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代表作品
1、作家木心的作品有哪些
(1)、郭文景说:纯属放屁!川江号子、信天游、草原的长调、藏区的牧歌、古琴、笛子、唢呐......我越听天越宽、地越远,后听见人在天地苍穹间。
(2)、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3)、木心:《上海赋》不是讲述我居住的年代,很多都是查资料的。我的记性也不坏,花了两周功夫就写出来了。我觉得写这种虚实夹杂的文章比写真实的还要好,写出来比真的还要真,因为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嘛。
(4)、唯其善,故其有害无益的性质,很难指陈,例如一度不知怎的会号称法国文坛导师的罗曼·罗兰。
(5)、当今中国文艺界,业已形成欣欣向荣而又混乱无序的江湖,艺风、学风、文风失良,因各自利益维系,艺术批评,文人关系避害趋利,相互吹捧,暗下诋毁。文胆与良知,求真与证伪的正气逐渐消遁。郭文景兄,以自己的作品立身乐坛,实至名归。且能坚持底线,纠谬勘误,以正视听,难能可贵。望郭文景兄稍息重庆莽汉的脾性,力戒粗口,以免伤人自尊,触人敏忌。俾使中国文艺,疏浚清流,力避汙沉。老牟坦言。
(6)、客观评价,相比之下,木心的文学成就高,绘画其次。陈丹青收拾的木心《文学回忆录》也许混杂了师徒二人的观点,杂而不专,作为指南则无路径,作为己见则缺脉统。其性质属文学散论。木心是有天赋而缺功力的文才。不能将人性的散砂凝聚成普照的灯塔。更多常识而少独见。更多浅出而少深入。与蒋勋、余秋雨同类型。木心的文学修养和个人心灵丰富敏感,应在余秋雨之上。此类文人,吸粉可以,但绝非巨匠。木心未跻文学大师之列,还在于他丰富敏锐、多愁善感的独行,未能将个人的痛苦荒诞,融入普世的人类命运之中。从而使自己的文学止于心灵旅游形态,缺乏撼人的力作。
(7)、这世上,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8)、这十四部作品的由来,也即先生在世时所出版作品一辑(八种)与二辑(五种),计十三种,另加上先生去世后由陈丹青整理出版的《文学回忆录》及补遗,且算作一种,共计十四部。日后出版的《木心诗选》与《豹变》,皆为自选集。
(9)、想必,这也是为何木心先生给人的感觉并非来自于孩童,也非来自于自己的原因吧。
(10)、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Prison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11)、我们来这世间一趟,为的是好好生活,往昔已不可回头,前路仍未可知,我们只经历着此时此刻,只愿我们带着盛放的灿烂,奔向无尽的远方。
(12)、如果说风景很美,那必是有山有水,亚里士多德是智慧的山智慧的水。
(13)、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由他的弟子陈丹青书稿整理出版),较为可信。(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
(14)、记者:既然您的诗不容易懂,那可以说您的写作是一种自娱自乐吗?
(15)、牟群(笔名老木),著名艺术学者,艺术批评家
(16)、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
(17)、从莱辛《拉奥孔》开始,艺术形态的分殊和专业化促进了人类艺术的高新与多元。术业专攻,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如不穷尽毕生精力,极研精几,绝不可能取得大师成就。启蒙时代的全能艺术家一去不返。如果有,就一定是博杂而不精专。所以,在木心的时代,以其生存条件,学术资源,知识结构,集文豪、大画家、音乐大师为一身,掺水量可想而知。客观地以严格尺度,木心在那个时代,只是位音乐爱好者。
(18)、“一位俊美的男士带我穿过狭窄的通道,看那几位声乐家一边披戏服,一边吊嗓子。
(19)、笔者的这本藏书是第二次印刷,“再版说明”:《李可染论艺术》一书是十年前由中国画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发行后,深受美术界欢迎,不久即售罄.......
