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面一句
1、出自《顾亭林诗文集·与人书六》。(译文)君子的学问,需要终身追求。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家国天下的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都有为国为民的强烈责任意识。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3、这段话的意思是:兴亡有两种,一种叫国家兴亡,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兴亡,老百姓是没有责任的,这种兴亡应该有统治者即“肉食者”来负;但另外一种兴亡叫天下兴亡,如果“亡天下”,即不但国家与政权灭亡了,连种族都灭亡了,这种责任就不仅仅在于“肉食者”,种族中的每一个人(即匹夫)都有责任。为什么?因为“亡天下”的原因是,这个种族的文化消失了,而种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4、再往前看,来到宋代,我们看司马光是什么观点:“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仕晋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朝末年顾炎武的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观点,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6、(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这是乔迁新居的句子,应该送给搬家的人。意思是自从上天或是上帝开天劈地形成了宇宙,创造天地;长发其祥,长久发展成福庆吉祥的样子。
7、辰:良辰美景当有赏心乐事
8、B.程朱理学是宋以后(含两宋)道学主流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11、晚自修回来,即有同学垂询讽刺文学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问题,某答曰:《儒林外史》《围城》皆讽刺文学,君以为“正能量”“负能量”也?为什么啥事都要问是不是正能量呢?如果非要问是不是正能量,那就看它是不是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是不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加快了文明的进程。该同学复言,本晚自修,他们接触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想法或是史料云云。
12、网上订阅请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13、“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或者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14、国难当头,为国效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进入21世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时,据说专门对这八字名言做了一番考证:早在梁启超之前,梁氏好友、维新派另一位思想家麦孟华于1900年就提出这八字名言是顾炎武的话,这就比梁启超早了整整15年。然而,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印了清初署名“空空主人”写的《岂有此理》一书,作者据说是乾隆中期人,该书写好后迟至嘉庆四年才出版。该书开篇第一句话竟是:“亭林先生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以为至论。”这样看来,“空空主人”才是第一个将顾炎武名言浓缩为八字成语的人!但是,这“空空主人”姓甚名谁,像《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一样,就无人知晓了。(《老年文摘》第2430期)
16、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
17、大字版邮发代号1—2全年订阅价17元。
18、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城市创建个个尽责。比如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园共育你我共促
20、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后一句
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之一的顾炎武有一句有名的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代人反复引用,大意是:但凡国家大事,我们普通老百姓都有不可回避的责任或义务去担当。其实,这种理解是并非顾炎武的原意。
2、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七十大寿者
3、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4、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5、也就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罪”针对的是内外侵略。前者针对的是中华的文化,针对的是民族;换一句话说针对的便是“异族入侵”,如在汉族人正统的明朝,清军八旗入侵就是汉民族的生存危机;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肉食者”还是草民。
6、|清|白|红|山|水|
7、一个人处于不同的位置、从事不同的工作,就有不同的责任与担当,就要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将天与人分开,认为自然界与人各有其不同的职责,天地各司其职,人们也应当恪尽职守,所强调的正是要做好自身的职责、担好自己的担子。
8、|秋|雨|夏|风|春|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人民的角度来说的理由:曹刿只是一个平民,他参与谋划,并跟着参战,并且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胜了敌国,足以体现出“匹夫”的重要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从做事的能力方面理由:与上一句不是一个类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指的是作战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体现出把握战机很重要,同时也体现出了曹刿的作战才能
10、下列与天文无关的语句是:()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tiānxiàxīngwáng,pǐfūyǒuzé)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老王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下面三幅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13、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14、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5、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6、尽信书,不如无书,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便是顾炎武此段,我觉得亦有可商讨处,比如,他说“魏晋之清谈,何以亡天下?”这就是认为魏晋清谈,导致天下亡。可是我们学习《世说新语》,知道“言语”第七十的故事是:
17、《老年文摘》每周2期,4开16版,全年102期。
18、朱熹老夫子呢?他说:“嵇康魏臣,而晋杀之,绍不当仕晋明矣。荡阴之忠固可取,亦不相赎。事雠之过,自不相掩。”
