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故事
1、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故事50字
(1)、(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2)、(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3)、(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4)、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
(5)、晋国那边呢?郤克更拼,他的马车一路冲锋在前,结果他中了一箭,血都流到鞋子上了,他对助手说:我挂彩了。助手张侯鼓励他说:你这点伤势算个啥,从早上打到现在,我的手和肘被箭射穿了,为了胜利,您就忍忍吧,“吾子忍之”。连主帅都流血了,可见这场战役打得有多惨,双方有多拼。
(6)、12一鼓作气:曹刿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必要条件。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还不可以。”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7)、(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8)、(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9)、(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10)、符坚集兵于淝水边,仗着兵多将广,有些轻敌,认为自己有把握战胜晋军。
(11)、晋国这边追上来的大将名叫韩厥,心理喜滋滋地,知道自己将要立下大功了。然而,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韩厥表现得很有分寸,他手执马鞭站在自己的马前,又叫人给齐顷公送上一樽酒,还加上一块玉璧,看来,春秋时代的将军打仗连玉璧都顺手带着。然而,眼前的齐顷公已经不是齐顷公本人,而是他的替身:丑父。齐顷公呢?已经被丑父打发去打水,趁着空当溜走了。
(12)、(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13)、郤克惦记了三年,终于等来了齐国、晋国开战。公元前589年,齐国先是攻打鲁国,鲁国于是向晋国求援。一听说要和齐国干仗,郤克就来劲了。于是,由战马拉着八百辆战车,轰隆轰隆地来到了前线。
(14)、(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15)、春秋初期,晋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取虢国,但虞国为必经之地。晋献公害怕两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司机灭虞。虞公贪利,受晋国贿赂,不仅答应借道,还自愿作晋军先锋攻打虢国。
(16)、拼音是dào xǐ xiāng yíng,意思是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17)、9朝秦暮楚: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
(18)、当时的晋国,大败齐国还行,灭掉齐国那就远远不能,于是放弃了无理要求,接受齐国的赔偿,和谈了事。
(19)、(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20)、一天一个成语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修炼一下自己说话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欢的圆滑世故长袖善舞,在古代竟然还是一种美德
2、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故事100字
(1)、(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3)、15老马识途: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后迷了路。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狗离家很远都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应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在征得齐桓公同意后,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4)、(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5)、苻坚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击兵,将晋兵全歼水中。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
(6)、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7)、定义:暗度陈仓是一种战术,是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意思是,军事上采取正面佯攻、佯动以误导敌方,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向另一方面进行掩袭。
(8)、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
(9)、(有勇无谋)、(烽烟四起)、(步步为营)、(刀光剑影)、(枪林弹雨)
(10)、正是公元前592年的春天,晋国正卿郤克来到了齐国国都,齐国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正当郤克登上高台,接受齐顷公的接见时,忽然大殿里传来一名女士的笑声,好像是嘲笑郤克走路一瘸一拐,其画风和庄严的外交场合很不协调,这是怎么回事?
(11)、公元383年,前秦皇帝符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弦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1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3)、周瑜嫉恨诸葛亮,所以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于是周瑜让诸葛亮10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表示3天之内就能送10万支箭过来。周瑜很吃惊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怀疑,不知诸葛亮这么做的意义。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请鲁肃和他一同去取箭。
(14)、一天一个成语处世之手段?古时候赞颂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15)、提到战争,我们脑海里也能勾勒出金戈铁马的壮烈场面,那这些出自战争的成语你听说过吗?一起来学习吧!
