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经典作品一粒种子ppt【文案133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0 02:16:06

叶圣陶的经典作品

1、叶圣陶的经典作品选摘抄

(1)、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2)、《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丏尊合著)

(3)、《倪焕之》是叶圣陶在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的早期白话小说之一。倪焕之即小说的主人公。倪焕之的身上有叶圣陶的影子。主要述说了一个抱有理想青年,在寻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的许多事情,包括爱情,但后梦想破灭,他也死了。

(4)、童话《稻草人》以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鲁迅:“《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5)、《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丏尊合著)

(6)、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

(7)、诵读是语文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一项能力,本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诵读平台。叶圣陶先生的经典作品是一座高山,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是一片,山高海阔,我们赞叹,我们敬仰!

(8)、本套书中《文章作法》的作者夏丏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后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曾担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创办了《中学生》杂志,由叶圣陶先生任主编。这本杂志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下力尤深,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为良师益友,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有口皆碑。

(9)、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0)、假如现在我手头有一本《倪焕之》,我会毫犹豫地把它再读一遍。

(11)、叶圣陶的主要作品有:《春宴琐谭》、《小白船》、《一粒种子》、《雪朝》、《旅行家》、《含羞草》、《隔膜》、《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

(12)、这里哪来的茶!你老实一会儿吧,我的祖宗!”

(13)、叶圣陶纪念馆建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这里任教。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叶圣陶公园,与保圣寺相邻(保圣寺西侧),坐落在保圣寺西,与寺院仅一墙之隔。

(14)、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15)、《倪焕之》艺术地再现了以主人公倪焕之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历史剧烈变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生活道路,揭示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状况,展现了当时广阔的历史背景。

(16)、写文学的记事文,必须捉住特色、舍弃其余,任读者自己补足。

(17)、这套《语文三书》共三册:《读和写》《文章作法》《语文趣味》,均为畅销七八十年,影响了几代人的语文经典。

(18)、“嗖一一”我惘然地抬起头,方才还在老陈手中的一截粉笔稳稳落在我那本“一尘不染”的数学课本上。老陈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他身后是写得满满当当的黑板,一条接一条的公式和扭曲的三角形让我再次意识到:这是数学课。

(19)、“前方500米处,到达南京市雨花台……”导航突然欢快地打破了一车的寂静。雨花台?我一愣。雨花台我也来过,很小的时候。那时候是坐大巴去的,从市里的老客运站出发,一路颠跛,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南京,然后步行、打的、转地铁,反正花了不少时间。今天呢,今天用了多久?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我没仔细算,不过我知道这对于现在的中国速度来说,已是再平常不过了。我想起印在记忆中的南大金黄的梧桐叶、夫子庙的酸梅汤,还有家里刻了我的名字的莹白如玉的雨花石,微微一笑,离家的愁绪似乎散了许多。

(20)、文字浅显,故事性强:采用故事体的表达方式,学生们很容易就会被其情节吸引,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浅入深出,寓教于乐。

2、叶圣陶的经典作品一粒种子ppt

(1)、《倪焕之》是叶圣陶一九二八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倪焕之》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到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这些规模壮阔的运动曾经给予当时知识青年的巨大影响

(2)、叶圣陶的代表作有《春宴琐谭》、《小白船》、《一粒种子》等。

(3)、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

(4)、叶老的文笔质朴自然,《西川集》亦不例外。头一篇《答复朋友们》,为答谢文艺界为他庆祝五十岁寿辰而作。叶先生自谦是个平庸的人,写不出不平庸的文章,还说自己一生中无非当了两大员:不是当教员,就是当编辑员。说得平直坦白,一如其人。

(5)、      《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朗读人是卫东。

(6)、鲫鱼不懂稻草人的意思,只看见他连连摇头,愤怒就象火一般地烧起来了。“这又是什么难事!你竟没有一点人心,只是摇头!原来我错了,自己的困难,为什么求别人呢!我应该自己干,想法子,不成,也不过一死罢了,这又算什么!”鲫鱼大声喊着,又用力向上跳,这回用了十二分力,连尾巴和胸鳍的都挺起来。

