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全文
1、论语《学而》原文和译文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3)、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从“头”说起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6)、(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7)、(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8)、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9)、子zǐ 禽qín 问wèn 于yú 子zǐ 贡gòng 曰yuē :夫fū 子zǐ 至zhì 于yú 是shì邦bāng 也yě ,必bì 闻wén 其qí 政zhèng ;求qiú 之zhī 欤yú ,抑yì 与yǔ之zhī 欤yú ?子zǐ 贡gòng 曰yuē :夫fū 子zǐ 温wēn 、良liáng 、恭gōng、俭jiǎn 、让ràng 以yǐ 得dé 之zhī ;夫fū 子zǐ 之zhī 求qiú 之zhī 也yě,其qí 诸zhū 异yì 乎hū 人rén 之zhī 求qiú 之zhī 欤yú 。
(10)、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11)、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2)、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3)、(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4)、(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15)、为什么呢?因为下面根据古代的诗句来发议论,说孝悌就是根本。因为古代的诗句是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但是本是什么呢?孝悌是仁之本,可见君子务本的本是孝悌,本立而道生的道是仁道。
(16)、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7)、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本章有很高的评价,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释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仅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18)、(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9)、1•9曾子曰:“慎终(1)追远民德归厚矣。”
(20)、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务本之义,乃学者之先务,故《论语》编者列之全书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实有深义。学者循此为学,时时反验之于己心,可以自考其学之虚实浅深,而其进不能自已矣。
2、论语学而第一完整拼音版全文
(1)、(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2)、(培养自理能力自立精神,学习潜能从生活教养开始,养成勇于奉献的责任担当)
(3)、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玉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5)、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事),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喜欢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6)、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7)、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8)、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9)、(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高的了。
(10)、(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1)、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句中要重点把握一个字,朋:朋友,不是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这一句的意思是,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相聚,共同研究学问,不是很高兴吗?这一句孔子要告诉我们的是学习的乐趣。就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朋友是用来学习的,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你深入交流、互相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来了,你怎会不高兴。
(12)、子zǐ 曰yuē :父fù 在zài 观guān 其qí 志zhì ,父fù 没mò 观guān 其qí行xíng ;三sān 年nián 无wú 改gǎi 于yú 父fù 之zhī 道dào ,可kě 谓wèi孝xiào 矣yǐ 。
(13)、(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14)、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9)乎?”
(1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6)、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7)、(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18)、(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9)、 冀东山主编、晏新志 本卷主编:《神韵与辉煌·陶俑卷》 ,
(20)、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3、论语学而第一原文
(1)、要爱护百姓,执政者被称为父母官,这不仅是百姓的期望,也是百姓的要求。爱民是执政者永不过期的准则。
(2)、(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3)、有子说:“讲究信用而合乎事实,说过的话是可以得到实践的;恭敬而能合乎礼节,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以依靠的都是可以信赖的人,这样也是值得尊敬的。”
(4)、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6)、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7)、(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8)、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9)、(译文)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10)、(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11)、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14)、(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5)、(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16)、洞房,指深屋,在宅院中很多间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显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表明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引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早的是悟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将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紧扣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17)、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18)、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9)、(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20)、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高、大、空”的倾向,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什么“五心系列教育”,新名词编了一大堆,标语口号满天飞,但实际效果如何?到底怎样才是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学生其实不知道怎么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国家”、“人民”、“集体”都是一些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嘴上说着“爱集体”,却迟到早退,违反校纪,干出一些有损班集体和学校利益的事情;考试时能把“爱国主义”的内容答得头头是道,回到家里却当起小公主、小皇帝,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为自己端饭、洗脚……
4、学而篇原文
(1)、(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3)、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4)、子zǐ 曰yuē :君jūn 子zǐ 食shí 无wú 求qiú 饱bǎo ,居jū 无wú 求qiú安ān ,敏mǐn 于yú 事shì 而ér 慎shèn 于yú 言yán ,就jiù 有yǒu 道dào而ér 正zhèng 焉yān ,可kě 谓wèi 好hào 学xué 也yě 已yǐ 。
(5)、曾zēng 子zǐ 曰yuē :吾wú 日rì 三sān 省xǐng 吾wú 身shēn :为wèi 人rén谋móu 而ér 不bú 忠zhōng 乎hū ,与yǔ 朋péng 友yǒu 交jiāo 而ér 不bú 信xìn乎hū ,传chuán 不bù 习xí 乎hū 。
(6)、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7)、德育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体验式教育,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的标语口号式教育。我认为,“孝弟”可以做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突破口,让学生从孝敬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点滴小事做起,围绕“孝文化”编印一些校本教材,设计系列教育活动,家校联合,共同评价孩子的“孝行为”,这样做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孝心”,我敢肯定地说,这些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他怎么会尊敬别人,热爱人民,又怎么能谈得上热爱国家和民族呢?
(8)、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 共二十六章x0930
(9)、有朋自远方来: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或以方来连读,如言并来,非仅一人来。当从上读。
(10)、子zǐ 曰yuē :君jūn 子zǐ 不bú 重zhòng 则zé 不bù 威wēi ,学xué 则zé不bú 固gù ;主zhǔ 忠zhōng 信xìn ,无wú 友yǒu 不bù 如rú 己jǐ 者zhě,过guò 则zé 勿wù 惮dàn 改gǎi 。
(11)、1•12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12)、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13)、(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14)、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5)、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17)、(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18)、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19)、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20)、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