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的益是什么意思啊
1、大有裨益(dà yǒu bì yì)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2、集思广益的近义词:群策群力群众的智谋和力量实赖同心同德之臣,亟合群策群力之助。——宋·陈元晋《见郑参政启》广开言路言路:进言的道路。开放言论,博采众议。指尽量给人们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我们今天确实需要扩大眼界,广开
3、投稿是发生在作者和期刊之间的行为,作者了解期刊势所必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不少博士生和硕士生不重视了解期刊,甚至压根就没有了解期刊的需求。于是,一些研究生的投稿行为充满了盲目性,典型的表现就是“海投”。有的人一篇论文可以错时连续投数个、十几个,甚至数十个期刊。他们不去冷静、客观地评估自己论文的质量,也不想去了解期刊,而是把宝押在偶然性上,寄希望于或许有一个期刊会把录用的绣球抛到自己头上。应当说,“海投”行为是极不明智的。(集思广益的益是什么意思啊)。
4、(2)期刊的开放程度不同。在中国内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办刊单位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单位、各省市社科院和各类研究机构、各省市社科联、普通高等院校、军事院校和各级d校、各级各类专业学会和团体等。不同期刊接收外稿的比例不同。总的看,这些年,由于学术研究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CSSCI刊物遴选的导向作用等因素,各类期刊的开放程度都明显提升。但相比较而言,学报类期刊用外稿的比例偏低些;各地社科联办的期刊较之社科院办的期刊稍稍开放些。
5、“热门冷做”,即是对于热门选题,要尽量寻找热门中较少受人注意的有价值的“冷问题”。热门问题能见度高、进展快,容易受到社会支持;同时,热门问题研究领域聚集了大批精兵强将,竞争激烈,因此对于能力弱、条件差、指导教师水平一般的新手,好避开中心热门问题。
6、2014年9月22日,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十五个重要启示,其中之一即是“集思广益,博施众利”。本文拟对“集思广益,博施众利”所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做一探讨。
7、新观点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理性认识永远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感性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是经验材料,所以,经验材料是新观点的源泉。这一点决定了占有和消化资料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环节。
8、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到时间没结论,或者无限超时;
9、集思广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ísīguǎngyì,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10、反义词:闭门造车、固执成见、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11、总之,“新文科”的方法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生写论文应当大胆按照“新文科”方法创新的原则行事。
12、学科界限既有性,也有相对性,是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3、注意,这里的评判即包括批评也包括表扬,任意对其他人的想法表示赞扬(尤其是领导),容易造成话题方向的导向,想想看,有人提出想法,你觉得一般般,但是领导大力赞扬了一番,你会怎么想?在场的参会者又会如何做呢?
14、出自:高阳《清宫外史》上册: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广开言路,谏劝的奏折,很少留中。
15、陈雪芸何振华|量体裁衣:时政资源的有效运用
16、示例:全校师生群策群力,把校园建设得美丽。
17、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18、(示例):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19、第要将“博施众利”落到实处,还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其奠定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若以中国传统文化术语来说,则相当于“开物成务”。《周易·系辞》谓:“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物”即揭开事物真相,弄清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成务”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确定适当方法,把事情做好做成。这是古人从《周易》的变化规律及社会功用中所悟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思想方法和行动纲领,蕴含着朴素的科学精神。“博施众利”离不开“开物成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利众、利他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中国古代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与其直接给人某种东西,不如教人学会如何获得它的方法,使他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这种东西。因此,利他、帮助他人的长远有效方法,是使他能够自立、自强。
20、随后,杨颙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子,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
21、后来杨颙病死,诸葛亮难过,痛哭了好几天。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下了《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这篇文告,鼓励大家主动发表政见。
22、基本集:集中,集合;思:思想,意见;广:增广;益:好处。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见解,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23、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24、今天我们将辞典试用版先行公开,期盼各界提供意见,藉以集思广益,让正式版能臻理想。
