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渊明简介
1、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2、陶渊明用梦呓般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打仗,没有门第,没有饥饿,一切淡然恬适,宁静和谐。
3、(3)本文多处引用陶渊明和他人的诗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注释)南山:指江西庐山。晨兴:早上起床。兴,起。理荒秽:除杂草。理,整顿。秽,田间杂草。带月:披着月光。带,一作“戴”。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草木长:草木长得高。长,这里易于作“长(chánɡ)”,因草木长得高,才易于打湿衣裳。沾:沾湿。愿无违:不要违背隐居躬耕的初心愿。(古诗今译)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5、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6、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7、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8、借山归隐图(佟春凤国画作品)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9、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10、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11、陶渊明曾著《五柳先生传》,卒 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 “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12、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二十九岁以前是一个时代,躬耕读书;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一个时代,出门为吏,官场浸濡;四十二岁到六十三岁,彻底归隐,远离尘俗。
1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名师教你在家学书法)初学描红毛边纸欧楷,颜体,柳体等
15、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16、陶渊明不信鬼神这一套,自然不愿同流合污,他不干了,脱掉官服,卷起铺盖回家了。
17、陶渊明,东汉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18、透过渊明的做官经历不难看出,他始终活在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之中,为了不得已的现实,他向尘俗妥协,妥协过后,又不是滋味,如是反复,如是挣扎,始终不得解,不得悟,在矛盾痛苦里“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深情怀念他的田园与亲人。某种意义上说,渊明不具备治理地方、改良政治的能力,抑或是当时动荡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噤若寒蝉,亦步亦趋,再大的能力也无用武之地。能做的便是在乱世里独善其身,茕茕孑立。他深刻领悟到这点以后,便不再挣扎,不再痛苦,不再矛盾,哪怕田园生活再辛劳,哪怕躬耕生涯再艰难,他都要归去,归去,去完成自我的成长救赎。
19、梁钟嵘: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品》)
20、当时一般社会情形很不景气,他住在江西浔阳柴桑,和一般衰乱时代的多数乡下读书人一样,主要靠种田过活,境况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维持极简单的生活。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镇军参军,那是他才二十三岁左右(晋隆安三年),两年后,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亲去世,他居了两年忧,到了二十八岁那年,又起来做建威参军,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补彭泽县令,冬十一月就因为不高兴束带见督邮,解印绶归田。
二、陶渊明简介思维导图
1、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我们要读懂一个诗人的诗,首先就得读懂这个诗人本身,而要读得懂这个诗人,首先就得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2、东晋用人看身世,家境落魄的陶渊明三十出头就做到了厅局级,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
3、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4、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6、他的外公,是东晋德高望重的名士孟嘉,襟怀淡泊,温文儒雅、平易旷达,为人旷达,温雅。
7、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10、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适用话题“高洁”、“荣辱”、“谈意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11、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12、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13、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4、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15、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辛弃疾
16、“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17、用牛皮纸、挂历纸、报纸、包装纸……
18、(云逸书院)书法学习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
19、收拾行李,留下官印,陶渊明望着苍天,无奈地慨叹:
20、人生只有一次,很多时候,我们迫于生存的压力,迫于他人的眼光,迫于对物质的追求,与生活虚与委蛇,转过身来,却发现荒芜了许多好的时光,错过了对亲人的陪伴,错过了对内心的关照。
三、陶渊明简介视频
1、(收银神器)采宝收银利器落户台州,收银必备聚合支付绝不可缺!
2、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5、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6、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7、坚定明朗的态度、独我悠然的性情、不慕荣利的坦荡,终于让渊明归去来兮,这正是“且共欢饮此,吾驾不可回”。四十一岁的渊明,不惑之年的达然,让他超脱物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在田园的恬淡诗意里咀嚼人生的独到乐趣。“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众鸟云集,时而飞翔,时而栖息,偷望着静静读书的渊明,一会儿扑棱翅膀,一会儿眨眨眼睛,鸟儿、书籍、渊明、绿荫,这是何等曼妙的人生境界!日子穷苦点,生活艰难点,似乎都可以商量,都可以打折。“欢颜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与邻人朋友们把酒言欢,品尝时令蔬菜,这样的五柳先生即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让人们尊敬欣赏。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10、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11、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从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1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14、(注释)南山:指江西庐山。晨兴:早上起床。兴,起。理荒秽:除杂草。理,整顿。秽,田间杂草。带月:披着月光。带,一作“戴”。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草木长:草木长得高。长,这里易于作“长(chánɡ)”,因草木长得高,才易于打湿衣裳。沾:沾湿。愿无违:不要违背隐居躬耕的初心愿。(古诗今译)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杂诗其一》
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6、王戎不取道旁李·刘义庆
17、初中《语文》第二册1993年版
18、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
19、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0、(云逸书院)网络直播课堂,学员在线学习,作业上交,一对一面授
四、陶渊明简介50字
1、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3、下面这张表格,就是将“二十四史”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C.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以明确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展开全文,思路清晰;叙述中夹杂着作者的评述,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6、和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一样,陶渊明也曾怀着一腔治世理想进入官场,正巧,当时他写了篇爆文《闲情赋》,文采斐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看了十分欣赏他,就给了个江洲祭酒的工作,类似领导的助理。
7、陶渊明的号是五柳先生,这是他自己取的。至于为什么取这个号?陶渊明的自传中有所记载。陶渊明归隐山林,看见在自家的茅草屋前有五棵柳树,便把五柳拿来当做自己的号。
8、陶渊明的还有一个号叫做靖节先生,这是他的好友给他写的谥号,这也是后世对他的尊称,靖节两字表达了先生不贪恋荣华,志向高远的品格。
9、周“本周话题”的精彩留言会集锦“上墙”,并有机会获得64G优盘,期待你的故事!