19、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20、B项程朱理学是宋以后儒学主流,B项错误;
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下一句
1、“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2、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辛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3、嵇绍长大后,因为嵇康得罪,端居在家侍母至孝,是山涛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说嵇绍有贤能,“父子罪不相及”,应加录用。司马炎就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八王之乱”时,嵇绍以晋惠帝司马衷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正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都逃跑了,只有嵇绍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嵇绍遇难,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4、|督|监|青|冬|黄|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长期以来都认为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其实,翻遍顾氏的《日知录》,也寻觅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字名言,仅在其《正始》篇有一段与这八字名言意思比较接近的话:“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6、在动乱中团结,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10、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保护“普世价值”不致被颠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分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由顾炎武这段文字演变而来。但顾氏原意,“天下兴亡”不是“国家兴亡”,而是指儒家普世价值“仁义”的存废。国家兴亡,食肉者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原始出处:《左传》和《列女传》。
12、这八字真言出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辨法通论·论幼学》)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痛定罪言·三》)没有下一句啊
13、活:高低起落,皆是生活
14、D项姜夔的词反映的是扬州被金兵洗劫后的景象,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5、当年,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据刘洁修考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16、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7、几天前的晚自修,给学生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特别讲到这句话的出处,且投影示之。这句话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
18、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一份伟大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无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积月累。
19、很显然,顾炎武说的这后半句话以及梁启超归纳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保卫国家社稷,是位高权重之人的责任,与平民毫无关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罪”这一句话不就矛盾吗?又说天下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又说国家与平民没有关系。事实上,这并没有矛盾,只是涉及到了“天下”与“国家”的联系。
20、首先,他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别。怎么区别呢?他老先生说得明白:“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面一句是啥
1、勇者逆行,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一名名建设者日夜兼程的无怨劳作。
2、《晋书》是唐朝房玄龄等撰,把嵇绍列入“忠义”一章(《晋书》列传第五十九),《晋书》认为,像嵇绍他们是“君子杀身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仁”,是“能守铁石之深衷,厉松筠之雅操,见贞心于岁暮,标劲节于严风,赴鼎镬其如归,履危亡而不顾,书名竹帛,画象丹青,前史以为美谈,后来仰其徽烈者也”,是“蹈节轻生……足以激清风于万古,厉薄俗于当年”,是乱世之忠臣。这是赞扬嵇绍之忠烈,具典型性的言论。
3、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4、|行|规|矩|鸟|兽|
5、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自古以来,就有亡国的事,也有有亡天下的事。如何辨别亡国和亡天下呢?那就是:易姓改号叫作亡国;仁义的道路被阻塞,以至于达到率领禽兽来吃人,人与人之间也是你死我活,不分输赢不罢休,这叫作亡天下。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为祖国的腾飞出力。
7、(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家里放兰花,四季如春;下句是祝福的话,可用于贺寿。所以对照题干便知,本题选择A选项。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是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和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9、《老年文摘》分为标准版和大字版,内容一样。
10、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施希茜)
11、当代人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意识,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利益与荣誉
12、B.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13、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
14、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15、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16、接下来,年级组长刘庆来发表了主题讲话。在讲话中,他结合近的“华为事件”,用真实案例去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体内涵。他要求同学们:青春正当,就应该去拼搏、去践行、去前进、去寻找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是由拼搏与坚持凝结出来的。
