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21 20:08:18

二十句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合集

1、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可分为骚赋、大赋和小赋三类,三者之中,大赋又是汉赋的代表。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从汉初到武帝即位。这一阶段流行骚体赋,贾谊是其代表作家,大赋也开始形成,出现了枚乘的《七发》。此时辞赋创作中心不在朝廷而在藩国。第二个阶段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此期大赋创作为兴盛,著名的汉赋四大家皆出此期,骚赋和小赋创作无法与之相比,但亦未中止。第三个阶段从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这是大赋衰微期,抒情小赋的勃兴期,直启魏晋的抒情赋创作。

2、司马相如,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3、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为求爱卓文君所赋《凤求凰》流芳百世。

5、陪你学常识的第1609

6、A项错误,《三都赋》的作者是左思。

7、(拓展)《子虚赋》是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的赋作,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两篇都是都是汉代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8、杨雄,代表作品:《太玄》《法言》《方言》《训纂篇》

9、B.《二京赋》是东汉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张衡的作品

10、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赋家继承了楚辞的其余部分。当时,所谓的“骚体赋”流行起来。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独立特色的所谓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汉赋繁荣的阶段。

11、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12、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13、班固,代表作品:《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

14、扬雄(前53年—公元18年),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时年七十一岁。

15、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落,抒发情感、抒发志向的孝府开始兴起。汉赋的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与汉代社会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

16、(常识)常考文史之史书的体例

17、班固,陕西宝鸡人。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是“前四史”之一。

18、张衡,代表作品:《灵宪》《归田赋》《二京赋》《张河间集》等

19、☞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20、时政套餐:近一年时政汇编、时政课程、时政小程序刷题,20元打包更新到年底,现在拼团仅需9元。纸质版39元。

四十句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合集

1、司马相如,成都人,西汉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赋圣”“辞宗”。

2、作品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3、B.《蜀都赋》是班固的作品

4、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另外代表作还有《美人赋》、《长门赋》等。

5、(单选)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6、后一个给大家介绍的是张衡,张衡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他发明了地动仪。张衡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在任太史令期间,悉心研究天文、历算,并发明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和地动仪。他的文学作品主要为辞赋和诗,代表作有《西京赋》、《东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其中《西京赋》、《东京赋》为出名。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url、张衡四人。另说,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的合称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另说,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的合称。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7、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些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荀子、文中子(王通)并称为“五子”。

8、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9、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10、C项正确,《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作为司马相如重要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

11、《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12、(拓展)前四史,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13、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14、大賦的作者以巨大的时空意识,在赋作中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历经春秋战国的战乱,秦王朝短期速亡,而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客观世界的恢弘气度,洋溢着令后人不断惊叹回首的大汉气象。要说汉大赋道德主题的价值,应该说正表现在这些方面。

15、A.汉赋四大家均生活在西汉时期

16、汉赋四大家指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是汉赋的典范之作,成为后代赋类作品的楷模。扬雄有《蜀都赋》,实开后世京都赋的先河。扬雄的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和司马相如赋的意气风发、词语雄肆相比,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二人并称为“扬马”。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二京赋》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紧随班固之后,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二人被称为“班张”。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的赋作代表了汉大赋的高成就,故四人又合称。

17、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18、D.《归田赋》是张衡的作品

19、代表作:《法言》《太玄》《解嘲》《逐贫赋》《酒箴》。

20、代表作:《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七辩》《应间》《南都赋》等。(拓展)张衡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六十句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合集

1、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描写铺叙形式,铺陈排比,文辞瑰丽,散韵相间,句式不拘,以四言六言为主。

2、大赋是汉赋的典型,主客问答为定型的结构形式。多用铺叙,鸿篇巨制,铺张扬厉。

3、(答案)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4、(拓展)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

5、因为扬雄的辞赋成就可以媲美于司马相如,后世将两人合称“扬马”。

6、(日积跬步)栏目每天给粉丝朋友们精选考公考编(含国企考试)真题供大家练习测试,欢迎大家每天打卡学习,共同进步、成功上岸!

