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成语【文案124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9 08:26:01

关于战争的成语并带解释

1、关于战争的成语并带解释造句

(1)、(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2)、四个“不”字,都在强调无人管理,自动管理。无为而无不为。

(3)、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因为同舟,利益相关,荣辱与共。要想合作无间,首先得把利益绑定在一起。

(5)、北朝民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1)红娃是大力士,但有勇无谋,落入蜘蛛网被擒。

(7)、⑤关于战争的四字词,有关描写战争的四字词语

(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9)、草木皆兵如火如荼势如水火落花流水马革裹尸赤膊上阵揭竿而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11)、1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12)、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13)、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14)、例句:沉迷于网络,拒绝和现实打交道的行为也是一种嗜痂之癖。

(15)、提高语文成绩靠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积累。没有积累的语文学习就像无源之水,既无法滋润万物、惠及他人,也不能提升自我、享受人生……快来读一读下面的八字成语吧,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讨伐,矢交坠兮士争先。路遥知马力。

(18)、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20)、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关于战争的成语

(1)、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2)、例句:公司里一帮妖艳贱货天天对上司吮痈舐痔,能洁身自爱、不卑不亢的人才是一股清流。

(3)、(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4)、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他们不爱钱财;我军士卒没有贪生怕死的,不是他们都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下达的时候,坐着的士卒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但当你把他们投到除了向前拼命再无别路可走的地方,他们就会像专诸和曹刿一样的勇敢。

(5)、宋高宗、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于风波亭。

(6)、(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7)、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8)、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9)、是春秋时代早期一次晋国长达近70年的内战,后,晋国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小宗篡夺大宗,成为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曲沃武公代翼,反映了晋之小宗代大宗,是对《周礼》宗法“嫡子制”的挑战,应属社会变革,或说社会进步。

(10)、请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世仇,但当他们同舟渡河遇到大风时,也会相互救助,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

(11)、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12)、春秋无义战。国与国合纵连横,根本也是利益。

(13)、《汉武记》记载:黄眉翁对东方朔说:我三千年洗一次骨髓,三千年换一次皮囊,现在已经洗了三次、换了三次啦。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16)、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继之又道:‘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17)、例句:我这么爱你,对你诚心诚意,你为什么假意迎合,对我虚与委蛇?

(18)、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19)、研究三大战役,会发现我军都是从敌人没想到的要地,突然发起强有力的攻击,让他的部署和心理陷入混乱,再一步步扩大战果。从来没有哪次是,敌人重兵等在那,我们上去硬刚。

(20)、(2)他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不知如何是好。

3、关于战争的成语和意思

(1)、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2)、(2)敌军将领告诉士兵,不要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怕正的有危险,也要撑得住气。

(3)、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4)、同仇敌忾:美英虽打着解放伊人民的幌子,无奈伊人民不肯领情,仍将它们视为可恶的入侵者。

(5)、所以,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军队,不用整治就会加强戒备,不用要求就会完成好任务,不用约束就会彼此团结,不需三令五申就会遵守纪律。禁止迷信,消除部属的疑惑,战斗至死,也不逃走。

(6)、一衣带水这个词,表面是好词,但去看它的出处,内涵就不同了。

(7)、古代君王也一样,治国是门专业,只有少数精英能掌握,至于普通老百姓,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8)、10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9)、汉武帝即位后,反击匈奴,经过几十年鏖战,使得漠南无王庭。

(10)、这个成语看起来有点像类似《狂蟒之灾》一样的怪兽恐怖片。有些人可能会说了,这个不是爬行的蛇,而念蛇(yí)。当然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误读错误,但其原意很可能真的和爬行那个蛇有关。

(11)、秦王朝灭亡后,项羽想休战回家乡。有人劝项羽留下王关中,项羽完全不听,认为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如同穿了一身绫罗绸缎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

(12)、免责申明:本音频、视频和相关素材来源于网络等公共合法渠道,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兵贵神速,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如果速度太慢,对手就能做出反应。

(14)、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5)、围魏救赵: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6)、(枪林弹雨)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金鼓齐鸣)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肝髓流野)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血战到底)血战: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后时刻。(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炮火连天)形容炮火猛烈。(烽火连天)形容战火遍及各地。(磨刀霍霍)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刀光剑影)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剑拔弩张)剑***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17)、1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18)、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9)、比如创业选合伙人,你得让他没有选择和退路,这样才能死心塌地跟你干。

(20)、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4、关于战争的成语及解释

(1)、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2)、1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3)、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4)、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5)、鸿门宴中,项羽因刘邦为年长老者,而犯了妇人之仁,没能痛下下黑手暗算刘邦的决心,所以后来丢掉了天下,终自己也被刘邦杀死。由于楚汉相争,从此这个成语就十分出名了。

(6)、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7)、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8)、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9)、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结束啦~和项羽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我们将会在以后几期中陆续推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学习!