25、益发 ( yì fā ) 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性状在程度上的加深,相当于越发、更加。
26、目前,研究生普遍对写论文感到焦虑。这里,基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关切,讨论以下六个问题:
27、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所以,投稿这件事也肯定有“技巧”,只不过不同的人对“技巧”的理解不同而已。我认为,投稿时应注意的是以下三点:
28、(1)论文题目。从文字表述角度看,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恰切。论文题目应能统领文章内容,力戒以偏概全甚至张冠李戴,好直接反映论文的创新观点。二是亮眼。在“恰切”的基础上,表达尽量简洁、新颖、奇异、犀利,有冲击力,切忌平淡无味、四平八稳。一位资深编辑在谈到论文题目时,对比了这样两个题目:《论政d法治的内涵与特征》和《政d法治:政d文明的新形式》。他认为,后者更新颖、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引起编辑的阅读欲望。
29、广开言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uǎngkāiyánlù,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30、李勤|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教学改进建议——以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为例
31、从辞源学角度考察“集思广益”一词之来源,大概与著名历史人物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鼓励属下参、署众人积极参与国家军政事务之讨论,在《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中,他提出“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多方发表意见、对国事提出咨议,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中众人的智慧,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集思广益”一词,大概由此而发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从诸葛亮始,方有集思广益之可能。《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以友辅仁”(《子路》)等等,皆说明孔子及其弟子重视集思广益,注意从师长、朋友、他人等处学习,以增广自己的见闻,从而生发出治世、修身的大智慧。还有许多材料能够证明,“集思广益”等实践智慧在华夏民族中有更早的运用。
32、(出自)黄胄《怀念望云老师》:“他对学生、画友,从不以我画线,而是主张博采众长,自立门户。”
33、刘国皇高欣琪|高校师范专业“三习”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34、“新文科”这一概念是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先提出的,2018年11月我国教育部决定实施包括全面推进“新文科”在内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0。“新文科”旨在提倡引进新科学新技术,对传统文科进行重组和改造,实现文理交融和文科内部不同学科间的交融,尤其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不可固守传统方法,而要打破学科界限,根据研究需要,大胆引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相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方法而实现方法创新。
35、诸葛亮对杨颙的劝告和关心感激,但他总觉得不能有负先主的嘱托,感觉重任在身,许多事情不亲自处理不放心。
36、随后,杨颙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子,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
37、蒋先生是一家连锁眼镜店的老板,年初因为疫情的原因,给门店的经营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因对疫情并挽回损失,他多次组织各门店的店长和管理人员开会,讨论对策,但是效果并不好,经常花了很长时间讨论却没有得到有用的结果,几次下来大家都认为这种会议没什么用处,态度越来越敷衍,会议就更加低效,进入恶性循环。
38、第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就能朝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迈进。《鹖冠子·环流》说:“故东西南北之道踹,然其为分等也。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五色不同采,然其为好齐也。五声不同均,然其可喜一也。”统摄宇宙万有之道,可以称其为一;而达成同一之道的各种差异性方法,则可以称其为方术。道应通过多样性的方术来达成,而不可能用某一种固定的方法来呈现。所以,人们应当重视呈现道的多种多样之方术,此则为我们这里所理解的“美美与共”的一个视角与向度。《鹖冠子》认为,人们虽然踏在东、西、南、北不同方向的道路上,但其皆为有方向、方位之区分的道路,则是相同的;阴阳乃性质不同之气,然其互为相应、互为调和,以成阴阳会合的冲和之气,则是相同的;酸、咸、甘、苦之味道虽然相反,然其皆可以调成美好的味道,则是相同的;青、赤、黄、白、黑,乃五种不同的色彩,然其皆能够组成美丽的图案,则是相同的;宫、商、角、徵、羽乃五种不同的音阶,然其皆可以组成为人所喜爱的和谐音调,则是相同的。相反、相克者,未始不可以相成,故“积往生跂,工以为师;积毒成药,工以为医。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鹖冠子·环流》)腿部骨骼弯曲的残疾之人以足趾跛行、行之若舞,其法累积下来,就形成了所谓的“禹步”,百工之人效法之,以舞降神而成巫师;物类各异、其性相害则为“毒”,积累物性相害之“毒”而成治病的良药,百工之人取法之,以毒攻害而成医生。
39、事实上,“新文科”研究方法所要求的把自然科学方法引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做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存在了。列宁曾这样说过:“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弟时代(17世纪)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20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断学科热,长期以来人们热衷进行的把诠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语言哲学等哲学理论和方法引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做法,以及当前正在兴起的把大数据等新科技方法广泛引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潮流等,无不属于“新文科”研究方法的范畴,只不过,彼时还没有提出“新文科”这个概念罢了。
