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97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3 07:39:27

一、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争

3、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他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燥中稳定自己。“心静自然凉”、“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4、林安梧丨纯朴与老实的力量──记一段与台中佛教莲社的因缘

5、时间:2019年10月28日(星期一)18:40

6、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辨证的思维方式。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深远,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道家思想也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7、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

8、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9、对知识态度的影响。

10、“崛起”成为压倒一切的追求,便是一种世界性的灾难。

11、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道家老庄派和杨朱派代表着政治上的隐逸和出世倾向;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政治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态度。

12、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13、魏晋时期,文坛上盛行的游仙诗,即是一种以歌咏神仙漫游之情为主题的诗篇。魏晋时期有名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的《搜神记》,其中即记载了许多道教故事。魏晋笔记小说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同样涉及道教内容。

14、不过,在科学研究中、在治学中,在履行法律时,我们不能把目的与手段混为一谈,因为自我的私情和私利,而把符合更广大人民情感的,或符合自然规律的理性原则忽视掉。

15、道教医学主张多样化的调节方法。除了药物疗法外,还可以应用针灸疗法、物理疗法、气功按摩疗法、精神疗法等。运用多种疗法,既可以减少药物对人的毒负作用,也有利于疾病的有效调节。

16、道教与书法的关系密切。

17、儒家思想讲求对现实的追求,推动了中国人的入世精神。

18、“曲成思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品格, 由道家开启。道家文化的渊源是《易经》, 《周易》形成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转换理论架构, 《太极图》也准确表述出世界万物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的和谐运动之道。

19、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20、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链接:网页链接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1、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启迪

2、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3、伴随着自然景物大量进入诗歌作品,情与景共融成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不可或缺的基质。道家玄学则是在确认自然景物独立意义的前提下,寻求主观性情与自然景物的沟通契合。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景交融的特点主要来自道家思想的影响。

4、道教在机械制造方面的贡献

5、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又从多方面做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后人把他和老子并提,称之为老庄,恰似儒家学说中的孔孟齐驱一样。

6、赵逵夫,1942年12月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诗经学会、中国辞赋学会、《文学遗产》顾问,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编委。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甘肃省文化发展委员会顾问。

7、道家道教不仅严格区分了普通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区别,还通过道进乎技”、“顺应自然”、“以道驭术”、“悟性思维”等思想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技术发展,同时还通过稷下道家、吕氏学派、淮南学派、道教组织等道家道教“科学共同体”对中国的科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8、“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讲求的是发自于内心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这种“仁”的个人外在表现就是“义”,以“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作为个人行为的价值准绳。而“仁”的社会性表现则是“礼”,这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的社会性道德。“智”作为儒家的求知精神,也是以“仁”为目的的实践手段。

9、主题:道家思想的根源与影响

10、老子不仅唤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把握正面,同时也提示大家要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有的人要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而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

11、译文:老子说:“想要收合的,必先张开;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索取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

12、梁代道士陶弘景博学多才,医学造诣颇深。他在整理、补充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基础上写成了《补阙肘后百一方》。他又在系统整理《神农本草经》和全面总结六朝以前药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草集注》七卷。书中的按药物性质分类的药物分类法,为以后的本草著作所继承。该书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性状、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的记述,为我国的本草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还撰有《药总诀》、《效验方》等医学著作多种,在当时社会上发生过很大影响,可惜现在大都已散佚。

13、至于“以不争为争”,则是后人对道家之不争的发挥和实际应用。同这种后起之义相比,老庄的不争属于“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后者则属于“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把后来才有的解释和发挥应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

14、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

15、道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北京白云观、苏州玄妙观、嵩山中岳庙,都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山宫观建筑群,更是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6、道家文化中“曲成万物”的法则达成人与人和谐:

17、天地对万物不会厚此薄彼, 不会因为你是善人或是有益于人类的补药, 就多给你一点阳光雨露, 反之, 也不会因你是恶人或毒药就不给你或少给你一点阳光雨露。天地不是因为喜爱万物而让其繁荣生长, 也不是因为憎恶万物而使其衰败消亡。

18、不过这样一来,就由“道”或价值理性的层面下降到了“术”或工具理性的层面。虽然说“以柔克刚”往往屡试不爽,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但这显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证明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智慧和广大的发挥空间。

19、儒家思想使中国人比较注重以情感为根基。

20、老子和孔子的主张相差甚远,他对儒学和孔子那种热衷于官场的态度是鄙视的。他认为礼乐是浮华虚伪的不实之学,礼仪的繁文缛节使人拘于小节,丧失淳厚朴实的本性。而人一旦失去纯真无暇的本性,就会产生诈伪、争斗的邪念,给社会带来动乱。所以当孔子向他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的时候,老子就有些不耐烦,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掉你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孔子感叹地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但是龙,我不知道它如何乘风驾云上青天。老子就像龙一样啊!”

