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解释133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7 07:33:54

一、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2、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例2

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 :孔子说:“朽木没办法雕琢成器,粪土做成的墙壁不能去掉污秽,我能把他怎样?”

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0、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13、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1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华夏族,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5、(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6、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7、(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心怀家乡;君子心怀法制,小人心怀实利。”

18、(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9、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20、孩子要赡养父母,可是父母不在了。

二、孔子十大经典名句解释

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翻译: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6、解释:孔子学习名言我教给你了很多的知识,如果你学会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学会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

7、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8、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3、有言辞但是没有付诸行动,君子引以为耻。

14、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15、(翻译)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16、(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7、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卫灵公》

18、 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

19、喜欢知识的人不如爱知识的人,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20、不担心,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三、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孔子语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2、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4、所以才不责成做到完备。

5、(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7、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8、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0、(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1、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2、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6、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

17、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8、知耻近乎勇。——孔子

19、(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四、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7、(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8、孔子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9、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2、孔子语录:有教无类。——《论语》

13、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释义: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5、(只有女子和小人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释义: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7、(译文)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18、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19、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五、孔子名言大全与解释

1、(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2、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3、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4、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5、翻译: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6、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孔子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10、(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2、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5、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同上)。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释义: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1、(译文)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2、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3、(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4、(翻译)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5、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6、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7、听其言而观其行。

8、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9、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1、①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12、(《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5、(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壮时,血气正旺盛,要戒争斗;年老时,血气已衰落,要戒贪婪。”

1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7、有教无类——释义: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1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9、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20、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失意忘形和得意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1、(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2、(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5、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7、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2、翻译: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1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