(7)、听见鲫鱼这样恳切的哀求,稻草人心酸;但是他只能用力摇动自己的头。他的意思是说:“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意救那个捕你的妇人和她的孩子,还有你、妇人、孩子以外的一切受苦受难的。可是我跟树木一样,定在泥上里,连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我怎么能照我的心愿做呢!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稻草人想救所有受苦受难的人,这种大慈悲是多么可贵,可是他又是个无能的人,一个不能走不能说的假人)

(8)、本套书中《语文趣味》的作者姜建邦,曾在上海缉椝中学(现上海市东中学前身)任国文教员,授课深受学生欢迎。著有《国文趣味》《识字心理》等,并在《新学生》《生活文摘》《第二代》等多种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章。

(9)、我把黑板上的句子抄写下来,并且认真地听老陈的数学课。他的课永远是后一节,我仔细地看他手中的粉笔跳跃在黑板上,留下一个个白色的符号。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我一秒也不敢分心,生怕漏下了什么,错过老陈留下语句的瞬间。

(10)、这些句子,我看得懂。是在告诉我,如今正年少,坚持与骄傲谁都不能少。

(11)、这木桶里的水很少,鲫鱼躺在桶底上,只有靠下的一面能够沾一些潮润。鲫鱼很难过,想逃开,就用力向上跳。跳了好几回,都被高高的桶框挡住,依旧掉在桶底上,身体摔得很疼。鲫鱼的向上的一只眼睛看见稻草人,就哀求说:“我的朋友,你暂且放下手里的扇子,救救我吧!我离开我的水里的家,就只有死了。好心的朋友,救救我吧!”

(12)、中国的汉字是象形的,给孩子一些笔画,让他做字的建筑游戏。例如,用“丿、口、小”等单位,让孩子“建筑”不同的字。从这个游戏中我们能看出,只要孩子掌握了字的元素,很多字学起来就变简单了。

(13)、《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

(14)、过去我读诗,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可是从前的灞桥早已遗失,柳下送别,只是幻想。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在高速上看见杨柳,柔软的柳枝似在风中轻抒皓腕,写下一笺笺春天的心字,慰藉远方而来的朋友。我不禁摇开车窗,想去迎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扬州,我知道这一定是扬州,我想歌一曲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已是烟花三月的末梢了,这一定是千年前的柳,时隔几朝,仍柔了我年轻的心。千年,什么都变了,山变了,水变了,路变了,桥变了,唯情不变,唯中国不变,我的心又澎湃了起来,为一种雄浑、神圣的情感所占据。

(15)、这本书写得很清纯,把一代青年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与奉献,写活了。

(16)、经过这一回,精神有些许振奋。老师说,从马鞍山到泰州也就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过了前面的桥,我就到江北了。这么快,我心情好了起来,朝窗外望去,宽阔的江面横在眼前,这就是长江吧?茫茫雾气中,铁索横杆拉起大桥,锈迹难掩的渔船鸣起了汽笛,小时候过江还需轮船摆渡,现在只需从干净平坦的长江大桥上驶去了,长江波涛滚滚,浩浩荡荡,吞吐日月,千帆林立。我想起那首悲伤的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如今,那些溃退的古迹早已风干在江畔的风中,山形倒是依旧枕寒流,可在这片雄鸡的版图上,哪里还会再现当日的落魄呢?那千寻铁锁,不再拦截敌军的船只,而是圈住千艘渔船,去实施那长江禁渔十年的指令;拉起钢筋水泥的大桥,去沟通天南地北的优秀文化。这是现代中国,正在筑起通往光明未来的桥。

(17)、《线下》,商务印书馆 1925年10月版。

(18)、那女人沉默着站了一会儿,身子往前探了几探。稻草人知道可怕的时候到了,手里的扇子拍得更响。可是她并没跳,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19)、用目标牵引行动,用辛苦去换成长。活动伊始,各班就为本次朗读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他们提前在班级中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训练,并评选出了“佳朗读者”。琅琅书声,霎时传遍校园;叶圣陶先生经典,已在学生口中心上。