(20)、《文学回忆录》补遗:INK印刻文学2015年11月
2、木心代表作品有哪些
(1)、所以,无论是他的书,画,或是世人对他的评价,又或者木心先生生前常伴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情感和认知(主要是陈丹青),这些也不过是关于木心先生的一部分“了解”。
(2)、木心:应该说不是,但肯定代表了我的行文特点,我希望让读者看看我的作品是什么样的,里面的每一篇都是不同的写法,我是根据每个作品的题材决定用哪种方式来写作的。我希望我的作品像钻石一样,有多个切面,切面越多钻石的光芒越强,而不是像金字塔一样,只有一个尖顶。我已委托了广西师大将我在台湾地区出版的12本散文浓缩成8本,《哥伦比亚的倒影》是第1本,其余7本将陆续出版。但它们收录的都是我20年前的作品,等8本出完之后,我还将把我新的作品翻译整理出来,它们曾经以英文发表在美国的报章杂志上。
(3)、但提问中所说“不出名”是错误的,木心先生旅居美国纽约近30载,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他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4)、辑录散文46篇。在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话的特色。
(5)、木心:别搞错,我要表述的是文学除了“载道”,也有其“游戏性”。“娱乐”是为了丰富“活”。“娱乐至死”,这个俏皮话,皮而不俏。
(6)、木心说:东方与西方大的分异现在音乐上:东方的音乐越听人越小,世界越小。西方的音乐越听人越大,世界越大。
(7)、竟是如此高尚其可,荷马一句也不写他自己。先前是不谈荷马,后来是不读荷马而谈荷马。
(8)、他或笑或深沉,或哭或悲悯的目光,时刻的藏在文字背后,每一个阅读的人,都更像是在读自己的故事,在读人类的,自然的故事。
(9)、网上有人这样评论这本书的:“如果回到多年之前,木心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还是很陌生的,现在我们提到木心,首先会认为他是个诗人,其实除了诗人的标签外,木心先生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也写过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而《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特别的文学评论。”
(10)、1940年代末任教于杭高,鼓励学生在音乐、美术上努力追求。(据《同情中断录》)
(11)、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12)、木心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再生现象是否真的构成了抄袭也值得商榷。卢虹贝提到,“木心的作品中常有用典,或适用于文本间性理论,但不属于文本再生。例如木心《祭叶芝》一诗,使用了不少叶芝诗歌的内容。但木心改写的程度较大,创造性强,可视为用典。”换言之,卢认为作家的用典与文本再生的区别在于后者改动较少,缺乏原创性,而抄袭则发生于作家对文本再生不做明确提示、故意隐匿之时。
(13)、书名“豹变”,源自《易经》“君子豹变”,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是由弱到强的过程,这是一本薄薄的厚重礼物。
(14)、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
(15)、木心:台湾教育部门将我的作品列在一堆现代文坛大家中间作为推荐,我是有些得意的,只是看到左边梁实秋,右边林语堂,想想有点“肉麻”。
(16)、记者:有人在您文中看到纪德的影子,某个瞬间又看到达·芬奇的,能否列一张影响过您行文的大师的名单?