10、这两个志向不管是在当时,还是放在今天,都是矛盾的,所以他注定纠结半生。
11、D.陶渊明辞官归乡,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他结束了多年的仕宦生涯,更名为“潜”,结交佛道隐士,开始了寄情自然的田园生活。
12、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13、在《归园田居》这首诗中,一开始场面特别隆重,“种豆南山下”这让人觉得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悠闲自在,自给自足,然而后一句“草盛豆苗稀”却是结结实实的给我们一惊,种的是豆子,草却还比豆苗茂盛,种个鬼田哦。你以为他肯定是偷懒,没好好种田,接着他又来了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竟然还是早上一早就出门去田里清理杂草,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来。寻思着这也没偷懒啊,咋就“草盛豆苗稀”呢?
14、与“包书皮”有关的故事。
15、(考级报名)台州书法考级中心:书法考级如何填写报名表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17、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1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19、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
20、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五、陶渊明简介200字
1、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2、聪颖的渊明为了颇示己志,写下《五柳先生传》,表明自己的心迹和志向。定居田园的他,性嗜酒、好读书、爱著文,他并没有在青青田园里荒芜自己,而是日日读书,日日写文,日日精进,日日书写他的生命华章。当他找到盛放内心命运的节点,欣然忘食,忘怀得失,这是一种表示,也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坚持。在田园山水里流连的渊明,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歌,“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3、总计起来,陶渊明做官的时间前后不过六年,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二十九岁弃官,到他五十一岁死,二十余年中,他都在家乡种田,生活极苦,虽偶得朋友资助,还是有挨饿乞食的时候。
4、《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6、——《拟古》(其九节选)
7、当时,镇军将军桓玄起兵,他打出了两个旗号,一是除掉皇帝身边的奸臣小人,二是平定沿海叛乱。陶渊明正愁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下机会来了。他接受桓玄的邀请,做他的幕僚。谁知道,桓玄后来翅膀硬了,就开始试图篡逆,扬言灭掉晋朝。
8、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9、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10、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11、扑腾了大半辈子,陶渊明这回终于死心了,他选择了归隐,头也不回,一点纠结也没有。
12、现当代朱光潜: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思其为艺术。
13、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的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的瞎子王三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陶逸给儿子起名陶渊明。
14、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15、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16、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剌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17、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
18、《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演绎那些曾伴你成长的课文
20、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1、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他的父亲似乎早就在家居闲(据《命子》诗,安城太守之说似不确。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职,而到其父时只有“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数语)。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庶母,弟敬远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亲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儿靠他抚养。原配夫人在他三十岁左右死去,续弦翟氏,帮他做农家操作。
2、(19年秋美术考级通告)19年11月17日全国少儿美术等级考试报名开始啦!
3、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4、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5、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6、首先,《史记》是从五帝写到汉武帝,《汉书》主要是写西汉,《后汉书》主要是写东汉,《三国志》主要是写三国。这四部史书,又被合称为“前四史”。
7、陶渊明之所以自称为五柳先生,是因为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而且陶渊明性爱田园,冲淡自然,以树为号,也能体现他这种淡泊天然。在陶渊明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也说明了“五柳先生”的来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8、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9、陶渊明是东晋末到刘宋初的著名诗人。
10、陶渊明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想出仕有一番作为,另一方面追求自由、向往田园生活,所以他的前半生在出仕或归隐中来回纠结。
11、宋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宋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12、书香世家的王凝之却为人迂腐,沉迷于五斗米道教不能自拔,天天烧香磕头,大搞迷信活动,不干实事。
13、可任性的他却不珍惜大好政治前途,说不干就不干。
14、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隐逸与在太平繁华的时代隐逸,也会是完全不同的心态,对吧?所以,在我们正式讲解陶渊明的饮酒诗之前,我们还需要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陶渊明这个人和他所处的时代。
15、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16、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17、鲁迅老师说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曹雪芹先生也曾如是,陶渊明同学今也如是,更何况是从大康到困顿呢,这段经历,对陶渊明同学心理成长历程起到重要作用,一个眸子里隐了淡淡哀愁的沉默少年一天天长大了。(掉一个心理书包:童年的印记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
18、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29岁起,出仕,起家为江州祭酒,后赋闲;继而为荆州刺史桓玄属吏,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再任彭泽令80余日,辞官回家。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
19、凌厉越,逶迤过千城。
20、陶渊明在《宋书》《晋书》和《南史》中都被列入《隐逸传》,后世也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鼻祖”。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隐逸?又为什么要归田园?这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息息相关的。
1、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称帝,建立宋朝。此时,宋朝的主要敌人是在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为了对付辽朝,宋朝联合东北方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辽。
2、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4、真心是丰子恺漫画作品既视感……
5、任何一种生活,如果日复一日地波澜不惊,总归有点不甘,人生总要经历点什么。于是,二十九岁那年,渊明开启了他第二段人生经历。他离开了快乐简单的他的田园,做了小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耕种不能维持生计。为了生计,他不得以出仕。这样想来,似乎与渊明一度以来给后人们留下的精神底色相违背。原来如此高贵的精神指向,到头来不过还是为“五斗米折腰”,原来生活的本质,就是华美的袍子上,爬满了虱子。
6、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7、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8、(墨池学院1号发布)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在线课堂
9、“官二代”王凝之是江州大的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他爸就是赫赫有名的王羲之。他老婆,是当时出了名的才女谢道韫。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1、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12、陶渊明(365—427),东晋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1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咏怀八十二首·其阮籍
15、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