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小故事一件棉衣图片【文案96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6 03:03:00

红军小故事一件棉衣

1、红军小故事一件棉衣文字版

(1)、陈赓同志全明⽩了。就在这个时候,⼩红军停⽌了呼吸。

(2)、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主席说话了,就不用借衣服了,这个客人也就来了,再说呢,干净就行,他们也会理解我的,穿着这个带补丁的衣服,我给补的衣服,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接待了张澜等名人,以后又接见李济琛其他这些。

(4)、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5)、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向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6)、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7)、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8)、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

(9)、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10)、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警卫员拿走破棉袄后,打算连夜把它拆洗干净,第二天晒干了再缝起来,谁知拆的时候,一拆一个口子,一拆一个口子,布都糟了,就是洗干净,也缝不起来了。

(11)、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12)、那时候,毛主席经常去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和陕北公学等单位做报告,在群众面前的出镜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这么一件破棉袄,所以很多同志们向上反映,说警卫员没有照顾好主席的生活。

(13)、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

(14)、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

(15)、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16)、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

(17)、一次,正是过年的时候,洪汝兰带领同志来到家乡。他的父亲听到消息后赶到武工队驻地,对儿子说着家乡被敌人破坏的情景:“几个月前,敌人包围了两个村,想抓一些省委领导,结果扑了空,恼羞成怒,烧毁房屋,杀害乡亲。现在乡亲们流离失所,东分西散,年都没法过了„„”洪汝兰安慰父亲道:“现在中国是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要想有好年过,就是一条路,团结穷人,坚持斗争,革命成功就好了。”

(18)、长征途中,陈赓看见一个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19)、因为反映的次数太多了,警卫员就跟毛主席说,要给他换一件新棉衣,要不自己老挨骂。可毛主席说:“现在边区的经济很困难,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我们应该省吃俭用。棉衣破了,洗洗补补,还可以穿嘛!”

(20)、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

2、红军小故事一件棉衣图片

(1)、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3)、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4)、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5)、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当天,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6)、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这一年的冬天寒冷,虽然部队规定两年发一套棉衣,但是毛主席身上穿的灰土布棉衣都穿了好几年也舍不得换,两个胳膊上全是补丁,袖口都露出了棉花。

(7)、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

(8)、毛主席看着警卫员,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完之后,他对警卫员说:“这件棉衣太好了,我不能穿,给我领一件和你身上穿的一样的灰布棉衣吧。”警卫员没办法,只好给主席领了一件普通的灰土布棉衣。

(9)、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10)、“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11)、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12)、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

(13)、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14)、1941年,浙南游击根据地遭到敌人武装进攻。洪汝兰带领武工队的同志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白天隐藏在深山荒林之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 晚上摸黑到敌占区,大家也不管水有多脏,就灌满一肚子,解渴充饥。

(15)、陈赓同志吃⼒地把⼩红军抱上马背,他的⼿触到了⼩红军的⼲粮袋,袋⼦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看,原来是⼀块烧得发⿊的⽜膝⾻,上⾯还有⼏个⽛印。

(16)、而且主席只有一件破棉袄,给他换新的,他的愿意换。

(17)、5月,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逐步增大。

(18)、可是毛主席只有一件破棉袄,洗了第二天穿什么?这又不像夏天的时候,衣服脏了就到河里洗,洗了放在石头上晾干。人赤裸着在河里边,等衣服干了再穿上去。于是,警卫员把情况反映给管理局,管理局找了几尺较好的蓝布,请被服厂做了一件新棉衣。

(19)、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20)、伤兵流着泪回忆说,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拉着他,对了,还听见了歌声,他说,很熟的歌: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

3、红军小故事一件棉衣观后感

(1)、第二天,毛主席要起床,发现破棉袄不见了,有一件新棉衣放在凳子上,便喊警卫员进去,指着新棉衣问道:“这是哪里来的。”警卫员说明是管理局给主席做的。

(2)、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

(3)、红军过草地时,粮食紧缺,只有一点青稞面当军粮,小战士吴开生饿了两天的事被副主席知道后,他立即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分给他了两碗。晚上狂风暴雨,用被单做的帐篷根本经不起风雨的袭击,战士们全部被淋成落汤鸡,周副主席亲自去命令战士们去他的办公帐篷避雨,温暖了战士们的心灵。在草地中又走了好几天,青稞面吃完了,甚至军马都被杀掉吃了,战士们唯有煮皮带啃,找纸张咽,看到这种极度的困境,周副主席立即命令警卫员把他仅存的半碗青稞面拿出来给大家泡汤喝,自己却忍饥挨饿。

(4)、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5)、长征途中,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变成鼓鼓的。不久后,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真相,于是大家自愿地分一些干粮给小兰,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6)、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

