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初中的所有古诗【文案137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7 07:45:45

李白的诗一年级

1、三年级杜牧的古诗

(1)、《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诗评)送别诗,唐人诗歌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吴、楚,这是上海以及长三角所处的大略地理方位,告诉孩子,春秋战国时期有过这样两个国家。“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3)、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4)、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5)、《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诗评)这是宝宝第一次接触到律诗,而且是七律,56个字,本来担心背诵下来有难度,没想到很轻松搞定。这说明孩子的潜能很强大,也说明这首诗真的很朗朗上口。早莺、新燕,应该还有蝴蝶、蜜蜂,萌物多多。读上几遍,感觉真应了那句话:春暖花开时,杭州萌萌哒!杭州离上海不远,可以全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7)、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8)、霜:接近地面的水蒸气或露水,遇冷结成白色的细粒叫霜,大都发生在秋天的夜里或清晨

(9)、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册:《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译文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12)、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3)、(诗评)告诉他/她什么是重阳节,古代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让他/她体会什么是思乡,什么是手足情深。

(14)、(大诗兄评)第一次学习元曲。大诗兄肚子里的元曲,其实也没有几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没有动词?对,不需要动词,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不信你看,《春江花月夜》,不也是名词的“堆砌”嘛。倒也奇怪,这么罗列下来,意境全出来了。

(15)、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年级上册:《赠汪伦》李白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7)、这首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18)、释义: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9)、(诗评)第一次学习元曲。大诗兄肚子里的元曲,其实也没有几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没有动词?对,不需要动词,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不信你看,《春江花月夜》,不也是名词的“堆砌”嘛。倒也奇怪,这么罗列下来,意境全出来了。

(20)、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李白初中的所有古诗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

(2)、(大诗兄评)秋凉,露重。父女举头望月,恰恰看到“月似弓”。

(3)、(诗评)春天的景象越来越气象万千。白描的手法,让各种小动物、小植物活跃在纸面上。蒌蒿、河豚都是美味,苏轼是个馋嘴猫,跟小孩子们心心相印。家在江南的朋友,一定要带他/她去吃吃看!

(4)、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具个性特色、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8)、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9)、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10)、赏析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1)、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12)、(诗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是李白对孟浩然的评价。孟浩然的诗,词句简约,明白晓畅,易于诵读。这首又是五绝,字数不多,很适合初学者。《宿建德江》,简约版的《春江花月夜》。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李白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赠汪伦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4)、结合活动主题,各班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活动。早读课上,在一片朗朗书声中感受唐诗的韵律美;班队课上,以“走近诗仙李白”为主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事先收集的李白的人物资料和古诗,让孩子们对诗仙李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语文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李白的诗、吟唱李白的诗句……沉浸在大诗人李白的诗风仙骨中,孩子们更爱度唐诗了,更喜欢大诗人李白了。

(15)、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6)、(诗评)王昌龄是七绝圣手。拿一本地图,青海、玉门关、楼兰,让他/她对国家地理有个初步概念。

(17)、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18)、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9)、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册:《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一二年级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七大重点知识整理汇总,课后辅导必备!

(2)、(诗评)让孩子系统地读几首王维的诗。王维诗歌中有一种平静的力量。他的山水诗,不是对景色的简单描摹,已经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鸟鸣涧》的意境,让孩子闭上眼睛,在脑子里静静还原那个场景。

(3)、◐◑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4)、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5)、《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风,飘飖吹我裳。

(7)、《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9)、   学生或自己动手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搜集、整理李白的相关信息材料。用自己稚嫩的笔迹认真地完成《“了解诗人李白”调查单》。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10)、    这首诗也可以挖掘很多问题,广陵就是扬州,可能很多人背到现在都没有细细去想,“这是什么季节”(烟花三月)。

(11)、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12)、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26岁的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13)、(大诗兄评)智者乐水。这里的“乐”,不见得是高兴的意思,而是喜欢、亲近的意思。在一个冷静清冽的自然环境里,人可以变得很空灵。读完这首,我们再回忆一下《宿建德江》吧。

(14)、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16)、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17)、(诗评)“还是唐-白居易啊。”没错,还是。农历的人间四月天,花期极盛之后,地面落英一片,细小的、青涩的果子开始挂上枝头。不过,山里的桃花刚刚盛开。这是为什么呢?给孩子上一堂五分钟的科学常识课——《海拔和温度对植物花期的影响》。

(18)、《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19)、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20)、    还有孩子知道古代交通不发达,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所以送别时很伤感。

4、李白的诗一年级和二年级

(1)、(诗评)读此诗时,正值春节。古代的“元旦”,是农历新年。正要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叫做‘年’的怪兽……”小朋友打断说:“我早就知道了……”三滴汗。

(2)、中国上至80岁老叟下至3岁儿童都能背诵的月夜思乡诗。

(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诗评)孩子会问:怎么又有一个《凉州词》?解释一下,这是曲调。诗不一定要有名字,但一定要有名。

(5)、(诗评)秋天就要来了。我们读过那么多汉唐中原人的边塞诗,现在读一首匈奴、鲜卑这些“牧马人”的边塞诗吧。《敕勒歌》是诗,但更是歌。字句长短有变化,韵律朗朗上口,意境也是苍茫辽阔,一口气唱下来,令人“倍儿爽”!

