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谦虚好学的名言
1、关于孔子谦虚好学的名言
(1)、(释义)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2)、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
(3)、德益盛者虑益微,功愈高者意愈下。——陆贽《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5)、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6)、自满九族散,匪骄百善寻。——宋·种放《谕蒙诗》
(7)、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8)、当时魏国有个大夫叫孔圉,为人耿直,谦虚,好学,他去世后被授予文的谥号,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就去问孔子:”老师,孔圉凭什么可以获得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又勤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所以可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子贡听了孔子的一席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做起学问来,也和他的老师一样,刻苦好学,不耻下问。
(9)、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0)、白话文: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11)、为刘邦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不同的处事哲学导致了他们完全不同的命运。论功劳,张良不亚于萧何和韩信,在韩信已被封为楚王,萧何“所食邑独多”的情况下,张良婉拒了刘邦赏给他的“齐三万户”,谦虚地说自己并没什么功劳,只是象征性地要了一个当初与刘邦相遇的小地方留县。张良这种功成身退的态度是极其明智的,后来韩信被杀,萧何下狱,“汉初三杰”中唯有张良能够善终。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13)、(释义)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14)、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15)、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16)、数年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管理学的研究员们,就谦虚的领导风格会对员工哪些关键问题产生重大的影响展开了一项调查。这些研究人员采访了63家中国非上市公司的CEO,并对与这些CEO共事的1000名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及访谈旨在确定作为这些CEO手下的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谦虚的领导风格如何会对哪些关键问题产生重大的影响?CEO的谦虚是否让这些管理人员感到自己拥有自主权并受到鼓舞,从而愿意参与公司决策?这是否导致了更为积极和敬业的工作态度
(17)、(释义)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18)、在任何组织里,经常可看到自认能干者,这种人大多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过度的炫耀和傲慢的态度,难以获得他人的好感,而一个无人支持者,又怎能成就大事呢?
(1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0)、(释义)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2、有关孔子谦虚好学的故事和名言
(1)、当我们有些人明白了一些道理或是读了一些书后,反而会变得自以为是,一有机会就指着别人的鼻子说:“你懂什么?”而他却没有发现,当他用一只手指指向别人的时候,有三只手指是指着自己的。书读得越多的人,应当越知道知识的无穷尽,而不是将自己膨胀为巨人。人之所以能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巨人,那巨人的肩上哪里还有我们的位置呢?
(2)、(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释义)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7)、(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8)、一个有才华又有成就的人,常会把这种自满的态度表面化,如果因而引起反感,岂不是为自己制造了一些不必要的敌人,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9)、(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10)、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11)、《易经》认为,不管做人还是做事,只要以谦卑为原则,都会得到好的结果。做人方面,《易经》认为“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卑的君子即使徒步过河,也会吉祥);“劳谦君子有终,吉”(辛劳而且谦逊的君子,后必然吉祥)。做事方面,《易经》认为,“无不利,撝谦”(发挥谦虚的美德,不会有不利);“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一个国家谦虚的名声远播,赢得四方的共鸣,有利于征战有违正义的国家)。孔子对“劳谦君子有终吉”的解释是:“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辛劳而不夸耀,有功而不自满,敦厚达到,这是指有功劳仍然对人谦卑的君子)。从以上爻辞,我们可见古人是多么推崇谦虚了。
(1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
(1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16)、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7)、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20)、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3、孔子说有关谦虚的名言
(1)、(释义)孔子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去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2)、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3)、* 覆器之过:就像茶杯反扣在桌上,水倒不进去一样,身虽在学习,但心却不专心致志地听,或根本不想听;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释义: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5)、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6)、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7)、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8)、(释义)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10)、子曰:“君子道者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2)、解读:看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做到和他们一样好,看到品德不好的人,应当检查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警惕自己再不要犯同样的过错。引申为:为人一定要懂得取长补短。
(13)、(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6)、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17)、(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
(1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9)、(智慧小语):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用心专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以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且学习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我们自己学,为更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而学。因此,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会轻易带过或是半途而废。
(20)、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4、孔子虚心好学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先秦《论语·公冶长》
(2)、谦冲:谦虚卑让。骄傲自满的人很容易招来祸患,而谦虚卑让往往能够得到幸福。
(3)、解读:只学习不会用心思考,就会茫然没有收获;只是苦想,而不用功学习,就会无根据地乱想而使精神不安。引申为:教导人们学习和思考一定要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6)、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7)、(智慧小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使是学问、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也可能在其他领域有高于自己的地方,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积极从他人身上学习自己欠缺的长处。
(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9)、解释:学习的时候不能光一味的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经常的复习下学过的东西,这样做才是开心快乐的事情
(10)、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2)、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选自于:《论语.为政》
(14)、(释义)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15)、(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16)、(释义)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1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18)、(释义)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1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0)、谦虚的反义词当然就是“傲”,“傲”为何意?一骄傲,二傲慢,倚势凌人。也就是凭恃自己的学识或地位,瞧不起比自己低下的人。
5、孔子谦虚好学的名言警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2)、(释义)孔子说:“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担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从不感到厌烦,仅仅做到这些就是了。”
(3)、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4)、(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5)、注释:你自己不希望遇到的事情,你也不要把这件事情弄到别人身上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10)、(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释义: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3)、谦虚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项优良传统。在古圣先贤看来,谦虚是好学的前提,而好学又将使得一个人更加的谦虚。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的国度,谦虚作为传统社会当中所备受推崇的道德品质和社会美德,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国人。
(1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6)、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17)、(释义)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1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20)、* 漏器之过:学习的东西转眼就忘,一点印象也没有,就像水倒进有漏洞的杯子里一样,全部流走。
(1)、印度大文豪泰戈尔也说过:“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近于伟大的时候。”
(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论语·为政》
(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
(4)、白话文: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释义: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释义)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役使老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无论在邦国里做事,在家族里做事,都不要让人怨恨自己。”
(9)、这章经文的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凑韶乐,思想专注,很长时间吃饭时,都忘记了肉是什么味道了。孔子说:真没有想到韶乐演凑竞然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
(10)、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孟德斯鸠
(11)、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3)、(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14)、俄国思想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即使见解正确,仍能在争论中保持静默的人,才是真正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会总是仗着自己有道理,而大言不惭地指责别人,一副得理不饶人、理直气壮的样子。能在争论中保持静默的人,他学会先听别人怎么说,而不让自己陷在争论里,再用对方能接受的方法,使人信服于他。静默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力量,谦虚可以为我们带来智慧,而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15)、喜欢知识的人不如爱知识的人,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1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释义: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7)、白话文:学过的知识,经常去实践,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18)、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才知道五岳之外,另外还有其他的高山。此处以五岳比喻人,说明强中自有强中手,做人切不可太过自满,目中无人的道理。任何人立足世间都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万不可以有了些许成就,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3)、(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