(10)、(4)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11)、qióngbīngdúwǔ成语典故: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2)、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13)、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14)、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5)、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16)、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

(17)、枪林弹雨、枪林刀树、狼烟四起、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等。

(18)、战国尸佼《尸子》“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19)、《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于是项王大声呼叫,驱马飞驰而下!汉军遭项王冲杀,如风吹草偃,披靡而倒)。

(20)、劝告项王的人听了项羽的话,心里不免对他鄙视。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不错!”

5、关于战争的词语成语有哪些

(1)、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2)、(示例)但是“~”。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3)、战天斗地战无不克战无不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4)、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5)、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6)、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7)、我们今天说“愚”,往往就联系到“蠹”,把它变成了贬义词。其实“愚”字的本意是“质朴简单”,并没有贬义。如《列子》中讲的《愚公移山》,愚公就是个质朴的老头儿而已。

(8)、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9)、1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10)、1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11)、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

(12)、雄兔脚扑朔,暮宿黄河边,停止战争,比喻战火或战争。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

(13)、bīnghuāngmǎluàn成语典故: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4)、(草木皆兵)、(围魏救赵)、(运筹帷幄)、(退避三舍)、(如火如荼)(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赤膊上阵)、(穷兵黩武)、(百战百胜)、(战无不克)、(速战速决)(乌合之众)、(屡战屡败)、(血战到底)、(以战养战)、(短兵相接)(打草惊蛇)、(各自为战)、(孤军奋战)、(南征北战)、(骁勇善战)(四面楚歌)、(勇冠三军)、(浴血奋战)、(纸上谈兵)、(城下之盟)(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有勇无谋)、(烽烟四起)、(步步为营)、(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声东击西)、(揭竿而起)、(坚壁清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出奇制胜)、(兵戎相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刀剑无眼)(偃甲息兵)、(倒戈相向)、(上兵伐谋)、(穷兵黩武)、(腹背受敌)(大获全胜)、(远交近攻)、(单枪匹马)、(秣马厉兵)、(招兵买马)(人仰马翻)、(汗马功劳)、(战火纷飞)、(千军万马)、(冲锋陷阵)

(15)、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16)、出处:《魏书·赵瑕传》:“思祖率彭沛之众望阵奔退,瑕孤军奋击,独破仙琕。”《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17)、发号施令弹尽援绝剑拔弩张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

(18)、(5)项羽四面楚歌,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19)、能征惯战(néngzhēngguànzhàn)

(20)、公司管理也是如此。很多员工业绩做不好,反过来质疑公司的战略。而公司领导的想法是,决策层做好战略,员工做好执行就行了。领导希望员工都是“愚公”,下个任务后,不断多难,都要去死磕。

(1)、昨夜见军帖,坐我西阁床,施行仁政.岳飞怒发冲冠,赏赐百千强:指社会秩序不安定。战争接连不断!

(2)、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

(3)、zhěngēqǐnjiǎ成语典故: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4)、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

(5)、风尘之变风尘,白了少年头,收拾旧山河,减轻人民负担。但使龙城飞将在;势。

(6)、只有勇气,没有计谋。形容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7)、所谓“孟门”,古时按孟仲叔季来排列顺序,这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

(8)、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9)、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10)、指用战争解决问题。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

(11)、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12)、不管怎么说,现代人听到“愚”,怎么都感觉不舒服。其实,“愚”的高境界是,让你自以为很聪明,感觉不到“愚”。

(1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围魏救赵、步步为营。运畴帷幄、坚壁清野、刀光剑影、

(14)、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16)、休养生息休养。黄沙百战穿金甲:兵器;常.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放还战马。

(17)、早用于形容晋国(今山西)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8)、(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19)、军兵贵神速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节节失利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兵临城下大兵压境贵神速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节节失利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兵临城下大兵压境瞒天过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笑里藏刀兵贵神速贵神速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节节失利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兵临城下大兵压境瞒天过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笑里藏刀兵贵神速

(20)、赤膊上阵:形容作战英勇,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地从事。

(1)、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2)、1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3)、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可汗问所欲,古来征战几人回。

(4)、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伐罪吊民伐:讨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