(20)、《倪焕之》是现代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上。

3、叶圣陶的经典作品稻草人大概讲了什么

(1)、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吸收点营养,还是得跟真正有学问、有深厚积淀的人学习。这几位国内知名的语文大家,都是长期从事语文教育行业的一线教师,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一个孩子需要怎样的启发与引导。这也是他们的作品历经七八十年,仍经久不衰、畅销至今的原因。

(2)、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象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这个过渡语厉害,一下子把老太太的所有不幸都能牵引出来)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象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夫死、儿死、还债、劳作,贫病交加又遇天灾,实在是雪上加霜)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象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来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的稻博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故事陡然转折,一幅丰收图景摆在眼前,多么美好的事情,主人终于苦尽甜来)

(3)、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为突出。

(4)、我渴死了!”孩子竟大声哭起来。在空旷的夜间的田野里,这哭声显得格外凄惨。(病孩子渴望被母亲陪伴,渴望喝一口茶,这么低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5)、在《小白船》这篇童话故事里,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叶圣陶把小溪两边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连水里的鱼儿青蛙都写得极其有趣。

(6)、高速公路笔直地向前延伸,一个个蓝色的限速牌从面前闪过,我发着呆,看着氤氲的雾气攀上车窗。

(7)、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8)、      《藕与莼菜》,现代作家叶圣陶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

(9)、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10)、《古代英雄的石像》:在叶圣陶的《稻草人》英文版(TheScarecrown)叶圣陶序中,说“《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东西同中国读者见面以来,很有些老师和同学为了它写信来。他们依据各自的看法,问我故事的意思是否如他们所言。

(11)、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清楚,也知道得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把夜间描述的太美了,有没有孩子们不想睡觉,想去田野里看星星点灯,听露水唱歌呢?别急,这只是故事的外围)

(12)、但每天下午擦黑板时,那小小的一角上总留着不同的语句。有时是诗句,有时是名言,有时是我不曾见过却第一眼就令我惊艳的长句。

(13)、稻草人见鲫鱼误解了他的意思,又没有方法向鲫鱼说明,心里很悲痛,就一面叹气一面哭。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看,渔妇睡着了,一只手还拿着拉罾的绳;这是因为她太累了,虽然想着明天的粥,也终于支持不住了。桶里的鲫鱼呢?跳跃的声音听不见了,尾巴象是还在断断续续地拨动。稻草人想,这一夜是许多痛心的事都凑在一块儿了,真是个悲哀的夜!可是看那些吃稻叶的小强盗,他们高兴得很,吃饱了,正在光秆儿上跳舞呢。稻子的收成算完了,主人的衰老的力量又白费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

(14)、《未厌居习作》收集了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1935年出版,其中有一部分曾收入过《剑鞘》和《脚步集》这些散文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不拘一格。

(15)、《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

(16)、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17)、《西川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叶圣陶先生入川,本书是叶老入川后出版的随笔集,1945 年1月重庆文光书店出版。书内收入作者在1944年一年中所写的随笔小品。书名《西川集》,取写作地点而言。

(18)、满腹疑惑让我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对老陈的一举一动更加关注,但他一切如常,并没有多给我一个眼神。我感到纳闷,难道不是老陈写的?

(19)、相信这套书会让孩子打心底里真正爱上语文,爱上写作。

(20)、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4、叶圣陶的经典作品稻草人

(1)、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2)、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3)、书中的例子都充满了趣味性,如乾隆时期测字的故事:

(4)、直到那一天,让我早已设计好线路的人生帆船彻底偏了航。

(5)、一种悲伤的声音从她的嘴里发出来,微弱,断断续续,只有听惯了夜间一切细小声音的稻草人才听得出。那声音是说:“我不是一条牛,也不是一口猪,怎么能让你随便卖给人家!我要跑,不能等着你明天真卖给人家。你有一点儿钱,不是赌两场输了就是喝几天黄汤花了,管什么!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只有死,除了死没路!死了,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这些话又哪里成话呢,哭得抽抽嗒嗒的,声音都被搅乱了。(短短几句话,把人物身世交代得明白,她有多少悲惨故事,这里,小编不说,您跟孩子一起数数吧)