(16)、2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公元前354年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17)、岳飞向周同学习武艺,周同死后,每月都要为周同扫墓。他的父亲勉励他说:“如有机会为国效力,也应该这样!”宣和四年,岳飞应招入伍,由于骁勇善战,从一个普通士卒渐渐跃升为领袖。岳飞对待部下很宽厚:士卒生病了,他亲自给熬药,战死了负责养活家小,把朝廷给自己的犒赏一律分给士卒。每有军事行动前,都要召集将校商量,商定好了才行动,所以部队突然遇到敌人,也不惊慌。
(18)、一天一个成语帅-聪明-又愿居于人下-做一辈子忠臣,难得
(19)、★破釜沉舟——出自秦末巨鹿之战,由项羽带领。
(20)、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使晋控制了虢虞的交通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技重演,又一次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虞公不要借道,但虞公仍不听建议。后晋占领了虢国都城上阳,稍事休整后,趁虞不备,突然发动袭击,俘获虞公,灭了虞国。
3、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故事绘本
(1)、(赤膊上阵)、(穷兵黩武)、(百战百胜)、(战无不克)、(速战速决)
(2)、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3)、韩厥对着假齐顷公拜了两拜,而且还磕头了,极其客气地对假齐顷公说:真是很不好意思,让我在战场上遇见您,想避都避不开,“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但这是我们国君赋予我的本职,还请您理解。丑父被当成齐顷公带到了晋国军营,一问发现是个冒牌货,但是晋国没有杀他,因为丑父争辩说:我这是忠于职守,你们表扬还不及,怎么还杀我呢?丑父捡回来一条命。
(4)、刘邦以其精锐部队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了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从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风声鹤唳释义
(5)、★临阵倒戈——出自商朝末年牧野之战。周武王兵临朝歌,两军未交战,纣王的乌合之众就掉转戈头。
(6)、我军骁勇善战,在马山一役,我军杀得敌人血流漂杵。
(7)、★纸上谈兵——出自战国时期秦国(白起)和赵国(赵括)的长平之战。
(8)、(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9)、(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0)、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11)、(乌合之众)、(屡战屡败)、(血战到底)、(以战养战)、(短兵相接)
(12)、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13)、(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14)、★一鼓作气——出自春秋时期齐国(鲍叔牙)与鲁国(曹刿)之间的长勺之战。
(15)、秦军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怨声四起。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
(16)、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17)、(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18)、(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9)、(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2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故事300字
(1)、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吧!”但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
(2)、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笑而不语。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
(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4)、公元前592年,晋景公派遣正卿郤克去访问齐国,本来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两个大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结果却适得其反,把事情搅浑了。这一切似乎是源于一个细节,我们来看这个细节。
(5)、在公共场所时,要慎防扒手顺手牵羊,以免财物遭窃。
(6)、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封地多达三千户。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由衷地佩服。
(7)、说大话的齐顷公战败了,接下来就要和晋国和谈。晋国的口气很大,居然要齐国的太后萧同叔子当人质,而且齐国的田野一律要东西向,以方便晋国的马车进入齐国。幸亏齐国还是有能人的,这个能人就是谈判代表宾媚人,他说:不尊重萧同叔子,就是不尊重你们的母亲。而且田亩的走向是由先王定下来的,你现在无理要求我们改变耕地的走向,就是违背先王的教诲。如果你们一定要这样胡闹,我们齐国只有集合全国的力量和你在城下决一死战,“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8)、秦军在溃退途中,丢盔弃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叫声,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奔逃。就这样,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9)、一天一个成语28——狼狈不堪(晋)平时只喜欢用狼狈,把成语的不堪二字都几乎省略,狼狈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10)、顺手牵羊的窃贼顺手牵羊后从商店的电梯离开。
(11)、(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
(12)、★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孙膑和魏国庞涓的桂陵之战。
(13)、(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4)、长平之战是发生在战国后期,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双方一共投入了近百万人的军队,打了三年的时间,后,秦国胜利,赵国失败,而赵国也因此被杀死了四十多万人。
(15)、(成语出处)语出《草庐经略》·游失》:“伺敌之隙,乘间取胜。”
(16)、(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7)、(成语释义)顺手牵羊是一个汉语成语,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常用到的一计。
(18)、一天一个成语26——倾国倾城(西汉)美人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19)、一天一个成语你喜欢一个人,这个人也喜欢你,可是面对你的靠近,ta却会表现的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20)、不过,战争的发展并不一定以初的态势延续下去。第二天,双方正式交战。齐顷公对自己很有信心,当天早餐的时候,他就雄心万丈地说:将士们,我们今天先把敌人灭了再来吃早餐,都还是来得及的,“馀姑翦灭此而朝食”,又一个伟大成语诞生了,“灭此朝食”。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吃早餐,反正是骑着马就奔出去了。当时,一个叫丑父的助手跟着。
5、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故事有哪些
(1)、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极度慌张,到了自惊自扰的地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弦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尚书·武成》:“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
(4)、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
(5)、(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时期蜀吴联军和魏国的赤壁之战。
(7)、解释: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8)、(举例造句):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说。宋·辛弃疾《满江红》
(9)、★退避三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和楚国的城濮之战。
(10)、(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11)、★马革裹尸——出自东汉时期马援,六十二岁的高龄还主动请缨出战。
(12)、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13)、公元前11世纪,周部落首领姬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趁商朝军队征伐东夷后防空虚之机,率兵讨伐商王帝辛,很多小的诸侯国纷纷响应,联盟大军在孟津会师之后继续东进。
(14)、(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15)、(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16)、定义:暗度陈仓是一种战术,是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意思是,军事上采取正面佯攻、佯动以误导敌方,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向另一方面进行掩袭。
(17)、唐朝中期,各镇节度史都拥有军事、经济大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乱。
(18)、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并采用其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佯装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袭击了陈仓。
(19)、郤克一回到晋国,就要求对齐国用兵,晋景公考虑到不能因小失大,当时没有答应,然而,郤克心里一直惦记着。
(20)、(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1)、(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
(2)、(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出自前秦(苻坚)和东晋(谢安)的淝水之战。
(4)、(四面楚歌)、(勇冠三军)、(浴血奋战)、(纸上谈兵)、(城下之盟)
(5)、杵,捣物的棒槌。这里杵是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血流成河,长杆兵器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6)、5远交近攻: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是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肘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范睢一计,灭六国,兴秦朝,足见这一计谋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