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的《天问》【文案130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7 15:00:42

天问屈原赏析

1、天问 屈原解读

(1)、角宿(xiù):二十八宿之东方苍龙七宿的首宿,代表东方,由两颗星组成,古代传说两颗星之间为天门。

(2)、除了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外,他还问到一些故事传说中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牵涉到对于当时所谓“天命”的怀疑。如他问:

(3)、1条:鸣条,商汤打败夏桀的地方,一说是商汤流放夏桀的地方。致罚,给予惩罚。

(4)、璜台十成,谁所极焉?玉台十层奢侈至极,当初有谁将其看透?

(5)、八柱撑天对着何方?东南为何缺损不齐?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6)、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然能够死而再重生?

(7)、穆王御马巧施鞭策,为何他要周游四方?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8)、军队并进击敌两翼,他又如何指挥大兵?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9)、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列陈究竟何如?

(10)、舜帝友爱他的弟弟,弟弟还是对他加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11)、 等孩子有了问题,往往你已经力不从心,他的习惯冰冻三尺……好学,自信,阳光,感恩,坚强……这些品德也不是砸钱能换来的。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和孩子的学习成长!

(12)、初汤臣挚,后兹承辅。初把伊尹视作小臣,后来用作辅政宰相。

(13)、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得享高寿年岁太多,为何竞有那么久长?

(14)、2水滨之木:指空心桑树。《吕氏春秋》载,伊尹的母亲住在伊水边上,伊水泛滥,全邑淹没,她变成一棵空心桑树,生下伊尹,有莘国有女子采桑,在空桑中得到伊尹,献给有莘国君,长大后做了有莘国君的小臣。

(15)、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帝尧派遣夷羿降临,变革夏政祸害夏民。

(16)、鲧何所营?禹何所成?鲧经营了哪些事业?禹是什么使他事成?

(17)、2讥:谏。王逸《章句》:“言妲己惑误于纣,不可复讥谏也。”

(18)、1父:舜的父亲瞽叟,溺爱后妻之子象,三人合伙多次谋害舜。鳏(guān):老而无妻。

(19)、从篇首至“曜灵安藏”,这部分屈子问的是天,宇宙生成是万事万物的先决,这便成了屈原问难之始,其中从“遂古之初”至“何以识之”问的是天体的情况,“明明暗暗”四句讲宇宙阴阳变化的现象。第二小节自“圜则九重”到“曜灵安藏”则是对日月星辰提问:它们何以不会坠落?太阳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阴晴圆缺?以及有关日月的一些传说的疑问。从“不任汩鸿”起问的地事,从禹治水过渡到“何气通焉”说的是古传说中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则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现象发问。第三节从“焉有石林”到“乌焉解羽”一节多为二句一问,都是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怪事。

(20)、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其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2、屈原写的《天问》

(1)、康回:即共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冯怒:大怒。冯,通“凭”。《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夫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有趣的是,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唯独屈原的著作出现了许多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例如烛龙的故事、巴蛇吞象的故事等;这或许可以表明,自从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之后,只有楚国的大臣才有机会读到《山海经》。

(3)、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为何纣王亲受天罚,殷商命运仍难挽救?

(4)、舜在家里仁孝,父亲为何让他独身?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5)、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为何亲自为武王谋,奠定周朝后又发叹息?

(6)、何恶辅弼,谗谄是服?为何厌恶辅佐的忠良,而听任小人谗谄?

(7)、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幽王究竟杀的是谁?哪里得来这个褒姒?

(8)、1弊:通“毙”,死;一说通“庇”,寄居。有扈(hù):即有易。

(9)、1鹄(hú):天鹅,此处指鹄羹。饰玉:装饰美玉的鼎。

(10)、一套系统化、科学化有带领读和诵读音频的国学经典教材和类母语英语学习系统专用平板,并有长期免费的后期指导服务和免费的成长学习平台,多年坚持周末读书会和大地游学活动及线上夏令营、冬令营。

(11)、未行征诛,同受禅让,为何伯益失败,夏禹繁昌?    夏启祭天,演出《九辩》、《九歌》,何以母亲化石而致分剖?    上帝把后羿遣下凡尘,为的是革除夏民的忧困,    他为什么射瞎河伯,又把洛神作为自己的妃嫔?