7、《二京赋》外,另著有《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等名篇,今人张震泽注有《张衡诗文集校注》。

8、☞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

9、是汉代大赋的高成就者之世称为“赋圣”和“辞宗”。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这两篇赋也是众多文人争相模仿之作。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当年司马相如在还是一贫如洗时,以《凤求凰》示爱卓文君。文君倾心于他,并愿当垆卖酒。司马相如与司马迁被称为是西汉两司马。

10、司马相如,在他所处的时期他被世人成为汉赋第一人,这个称呼足以看出他在汉赋方面的成就,不过虽然司马相如被称为“汉赋第一人”。他的人生经历却并没有这么美好,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用钱财为自己买来了一个官职,虽然不大却也展现出他对仕途的渴望,后来被武帝赏识正式获得官职,不过后来被小人迫害失去了官职,后因病被免官,后半生过得很冷清,让人唏嘘不已。

11、(积累)各作家笔名、原名及作品

12、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13、汉大赋在美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了大美或壮美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美学总是将美与大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孟子即说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就是说,充实光辉大而化之即是美。

14、代表作:《两都赋》、《班兰台集》、《汉书》。

15、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高的代表作家。《文选》所载《子虚》、《上林》两赋是他的著名的代表作。

16、B项错误,《蜀都赋》是西汉时期文学家扬雄的赋作,赋中极尽言辞,以写成都之壮美秀丽。该赋后承张衡之《南都赋》,对西晋左思《三都赋》中《蜀赋》的创作也起到了很大影响。

17、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在汉赋发展史中具有巨大贡献,在他作赋的生涯中,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

19、(视频)公基365:洋务运动

20、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

八十句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合集

1、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的作品,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其典型的代表作品:

2、汉赋四大家指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家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前人辞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汉代散体大赋臻于成熟,确立了固定的体式。扬雄、班固和张衡作赋,在体制上都沿袭司马相如,但各有特色。这四人代表了汉赋的高成就,标志着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3、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西汉著名辞赋家。汉代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

4、张衡赋的代表作历来公认为是《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他同时也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被后人誉为“科圣”。

5、《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典引》《应讥》。

6、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7、班固,陕西宝鸡人。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作为经学理论家,编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8、扬雄字子云,蜀郡郫县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

9、汉赋四大家及代表作品,第一个给大家介绍的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他年少的时候喜欢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为景帝不好辞赋,,然后司马相如称病免官,来到梁国。梁孝王死后,他回到蜀郡,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然后两人私奔同归成都。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10、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11、“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高成就者。

12、张衡,河南南阳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13、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14、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中,尤其是《汉书·地理志》中。

15、回复打卡+在看你好看

16、扬雄:《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

17、代表作除《二京赋》外,另著有《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等名篇,今人张震泽注有《张衡诗文集校注》。

18、汉赋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问》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初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

19、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张衡:《二京赋》、《南都赋》

20、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中国汉赋四大家,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被誉为赋圣、辞宗。幼居蓬州(今四川南充蓬安),大赋《子虚赋》名扬四海,为求爱卓文君所赋《凤求凰》流芳百世。

一百句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合集

1、(常识)二战经典战役(上)

2、杨雄,四大家之这位大家不善言辞,很多思想都是在心中进行碰撞产生的,他的谨言慎行还是没有躲过被他们牵连后坠楼而亡。

3、第三个给大家介绍的是班固班固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父亲班彪在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建武三十年父亲病逝,然后班固着手整理《史记后传》。他的代表作品有《两都赋》、《班兰台集》、《幽都赋》、《竹子扇赋》等。

4、《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5、代表作:《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典引》《应讥》。

6、汉大赋的这种道德主题,也就决定了它的审美主题。汉代人对大赋的价值发生争论,都着眼于它是否具有政治和道德上的实用价值,而不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如前所述,第一个对大赋的特质及其审美价值做出准确阐述的是司马相如,第一个正面肯定大赋审美价值的是汉宣帝。是他们指出了赋家创作时巨大的时空意识,铺陈排比的艺术特点,“辩丽虞悦”的审美感受。

7、D项正确,《长门赋》是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

8、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9、(视频)公基365:中日甲午战争

10、汉赋四大家及代表作品,第一个给大家介绍的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他年少的时候喜欢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为景帝不好辞赋,,然后司马相如称病免官,来到梁国。梁孝王死后,他回到蜀郡,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然后两人私奔同归成都。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11、在赋的形式与规模上,建立了一种主客问答的形式。规模壮阔。

12、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西汉辞赋家、文学家。

13、D.汉赋大家扬雄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代表作品是《竹扇赋》

14、张衡,我想大家在课本上都了解过这个人物,他去所创建的地动仪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虽然被称为古代科学家,但是他在文字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也是汉赋四大家之文字功底自然不需要人们怀疑。他同时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全才,在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让人对他的天生聪慧感到羡慕。而他的晚年也比前三位更加的平和和顺利。

15、骚体赋是汉初由楚辞脱胎而生,是早期的汉赋。

16、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17、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品为《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其中“两都”分别指的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汉书》属纪传体断代史。《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人各有成就。班超投笔从戎,是著名的西域都护使。班昭著有《女戒》。

18、汉小赋:篇幅短小,文词清丽,多为抒情作品。

19、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20、代表作:《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