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74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7 07:18:08

一、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投稿需知:请以word形式发送至邮箱,yilin@kvip;

3、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

4、No.79我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备感苦闷。——夏洛蒂·勃朗特

5、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出现在必要条件之前,而博学的无知则跟随在知识之后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7、阅读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8、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1、(2)巧言令色,鲜矣仁!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3、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7、No.1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1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二、孔子名言名句小学必背

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7、孔子曰:学而不及,犹恐失之。译:一个人学习都来不了及,更何况把学到的东西丢掉,那这不是太可惜了。学了后为什么会很快就忘了?是因为你没有加入自已的思考。关键是思考。孔子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由心与田诅成,心田里撒颗种子,每天的思考就是浇水,会使这颗种子发芽,成长。罔,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忘掉了。殆:​只一味的臆想而不学习也是行不通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汲取,还要有自已的思考与实践才行。从身体力行,或印证观察对照所学知识。融成身体与记忆的一部分。人吃肉,牛吃草。而牛的力却比人大。反刍的动物力都很大。反刍就是把学到的知识思考与复习。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加入自已的思考、再加上适当的复习会使自已变得更强大。

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1、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12、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4、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5、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刘开《问说》译文:真理不止掌握早少数人手中,只要下功夫学,人人都可以成为学者。学习的过程又怎么能缺少请教呢?

1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

17、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8、(47)德不孤,必有邻。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2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三、孔子有关读书的名言

1、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们只选录10章,而且全是短章,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样来选篇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

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No.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读《诗经》让人抒发感情,读《仪礼》让人中规中矩,读《乐记》让人得到陶冶)

8、(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9、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1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1、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2、白话文:孔子说:“学而时练习的,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3、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14、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译文: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过是好学而又不耻下问而已。

15、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6、(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四、孔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No.17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2、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白话文: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9、解释:早上明白做人的道理,晚上死去也无遗憾了。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No.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12、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1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