(12)、隅隈多有,谁知其数?边边相交隅角众多,有谁能统计周全?

(13)、将鲧长久禁闭羽山。为何三年还不放他?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14)、2感天抑墬:谓“感动天地”。王逸《章句》:“晋太子申生为后母骊姬所谮,遂雉经而自杀。”洪兴祖《补注》:“《左传》云,狐突适下国,遇太子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与帝矣’,又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此言申生之冤感天抑墬,而谁畏惧之乎?”

(15)、师望在肆,昌何识?太公吕望在店中卖肉,姬昌为何能辨贤能?

(16)、  明·黄文焕《楚辞听直》:通篇一百七十一问,“何”字、“胡”字、“焉”字、“几”字、“谁”字、“孰”字、“安”字为字法之变。以一句两问、一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为句法之便。或于所已问者复问焉,或于正论本论中忽然错综他语而杂问焉,或于已问之顺序者而逆问焉,以此为段法之变。字法、句法易知也。段法之变则全关章法,不易知也。总以顺中之逆,逆中之顺,知其不易知也。

(17)、   薄暮雷电,归何忧?             傍晚时分雷鸣电闪,想要归去有何忧愁?   厥严不奉,帝何求?              国家庄严不复存在,对着上帝有何祈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伏身藏匿洞穴之中,还有什么事情要讲?   荆勋作师,夫何长?              楚国勋旧军中殉国,国势如何能够久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悔悟过失改正错误,我又有何言词可陈?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吴王阖庐与楚争国,我们久已被他战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              环绕穿越里社丘陵,为何生出令尹子文?   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长。      我曾告诉贤者堵敖,楚国将衰不能久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为何自赞告诫君主,忠义之名欲更显扬?

(18)、反成乃亡,其罪伊何?等到殷朝兴起又使他灭亡,他的罪过又是什么?

(19)、为何献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并不舒适?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20)、巨鳌背负神山舞动,神山怎样稳定不移?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3、天问屈原古诗文网

(1)、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2)、纂就前绪,遂成考功。继承前人未竟事业,终于完成先父遗志。

(3)、应龙如何以尾画地?河海如何流通顺利?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4)、角宿未旦,曜灵安藏?东方角宿还没放光,太阳又在哪里匿藏?

(5)、太阳是从旸谷出来,止宿则在蒙汜之地。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6)、彭祖烹调雉鸡之羹,为何帝尧喜欢品尝?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7)、列击纣躬,叔旦不嘉。武王将纣王裂体斩首,周公姬旦却并不赞许。

(8)、   《天问》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四字为句,以问的形式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细细读去还是可以理清脉络,弄明主脑的。《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屈赋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七言。大致四句为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它表现的是屈原的学术思想,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修辞手法上,自然没有像《离骚》《九歌》《九章》那样绮丽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贺裳《骚筏》所评“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自然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9)、为何武王惊天动地,假托神灵却怀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10)、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为何终遭有易之难,落得只能放牧牛羊?

(11)、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12)、2圣人:指纣王的贤臣梅伯、箕子。一德:品德相同。

(13)、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从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