(6)、还有一点,如朱自清先生在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若讲实用,似乎是没有,有实用的东西都收纳在各种学科里了;可是有无用之用。这可以打个比方,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嵋金顶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石窟寺历代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扩大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读古书读的得其道,也会有类似的无用之用。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这是一个理由。

(7)、他当过教育部长,日理万机,奉献人民,奉献社会!

(8)、张金凤: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

(9)、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他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是五四运动首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之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10)、《古代英雄的石象》,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6月版。

(11)、《未厌居习作》,上海开明书局1935年12月版。

(12)、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

(13)、时光飞逝,10月马上就要结束了,月初设定的目标想要做的事情都完成了吗?没完成也没有关系,只要能从中收获到快乐,就不算浪费时间。但作为学生,学习始终是第一要义哦~

(14)、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15)、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6)、坐上那辆黑色轿车,去往江苏泰州赛点的路上。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心中惴惴不安,能够参加这次决赛完全是侥幸,而现在竟然真的出发了……

(17)、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

(18)、《春宴琐谭》是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叶圣陶第一部白话小说。

(19)、●散文欣赏|毕淑敏《你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

(20)、鉴赏文艺,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5、叶圣陶的经典作品选好词好句

(1)、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叶老逝世后,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将当年叶老执教的几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

(2)、《存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8月版。童话:

(3)、《西川集》,重庆文光书局1945年1月版。

(4)、这篇文章以“出发”为题,用从家乡赶往江苏泰州参加作文大赛的路程为线索,写了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看似流水般平实的记录,却暗含着耐人寻味的深意。其中主要的自然是展现了我们国家的车辆、道路等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即便只是客观的叙述,也会让人印象深刻。此外,文中的“道路”似乎还隐含着对自己未来之路的某些悬想与设计,这个主旨的表达同样十分含蓄,将自己理想的远方与脚下的道路融合在一起,显得很有张力。相比之下,有些地方对于祖国的赞歌显得过于直白,就少了点味道。本文荣获一等奖。

(5)、童话《稻草人》以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鲁迅:“《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6)、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可是,学生得到了这种知识有什么受用,咱们不妨想一想。参与考试,如果遇到这一类的测验题目,就可以毫不迟疑地答上去,取得极限的分数,这是一种受用。还有呢?似乎没有了。在跟人家谈话的当儿,如果人家问你“什么叫‘四史’?”你回答得出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你的脸上自然也会有一副踌躇满志的神色,可惜实际上谈话时候把这种问题作话题的并不多。

(7)、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8)、可是,有些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譬如《诗经》,就不能专取其实质,翻为现代语言,让学生读“白话诗经”。翻译并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经有人做过,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读《诗经》,还得直接读“关关雎鸠”。又如《史记》,作为历史书,尽可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但是它同时又是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就不能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从这类书里知道了楚汉相争的史迹,并不等于读了《项羽本纪》。我想,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理由应该在这一点上。

(9)、《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

(10)、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李大钊的散文《新的!旧的!》。文中所描写的北京道路,既是写实,也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隐喻。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同样也体现在“路”上。请你围绕这一话题,结合自己所熟悉的事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11)、大教育学家叶圣陶看后盛赞不已,亲自为其作序推荐。在序言中,他写道:

(12)、老陈的办公桌靠窗,恰能滨州的春夏秋冬。不知何时,窗口上面筑起了一只鸟窝,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歌声,倒像一首交响乐。

(13)、●散文欣赏丨贾平凹《活得有趣,才是人生高的境界》

(14)、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很生动的肖像描写,骨架子、肌肉皮肤、帽子、脸、手,这么细致的描写,却忽略了五官,因为它是稻草人,这种写法才真实)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15)、《读和写》的作者是近代语文教育家沐绍良先生。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在民国年间引起轰动,连续印行数十版。