(7)、“为什么?我有棉衣穿嘛!”主席有些不高兴了。警卫员解释说,原来的那件棉衣太脏了,需要拆开洗一洗,先穿着这件新的做替换。

(8)、一次,正是过年的时候,洪汝兰带领同志来到家乡。他的父亲听到消息后赶到武工队驻地,对儿子说着家乡被敌人破坏的情景:“几个月前,敌人包围了两个村,想抓一些省委领导,结果扑了空,恼羞成怒,烧毁房屋,杀害乡亲。现在乡亲们流离失所,东分西散,年都没法过了„„”洪汝兰安慰父亲道:“现在中国是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要想有好年过,就是一条路,团结穷人,坚持斗争,革命成功就好了。”

(9)、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10)、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11)、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

(12)、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

(13)、毛主席的东西不能随便动,有个警卫员偷拿了他的棉袄,结果出事了。

(14)、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

(15)、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

(16)、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17)、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d证和夹在d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d组织,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崇高与美令人震撼。

(18)、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19)、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20)、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6月地点: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

4、红军小故事一件棉衣教案

(1)、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2)、这个故事真实、生动地讲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艰难,部队行军负载笨重,马匹驮着受伤战士,加上敌人追击,形势急迫,夜里也得行军,并且在作战途中,任务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不能吃饱,体力消耗大,战士们只有忍饥挨饿。睡觉也只能风餐露宿,时已冬季,寒冷刺骨,但红军战士们不怕苦难、艰苦奋斗,顺利地翻越了这座难爬的高山。

(3)、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4)、新棉衣做好了,怎么交给毛主席呢?如果当面交给主席,他是一定不会要的。于是,警卫员就趁主席睡觉的时候,来了个狸猫换太子,用新棉衣换走了破棉衣。

(5)、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6)、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

(7)、毛主席说:“这件棉衣太好了,我不要。还是把我的破棉袄拿来吧!”警卫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件棉衣已经拆了,烂得缝不起来了。”

(8)、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

(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10)、曾经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快乐地行走在这支波澜壮阔的队伍里,她唱过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她跳过动人的舞蹈,让受伤的老兵忘记伤痛,欣然而笑。

(11)、长征小故事篇二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

(12)、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

(13)、“小鬼,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都不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小红军使劲伸手去拉老班长,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了顶,小红军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草地夜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讲述在过草地时,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动人事迹。

(14)、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15)、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16)、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17)、2月14日,马元海电告马步芳:“倪家营子红军避不应战,已无西上新疆能力,发现有东进模样。”马步芳以红军将东下,急电请示蒋介石。蒋于15日复电:“据情报确有此企图,已分令防范。”马步芳即于当日电令马元海、马彪、马朴、韩起功:“协力四面急攻,不得任其东返。”马元海遂拼凑一切力量,向红军阵地发起更为疯狂的全面进攻,大炮掩护,集团冲锋,梯队重迭,步步推进。红军在积极应战的同时,30军265团派一个排夜袭威狄堡附近白家庄敌人弹药库,焚毁军火24大车,切断敌人的武器后援。

(1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 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19)、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0)、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d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5、红色革命小故事一件棉衣

(1)、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

(2)、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

(3)、1941年,浙南游击根据地遭到敌人武装进攻。洪汝兰带领武工队的同志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与敌人周旋。白天隐藏在深山荒林之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晚上摸黑到敌占区,大家也不管水有多脏,就灌满一肚子,解渴充饥。

(4)、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

(5)、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突然敌机来袭,贺子珍为了抢救红军伤员,被炮弹炸伤,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6)、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

(7)、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他冒这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

(8)、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

(9)、当日,敌人就在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猛扑,红军没有炮火,子弹又极缺,全靠近战打击敌人。在敌人的围攻中,首当其冲的是30军88师263团固守的汪家墩阵地。头天晚上,263团3营9连的130余名战士进驻这个阵地,到第二天黄昏兄弟连队接防时,英雄的9连只剩下9个人,其中4人还负了伤。昼夜战斗,战士们疲惫到了极点。时值隆冬,气温在零下20多度,大部分战士穿的还是破单衣。为了御寒,他们找一块破毡,中间掏一个洞,从头上套下,腰间用绳子一扎就算是棉衣了。没有鞋穿,只得用破布、破毡子把脚包起来。许多战士的手脚都冻裂了。更为困难的是没有粮食吃。除夕之夜,每人只分得拳头大的一块从敌人那里夺来的死马肉。在饥寒交迫之中,西路军与敌血战到2月中旬,击退敌大规模的进攻达八九次,但仍未击溃敌人。面对不利局面,西路军打算待天气稍暖后,东出大通、西宁一带,待机再图发展。这一行动意图被敌人察觉。

(10)、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11)、长征途中,陈赓看见一个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12)、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 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13)、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过岁月的悠远,70年前,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壮烈的故事依然生动、依然鲜活。

(14)、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早的“长征”概念。

(15)、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d证和夹在d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d组织,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崇高与美令人震撼。

(16)、她曾为一件普通的红毛衣欣喜不已、视若珍宝,在危险的时候她又把自己珍爱的东西,连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让给了自己的战友。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15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