(14)、玄鸟高飞送来聘礼,简狄为何那么欢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15)、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迷迷濛濛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这是多么大的工程。是谁开始把它建筑?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天体轴绳系在哪里?天极不动设在哪里?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八柱撑天对着何方?东南为何缺损不齐?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平面上的九天边际,抵达何处联属何方?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边边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谁能知其数量?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怎样十二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太阳是从旸谷出来,止宿则在蒙汜之地。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打从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神女女岐没有配偶,为何能够产下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伯强之神居于何处?天地瑞气又在哪里?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天门关闭为何天黑?天门开启为何天亮?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东方角宿还没放光,太阳又在哪里匿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鲧既不能胜任治水。众人为何将他推举?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都说没有什么担忧,为何不让试着做去?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鸱龟相助或曳或衔,鲧有什么神圣德行?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治理川谷也见功劳,尧帝为何对他施刑?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将鲧长久禁闭羽山。为何三年还不放他?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大禹从鲧腹中生出,治水方法怎样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接手先人未竟事业,终使父亲遗志成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为何继承前任遗绪,他的谋略却不相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洪水如渊深不见底。怎样才能将它填塞?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天下土地肥瘠九等,怎样才能划分明白?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应龙如何以尾画地?河海如何流通顺利?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鲧是什么使他意乱?禹是什么使他事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水神共工勃然大怒,东南大地为何侧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九州大地如何安置?河流山谷怎样疏浚?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流之水总不满溢,谁知这是什么原因?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东西南北四方土地。哪边更长哪边更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南北顺量比较狭长,长出地方又有几何?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昆仑山上玄圃仙境,它的尾部又在哪里?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山中还有增城九重,它的高度又有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昆仑山的四面门户,什么人物由此出入?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西北两面大门敞开,什么气息通过此处?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太阳光辉哪儿不到?烛龙又能照耀何方?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羲和还没御日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什么地方冬日长暖?什么地方夏日长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哪儿又有岩石成林?什么野兽会发人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哪儿有着独角虬龙,以熊为妇游牝从容?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雄的虺蛇九个头颅,来去迅捷生在何处?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不死之国哪里可找?长寿之人持何神术?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萍草蔓延根茎盘错,枲麻长在哪儿开花?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一条长蛇吞下大象,它的身子又有多大?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黑水之地玄趾之民,还有三危都在哪里?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延年益寿得以不死,生命久长几时终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奇形鲮鱼生于何方?怪鸟魁堆长在哪里?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后羿怎样射下九日?日中之乌如何解体?

(16)、夜光:月亮。德:德性;一说通“得”,得以。

(17)、关于九天,王逸在《楚辞章句》解释为:“九天,东方昊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高层。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疑似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就应取此解。《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不过,这种解释并不符合屈原所说的天有九重。

(18)、1吴获迄古:吴获,获,当为“伯”。吴伯,吴太伯。迄,当为“逃”。古,古公亶父。《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吴太伯世家》说:“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前文叙说弟象杀兄舜,故此问兄太伯让弟季历、又传位弟仲雍事。

(19)、快来yy亲子大学学习吧!这里每天不同时间段,QQ和YY都有精彩免费的育儿讲座!

(20)、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4、天问屈原原文

(1)、天问:即问天。王逸《楚辞章句》:“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而成为‘天问’。”一说即天的问题。

(2)、鸱龟曳衔,鲧何听焉?太阳的运行靠鸱龟或曳或衔,鲧有什么神圣德行?

(3)、1撰:具有;一说柔顺。协胁:胁骨骈生。协,合。

(4)、2鹿何祐:《琱玉集·感应篇》引《列士传》曰:“伯夷兄弟遂绝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路史·后纪四》注引《类林》《广博物志》有相同的记载,这就是屈原所问“鹿何祐”之事。

(5)、2中央:指周王朝。共:指共伯和。牧:指共伯和摄行政事。

(6)、也许你还在为孩子考试成绩而发愁,可是当你看完大易教育入门文件这个视频时(没有找七牛老师索要),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有所感触了。因为你的孩子和她的区别就在于人生的根基。

(7)、北至回水,萃何喜?北行来到回水之地,一起饿死何乐可为?