40、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41、第虚心听取种种意见之后,还要求我们善于“听微决疑”,从众多意见中整合、分析出哪些建议更有实践意义,从而真正体现出集思广益的价值所在。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要求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对于没有把握、不能确定的事,对之要慎思明辨,有些甚至可以持保留态度;而对那些有把握、能够确定的事,则要敢于在实践中谨慎地加以实施。《礼记·中庸》亦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依此而论,则正确决策与实践的过程,似乎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先是博学(广博地学习),即收集信息,吸取知识;其次是审问(详尽地追问),即提出问题,解除疑惑;然后是慎思(谨慎周密地思考),即消化整理,融会贯通;再进行明辨(清晰明确地分辨),即形成概念,择定结果;后笃行(切实地实行),即将认知付诸实践,完成德性的实践形式。《鹖冠子》也强调人们处理天下、国家大事,要有“听微决疑”之能。因为远自近始,显由隐至,大由小成,众由少积,天下事物莫不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开始。所以,要重视对事物细微难明之本根的探究。如果察人、做事不能把握根本,就可能导致文治之德浅薄、武治之士气衰颓,从而难以成就弘大之德、广博之义。
42、再后来,我逐渐认识到,理想、有逻辑力量的论文框架是“演绎式”。“演绎式”就是按照演绎方法所要求的三段论格式来安排论文的框架。大前提是介绍与论文核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普遍性道理;小前提是与核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条件性内容;后是推导出的结论。前面两部分体现在论文中不一定各占一章,可以分别有数章,章数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前面还要介绍点背景情况。大前提通常是按照论点的要求深刻阐释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小前提则往往是一些关于核心论点的理论证据和事实证据。例如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主张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的主流科技观应当与时俱进,由“生产力科技观”转变为“综合国力科技观”。文章的框架如下:①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普遍原理);②新时代呼唤新科技观(相关的理论与事实等条件性内容);③构建“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结论及其阐发)。
43、更进一步,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由于近现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作祟,人们习惯于对自然界进行过分的索取,导致大自然及其资源被严重透支,形成了恶性的生态危机,这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天地自然万物为一体,大自然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有其自身固有的运行法则,人们要尊重其本有的规律、法则,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环境,方可能使“天长地久”,从而人类自身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人们所秉持的这种生态价值观,实是“博施众利”人文精神进一步扩充所生发出来的一种宇宙天地情怀。当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服务。关于这一点,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人类通过观天察地、探赜索隐,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则可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从而“参赞天地之化育”“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周易·系辞》)。
4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45、当然啦,我们在满足精神层面的交流共鸣与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应该辩证地看待谐音梗。
46、延年益寿(yán nián yì shòu)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47、 集思广议,这个词应该是“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48、★集电资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启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49、(2)千方百计征求意见。尽量在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中间广泛征求他们对文章的意见。可以对文章的全文征求、重点章节征求、摘要征求,也可以口头征求。
50、公元223年,蜀主刘备去世,临死前,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为了履行对先主的承诺,诸葛亮殚精竭虑,全心全意地辅佐后主刘禅,事必躬亲,任劳任怨。
51、历史地看,要真正做到集思广益,首先就要尚贤。若能集中各个领域有智慧的贤才,群策群力,就能为集思广益奠定坚实的基础。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战国时期黄老道家的代表作《鹖冠子》,对于集思广益,尊贤、尚贤,也有精彩论述,认为集思广益、博选众贤,重在因任人的不同性情、发挥人的不同才能,这与老子道家尊道贵德、因循自然的思想有相近处。
52、详尽占有资料以后,接着是通过浏览,对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核心资料要反复读,对一般资料或通读或段落抄录或内容提要,而对大量关系不大的资料过滤掉即可。
53、先朝一政一令必集思广益,孰复而后行之,其审重盖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