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辞藻华丽的名句-通用3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8 09:47:30

汉赋辞藻华丽的名句

1、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一个专管音乐的“乐府”机构,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主持乐府的工作,乐府主要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间歌谣。

2、《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似话本的“入话”。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我”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

3、汉赋至魏晋定型于小赋,至南北朝演化成骈赋,至唐宋转变为律赋与文赋。

4、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5、汉代乐府诗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其杂言诗自由灵活,一篇之中从一二字到十来个字的都有(如《孤儿行》),这为以后的杂言歌行开辟了道路。

6、朝廷典礼时所用的乐章主要是由文人所创作的,而在普通场合演唱的歌辞,则主要是那些从民间搜集来的歌谣,后经人整理,这些歌谣被称为《乐府民歌》(亦称《乐府诗集》)。

7、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8、淫词艳曲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9、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10、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这一时期成就了名望大、在汉赋史上占有“赋圣”地位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作赋29篇,现仅存《子虚》、《上林》、《大人》、《长门》、《美人》、《哀二世》6赋。其中,他的《天子游猎赋》包括《子虚赋》和《上林赋》两篇,代表了汉大赋的高成就。司马相如在两赋中基本规定了汉大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辞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后以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铸成“劝百讽一”的体制。

11、浓妆艳裹妆:打扮。指妇女妆饰浓重、艳丽。

12、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

13、汉赋形成于汉初。贾谊首开汉赋先风,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和《鹏鸟赋》。真正创立汉赋体制的是汉初辞赋大家枚乘。《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14、妍姿艳质形容女子的体态容貌很美。

15、惊鸿艳影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16、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17、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18、而且,五言诗也是在汉代产生的,比如乐府诗中的《江南》、《十五从军征》都是整齐的五言诗。一般认为这两首诗是西汉时的作品。到了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诗越来越多,艺术性也日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诗歌的主要形式。

19、自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汉赋基本定型,后辈汉赋作者无法超越前人,故模拟之风大盛,汉赋进入模拟期。这时的汉赋作者以扬雄、班固为著名。

20、汉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1、《乐府民歌》代表两汉诗歌的高成就,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并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22、汉代《乐府民歌》的佳作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羽林郎》、《十五从军征》、《上邪》等等。

23、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24、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25、与汉赋体裁截然相反的,则是民歌,它反映了社会现实情况,类似于民间流传的歌谣,或者反映现实生活,或者讽刺贵族阶级,表达了人民爱憎的思想感情。与汉赋堆砌辞藻、文字艰深难懂相比,民歌具有通俗易懂,情调清新真挚的特点。

26、从东汉中期至末年,汉赋进入转变期,即朝着接近现实的方向转化。张衡的《归田赋》,抨击社会政治,表现不满倾向,初步奠定小赋基础。蔡邕的《述行赋》使之成为汉赋第二大家。他的赋作内容深刻,用词得当,鞭笞了社会的丑恶,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出同情和关怀。

27、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

28、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29、突出特点

30、段落层次

汉赋辞藻华丽的名句

31、西汉早期的赋,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名家辈出,赋作篇幅较长,以气势恢宏、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东汉后期,大赋渐少,各种短篇小赋兴起,这些小赋摆脱了大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