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精选好句128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02 00:39:08

抱薪救火

1、抱薪救火大皆燃 烧遍三千亦复然解签

(1)、(出自):《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厘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厘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3)、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抱薪救火成语故事8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禾。

(4)、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5)、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抱薪救火?

(6)、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苏代为什么不同意把土地割让给秦国呢?

(7)、释义: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8)、他都犯错了,你还鼓励他?我不赞同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

(9)、例句:他们斗得这么激烈,是因为你那次调解不当,有如~。

(10)、引证:咫尺的~,霎时间月缺花飞。◎元·关汉卿《沉醉东风》。

(11)、(英语):dosomethingtomakethesituationevenworse

(12)、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13)、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14)、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四个城镇,并斩杀了四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十五万人,赶跑了魏国的大将芒卯(mǎo)。

(15)、亲爱的伙伴,当你走在一个陌生或熟悉的城市,踏在一片历经风雨的土地上,是不是有穿越时空的冲动,很想去穿越历史去了解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出现过的人物?

(16)、试想,如果当时的魏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秦国又怎么会欺负他呢?

(17)、(近义词)抱薪救焚掘地寻天负薪救火适得其反

(18)、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19)、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猛烈。

(20)、结果使秦国认为魏国弱小,随意欺辱,反而使灾祸更加扩大了。

2、抱薪救火

(1)、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2)、著名的就有商鞅、孙膑、范睢,就连“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也在魏安厘王的不信任下郁郁寡欢而死了。

(3)、辨析:“抱薪救火”与“雪上加霜”意义相近,都有使原本不乐观的场面变得更加严重的意思。区别在于“抱薪救火”强调的是原本为了解决问题,结果没有用对方法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雪上加霜”强调的是接连遭受灾难,让原本不乐观的场面更加难以掌控。

(4)、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的土地割让给了秦国。公元225年,秦军果然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5)、为了把经济搞上去,就毁林开荒,这无疑于是抱薪救火。

(6)、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7)、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8)、每天三分钟,听一个故事,学一个成语。点滴积累,成长每一天。学完记得要运用,在文章后的留言区写你的感悟或用成语造句哟。

(9)、魏王没听苏代的劝告,还是决定将南阳地区割让给秦国求和,结束了这场战事。但是秦国得了南阳,也并没有因此真的罢手,在其后的近四十年间,仍不断地强占魏国的土地。到公元前225年,魏国终于为秦所灭。

(10)、安厘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

(11)、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时是因为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质,使自己遭受损失。

(12)、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13)、(示例):宋·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长空天下之事继而不已,以致于此,虽力挑之,已若无奈何,又从而为之辞,其与抱薪救火何异?”

(14)、妈妈晒出一张照片,看哭所有家长!孩子你辛苦了……

(15)、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6)、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17)、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18)、(出处)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9)、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20)、(近义词)釜底抽薪、拔本塞源拓展资料:例句:

3、抱薪救火大皆燃,烧遍三千亦复然

(1)、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2)、那么不冲动、遇事先分析才是解决事情的第一步,才会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3)、哎!你这样对我,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而火不灭。

(4)、公元前273年,秦国再一次攻打魏国,把魏、韩、赵三国联军打得大败,联军战死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5)、其次,不能为了消除暂时的灾祸,而采用一味忍让的态度。

(6)、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魏军的接连战败让安厘王寝食难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厘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休战议和。在秦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也纷纷劝安厘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安厘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恐惧,一心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打算割地议和。

(8)、启示:面对着强秦的步步紧逼,胆小懦弱的魏安釐王看不清其虎狼的本质,一味地只知道妥协退让,割地求和,换取短暂的安宁,这无疑是抱着柴草去救火,结果只会让强秦的贪婪欲火越烧越旺,终只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惨剧。

(9)、引言: 抱薪救火(Bàoxīnjiùhuǒ),出自于《史记·魏世家》,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10)、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而事实终如苏代所料,秦国依旧贪得无厌的进攻魏国,此后四十年间,秦国不断蚕食魏国的领土,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趁魏国信陵君去世,魏景湣刚即位,国内局势不稳,再次派大将蒙骜大举入侵魏国,占领了魏国二十多座城,建立了东郡。

(11)、(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12)、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劝魏王向秦王割地求和。

(13)、拼音:抱薪救火(bàoxīnjiùhuǒ)。

(14)、《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5)、那家伙被人识破把戏,不得不抱头鼠窜,逃之夭夭了。

(16)、有时我们的懦弱和胆怯,往往会助长一些人的无赖和欺凌。

(17)、(近义词)釜底抽薪、拔本塞源拓展资料:例句:

(18)、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而不是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19)、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20)、这个时候,魏国也遭到了秦国的不断进攻,军民伤亡惨重,因此许多土地也被割让出去了。

4、抱薪救火大皆然第六十签

(1)、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而不是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2)、有一回,秦国又派乒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后还是被打败。大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3)、魏王左右为难,可他还是决定为了避免战争,换来暂时的安宁,就把南阳割让给了秦国。

(4)、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抱薪救火的意思及故事2(注音)bàoxīnjiùhuǒ

(5)、当刚刚入学的孩子,向你炫耀他新学到的成语时,你是否很想向他解释成语背后的故事,从而让他体会学习的快乐?