(8)、为何长大仗弓持箭,善治农业怀有奇能?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9)、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达和先进,例如中国人早开始使用火,先发明养蚕缫丝技术,先发现磁性现象,早进行大规模的地理考察活动,等等。其中,被古代典籍记录下来的周代以前(包括周代早期)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主要有《尚书?尧典》的天文历法物候学,《尚书?禹贡》的经济地理学,《尚书?洪范》的物质结构五行学说,《山海经》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物产地理学,以及《周易》的数理符号学,等等。

(10)、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自然事物进行伦理化,就成为一个大的趋势。

(11)、“天问”两字就是“问天”的意思。王逸认为天尊贵因此不好意思向他直接发出责问,屈原改变方式,把诗起名为《天问》。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如果我们从这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看,屈原不仅不是“尊天”,而是相反的,要对“天”和当时尊天的许多学说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批判和责问。

(12)、1亿:或作“意”;一说通“臆”,预料。指殷的贤臣箕子看见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害怕,料想以此为开端,必然会有一系列奢侈的事情发生,后来纣王果然建造了十层玉台。

(13)、关于“天问”的意思,《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即自夏殷以来,天被视作万物之主,是统摄万类群生的,一切高远神异不可知之事,都可用“天”来统称,所以有关万事万物的疑问,也可以统称为“天问”。王逸认为天尊贵因此不好意思向他直接发出责问,屈原改变方式,把诗起名为《天问》。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如果我们从这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看,屈原不仅不是“尊天”,而是相反的,要对“天”和当时尊天的许多学说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批判和责问。《天问》这首诗作于何时何地,向无定论,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屈原放逐在外时所作。这首诗确乎是通过质问的方式流露出一种很强烈的感情,其感情与屈原流放后写的大多数作品基本上是一致的。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诸多问题,他往往自己并没有做出回答,或者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然而他在问题的提出和在问题的提法上,却显然表现了他对一些凿空旧说、传统观念的怀疑和批判。正是这一精神,构成了这首气势磅礴、奇气逼人的长诗。亦从此可见,屈原的《天问》,并不是“天尊不可问”,而正是设难相问,要把天和关于天的诸多旧说难倒、问倒,要把尊天者所代表的旧传统、旧道德,统统扫清。而在他提问的时候,态度又是那么执着,抓住不放,问的又是那么理直气壮,无畏无惧,这就形成了这首长诗的伟大思想和充沛气势。

(14)、天下土地肥瘠九等,怎样才能划分明白?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15)、都说没有什么担忧,为何不让试着做去?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16)、     宋·洪兴祖《天问补注·王逸〈天问序〉补序》:《天问》之作,其旨远矣。盖曰遂古以来,天地事物之忧,不可胜穷。欲付之无言乎?而耳目所接,有感于吾心者,不可以不发也。欲具道其所以然乎?而天地变化,岂思虑智识之所能究哉?天固不可问,聊以寄吾之意耳。楚之兴衰,天邪人邪?吾之用舍,天邪人邪?国无人,莫我知也。知我者其天乎?此《天问》所为作也。太史公读《天问》,悲气志者以此。柳宗元作《天对》,失其旨矣。王逸以为文义不次序,夫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岂可以次序陈哉?

(17)、为何桀在鸣条受罚,黎民百姓十分高兴?     简狄在台,喾何宜?              

(18)、2逢:迎。雉:野鸡。史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越裳国来献白雉。昭王德衰,不能使越裳国复献白雉,故欲亲往迎取之。

(19)、屈子讲堂|第十二期“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考证

(20)、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尚未成形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5、屈原 《天问》

(1)、1桀:夏朝的亡国君主,极残暴。蒙山:古国名。王逸《章句》:“夏桀征伐蒙山之国,而得妺嬉也。”

(2)、帝尧派遣夷羿降临,消除忧患安慰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3)、   从“禹之力献功”起,对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与史实提出了问题,这些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构成了《天问》的第二大部分。女岐、鲧、禹、共工、后羿、启、浞、简狄、后稷、伊尹……屈原对这些传说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对这些人与神的传说的怀疑中,往往表现着诗人的情感、爱憎。尤其是关于鲧禹的传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不平之情,他对鲧治水有大功而遭极刑深表同情,在他看来,鲧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认为的是治水失败之故,而是由于他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这种“问”,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愤懑,《天问》的思想光辉就应当是这样来理解的。自“天命反侧”起则进一步涉及商周以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诸如舜、桀、汤、纣、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师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齐桓公、吴王阖庐、令尹子文等等,屈原提出的好多问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这些叙述可以看成是这位“博闻强志”的大诗人对历史的总结,比《离骚》更进一步、更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对楚国政治现实的抨击,也是希望君主能举贤任能,接受历史教训,重新治理好国家的一种变幻了的表现手法。

(4)、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请问:远古开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给后代?

