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00字【文案103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9 00:52:06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1、陶渊明隐居的积极看法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

(2)、     陶渊明当然绝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隐士形象,他自豪于祖上的功绩,身受正统的儒家教育,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理想抱负,但他在选择归去之后,将前半生的政治理想轻轻放下,将修齐治平的用世情怀深深收藏,虽然他还关心朝政,但却很少再提起年少的猛志,种豆赏菊,斗酒聚邻。正如苏轼所赞:“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3)、生活像一条大河,起起落落。人一旦习惯了被人潮、被生活推着走,习惯了安于现状,反而可能会失去更多。

(4)、陶渊明的才华和德行,是他能够巍然屹立诗坛的原因。

(5)、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6)、有时候离经叛道的“出格”,可能正是脱胎换骨的契机。早在一千五百年前,陶渊明就为我们做出了示范:生活是为了取悦自己,而非让他人满意。

(7)、君子忧道不忧贫,物质虽贫乏,却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可是一个人的精神富有,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呀!

(8)、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他住在庐山之麓,当时庐山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叫做白莲社,由一位大学者主持。这个领袖想请他加入白莲社,有一天便请他赴宴,他所提出的条件是可以在席上喝酒。这种行为是违犯佛教的条规的,可是主人答应了。当他刚要签字正式入社的时候,他却“攒眉而去”了。大诗人谢灵运很想加入这个白莲社,可是找不到门路。那位法师还想跟陶渊明做朋友,所以有一天便请他和另一位道家的朋友一起喝酒。他们一共三个人:那位法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那位朋友代表道教。那位法师曾立誓终生不走过某一座桥,可是有一天当他和那位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他们谈得高兴,不知不觉都走过了桥。三人知道的时候,不禁大笑。这三位大笑的老人后来成为中国绘画上的常用题材,因为这个故事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欢乐,象征着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三个宗教的代表人物的欢乐。

(11)、选择了林荫小路,就放弃了阳光大道;选择了欣赏奇景,就放弃了平坦旅途;选择了奔赴远方,就放弃了现世安稳……

(12)、    而今天,我们再读陶渊明,于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来说,读出来的陶渊明又有不同的答案。

(13)、他的思想在后世影响了无数人,当人们如痴如醉地读他留下的125首诗、12篇文章的时候,他们不仅喜爱陶渊明“我醉欲眠卿可去”的率真性情,更多的是被他诗文里蕴含的平静力量所打动。

(14)、“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

(15)、胡砚池老师说,陶渊明性情洒脱,真实自然,不刻意雕琢,不曲意逢迎,形成超旷的人生态度,达到洒落的生命境界,这才是其诗的高妙所在,这种生命境界,比他的诗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16)、看似杂乱的拼凑,无一生僻字,其实却向世人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18)、这首诗被称为《杂诗》因为真的很杂,好像各种名言警句的拼凑,但是每一句都值得仔细品味,每一句都有大境界,都富含哲理。

(19)、三年后,一场大火毁了陶渊明的庄园,让他原本贫困的生活更是变得一无所有。

(20)、陶渊明在彭泽县任职八十一天,郡里的督邮(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守的重要属吏)来到彭泽,要求陶渊明“束带见之”。陶渊明认为这是一种屈辱,叹息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愤然辞官而去。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以后,陶渊明寄情田园,穷困潦倒:“寒馁常糟糠”,“寒夜无被眠”。饥寒交迫,没有动摇他归隐的意志。饱尝艰辛的陶渊明,对农民生活、生产、感情有了深切地了解和体验。他的思想也有了升华,明白了“衣食终须记,力耕不吾欺”。这期间,他除了喝酒,还写下了大量田园诗作和优美的散文。晚年,他写下了自己的自传体小品《五柳先生传》等作品。今保存下来有《陶渊明文集》。

