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话【文案141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8 08:30:45

王阳明十句话

1、王阳明的三句话

(1)、大意: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2)、译文: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

(3)、《大学》中所谓的“学物”,就是《中庸》中所谓的“仁”。知识、审问、仔细思考、明辨、虔诚都是所谓的诚实的美德,除了善良还有其他所谓的诚实的美德。

(4)、自己心里所想的就是真实的存在。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5)、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6)、(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7)、大意: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8)、1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9)、1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1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1)、1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1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3)、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5)、(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16)、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17)、知道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理解的终结果。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

(18)、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19)、原句: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20)、原句: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2、王阳明四句话

(1)、(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2)、译文: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3)、突然,在深夜,我意识到了认识事物的目的,我开始认识圣人之道。我是自给自足的,要东西是不对的。

(4)、《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

(5)、同样一件事,对于内心强大的人而言云淡风轻。

(6)、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7)、点题: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8)、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9)、原句: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0)、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11)、知行合一的理论,我们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知行恶呢?

(12)、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13)、1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

(14)、 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

(15)、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16)、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17)、王阳明: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8)、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1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0)、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3、王阳明经典四句话

(1)、大意: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2)、种子树木,一定要将树木的根系培植好。修养自身的道德,就应当先培养好自己的心性。

(3)、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4)、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5)、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6)、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7)、(译文)性是心的本体,天是行的本源,完善心的功能就是完善性的功能。

(8)、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9)、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

(10)、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11)、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12)、为什么“此心不动”是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所谓急中生智。如阳明先生所说,这不是天外飞来的。

(1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4)、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15)、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16)、(译文)心即是理。天下还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1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8)、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9)、1心所安处,才是良知。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

(20)、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4、王阳明的经典四句话

(1)、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2)、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3)、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4)、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5)、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6)、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7)、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集中自己耗散的精力,去解锁那个人生的答案。

(8)、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9)、(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可以真实站得住脚;才可以做到于静中能稳定,在动中也能稳定。

(10)、原句: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11)、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12)、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13)、1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14)、原句: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15)、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16)、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7)、为学应当反身自省。若只是责备他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若能反身自省,才能见到自己有许多没有做到的地方,哪里还有工夫责备别人?

(18)、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19)、大意: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20)、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5、王阳明六句话

(1)、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2)、(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3)、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阳明。

(5)、人类获取物质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不是为了获得负担。

(6)、(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7)、世上之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得过且过的人多了,就形成一汪绝望的死水。

(8)、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9)、1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

(10)、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2)、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13)、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4)、点题: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15)、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16)、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17)、感悟:王阳明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修养不足则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违背了中正之道。这样的心,有两个词可以形容:偏激,邪气。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18)、(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19)、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20)、原句: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1)、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1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5)、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6)、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7)、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8)、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9)、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10)、君子所说的“敬畏”,并不是内心有恐惧和忧患,古代圣贤所说见不到人的地方,也应当能够自觉的修养德行,而不放荡不羁,而时刻保持戒慎恐惧之心。

(11)、译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12)、大意: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13)、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4)、1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15)、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16)、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17)、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18)、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终结局。

(19)、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20)、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1)、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2)、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4)、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5)、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6)、酒逢知己饮,诗对会人吟;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7)、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8)、1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

(9)、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0)、王阳明先生晚年始终再强调一句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项目叫“事上练”百发展基金扶持作品他说品人须再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做事是靠谱的修炼,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炼自己,在过程中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淀的境界。五百多年过去了

(11)、原句: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12)、而心学的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13)、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14)、1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15)、“省察克治”必须时时去做,事事上也皆可做,能做到主动、自觉地省察、克制自己对外界事物的不正当欲望,就是自我修养。省察与存养本是一物,只是在有事或无事时说法有别。

(16)、1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17)、大意: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18)、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路。

(19)、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王阳明注重内心修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能够审时度势,有主见,有定力,不人云亦云。而立之年被贬龙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仍然潜心学术,著书立说终龙场悟道,为自己成为圣贤奠定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