隔的艺术生命的整体。
3、用手按住温热的胸膛里的急迫的心跳
4、在那芦蒿和荆棘所编的篱围里
5、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竞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6、艾青怀着对党的信任写下这一诗篇,让我们看到了党的精神、党的力量,也看到了党的未来。如今诗中的一切已经实现,人们仍能不断展望未来的“黎明”。因为“黎明”早已不在朝夕,当人们选择相信“黎明”,“黎明”便已成永恒。
7、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
8、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9、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10、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这是《礁石》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11、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
12、诗人通过“我”来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整首诗写得明丽潇洒,娓娓动听,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对于光明的一种渴望……
13、但诗中的“散文美”,是很不容易掌握的,弄不好,就会“散文化”。一字之差,相距,艾青是坚决反对诗的“散文化”的。他说:“有的诗写得太拖沓、冗长、啰嗦,过分铺张、海阔天空不着边际”。怎样才能避免“散文化”呢?关键是要分清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在题材选择上,在含意的思考上,在句子的运用上,都必须十分讲究。诗和散文在创作上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
14、其写实和象征交织。作者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对祖国的“黎明”也抱有乐观的信念,作了美妙的抒写。
15、★《艾青诗选》名篇摘抄赏析5篇
16、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17、《黎明的通知》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2年所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唤起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18、副总编:张红梅小桥流水田红
19、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
20、诗人不仅是在祭奠一个渺小的生命的逝去,更是表达对自我命运的叹惜。十年政治浩劫夺去了无辜的知识分子群体宝贵的光阴,不仅摧残着他们的肉体,更压抑着他们的神经。“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是何等的悲哀,它形象地暗示了文革对于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极端压抑,而“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则表明即便是重获自由,他们的灵魂早已麻木,感知不到曾经的生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