三、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反对违反自然规律,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每当我们去旅游景点的道观参观时,不难发现道士往往悠哉悠哉,亦或喝茶畅谈,亦或挥墨弹琴,泰然处之,静心养性,这就是道家人的生活状态。无为而自然,恬静而悠哉。比如中原腹地郑州的中岳庙以及泰山山顶的碧霞祠,都是著名的道观景点。如此仙风道骨,如此诗情画意,顺从内心,一心修仙,陶冶情操,远离尘世。而现代人,脚步匆匆,心事重重,仿佛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每个人神情紧张,去争分夺秒的改造这个世界,殊不知,这个世界也因人类的肆意妄为的破坏带来了负面反映。现代人类也应该多学习道家思想中的心境,释放内心的自由,获得内心的愉悦。

3、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

4、但是在现在,这句话也适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是能够强求的,有时候安静的,不去做一些事情,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还有就是道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这个是十分的好的。讲究的是自然,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5、儒家思想使中国人讲求理性的实用性。

6、然而,还应该看到,道家生态文化为今天所用还要以审慎理性的现代性眼光来批判与扬弃,而并非全盘接受,以古为贵,这是新时期女性创作正确审视、继承传统文化时必须重视的问题。新时期女性创作用道家生态思想来探索和思考生态危机和矛盾时,还应该警醒地认识到,一味强调道家“物我齐一”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顺天行事,与“天”无争,如果这样的话,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应根据客观规律来把握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既要能让其为人类服务,也要让它自身得到应有的保障与和谐发展,要在掌握好“度”的基础上,实现“天为人用”、”物我齐一”的美好境界。

7、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讨论

8、谦退: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

9、反对急功近利,要修身养性,顺从内心

10、诞生于农耕文明的儒家文化,一开始就把人置于人群中,置于家庭中,置于社会中,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情感上的纽带关系,由此至下而上,通过确立伦理关系,建立起一套结构严整的国家社会系统。在现代中国,“家庭”依然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观念也是影响我们社会行为的大的因素之一。以家庭观念为基础,家庭利益为目的,进而推广至“祖国”这个讲求秩序与和谐的大家庭,中国人民拥有举世瞩目的创业动力和民族凝聚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11、作为道教经典的《阴符经》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名著。历代有很多道士对《阴符经》作过注解,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也应有一席之地。

12、福利制度研究专家网上众筹治病:医保体系能保障谁?

13、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学派“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14、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这就是“物极必反”。好比月之将缺,必极盈;灯之将灭,必炽旺;花之将谢,必盛开,这些都是物势的自然。了解这种“物极必反”的规律,对于许多事情,可当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形,转危为安。

15、道家主要是讲求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治。有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有启迪,比如老子曾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体现了独到思想。个人学习尚浅,共同探讨吧,。

16、另外,道书中关于《老》《庄》《易》的注释和阐述也很多。我们要考察道家思想和易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能忽视道教徒的有关著作。

17、明清小说中,也有不少是以道教为题材的。如《封神演义》、《东游记》、《韩湘子全传》、《绿野仙踪》等。《西游记》的内容虽然是佛教取经故事,但也受深道教思想影响,书中充满了"金公"、"木母"、"黄婆"等道教丹法术语。《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登坛借东风、五丈原布灯祈续命,都是道教思想的反映。而一部《水浒传》,就是以"张天师祈禳瘟疫"发端的。《红楼梦》开宗明义也是由一个空空道人把"石头记"抄下来传到人间。书中一僧一道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老子曾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狗是六畜之 其肉是上古祭祀时常用的祭品, 后经演变, 周朝以后, 狗肉就渐从祭品中免去, 但有些祀典仍需用草扎一只狗代替真狗, 即“刍狗”。

19、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所有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与人的心理修养相联系。人们通过这些心理修养的功夫,可以调适人的心理,保持人的心理平衡,从而能使人们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心理冲突面前,不致失去心态的平衡,导致心理与生理的病疾

20、总之,道教有"众术合修"的传统,因而在中国古代科技的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四、道家思想的重要性

1、韩星丨春秋德礼思潮及其人文精神

2、辅导员制度:大学的耻辱

3、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愈强、成果愈大,人类离自然界也就愈远,人的自然本性也就丧失得愈多。同样,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权利和保障愈多,那么个人受到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也就愈多。这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面对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的现实。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异化的过程。道家对这一点似乎有很深的体会,所以《老子》才会说:"反者,道之动"(40章),把向着反面发展看成是"道"的一个根本特性。

4、译文:老子说:“柔弱的往往能胜过刚强的。”“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干枯的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