(5)、20“眩弟并淫”二句:谓亥与弟恒并淫有易之女,致亥被杀身死,故曰“危害厥兄”。眩,“胲(hǎi)”之形误,胲即王亥。

(6)、厥萌在初,何所亿焉?从其初的发展,谁能预料到后来?

(7)、2践:履行。吾:指周。期:约定的日期。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八百诸侯都到盟津与武王会师,甲子日的早晨在殷都附近的牧野誓师,随即攻下了殷都。

(8)、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9)、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易女子丰腴细润,如何保养如此体态?

(10)、2苍鸟:鹰。喻武王伐纣,将帅勇猛如鹰鸟群飞。

(11)、鲧到底成就了些什么?禹又成就了些什么?   共工怒触不周山,大地为什么倾陷了东南?   夏禹尽力治水,是天叫他来观看下方的情景,  怎么又找到涂山氏的女子,在台桑和她通淫?

(12)、伯林雉经,维其何故?太子申生自缢而死,究竞为了什么缘故?

(13)、一般来说,古代绘画内容,一是为了宗教或巫术目的,二是为了记述历史,三是为了传播知识。例如,我国畲族有一种古老的歌舞,名叫功德舞,亦称祭祖舞。每年农历正月初八祭祖,每三年举族大祭祖,以及丧葬仪式,都要由年长者主持,请师公(巫师)和祭祖者(丧葬仪式为八人),在祖先画像前,唱祭祀歌,跳表现祖先功德的舞蹈,众人随之共舞。祖先画像又称祖图,通常为长卷式,绘画内容为本民族起源与迁徙的传说。

(14)、《楚辞章句》里说:“《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关于《天问》的写作背景和缘由,说是屈原被放逐后,忧心愁惨,彷徨山泽,走进楚国的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画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于是当场题辞,写下此篇,用以排解愤懑、舒泻愁思。

(15)、太阳是从汤谷出来,晚间落到蒙水边上,   它到底走了多少里程,从清早直到昏黄?    月亮有什么本领,为何死了又能够再生?    它的肚腹里有个蟾蜍,那对它有何好处? 

(16)、商汤降临巡视四方,在外遇到贤臣伊尹。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17)、我国岩画分布地域广,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宁夏的桌子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以及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岩画、西南地区(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岩画和福建台湾岩画,此外牡丹江亦发现有岩画。多少令人有些奇怪的是,在文明发达甚早的中原地区(包括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的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熊耳山、伏牛山、泰山、大巴山、荆山、大别山等山脉却几乎不见有过什么样的岩画(吉林、辽宁、湖南、江西、浙江、广东、海南亦未发现岩画)。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发展了地画、壁画等艺术形式,因此也就不需要在岩壁上绘画了。

(18)、吴光争国,久余是胜。吴王阖庐与楚争国,我们久已被他战胜!

(19)、从人类内心的朴素认知来看,“天”早也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事物,不论是日月星辰还是风雨雷电,都是完全超脱于人类行为之上的存在。

(20)、舜服厥弟,终然为害。舜帝友爱依从他的弟弟,弟弟还是对他加害。

(1)、《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的奇——奇绝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象力。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多方面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界所提的问题,表现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的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

(2)、悔悟过失改正错误,我又有何言词可陈?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3)、这里说,帝舜曾经那样体贴他的弟弟象,到头来还是为害;为什么象是那么肆其犬豕之心,毫无人性,不讲道德,而他却并不危败?他又问:

(4)、讨伐斟寻倾覆其船,他用什么方法取胜?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5)、全诗总体看来大致可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可分为若干小节。