2、陶渊明的人生态度300字

(1)、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2)、自信满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4)、陶渊明的内心乱得像团麻,难道这一辈子,就这样被白白蹉跎掉吗?“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5)、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祖父曾为武昌郡守。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6)、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7)、陶渊明从从自身性格和性情来看,他崇尚老庄、追求自然,喜欢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做官或许不是他本人所愿,他鄙夷世俗,看不起那些趾高气扬、装腔作势的大小官僚,对官场的那些繁文缛节也深以为恨。但传统的价值观念,特别是由孔子开创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又不得不出世做官,一生挣扎在进退之间。儒家讲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使得陶渊明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积极进取,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又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代知识分子在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走上仕途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现实的丑陋又让他们思想充满着矛盾。为了不违己志,终只能选择“独善其身”的归隐。但他们心中的“独善”,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独善,而是与“兼济”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暂时的“独善”是为了时机成熟的兼济。陶渊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独善”,而是为了寻求自由的精神家园。

(8)、陶渊明既无法改变黑暗的官场诡谲,又无法违逆自己心中的道义准则去适应,于是只能孤单出走,保全精神世界的清澈和洁净。

(9)、一个声音说:“这个时代还是有希望的,归隐的谢安不是又东山再起了吗?如果不是他带领八万精兵收复黄河以南的失地,东晋怎么会为自己赢得一次喘息的机会?”

(10)、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初的样子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只是骨肉之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11)、这是怎样惬意的生活啊!在锄完地腰酸背疼地回到家里,悠闲地喝上一壶小酒,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这其中的情趣,岂是用语言能表达的?“人生若寄,憔悴有时”,他一口气又写了二十首《饮酒》:

(12)、胡砚池老师介绍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陶渊明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田园诗派,一改魏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陶渊明的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原始自然艺术的顶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平淡自然”,具体来说有三个特色:一是情、景、事、理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三是精当而不露痕迹的语言锤炼。并以《闲情赋》《咏荆轲》《饮酒》《读山海经》《归园田居》《和郭主薄》《拟挽歌辞》等诗为例,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了一个情感真率、性情洒脱、自然生动的陶渊明。

(13)、也许孩子们不理解他的选择,甚至会埋怨他。可是难道不应该给他们留下一些精神财富吗?

(14)、五柳先生是个爱“折腾”的人,从二十岁开始游宦生涯到四十岁彻底归隐,在此间的二十年里他频繁游荡于仕耕之间。

(1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6)、其实在他的心里曾经住着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可是他知道自己娶不了她,她门第高贵,她的父母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17)、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陶渊明心里感受到了为人父的快乐,然而贫穷的生活使孩子们经常挨饿,他的内心隐隐作痛。

(18)、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19)、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0)、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3、评价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忽然,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声音哈哈大笑起来:可笑啊,可笑!一个“形”、一个“影”,没有了人的“精神”,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陶渊明的性格是矛盾的。仕与隐的彷徨,双重人格的碰撞,使他身处事理冲突的怪圈,他的卓越在于,通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的和谐,他的矛盾性格终趋于“和谐”。而终他的矛盾人生也无需再纠结!

(3)、《与魏居士书》: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曰“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受其后之累也。

(4)、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

(5)、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

(6)、陶渊明写这首诗,正是辞官归隐第八年,诗中传递着对现实的勘破、对人生际遇的愤懑和悲凉情绪。

(7)、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来自生活,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8)、他八岁就没有了父亲,妻子是母亲做主给他娶的,那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憨厚朴实,陶渊明和她在一起,虽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但是现在她死了,他心里仍然觉得空荡荡的。

(9)、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藏在心中。现在的生活太过繁杂,人们在乱世之中,费力去找一种诗意栖居。但很少有人发现,照顾好自己,遵从于自己的内心,才是好的诗意生活。

(10)、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1)、    答案不得而知。毕竟时代不同,读出的陶渊明也不同。如六朝人看重他的隐士风度,唐朝人喜爱他的酒徒气质,宋朝人则推崇他的诗文才华……

(12)、陶渊明的一生就像逐日的夸父,他总在诗与酒之间一遍遍的拷问自己:本心追寻的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