17、顾炎武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18、仪式上,八年级学生代表邢云昊进行了国旗下的主题演讲。他用历史中的卫国名将、文人墨客告诉大家:“作为21世纪新新人类的我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奉献的人,要像岳飞一样有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像鲁迅一样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像一样一生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给大家展示并诠释顾炎武这段话,不是要大家一定要认可顾炎武的观点,而是说,我们对待一种价值观,一定要对它有所了解,不能人云亦云,稀里糊涂。正如我们前几天所说“家国情怀”一语,我们要思考,到底什么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与爱国情怀有没有区别?在“家国情怀”这个短语里,是先有“家”的情怀,还是先有“国”的情怀?在家与国利益冲突时,是家大,还是国大?国为家服务,还是家为国服务?我想,司马光、朱熹、王夫之、顾炎武,他们的上述言论,标明“孝”比“忠”重要,换言之,“家”比“国”重要。
20、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两句
1、责,无论是从甲骨文还是金文的字形来看,都是从贝朿声。《说文解字》言“求也”,索取、求取是其本义,所索求的是“负家偿物”,也就是欠款,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债”。而其引申出来的责任、本职之意,则成为责为常用的意思。
2、(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与国家相交讲究道义,接待对方以隆众而恰当的礼仪。这样,附近的国家都会相交友好,而远方的国家会来依附在我看来。
3、在顾炎武以及梁启超看来,国家与天下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国家就是政权,中华五千年以来诞生了无数的政权,有刘家人的汉朝,有杨家人的隋朝,有李家人的唐朝,有朱家人的明朝,这些所谓的朝代便是“国家”。而天下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大地、中华文化,这种文化延续了5000多年,尽管改朝换代,但文化依然完好的传承。
4、我说,顾炎武,顾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他这段话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5、B.甲送者分店开幕;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七十大寿者
6、在古代曾有一段时间使用贝作为货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贝逐渐被金属货币取代,但在文字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保留着价值、货币的含义。但凡从贝的字,也都与钱财有关,责也是如此。
7、A项: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这颗名为“火”的星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此选项与天文有关。
8、谢安答王羲之语,恐怕不是顾炎武强行以魏晋清谈比附杨墨之言,致使无父无君入于禽兽所能巧辩。
9、出自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10、C.甲送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11、其次,知道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那么,保国与保天下,哪个更重要?按顾亭林先生观点,当然是保天下更重要。“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也就是先解决好民生问题,先得民心,然后得政权。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这个意思。
12、A.陈后主迷恋后宫,终于在“王睿楼船下益州”后,“一片降幡出石头”
13、|茶|酒|诗|当|担|
14、每一个身上,有两种基因(DNA),一种是生物基因,另一种就是文化基因。前者传承个体,后者传承民族。一个民族(种族)的兴旺发达和传承久远,依靠的正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民族要振兴,中华民族要伟大复兴,正是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几千年传承不辍的传统文化,这是民族赖以发展、复兴、壮大的基础——顾炎武的思考是深刻而令人振聋发聩的。今天读来,依然具有现实和警醒的意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与弘扬,我们责无旁贷!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6、出自《京口即事》。(译文)祖遨意气风发,誓复中原,渡江北伐,一举成功。
17、D.甲送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18、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9、我们学习《世说新语》,知道山涛推荐嵇康为官,嵇康不干,不但不干,还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以示自己绝无仕宦之意。后来嵇康为司马昭所杀,广陵散从此绝矣,当时,嵇绍“十岁而孤”。嵇康临死,把嵇绍托付给山涛,还说,有你涛大爷,你就不是孤儿了——山涛年长嵇康十八岁。
20、本来就是只有这两句的。没有下文。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是原始的出处。一楼的朋友回答也是这个。其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很多人都不知道,都以为是顾炎武说的原话。这八字真言出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辨法通论·论幼学》)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痛定罪言·三》)
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统帅着并决定部分,部分也影响整体,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天下(整体)兴,则每个人都能发展,反之则败。
2、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顾炎武的这个意思,后来被梁启超表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梁启超在近现代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近代中国在世界版图中落后沉沦的命运,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成了能激励国人、能表达民族情怀的警语之一。
5、A.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6、|学|而|时|习|之|
7、标准版邮发代号1—2全年订阅价14元;
8、大爱面前,小爱暂时放到一边,他们与爱人守望相助,共担风雨,就像两艘并行的航船,一起穿越厚重的阴云,驶向胜利的彼岸。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统一人人出力。
10、总结一下这个第四点,顾炎武是说,如果一个政权不能保天下,作为民众,你为什么要为之保国保政权呢?用王夫之的话说,嵇绍要是做忠臣,该为曹魏政权覆灭死,该为父亲无辜就戮死,而不是为司马衷而死。
11、|住|食|衣|悟|悔|
12、出自《秋风行》。(译文)人生富贵就像白驹过隙,转眼就会逝去,只有人的荣辱之名像金石一样永存。
13、C.柳宗元“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发起并推动了历经唐宋的古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