(6)、一年级语文老师精心设计,从《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中看到选取了7首李白的诗篇,根据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选取了其中三首《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等名篇,这些诗浅显易懂,适合一年级孩子吟诵。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诗评)不知不觉,春天就在念诗中过去了,梅雨天来了。夜晚,能够听到不远处公园池塘中传来的蛙声。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诗评)如果说幼儿园小朋友知晓度高的诗是《鹅》,小学生知晓度高的诗就是《春晓》。这首诗带着生机勃勃的意境,以此开篇,不错。

(11)、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2)、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13)、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15)、    汪伦是李白的土豪铁粉,深知李白的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为了让李白过来,夸大了自己的家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家。”其实并没有十里桃花,而是潭水的名字,也没有一万家酒家,而是店主姓万,但是李白听了没有生气,住了好几天,愉快,临走时写诗送给汪伦。这个地方在安徽泾县。

(16)、李白与一个普通村民朴实、真诚的深厚友情的诗。

(17)、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9)、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20)、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5、王维的诗有哪些一至三年级

(1)、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2)、“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3)、    介绍长江三峡,从上游到中下游比较顺利,这类地理、物理常识。我还让孩子们猜李白当时的心情,高兴还是伤心?为什么?这就要说到李白被贬的事,到白帝城时接到赦免,心情自然很高兴,这里面又牵涉许多历史宫廷内幕,我只能说皇上很善变,一会儿对他好,一会儿又讨厌他。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少。

(5)、(诗评)不用多说。有华人处即有此诗。《爸爸去哪儿》的片尾曲,前奏就是这首诗。

(6)、(诗评)初夏到来。我们去公园里看卷卷的小荷叶,尖尖的荷花苞,还有飞舞的红蜻蜓。

(7)、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8)、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9)、(诗评)清明节必读。小朋友说,她早就会背了。那好吧,放假一周!

(10)、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小学课本中李白诗篇全集(人教版),轻舟已过万重山,只有敬亭山。

(11)、“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豪爽。

(13)、(诗评)让孩子理解一个老人的心态,学习用他人的视角看人看事。老人眼中的“儿童”,就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如此憨痴烂漫。

(14)、赏析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5)、早发白帝城(第七册)朝辞白帝彩云间,忽闻岸上踏歌声,千里江陵一日还,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地上霜,孤云独去闲。夜宿山寺(第三册)危楼高百尺。

(16)、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17)、    有孩子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我说:“查资料的呀。”

(18)、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9)、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20)、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1)、(诗评)渭城朝雨又见“君”。送别诗的经典。

(2)、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4)、(诗评)智者乐水。这里的“乐”,不见得是高兴的意思,而是喜欢、亲近的意思。在一个冷静清冽的自然环境里,人可以变得很空灵。读完这首,我们再回忆一下《宿建德江》吧。

(5)、举头望明月:静夜思(第一册)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

(6)、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大诗兄评)中秋节快到了。自古中秋第一诗词,当然是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么长的词,居然也能背下来。其实也不是背下来的,是跟着王菲阿姨唱下来的……中秋夜,我们在阳台上举起望远镜,依稀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小朋友说,那是环形山。

(8)、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9)、(《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10)、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11)、(诗评)仁者乐山。我们曾经去过莫干山,看到山间层层云雾,“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峰会路转,我们还会看到“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朋友会在很多励志小故事里看到这一句,这样的比喻没错;不过,也可以带着小朋友去公园里看看枫叶,就欣赏那层层叠叠的红,不必想那么多。

(12)、“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13)、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4)、独坐敬亭山(第六册)众鸟高飞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1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大诗兄评)仁者乐山。我们曾经去过莫干山,看到山间层层云雾,“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峰会路转,我们还会看到“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朋友会在很多励志小故事里看到这一句,这样的比喻没错;不过,也可以带着小朋友去公园里看看枫叶,就欣赏那层层叠叠的红,不必想那么多。

(18)、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19)、(大诗兄评)秋天就要来了。我们读过那么多汉唐中原人的边塞诗,现在读一首匈奴、鲜卑这些“牧马人”的边塞诗吧。《敕勒歌》是诗,但更是歌。字句长短有变化,韵律朗朗上口,意境也是苍茫辽阔,一口气唱下来,令人“倍儿爽”!

(20)、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赏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1)、《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望天门山》,《夜宿山寺》,《古朗月行》等。

(2)、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3)、(诗评)跟着李白去了一次庐山,再跟苏轼去一次。可以让小朋友比较比较,唐诗和宋诗有什么区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在跟我讲道理……如果说唐诗是记叙文,宋诗是不是像议论文呀?

(4)、(诗评)一口气读了好几首边塞诗,初步形成类型诗的概念。此诗的时间感、空间感和动态感都很强,气势雄浑。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和理解。《静夜思》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7)、一年级中秋节古诗四句唐李白,在我国中秋节是个传统的日子。不仅能够吃上美味的月饼,还能够欣赏月光。接下来我整理了一年级中秋节古诗四句唐李白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诗评)看似简单的白话,却回味悠长,如吃橄榄、如食梅子。冬天教授此诗,正当其时。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11)、“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12)、  没有专门介绍李白的图画书,但是我查阅资料已经做了PPT,在一年级二年级、绘本馆都讲过了。我本人喜欢古诗词,大学时选修了《古诗词鉴赏》,老师就是一节课介绍一位诗人,王维的闲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忧愤,在他们的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用通俗的语言让孩子们也理解1000多年前的诗词和诗人的生活。

(13)、(诗评)我们回转头来再读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后,原来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这个李白,真是夸张得没救了……

(14)、   “什么交通工具呢?”(轻舟)“从白帝城到江陵多远”(千里),“要多长时间到呢”(一日还),是啊,诗中都有答案。

(1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6)、“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17)、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