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著作
1、佛经经典著作有几个
(1)、我在此给自己立誓,认真阅读,潜心写作,正如著名诗人阎安所说:不读书,想写出好的作品,没门!不读书,想成为一个好作家,没门!
(2)、倓虚法师讲经说法精选集—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3)、佛陀跋陀罗尊者传-圆寂在庐山东林寺的印度圣僧
(4)、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梵语音译,下同),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又作“罗预”),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也有译作“须臾”),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因此,一“刹那”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3秒。
(5)、倓虚法师讲经说法精选集—倓虚法师略传、影尘回忆录简引及大师示寂前后
(6)、这部经书,主要是世尊对阿难尊者讲述佛法的记录,其实阿难尊者在世尊众多的弟子中,修行是一般的,见识虽然很广但是修行却很差,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普通人。
(7)、(博友复云:其实,诚心诵念地藏经,会很神奇!我记得2013初我就念《地藏经》,那时比较精进,每天下班洗澡之后都要念两遍!大约一个月这样子后,凌晨那样子,我很明显的感觉有东西在摸我的腿,拉我的手,我浑浑噩噩的说了句,“别碰我”。可那东西不听,使劲的把我的手一拽。
(8)、律:《四分律》、《梵网经》,《菩萨戒本》。
(9)、今得遇太乙金光咒实是我身之大幸,两天来背诵咒语,晚上从单盘静坐学起,这两天时常想起过去做的恶事,心里特别难受后悔,心情也很郁闷,老师能点拨一下我吗?谢谢,打扰了。
(10)、佛经中有其他时间概念,也可以来衡量“刹那”。在《大般若经》卷三四七中,按照顺序介绍不同时间概念,从“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到“瞬息顷”,一“刹那”大约相当于一“食顷”(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的时间长度。
(11)、倓虚法师讲经说法精选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亲闻记
(12)、“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13)、阿含经音译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意为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
(14)、佛说入胎经-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佛说入胎藏会
(15)、到了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16)、但是,对于佛经,很多人就做的没有那么尊敬,特别是免费结缘的经书,自己不看的也结缘,占着资源,结缘后随意丢弃、放置等等。殊不知造业已深。从世间法来说,我们尊重经书,其实就是尊重先辈,这不正是和千年儒家思想,教育炎黄子孙要做到的是一致的吗?
(17)、现在常说的一本书《圣经》,其实它的本名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在道光三年(1823年)出版的合并本名为《神天圣书》。在太平天国时期,《新约全书》以《救世主耶稣遗诏书》之名出版;光绪九年(1885年),在香港出版了《圣经全书》。此时的香港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四十多年了。在当时的翻译旧新约的香港人心里,此书达到了“经”这种地位。
(18)、经云,末法时代,楞严先灭。但是,只要佛子能常诵读此经,就不会受外道邪见的左右,帮助自己破迷开悟,速证菩提,也能护持正法久住娑婆。
(19)、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
(20)、佛学(Buddhology),对释迦牟尼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疏上。它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传统中,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
2、经典佛教书籍
(1)、这部经书文辞简洁,通篇经典讲述了三个重点:先是讲述极乐依正,其次提倡念佛往生,后示现诸佛证诚。虽然分了三部分,但要义却是:念佛往生。因此这部经书宗旨,不同于其他修行法门中的戒定慧学,就是让信众专一念佛,往生极乐!
(2)、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中宣称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如梦幻泡影,实相者则是非相。主张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间的执著或眷恋,以般若慧契证空性。
(3)、即佛法之学。自其探讨方向而言,通常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其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亦包括其以后之弟子、后世宗师、历代学者,以佛陀之教法为依据,加以解说、抉择、阐论之佛教各种宗要学说。
(4)、在佛陀去世之后大约200年的时候,佛教僧团发生分裂。一部分主张改革的青年僧人形成了大众部,主张对原有的佛教思想进行修改,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而另外一些主张坚持传统的老年僧人则成为了上座部。他们就是现在南传佛教的前身。因为发生分类,所以对佛教经典的传承和解读自然也就发生了不同的意见。双方分道扬镳之后,佛经内容就开始出现差别。
(5)、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6)、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
(7)、https://www.dhammatalks.net/Chinese/Ledi_Sayadaw_Bodhipakkhiya_Dipani.pdf
(8)、《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9)、《大般若经》、《放光般若》、《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胜天王所说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实相般若》、《文殊般若》。
(10)、我说:能闭息一分钟,也能辟谷。要每天如此做闭息功夫即可。即便不能辟谷,练气的功夫对调节疾病总是好的,节食、少吃对调理胃肠是好的。先从节食开始吧,养成习惯,人少吃了,就容易练成更深的闭息功夫。
(11)、第一品自序,第二品般若,第三品决疑,第四品定慧,第五品妙行,第六品忏悔,第七品机缘,第八品顿渐,第九品护法,第十品付嘱。
(12)、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不可烧毁或丢弃。
(13)、说起来真是惭愧,而且大量的书都是念书的时候看的,现在工作了,很容易静不下心,看这种传统典籍也是想起来了看一页,更多的时候愿意去看小说。
(14)、先谈一下现存佛经的情况。佛经的内容,在不同的宗派是有差别的。目前来看主要有三个体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指的就是包括中国大部分地区汉族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朝鲜,再加上越南大部分地区,所信奉的佛教。藏传佛教的分布,除了藏区也就是西藏,青海大部,四川西部,以及云南的一部分地区,在新疆内蒙古东北也有相当程度的分布。此外在北京和河北等地也有少量寺庙,比如北京著名的雍和宫就是藏传佛教寺庙,承德避暑山庄内也包括了一定数量的藏传佛教寺庙。藏传佛教在蒙古,尼泊尔,不丹以及印度的小部分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信徒。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和中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比如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中国云南和越南南部少部分地区也有传承。