5、四句话:道是万物本原,道法自法

6、儒家思想告诉人们,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新时期女性创作的道家生态思想影响除了对“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和“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的传承以外,还体现在对道家“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的坚守上。人类面临的生存状况的危机,其根源来自于人类自身的欲望以及“善理性,役自然”的理性思维惯性。道家认为,要真正形成人与自然万物同一的生态境界,就要从内部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追求一种素朴无为的本真生存。在道家生态思想的影响下,新时期女性创作试图导引人们从追求外在物质生活中解放出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对抗庸常的世俗生存,从而形成素朴无为的生活方式和生态伦理观念。

8、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9、译文:老子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10、知雄守雌:“雄”比喻刚动、躁进,“雌”比喻持静、守柔。“知雄守雌”就是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对于雄的一面有透彻的了解,而后执持“雌”的一面,实为居于恰切妥当的地方而对于全面境况的掌握,从而可以达到主宰的目的。

11、儒家则曰“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不把生活的目的放在彼岸世界,而是只承认现实世界的意义,因而只有通过人的积极实践,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肯定。因而儒家追求一种“自我实现”式的“快乐”境界,而非漠然处世——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把快乐置于尘世,把幸福置于尘世,追求一种可感的真实人生,这是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积极入世,积极审美的重要精神动力。

12、道教医学积极开发药物来源,注重各种资源在临床调节上的综合利用。如道教十分重视日常饮食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他们对各种蔬菜的成分、营养价值、医疗效果曾进行过详细精微的研究。南朝道士陶弘景所撰《本草集注》所列药物中即有"谷部",专门讲述谷物在医疗方面的价值。至唐代道士孙思邈进一步将这种颇具特色的饮食法加以完善,称之为"食治"。其弟子孟诜承其传授,着有《食疗本草》三卷。通过饮食的进补及禁忌,即可达到调节一些疾病的目的,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大宝库。道教中人为充实、丰富这一宝库做出了许多贡献。

13、道家学派,实始于老聃,其为核心的概念曰“道”。作为一种看问题方法的“道”,“依道而看”的道家哲学方法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生活而言,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它能向每个普通人揭示出属于他自己的“能在”,从而让人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14、老子立说的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争”等种种观念,他要通过“无为”去“有为”,创造、养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事情做了,也不必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捐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能以奉天下)。

15、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大的一条线索。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中国思想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前者是诸子百家争鸣,各大经典形成的时代,后者则是对先秦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不断重新解读的时代。因此可以说,孔孟儒家的思想奠定了后世文化发展坚实的基础。道家思想的发展、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中国化过程,莫不是受到了儒家文化风格的巨大影响,以至于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了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局面。儒家思想也成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成为众多历史人物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思想导师。

16、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

17、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18、2021年1月25日吴方丈于武汉长春观天心楼

19、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20、在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没有什么区别,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庄子·列御寇》有这样一段记载:庄周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要厚葬他。庄子说,不用,把我丢在野外好了,“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我的葬具还不齐全吗?还能再好吗?弟子们说:“我们恐怕鸟吃掉你啊!”庄周说:“在土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些轶事说明,庄子的观念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也是他厌世、愤世的一种表现。

五、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论文

1、承办单位: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

2、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

3、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

4、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

5、甚至在对医生诊病、调节的行为规范上,《黄帝内经》亦要求医生内心应持虚静的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言:“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并认为患者养护疾病过程中,亦应保持虚静的心态,方可促进疾病的痊愈,在《灵枢·上膈》言:“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这种贯彻始终、遍及各方的虚静观,显然是在宇宙本体为虚为静的自然哲学思想影响下,在社会哲学、医学中的延伸与实践。

6、译文:老子说:“少发教令是合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7、老子:为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末年楚国人(准确讲应属陈人,今河南鹿邑人)。生活时代在春秋后期,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史,掌管王室图籍。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来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终。后人说他到西域化佛去了。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道德经》,也叫《老子》,分八十一章,仅有五千字。

8、评述:老子的“无为”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即要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心怀,他倡导“尘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为而不恃”(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已能);“为而不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长而不宰”(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可见他仍要去“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9、老子的“无为”有人认为是消极、悲观的,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老子的“无为”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心怀。老子倡导“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为而不恃”(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为而不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长而不宰”(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可见他仍要人去“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事实上,老子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而是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因此,我们要从积极的一面理解老子的“无为”观念。

10、现在出名的纳西洞经音乐也是道教音乐。

11、卢国龙主编:《儒道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73页,4万字。

12、所以儒学是一种超越社会形态和阶级形态的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学说。儒学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奴隶社会某些诸侯国在某些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史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3、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14、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15、中国人之所以很少有发自内心的有神论,而执着于对现实的经营,就在于儒家“一个世界”的观点。

16、相传庄子的先辈是宋国贵族的支裔,在一场内部斗争中遭到失败,被排斥在权势之外。后来的庄子离官隐居后就住在贫民窟,生活困苦,面黄肌瘦,靠打草鞋等劳作维持生活,过着相当狼狈的日子。

17、“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