(13)、所以,他的孙子才可以娶到当代名士孟嘉的女儿,也就是陶渊明的母亲。

(14)、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二十岁时,陶渊明家庭尤其贫困,开始游宦生涯,谋求生路。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严重,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一直感到苦闷和彷徨。可是因为生计困难的原因,他二十九岁做了江州祭酒,但又不堪吏职,自解归家。不久,州里又招他做主薄,他选择了辞却了事,依旧在家闲居。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的时候从都回家,在规林遇到大风,在此作了一首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于回家的渴望,对园林的眷恋。此后,又出任小官,不仅不能施展抱负,而且受制于官场,精神不得自由,苦闷不堪。公元401年,陶渊明母亲亡故,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希望有所作为,出任刘裕参军。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治黑暗腐败,尔虞我诈,他又显得有些看不惯。此时,他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又依然眷恋田园。“园田日梦想,安得欠离析”,矛盾于“仕与耕”之间数十年,他已经看透了仕途,也厌倦了这样的官场生活,可是矛盾中挣扎的陶渊明似乎还没有终放弃自己入世为官的理想。公元405年,陶渊明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陶渊明被迫要求着官服去见“狐假虎威”的督邮,他觉得自己不能向仗势欺人的小人低头哈腰,献谄媚,遂解印绶,辞官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此传为美谈。归家后作《归去来兮辞》,正式归隐田园,直至终老。表面上,诗词内容表达的都是一些归隐田园后的轻松愉悦,从深层内容,不难看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从某种程度来说,陶渊明的隐逸,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归隐田园,既是心灵自由的召唤,更是政治条件的逼迫。所以,即使面临生活的压力,几次三番的犹豫和纠结之下,终还是选择归隐田园。    

(15)、提起陶渊明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那可是贵族中的贵族。他姓“王”,仅这个姓氏,陶渊明奋斗一辈子也赶不上。

(16)、陶渊明对政治是有较高理想的,但他找不到实现这种理想的道路和可能。面对当时污浊的官场、昏暗的政治,他报国无门、进取无望。目睹权利的角逐官员们满心私欲、陶渊明难与苟同。迫于无奈,他只好辞官归隐,躬耕田亩。对陶渊明来说,生存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出仕为官,有俸禄其生活,但必须违心与世俗同流;另外,就是隐居田园,自己从事劳动,维持自己的生活,这样可以自由随性,保持自己的本真,坚持自己的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宁可肉体受苦,也不愿意精神遭受折磨,保持心灵的纯洁。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后人称赞、钦佩乃至效仿。古今中外,大凡有才之人,无不渴望建功立业,只是后来四处碰壁,才心灰意冷。考察他们一生的轨迹,往往有这样一个规律:当他们有机会展露其才有用世之时,他们大都倾向于务实,在思想上多以儒家观念为指导;而当他们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时,尤其感到郁郁不得志时,其思想往往倒向老庄。以“入世”思想开启人生,以“出世”思想结束人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典型人生道路!

(17)、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18)、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我是哪里人,你们不是都有高贵的门第吗?我没有,我只知道我家后院有五棵柳树,这就是我的号。以后我就叫:柳、先、生!

(19)、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外祖父孟嘉是当代名士,喜好饮酒,行为放达,超然物外。长大后的陶潜也颇有些像外祖父遗风。外祖父家有很多藏书,陶渊明便有了机会阅读古籍,了解历史。因此,陶渊明自幼习得许多儒家经典,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有“猛志逸四海”的志向。但在东晋那个时代,老庄思想盛行,所以陶渊明又接受了许多道家思想。年少时即性喜自然,在他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可以证明。无事静坐,观赏、感受自然之美景。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兼备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他成年以后,就有了很多深刻的影响,这大概是造成他思想矛盾的一个根本原因。他既有道家的出世思想,又有儒家的入世思想。

(2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4、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作文

(1)、《晋书·隐逸传》:厚秩招累,修名顺欲。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3)、可是建功立业的理想呢?“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豪情呢?难道一辈子就守着祖上留下来的这几亩薄田生活吗?