(17)、我所谓的"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好想尝尝。
(18)、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原名孙璞,出生于浙江乌镇,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家、诗人,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19)、郭文景,1956年出生于重庆,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乐《蜀道难》;室内乐《戏》《甲骨文》《火》。他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南行记》《千里走单骑》等数十部电影、电视剧创作配乐。
(20)、 也许我们大的幸福与温暖就在于我们会为自己主动地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而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犹如心田的蜜语蛰伏在你的每个细胞,这种快乐的因子有时我觉得又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所以鸟的一生虽是快乐,但与人相比它的快乐却显得单调,而人类的快乐是多维度的,也许只是一支很柔美的舞,也许只是一曲很婉转的歌,也许只是一场很欢愉的约,更也许只是一幅轻轻描摹的画,但是人类的快乐就是比鸟的快乐长久,而鸟又终归不懂的人类快乐的秘境来自哪里……
3、木心的作品是什么风格
(1)、将自然,将世间的万物,将智慧和思想融入于文字,又跳脱于文字,将人可谓是吓得不轻。
(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好像真的在思想,用肉体用精神来思想,后来的,一代代下来的哲学家,似乎是在调解民事纠纷,或者,准备申请发明专利权。
(3)、读者沙龙二十期回顾 | 留得好记忆 便是永恒
(4)、人这一辈子好的生活状态,莫过于一个人的时候安静而丰盛,两个人温暖而踏实,而你的出现恰好温柔了我的岁月,惊艳了我的时光。
(5)、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
(6)、实际上,读者要了解李可染的艺术创作观,只要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就能大体知道其是什么了——目录:《谈艺术实践中的苦功》,第44页;《“苦学派”画展前言》,第105页。
(7)、本文经鹤无粮收集整理发送,仅作交流学习使用,不做商用。
(8)、我们的思想,不也是借助于万物,从而连接万物,从而想到自己,想到更远吗?
(9)、“今大文既出,本不必作复,然念及两面之缘,骤尔看低吾弟,亦属无礼,遂收回雅量,回应一也算陪弟破一回相吧。”
(10)、 青春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亦即是罗曼蒂克的醇髓,几乎可说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 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高利贷了。 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也不自知,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急转戾燥干涸,其势趋下,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过后都是天不然而不然,为少数中之尤少者,将坯炼为器,料提为品,种开花结果,于是其纯真益粹,其激情愈湛,其向上尤峻,其爱美至挚。 原来,天赋的本钱可以用得如此阔绰,似乎没什么秘诀,秘诀在于“知青春之宝贵”,而那些像魔鬼举债的人呢,没有觉悟青春之宝贵,反使鄙薄青春,并斥为幼稚胡闹不值一顾。自诩从兹脚踏实地,那实地往往是沼泽,再也无能振拔。 清明,练达,是指获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层面上占有青春的优越性。 青春是一种信仰,几乎可以作为一种伟大的信仰来对待。
(11)、 (木心《素履之往 ·青春短长 》)
(12)、比起了解,我更喜欢理解这个词,太珍贵了。它仅仅代表着,我愿意尝试走进你的世界,接纳你生活的不如意,看你闪光的时刻也不怕触及人性深的暗角,去接纳你之为你的一整个完整体。
(13)、他在世界各地多次举办画展,2008年在国内的画展名为"塔中之塔”,意指生活中的"雷峰塔”和内心的"象牙塔"。这大概也是他后来将笔名"牧心”改为"木心"之故吧。作家陈村说:木心的文章,是我见到活着的中文作家中,优美深刻广博的。82年木心定居纽约,继续其文学和画作创作。在华人圈被视为深层次解读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木心在讲课
(14)、而木心先生,显然他做到了,而且他做的很好。
(15)、木心:能在我的文章中看到纪德的身影,真是高明。我曾苦学法文,就为了想去巴黎晋访纪德,后来噩耗骤至,我大哭一场,此心绝矣,而漂流各地,总是带着《地粮》,此番归国,亦不忘将此书纳入行囊。是的,我与他有过争吵,那是情人间的勃豀,过后就和好如初,一日之友,一世之友也。你们又窥见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幽秘消息,这可说是与西方人士次第发现的,他们的说法是“同一精神血统”,特征是:求知欲,好奇心,审美力。以后你们可以看到一个画面,有美术史家将蒙娜丽莎的背景部分,与我的《飞泉澄波》并列一起,看是否有难解难分之效果,这不是我妄自尊大亵渎神圣,而是西方学者的研究探索。艺术贵独创,艺术没有第一名。但,正如纪德所说,“智者,乃是对一切都发生惊异的人。”影响我的先辈太多了。你也影响我,你提问提得极妙,就在影响我呀。
