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资料有哪些
1、华罗庚也如此。他看一本厚厚的书,别人要花十天半月,而他一两个晚上就看完了。当然不是拿起一本书,从第一个字读到末尾一个字。他拿到书以后,要躺在床上想一想,自己问自己:要我写这本书,怎样写。(关于读书的资料有哪些)。
2、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3、鲁迅的“跳读”法:鲁迅先生认为:“如果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不管到多久都不懂的,直接跳过去向前进,反而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重要的内容上。
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5、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7、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安娜的困惑,娜拉的出走,苔丝的叹息,珍妮的温柔。一卷在手,可以探求人生的选择,悲剧的缘由。
8、当我捧起《钢铁识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更爱读书了。
9、读书使人视野宽阔,读书使人知识渊博,读书使人品德高尚读书的好处真是多得像天上的繁星,地上的细沙,大海的水。我从读书中得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难怪人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我实在不能不高声欢呼:读书真好!
10、 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资料,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11、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从幻想的世界里抽身出来,面前还是堆积如山的书本、参辅书,我常常在思考,何时才能从书海中抽离,让呆滞的大脑得到片刻的休息。我明白爸爸妈妈在暑假里,给我报补习班,但是读书不是强制的,是自发的,是喜欢,所以爱读书。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3、正式命名: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方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的全体成员大会上宣布制定的。这个在每年的4月23日庆祝图书和阅读的传统将会长期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这一庆典国际化的决定,对促进阅读、出版、产权保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5、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6、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常在夜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夜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
1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18、读书可以感悟人生,这个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是历史的沧桑。可以是天地的沉浮,可以是……;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的星空与神圣的道德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生存。读书是一种放达,在历史与现实的冲击下,读书人漠然于时间也漠然于空间,即使是惊鸿一瞥,也执掌起漫天光芒。
19、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之后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0、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1、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22、潘石屹和《平凡的世界》 房地产大亨潘石屹是甘肃天水人,因为出身不好,导致处境艰难。他喜欢的小说是《平凡的世界》,他曾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推荐这部小说。他说他一共看了七遍,每一次在人生低潮的时候、碰到困难时,就读上一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孙少平、孙少安就是十几岁时的潘石屹。到地里干活的时候,也始终仰望苍穹,大的愿望就是从山里面走出去,到大城市去,到北京去。后来他明白,人真正的梦想是精神世界的,而不是这个地理位置上的梦想。
2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