(4)、虚名是世上骗人的东西,生活不过是按照本心过活。熙熙攘攘间,许多人忘了生活的本意,反而让生活凌驾于自己之上,把自己雕刻成千篇一律的模样。

(5)、陶渊明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所以他辞官回家,过上心中向往的隐居生活。越是相像的人,越是互相喜欢吧。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7)、那是他人生中留下来的的一篇关于爱情的文字。就是通过这篇赋,我们才知道,少言的陶渊明,原来在少年时代曾经拥有过一段如此刻骨铭心又如此唯美浪漫的爱情。

(8)、“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9)、别人可以顺势而为,但是他做不到。毕竟他一直生活在东晋,他的曾祖还为东晋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10)、陶渊明传世的诗文。一共才一百多篇,半个下午就能读完。而那些学生和她接触,每两周就上课,每次至少半天。还有聚会、散步,但是不好意思,木心说:我和你们交浅言浅。他的意思是,我虽然和你们接触的多,但是触及不到我的内心深处。陶渊明一首诗,几个字,却触及到了。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11)、《君莫思归》《秋天的落霞》乔维怡《归园田居》

(12)、陶渊明喜好饮酒,只要有朋友来访,但凡有酒,无论贵贱与之同饮。他留下了很多关于饮酒个诗文。而他的《饮酒》组诗二十首也很为人们称道,其中著名的是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表现的正是隐居生活的情趣,劳动之余,喝点小酒,在夕阳之下,遥望南山,摘采些野菊花,心情格外清爽。诗词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诗歌回归自然,陶渊明的性灵回归自然;后世也多有仿效者。我想陶渊明的回归自然的选择也是自己心灵归宿的必然。《饮酒》诗二十首,往往也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自得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但陶渊明在《述酒》中,以比喻手法隐晦表达了对晋恭帝和晋王朝覆灭无限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经躬耕多年,乱世也看够了,篡权也看惯了。由此,我们也看出陶渊明对世事无法忘怀的精神,他的“隐居”实属无可奈何的选择。虽然诗词中写的都是归家之乐,但是稍加留心,不难看出文章隐藏的诗人内心深处的巨大痛苦。文字背后让人体会到诗人的离世之苦,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深深培植着“入世”愿望的。这种矛盾常常让诗人痛苦,难以自拔。

(13)、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14)、     就我个人而言,随着年岁渐增,对陶渊明的喜爱有增无减。

(15)、胡砚池老师简述了后世对陶渊明的评价变化。同时代的刘勰和沈约论述晋宋诗歌的发展嬗变,都未提及陶渊明。钟嵘《诗品》将陶渊明的诗列为“中品”。唐宋以后,陶渊明才逐渐确立了作为大诗人的地位。如范正敏《遁斋闲览》称陶渊明“晋宋之间一人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称陶渊明为“诗人之冠冕”,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王国维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之尤也”。

(16)、     从隐居的物质条件来说,他是清苦的一个,但他隐居后的精神生活恰如他的作品一样,形式简静,涵蕴丰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7)、他随便写了一首杂诗,无一生僻字,却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句句都是人生的大智慧,让人茅塞顿开,感叹:这都是人生的高境界!

(18)、陶渊明曾说“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生活不会永远都是晴天。人长期呆在同一个环境里,很容易丧失激情与应对风雨的能力。自身潜在的能力很容易被习惯掩盖,被时间消磨。

(19)、如果没有选择,就不会有千般痛苦、万般纠结。很多事情,一旦决定,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20)、陶渊明去世的年龄,一直被后人争论不休。无论是五十多岁、六十多岁,还是七十多岁,有什么关系吗?