(16)、木心出名,其次归功于互联网。网络时代,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流浪汉都会被炒作成“大师”,更何况木心的个人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中国网民呈“三低”特点,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不到25%。陈丹青名人当推手,乌镇旅游一借力,再加上“从前慢”流行,木心,一个十八流的落魄文人就成了“大师”。
(17)、《哥伦比亚的倒影》可以说是初读木心作品不错的选择,在这本书的所有文字背后,总有一个深厚的形象、一团生动的气息在缓缓攒动,展现出或浓郁或恬淡的氛围。一书在手,配上咖啡,选好一首恬淡安静的轻音乐,细细品读一个人跟一个时代的“倒影”。
(18)、(1)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19)、答:孙,东吴人氏,名璞,字玉山。后用牧心,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己牧人两无成,如能“木”了,也就罢了。
(20)、木心先生诗歌代表作:在欧盟各国转悠,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在空荡的机场大厅、在清洁石子路边摆开的桌椅,在四门敞开的歌剧院,在欧罗巴的景内景外,木心的诗句一句句涌现出来。
4、木心的代表作品
(1)、这是一本完整的小说,木心的心愿也在此。这是飞越二十多年的“文学之约”。
(2)、木心看似调侃的自我评价,明显带着自负和酸腐。郭文景仿其语气,自诩天文学家,是反讽其宇宙的事也无所不知。反讽是学术辩论中正常的方式。郭文景一针见血地指出木心的文风中,包括木心自述的监狱生活浪漫版,有无法证伪的吹牛逼。
(3)、我没想过要变得多强大,我只希望自己成为那种姑娘,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内心丰盛安宁,性格澄澈豁达。偶尔矫情却不矫揉造作,毒舌却不尖酸刻薄,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热忱,相信这世上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4)、郭文景指出木心对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的解读肤浅,这也是事实。这些作曲家之所以是人类精神的柱石,在于确立了永恒的人性与乐魂。每一代人包括现在的年青人,都是以人性和乐魂去理解传承肖邦、莫扎特、贝多芬。而不是还原到原作的场景,所以木心以音乐史上既定经典证明后浪的肤浅,是狭量短视,不得正悟。事实上,霍洛维茨手指下的肖邦和李云迪手指下的肖邦,有着不同时代的人性魅力和美学价值。岂有深刻和肤浅?
(5)、先说陈丹青致郭文景的函。通篇并未涉及对木心音乐观的证论或描述,只是对郭文景“怒怼木心”言论的不屑与指责。该函行文考究,文体儒雅,但极含攻击性。可以称作一篇“雅檄”。
(6)、我们暂时拥有,随后失去。从每一段失去中,我越来越懂得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7)、笔者对此书的读后感是:一般情况下,在人们眼里看到的大画家都是光鲜靓丽,但是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史国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痛苦的要“自我了断”。为什么?原来史国良也曾经历了价值观的“否定再肯定”的轮回。凡经历过了的人或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自我深度否定价值观意味着什么———有的人在精神上就永远毁灭了,甚至有的人成为了精神病患者!但是,也有的人通过“再肯定”在精神上又活过来了,并且有的人浴火重生还更上一层楼了!史国良就是后者。
(8)、以上四套作品集,除了台版作品集(里面载入了几篇木心先生早期的文章,大陆版本没有收录)外,在文章的选排与内容上并无大的差别,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择一二套入手。
(9)、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代表作品有《琼美卡随想录》、《西班牙三棵树》、《温莎墓园日记》。
(10)、就像木心先生《从前慢》所言:“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11)、当爱因斯坦称赞起罗曼·罗兰来时,我只好掩口避到走廊一角去吸烟。
(12)、在文章中,卢虹贝对“文本再生”进行了定义,并指出木心的一些再生文本涉嫌抄袭:
(13)、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得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出许多至今也未必能解脱的困惑来。
(14)、木心:我的文章说的都是不经之论。“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是一种观念表述,以自然而然出之,读者亦可幽默应接,不要当作箴言对待。
(15)、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
(16)、论悲恸中之坚强,何止在汉朝,在中国,在全世界从古到今恐怕也该首推司马迁。
(17)、你别来,我就无恙,从此山水不相逢,不问旧人长与短。
(18)、记者:据说您是因为偏爱繁体字,所以一直没有让作品在内地出版?
