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经典事例素材126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09 08:12:52

一、孔子经典事例素材

1、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2、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个叫薛聪的人,他为人正派,做起事情来合于情理且很有见地。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

5、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6、附加题:你能说出文中几个人的优缺点?

7、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

8、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传说孔子五六岁时与小朋友嬉戏,陈俎豆、设礼容,作礼乐祭祀之貌。小朋友纷纷效仿,以是闻名列国。

1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1、(感悟)人生怎么样,就在于对待这个世界什么样的态度,是诉苦还是宽恕,是感谢还是埋怨,给人生传递一种乐观,改过即是从善。

12、“礼”,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

13、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14、(感悟)有德的人终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终会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伙伴,不会孤单。人生路漫漫,守住本心,正心正行,在对道德的追求与向往途中,总有人相伴同行。

1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6、(译文)不公平,在家庭中,有时很难做到。

17、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18、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19、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2020央视开学第一课视频高清回看

20、他的教育风格是以谈话的方式教化人,而不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形式进行教育。大体上说,他的讲道涵盖三个领域:经典著作和哲学,包括他对改革的观点,这些观点能够使各诸侯国的管理回归到他认为的古代理想状态;过去的礼节礼仪、诗歌和音乐。

二、孔子经典事例素材摘抄

1、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2、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答题模板!收藏!

3、一个人开始变强的重要表现:坚持学习,始终保持空杯心态!

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孔子心中暗暗惊喜,但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的问道:“你的‘拳头巴掌手’,怎么能对我的‘荷叶莲花藕’呢?”颜回急忙站起来答道:“因为荷叶与莲花是同一种植物,藕是它们的果实,它们三个是一家;拳头与巴掌、手也是同一样物件呐。”孔子点头笑道:“还是颜回有才华呀!”众弟子们也跟随着点头称是,自叹不如颜回有才气。

6、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7、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8、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人事例有: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凿壁偷光、迷途知返、李谧青出于蓝等。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八佾》

1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2、人类可能在2600年前就会灭绝。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15、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8、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从那以后,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的官方思想。并且影响到了整个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在很多人眼中,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代表着中国文化。

19、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20、看玉石如何涅槃重生幻化为龙凤呈祥,难得一见

三、孔子素材摘抄

1、“我平常对颜回已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2、孔子教会我的,让我终生受用。他在梦里告诉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只因为那个人,那个叫孔丘的先生,我会努力做到的,因为梦想已经回来了。

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阮倩莹)

5、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7、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

8、不懂装懂的人,是愚蠢。

9、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10、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子贡听了连连点头。

1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2、说起孔子,小朋友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一定是温文尔雅,文弱书生吧?

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晋代时期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读书,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16、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17、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18、仁义礼智信的六个故事:满而不覆、善与人交、君子之态、失人失言、自强不息、处世圆明。

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子夏回文侯道:“在下据从老师 那里听来的言教分析,那个人,大概是一个,已经心物融通的仙者。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游于金石,蹈于水火,也都无所阻碍。”

四、典籍里的中国孔子素材

1、中考语文答题知识点及模块汇总

2、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

3、(译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4、玉雕坊新浪微博:玉雕坊

5、薛聪是家中的老大,父亲不在了,他要负责教育他的弟弟们。虽然他很疼爱他的兄弟,但是他对兄弟们的要求却的严格,就像父亲之前对自己的要求一样。

6、而当辩才与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里仁》

8、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9、类似上面因材施教的例子还很多。可见“仁”境,也终究是个内在体验的事。它跟佛家讲的“佛”、道家讲的“道”一样,终究是属,不可说,不可说范畴。

10、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

11、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12、八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集目录+复习

13、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

14、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5、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16、对习惯于安贫乐道的弟子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7、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此,便对他说:“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18、薛聪虽然在朝为官,但生活却简朴,可他无论什么时候,却总能够做到端正庄严,别人见到他都会对他肃然起敬。薛聪的庄重也感染到了他的邻里乡亲,周围的孩子们总是被父母教育说“要向薛聪学习”。人们都仿效薛聪的端正庄重,当地的风俗也越来越好。

1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0、年轻才俊玉雕师创意翡翠作品

五、孔子相关素材

1、孔子笑着说:“如果把他们四个人的优点都加起来,来换我的修养学问,我是不愿意的。他们每个人虽然都有过人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和缺点,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都虚心像我求教的原因啊!”

2、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3、孔子的“天人合一”,是整个宇宙与人的和谐。科学地处理天、地、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核心,从现代意义上理解,“天人合一”就是发展推进和谐,和谐发展。“天人合一”这个古老的命题,在当代社会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谭锡坚)

4、Confucianism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第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

8、子张又问老师:“一个读书人怎么样才能叫做‘通达’?”孔子反问他:“你说什么?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回答道:“在国内有名,在家中也有名。”

9、兴趣的宝贝不要错过哦~

1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11、子夏着急了问:“既然他们都超过了老师,为什么还要跟老师学习呢?”

12、人类不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外星人,而是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与其联系。我们只需要看看自己,就能知道这些外星生命会如何变得让我们宁愿没碰见过他们。我想其结果会变得与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相似,那对美洲土著可并不有利。

13、“这又是为何呢?”文侯不禁追问。

14、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5、“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1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7、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8、约翰•法郎索亚•米勒

1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孔子日:“仁即爱人。”我曾无数次地希望这个世界充满仁,可真的很难,现在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孔子所处的时代?于是我想到一个面色枯槁却神情依然焕发光彩的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说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他面对外界“今之从政者殆尔”,怅然若失地说“鸟兽不与同群”时,谁又能够像他一样轻抚琴弦,浅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4、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5、(译文)事情已经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实,也不必再劝阻;过去的事情,再追问也没有必要。

6、这位可能大家也不会陌生,中国古代能够体现"武"的精神的人,就是被老百姓尊称为"关二爷"的关羽。关羽生前,除了其勇武在三国时代威震天下以外,他的忠义更为人津津乐道。

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9、一个月后,他又问。现在只有一半。

10、“射”,指军事、武功。

11、初中语文表现手法知识点汇编

12、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3、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14、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里仁》

15、两次出征的抗疫“高龄”战士

16、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7、房景伯的母亲崔氏,通晓经学,知情达理。贝丘有一妇人状告自己的儿子不孝顺。房景伯把这事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听说百闻不如一见,山民不知礼义,没必要给予太严厉的处分。”

18、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19、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20、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感悟:和整体协调,跟整体移动。这真是对“随波逐流”的全新认识。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4、孔子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含了无穷的力量。(何君源)

5、听了子路的豪言壮语,孔子点评道:“壮哉!勇士,一个奋不顾身的雄杰。”

6、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