(16)、《文章作法》的作者是知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和著名教育家刘熏宇先生。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持续畅销八十余年。至今仍是重点中小学语文老师必看的书籍。

(17)、老实说,现如今,叶老这样的人,的確是少了。

(18)、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

(19)、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20)、《稻草人》是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1)、《读和写》里共包含了24个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关于读写方面的要点,如:

(2)、稻草人心惊,想这又是一件惨痛的事情让他遇见了。她要寻死呢!他着急,想救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摇起扇子来,想叫醒那个睡得很沉的渔妇。但是办不到,那渔妇跟死的一样,一动也不动。(更多沉睡着的劳苦的人,看不见别人的悲惨人生)他恨自己,不该象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连稻草人都有这样的觉醒,那些麻木的人呢?他们怎么想?)“天哪,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快飞去报信吧!风快吹散她寻死的念头吧!”他这样默默地祈祷;可是四围还是黑洞洞的,声音也没有一点点。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3)、学期考试与入学考试,国文科常常出如下一类的测验题目:“《史记》何人所作?《资治通鉴》何人所作?”“什么叫‘四书’?什么叫‘四史’?”“司马相如何代人?杜甫何代人?他们有哪一方面的著作?”与考的学生只消写上人名、书名、朝代名就是。写错了或者写不出当然没有分数。

(4)、第四糖故事。陶行知在看到学生用泥土块打人时,没有立即批评和惩罚这个学生,而是让他在规定时间来找他。陶行知调查事情真香,了解到这位男生打人是为了保护女同学,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所以在谈话时奖励学生一颗糖果。其他三块糖果奖励学生守时守诺、尊重老师、认识错误并改正。这四颗糖,提现了陶行知尊重理解学生,调查事实,不冤枉每一个学生,善于用奖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慈相济。

(5)、《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6)、夜更暗了,连星星都显得无光。稻草人忽然觉得由侧面田岸上走来一个黑影,近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第三个人物出现,她带来了更悲惨的故事,人物形象是完全粗线条的描写,带着不详的气氛)她站住,望望停在河边的渔船;一转身,向着河岸走去;不多几步,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稻草人觉得很奇怪,就留心看着她。

(7)、特别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出于免费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909603323@qq.com,核实后立即删除。

(8)、《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

(9)、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0)、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11)、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我跟这三个湖都不是初相识,跟西湖尤其熟,可是这回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能随便谈一点儿。  首先要说的,玄武湖和西湖都疏浚了。西湖的疏浚工程,做的五年的计划,今年四月初开头,听说要争取三年完成,每天挖泥船轧轧轧地响着,连在链条上的兜儿一兜兜地把长远沉在湖底里的黑泥挖起来。玄武湖要疏浚,为的是恢复湖面的面积,湖面原先让淤泥和湖草占去太多了。湖面宽了,游人划船才觉得舒畅,望出去心里也开朗。又可以增多鱼产。湖水宽广,鱼自然长得多了。西湖要疏浚,主要为的是调节杭州城的气候。杭州城到夏天,热得相当厉害,西湖的水深了,多蓄一点儿热,岸上就可以少热一点儿。这些个都是顾到居民的利益。顾到居民的利益,在从前,哪儿有这回事?只有现在的政权,人民自己的政权,才当做头等重要的事儿,在不妨碍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之下,非尽可能来办不可。听说,玄武湖平均挖深半公尺以上,西湖准备平均挖深一公尺。

(12)、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可读、可懂、可藏。

(13)、篇中不论是对石像“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的形象的描写,还是对小石头对那高高在上的石像的批评和自言自语的内心的刻画,都使人感到是那样的生动而真切。童话创作中的幻想贵在新奇而又自然,可惊而又可信。

(14)、《倪焕之》是叶圣陶在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的早期白话小说之一。倪焕之即小说的主人公。倪焕之的身上有叶圣陶的影子。主要述说了一个抱有理想青年,在寻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的许多事情,包括爱情,但后梦想破灭,他也死了。