(6)、那么,楚国庙堂里真的有壁画吗?答案是肯定的。人类开始绘画的历史目前已经追溯到数万年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凡是能够画上图案的材质,当初人们都曾经尝试过,并由此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绘画品种。例如人体画、服饰画、陶器画、木器画、石器画、金属器画、皮画、帛画、纸画(画面尺寸相对较小),以及岩画、地画和壁画(画面尺寸相对比较大)。

(7)、怪人夫妇在市上叫卖什么,捡到了可怜的幼女?   周幽王究竟是被谁杀掉的?怎么能够怪得褒姒?   天老爷的脾气反复无常,有什么一定的赏罚?   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于被人残杀!

(8)、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长久将鲧禁闭羽山,为何三年还不放他?

(9)、太伯仲雍逃到东吴,一直到了南岳的脚根,  谁想到离开这是非之地,得到了两位好人?   寿梦的孙子阖闾,小时候便遭受了流窜,   何以壮年以后,能流传他的英勇,武功辉煌?

(10)、后得到什么好处,难道只是遇见白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11)、东方角宿还没放光,太阳又在哪里匿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12)、武王姬发诛纣灭商,为何抑郁不能久忍?   载尸集战,何所急?              

(13)、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鲧将身躯化为黄熊,巫师如何使他复活?

(14)、迷迷濛濛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15)、1“阻穷西征”二句:指鲧被放逐羽山之野所行经的险途。西征,西行。越,度越。王逸《章句》:“言尧放鲧羽山,西行度越岑岩之险,因堕死也。”

(16)、一蛇吞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一作“灵”。

(17)、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到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原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钜制,这就是屈原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天问》的“天”,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这样也就很清楚地呈现出《天问》的光辉和价值。

(18)、2变化以作诈:有易女初与亥淫,而又与亥弟恒淫,故曰“变化以作诈”。

(19)、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浑浑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么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二

(20)、3堵敖:名熊胜,楚文王的儿子,继承君位五年,其弟楚成王杀死他自立。

(1)、2比干:纣的叔父,因忠谏而被挖心。逆:抵触,违背。

(2)、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夏桀出兵讨伐蒙山,所得的好处又是什么?

(3)、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大气一团迷蒙无物,凭什么将它识别认清?

(4)、《天问》涉及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范围,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内容。其“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这里涉及到地球赤道直径与两极直径的长短问题,以及大地的曲率问题,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大地是球体的观念。其“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这实际上描述的是极地(对我国来说是北极)地区每年有半年时间没有阳光照射的现象。其“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这可能是我国古代有关南半球情况的早记录。

(5)、释舟陵行,何之迁之?龙伯巨人舍弃舟船行走陆地,又是怎样将灵龟钓离大海?

(6)、后羿有宝弓珧弧,天赐玉■,射死为害的大猪,   为什么用猪肉来献祭,上帝又怪他好吃懒做?    寒浞和后羿的妃子纯狐,两人通奸,一道阴谋,   为什么射死了后羿,还把来煮了,吃他的肉? 

(7)、惟浇在户,何求于嫂?浇来到嫂子门口,他对嫂子有何要求?

(8)、我们知道,屈原对历史问题的关注,其核心的疑问在于“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意思是,上天既然授命一个君王治理天下,为什么又要用别人取代他?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楚国君王受命管理楚国这片土地,已经有许多年了,难道现在是皇天要让别人(秦国)来取代楚王了吗?

(9)、北行来到回水之地,一起饿死有何可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10)、问题是,屈原为什么没有对炎帝、黄帝的事迹置一词发一问?这多少让人有些不解。这是因为,屈原已经追问到人类的起源“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并谈到了先夏时期的尧、舜、喾、简狄、后稷、彭祖的故事,也提到了昆仑山,然而就是不提炎帝、黄帝,而且在屈原的其它作品里也没有提到炎黄二帝(《远游》提到轩辕、太昊、炎神,但是《远游》并非屈原的作品,而是汉代人所作)。或许,屈原认可的历史,取自《尚书》,而《尚书》就是以尧、舜时代为历史的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