(6)、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君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君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7)、这则成语是说,如果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8)、女性怀孕时的心路历程,前15张图妈妈们哭了,后一张图爸爸哭了

(9)、当今社会,抱薪救火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造成社会腐败的根源之一。

(10)、《战国策·魏策四》记载,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11)、成语历史故事,就是希望能构建这样一个有故事的世界,欢迎你的加入,在这里,你将听到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了解经典的历史趣事,还可以说出你自己的趣事,由我们记载下来,说不定就成了明天的历史哦。

(12)、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13)、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4)、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15)、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灾害,结果反而使灾害扩大。《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16)、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17)、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

(18)、一位班主任给家长的25个建议,刷爆朋友圈!转给家长!

(19)、(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0)、面对着强秦的步步紧逼,胆小懦弱的魏安釐王看不清其虎狼的本质,一味地只知道妥协退让,割地求和,换取短暂的安宁,这无疑是抱着柴草去救火,结果只会让强秦的贪婪欲火越烧越旺,终只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惨剧。这残酷的教训告诉我们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不但不能消除灾祸,反而只会使灾祸继续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才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灾祸的消除。

5、抱薪救火的意思

(1)、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会录下你一言一行!这4种行为别在孩子面前做!

(2)、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3)、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薪,柴草。

(4)、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医生说,有些人一有小病就大量服用抗生素,这不仅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这种做法实际是在抱薪救火。

(6)、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

(7)、公元前225年,不断遭受打击的魏国再也无力抗击秦军,秦军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8)、(解释):窜:逃匿。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苍黄逃跑的狼狈相。

(9)、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10)、当时有个叫苏代的,就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合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11)、孩子一回家就让他去写作业?大错特错!父母必读!

(12)、他都因签彩券亏空了许多钱,竟还想签注更多来补救,真是抱薪救火,奇笨无比!

(13)、当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而不是抱薪救火。

(14)、立委批评金钱外交就如同抱薪救火,对方有所仗恃,当然予取予求了。

(15)、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君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君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16)、为了把经济搞上去,就毁林开荒,这无疑是抱薪救火。

(17)、他们斗得这么激烈,是因为你那次调解不当,有如抱薪救火。

(18)、对於对方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太软弱,否则无异抱薪救火,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

(19)、青松子万万没想到这不但没达到效果,反而有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味道。

(20)、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1)、你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走向歪路。

(2)、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劝魏王向秦王割地求和。

(3)、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4)、原文:《战国策·魏策》:“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而火不止。”

(5)、虽然他把南阳割让给了秦国,可是秦国的野心并不只是得到南阳啊,后秦国还是不断的攻打魏国,并掠夺了更多的土地,魏国就这样消失了。

(6)、胆怯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是使自己强大起来。

(7)、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学到过,“薪”就是柴草,起火了怎么能用柴草去救火呢?岂不是和火上浇油无异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要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才行,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8)、但因为魏国后来几代君主的昏庸、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使得人才大量外流。

(9)、《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10)、(解释)薪:柴草。用柴草去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

(11)、(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祸患扩大。也作“抱薪就焚”、“抱薪趋火”。

(12)、股市都已崩盘了,分析师还在劝投资人继续加码,岂不是在抱薪救火?

(13)、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的土地割让给了秦国。公元225年,秦军果然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14)、如果你喜欢《嘟嘟的睡前故事》就把这个故事转发到你的朋友圈,你的支持是大龙坚持的源动力。

(15)、《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喝毒酒来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鸩(zhèn):毒酒。

(16)、而魏王虽然也明白秦国侵略的意图,可他终还是同意把南阳割让给了秦国,就是希望能够暂时的消除灾祸。

(17)、惟郁结伤脾,气血枯槁者,误投则有抱薪救火之危。

(18)、这样哪里能够救火呢,这不是让火越烧越旺吗?

(19)、可是,当时的战略家苏代却反对他的意见,说秦国终的目的是想吞并魏国。

(20)、这残酷的教训告诉我们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不但不能消除灾祸,反而只会使灾祸继续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才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灾祸的消除。

(1)、(近义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

(2)、(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3)、“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抱薪救火成语故事4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好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

(4)、你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走向歪路。

(5)、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6)、公元前273年,秦国再次向魏国进兵。魏国将军段干子被打怕了,不敢抵抗,就建议魏王再把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割让给秦国求和。这时候,正好合纵抗秦的倡导者苏秦的弟弟苏代在魏国,他向魏王进谏说,段干子割地求和的建议,是一个亡国的坏主意。如果魏国老是把土地割出去,秦国的胃口会越吃越大,这样一来,魏国离灭亡的日子就会不远了。接着苏代又打了个比喻:“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思说,割地给秦国求和,就好象抱了柴草去救火,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7)、当今社会,抱薪救火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造成社会腐败的根源之一。

(8)、火上浇油 饮鸩止渴 引足救经 适得其反 南辕北辙 负薪救火 扬汤止沸 揠苗助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