(19)、通读全书后,会看到——史国良为解决思想上的痛苦入了佛门,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绘画事业的追求 。他是这样把佛教和绘画结合起来的——“佛法,可以用文字转播,也可以用音乐传播,当然更少不了绘画这种方式,无论中外都是这样。而用绘画这种方式解读佛教精神,正是我的特长” 。
(20)、记者:文革时,您受了许多苦,可曾有过放弃或绝望的念头?
5、木心的作品集
(1)、《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
(2)、记者:有人认为您的文章是胡兰成一路下来的才子文章,您同意吗?
(3)、“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陌生、麻木的景物边,在成千上万种气味、色彩和无聊的小事中,木心一幕一幕捕捉着文学的想象,艺术的真实。
(4)、木心:你说“《哥伦比亚的倒影》读起来有一种蒙太奇的感觉”,你对了,很聪明。我是“小说的儿子”,又是“电影的儿子”,欣赏的影片:《长日将尽》、《木鞋树》、《小河流过的地方》。
(5)、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6)、在社交网络上,有质疑者将木心与董桥、蒋勋视为一类作家,称“木心是小聪明充大智慧,董桥是小肉麻充大悲悯,蒋勋是小感动充大觉悟”,总之三人都是“老朽版小清新”。对此,作家刘勃在微博上表示,这三位作家的作品都让他感受到“文气中有一种与底气不相称的大”,但他也承认木心的确对自己产生了很大影响。
(7)、康德是个榜样,人,终生住在一个地方,单凭头脑,做出非同小可的大事来。
(8)、木心先生,他是一个典型的艺术知识分子,精通文学,绘画,音乐,历史,诗词等。
(9)、木心:当时我的画已经被收藏家买了,生活比较稳定。有一次两位朋友专程拜访,说,今天来,就是请你答应,你还得写作,专心写作,我们帮你推介。不答应不走。我答应了。送走他们,我上楼,摊开纸就开始写,然后寄给他们,介绍到台湾。
(10)、3月31日,厦门晓风书屋木心作品分享会,聊木心,聊木心的故事、音乐和画,聊一聊于历史里诗意盎然、自悲伤中落落大方的那种可爱。
(11)、特别喜欢凌晨醒来,发现外面天还是黑的,有着雨声,并且不用工作上课,然后继续呆在温暖的被窝,再睡去这种满足感。
(12)、2010年12月,华声在线问汪涵正在读的一本书是什么?汪涵答:“《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13)、《木心诗选》的诗歌,共七辑(158首),木心的诗,例外与常态,跳出惯性思维的思维,是空话套话的死敌。诗的品质,嫉俗如仇,不炫耀不喧闹,以“故实”抒情,形成“遐想中低声吟咏的力量”,和现实生活、历史时空、古典文学、西方文化文学都形成互文。
(14)、除了读者们期待的先生遗稿,今年集中出版了几本与先生相关的作品,包括铁戈的《木心上海往事》,杨大忠的《木心十七讲》,赵思运主编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救出自己》,另外就是上海三联的新版。如今在此重新梳理一遍,便于读者查阅。
(15)、用自然的方式,说出自然的规律,这样的思想,谁能抗拒呢?
(16)、从某种角度说(我的角度),人和自然的万物是何其的相似呢?我们有思想,而物没有(当然,这是人类自己的证明,事实上无法得知),可我们的思想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是人,然后就有了思想?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