5、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哪位诗人为相似

(1)、生活可以忙碌、疲惫,心态要悠闲、诗意。喝喝茶,饮杯酒,朋友一起聊聊天,都是放松的办法。

(2)、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刘宋时改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说宜丰人)。

(3)、没有办法,四个孩子需要母亲,陶渊明又娶了第三个妻子翟氏。就是这个妻子,陪伴陶渊明一直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4)、陶渊明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回家的小船,曾经在他心里吵架的两个声音这次合二为它清晰而响亮地在耳边呐喊:

(5)、陶渊明从晋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为州祭酒,到义煕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他有个人政治抱负,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已经的腐朽黑暗,根本不可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当时的官场风气更是及其腐败,谄上媚下,毫无廉耻诚信可言。而陶渊明天性喜欢自由,对于一个正直的文士大夫,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可以说是毫无立足之地,更不用奢谈实现自己所谓的政治抱负了。陶渊明在这十三年的曲折为官历程中终于清醒认识到了这一点,留给他的无疑好的一条出路,就只有辞官归隐了。陶渊明的性格决定了他和政治社会的对立,只能在归隐田园这条道路上去追求精神的自由。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云无心已出岫,鸟倦飞而知返”。陶渊明并没有止步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之中,他执着踏上自己独特的行程,体会人间仙境般的田园生活。从此之后,陶渊明不再纠结于“出仕”还是“归隐”的矛盾,思想上也不再困惑。

(6)、他一口气写了五首《归园田居》来表达他重获心灵自由的喜悦:

(7)、陶渊明一辈子都在纠结一个问题:到底是出仕还是归隐?

(8)、孟嘉落帽,是陶渊明的外祖父留给世人的一个成语。

(9)、我问你们: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就是活到八百岁的彭祖,你现在能留得住他吗?无论是谁,终难逃一死!喝酒没有用!留名没有用!你们记着:

(10)、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于我们怎样利用。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11)、作为晋末处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但他们思想上却未必是完全一致的。对陶诗和陶渊明思想稍有研究就会知道,陶渊明外表追求平淡,内心却是想要出世济世的无神论者。他少年时的建功立业思想只怕是至死也未必真忘的,只是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而选择的退隐归耕道路。因为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又有以前文人不曾有过的劳动生活经历,与劳动人民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思想上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从而创作出独具风格的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大概也终得益于他终弃官而回归田园的选择。

(12)、公元427年,陶渊明去世。临死之前,他神情平静,嘴里喃喃念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1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出自《劝学》)

(14)、所以当接到江州刺史桓玄的邀请信时,陶渊明没有犹豫,便赴任去了。

(15)、     叶嘉莹先生在《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中写道:“研读渊明的诗,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经历。”

(16)、可惜路途遥远天未亮,努力前望,哪里才是我的家乡?

(17)、     叶嘉莹称赞道:在中国诗人里边,内心有持守的、能够掌握自己的诗人就是陶渊明。”他在早年曾因贫而仕,到了晚年,有机会做一个事少、钱多的清官时,他却拒绝了。都知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尽管他也有“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的遗憾,但终,他守住了自己质朴的初心,远离了巧俗的尘网,完成了陶渊明到陶潜的人格回归。他的这种坚守,也是我这个笨人所喜爱的。

(18)、金风送爽,天朗气清,陶渊明静静地坐在茅屋外面的柳树下弹琴,黄昏的风轻轻地吹动他的头发。身后是夕阳、田野、菊花,把他瘦弱的身躯映成了一幅单薄的剪影。

(19)、人生的烦恼,从来不因为你的出身、你的职业而有所不同,生活原本不易,烦恼无处不在。

(20)、     古往今来,世人都想求巧,唯有他坚持“抱拙”。回看生活,大家都推崇那些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人,即便偶见人“拙”,也是“大巧若拙”。“拙”很多时候,就像“氓之蚩蚩”怀中所抱的布。

(1)、这篇传记传出去以后,那些贵族的牙都要笑掉了——这个人太逗了,“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你读个什么书?

(2)、陶渊明出生在四分五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有名的乱世。

(3)、自己要尊重自己,时刻自信,遇事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不成为目空天下的狂人,同时要相信自己终有所成,不负一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