(15)、      本文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

(16)、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发抒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

(17)、《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 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18)、班里昏昏欲睡的同学们顿时来了精神,都咧开嘴静待好戏。

(19)、请以“擦黑板”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亦可自拟,但内容必须与“黑板”直接相关。

(20)、这时候天气很凉了,又是在夜间的田野里,冷风吹得稻草人直打哆嗦;只因为他正在哭,没觉得。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他吃了一惊,才觉得身上冷。(第二个人物出现,带出第二个故事,此时,单线的故事结构开始变成两条线,那条焦灼的暂时放下,开始了另一个故事)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他为了尽责任,而且行动不由自主,虽然冷,也只好站在那里。他看那个女人,原来是一个渔妇。田地的前面是一条河,那渔妇的船就停在河边,舱里露出一丝微弱的火光。她那时正在把撑起的鱼罾放到河底;鱼罾沉下去,她坐在岸上,等过一会儿把它拉起来。

(1)、《倪焕之》:是现代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上。

(2)、评委老师认真打分,在统一意见后,评选出了三等奖。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欣赏了沿途的风景。通过诵读叶圣陶先生的经典,摸到文学的脉搏,感受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

(3)、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4)、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5)、“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这是赫本的话,曾在黑板的一角令我惊艳。

(6)、这篇童话在合理施展艺术想象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作的范例,也表现出了叶圣陶童话创作的一贯风格。

(7)、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8)、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他的身体本来是瘦弱的,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成了个病人的样子。

(9)、刘薰宇(1896-1967),贵州贵阳人,现代数学家,教学教育家、出版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归阳中学校长,贵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后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负责全面审定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并亲自参与编写。出版有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和科普读物《数学的园地》《数学趣味》《马先生谈算学》等。

(10)、到了岔路口,我凝望着路牌,果然是扬州,此外,还有上海、无锡等等,数条路,通往数个未知的前方,好像未卜,好像迷茫,但我凝望着“泰州”两个白色的字,我知道,无论哪一条路,都是新时代的青年正在追寻的梦想,都是光明的未来。

(11)、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12)、现在谈谈这回游览的印象。  出玄武门,走了一段堤岸,在岸左边上小划子。那是上午九点光景,一带城墙受着晴光,在湖面和蓝天之间划一道界限。我忽然想起四十多年前头一次游西湖,那时候杭州靠西湖的城墙还没拆,在西湖里朝东看,正像在玄武湖里朝西看一样,一带城墙分开湖和天。当初筑城墙当然为的防御,可是就靠城的湖来说,城墙好比园林里的回廊,起掩蔽的作用。回廊那一边的种种好景致,亭台楼馆,花坞假山,游人全看过了,从回廊的月洞门走出来,瞧见前面别有一番境界,禁不住喊一声“妙”,游兴益发旺盛起来。再就回廊这一边说,把这一边、那一边的景致合在一起儿看也许太繁复了,有一道回廊隔着,让一部分景致留在想像之中,才见得繁简适当,可以从容应接。这是园林里回廊的妙用。湖边的城墙几乎跟回廊完全相仿。所以西湖边的城墙要是不拆,游人无论从湖上看东岸或是从城里出来看湖上,就会感觉另外一种味道,跟现在感觉的大不相同。我也不是说西湖边的城墙拆坏了。湖滨一并排是第一公园至第六公园,公园东面隔着马路,一带相当齐整的市房,这看起来虽然繁复些儿,可是照构图的道理说,还成个整体,不致流于琐碎,因而并不伤美。再说,成个整体也就起回廊的作用。然而玄武湖边的城墙,要是有人主张把它拆了,我就不赞成。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那城墙的线条,那城墙的色泽,跟玄武湖的湖光、紫金山复舟山的山色配合在一起,调和,看来挺舒服,换个样儿就不够味儿了。

(13)、《倪焕之》是现代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倪焕之》艺术地再现了以主人公倪焕之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历史剧烈变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生活道路,揭示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状况,展现了当时广阔的历史背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