(15)、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16)、佛学:是对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释上。
(17)、宗派不同佛经的内容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就形成了三个大藏经系统。大藏经是佛教的说法,其实就是佛教所有经典的汇编。三个大藏经系统内部又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汉传佛教当中汉文大藏经和日文大藏经就有一定的区别。能够收入大藏经,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成广义的佛经了。
(18)、淘宝网址:https://shop1018992taobao.com/(店名:益生文化),本店出售陈全林手书各体太乙金光神咒、禅诗丹诀、禅画、镶名诗等。
(19)、“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20)、另外,《法华经》善用譬喻,有所谓“法华七喻”之说。佛陀用精妙的譬喻,以权显实,为众生开示大乘法门的种种要义。诵持《法华经》,能为众生树立起大乘道心,对菩提佛果生起不退的信心。
3、佛经经典书籍
(1)、《地藏经》全称为《地藏菩萨本愿经》,它与《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地藏十轮经》合称地藏三经。佛说此经的缘起,是佛陀为报答母恩,亲往忉利天为生母摩耶夫人说法。
(2)、读了开头,因为晦涩而终止的有:《周易》、《老子》。
(3)、《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4)、《般若经》共有九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按学者黄家树(2000)的说法,《般若心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为殊胜。」
(5)、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好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6)、本经系如来成道后之第二个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轮,故称‘称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属顿教法门,故亦称初顿华严。
(7)、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8)、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9)、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品第十二)+卷五
(10)、《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11)、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品菩萨宣说无尽法界(宇宙)的状况,所以华严经被认为是佛教完整世界观的介绍。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
(1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流行。
(13)、《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14)、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在日常使用中,“刹那”一般指短暂的时间概念。但“刹那”究竟有多“长”(有多短暂),可有过相应的说法?不妨让我们回到佛教经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经论对“刹那”的定位。
(15)、比如《四库全书》就给出了答案。有一个经部。专门收录了儒家的十三经等相关著作。这就是儒家眼中达到经这一级别的著作。
(16)、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17)、英文版Therequestsofenlightenment(1971斯里兰卡译本)http://www.bps.lk/olib/wh/wh171_Ledi_The-Requisites-of-Enlightenment.pdf
(18)、答博友念佛之问。博友问:陈老师,末法时期六道轮回的主管是地藏王菩萨!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那么我们人道众生,要想祈福消灾,念地藏经或者地藏菩萨法号比念其他佛菩萨法号更好,更能相应呢?
(19)、长老深入巴利经律论三藏,着作等身,深得佛教界诸长老及各学术研究机构的推崇,主要着作为AComprehensiveManualofAbhidhamma(阿毘达摩概要精解),19TheMiddleLengthDiscoursesoftheBuddha(中部尼柯耶英译),19TheConnectedDiscoursesoftheBuddha(相应部尼柯耶英译),2000;及IntheBuddha’sWords:AnAnthologyofDiscoursesfromthePaliCanon(佛陀的教诫:巴利经文选集),200
(20)、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4、佛家经典著作经典
(1)、原创|《访道记》之《江南访道三记》圣像开光(上)
(2)、《法华经》成立年代约纪元前后,晚不迟于公元1世纪,因为龙树菩萨(公元150-250)的著作《中论》、《大智度论》已引用本经文义。另外《大泥洹经》、《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诸经皆列举本经经名并援引经中文义,可见本经之成立年代较以上诸经为早。七卷,或八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3)、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良机,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
(4)、首先很不好意思的去搜了一下那五十本传统文化经典是啥。
(5)、佛说譬喻经-释尊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
(6)、可能是念《地藏经》地藏菩萨法号多了,下意识的念了地藏菩萨法号,慢慢的它就消失不见了!第三次,我下班回来,刚好碰到房东和她的小女儿,她女儿才三四岁,她就看着我说,叔叔你头顶上有光啊!她妈妈说别瞎说,哪里有光啊!)
(7)、道教也有自己的分类。比如道藏的三洞四辅十二类。经文多在三洞四辅类别里面。
(8)、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9)、有了这种内在的统合性,若要问法的那一个面向比较有价值,是教义?还是「道」?将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我们不管它的无意义,仍然要问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将必定是「道」。「道」的首要性在于它把教法带入生活中。「道」把「法」从一条条的抽象理则,转化成不断开展、呈现的真理。它给「苦」这个问题——佛陀教法的开端,开启了一个出路;同时让佛教的目标——从苦中解脱,成为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可以企及的东西。单就这点,「道」有了真实的意义。
(10)、佛经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教修学重要的经典之一。
(11)、《阿罗汉的足迹》这本书由于论述清晰,广引三藏典籍,又能推陈出新,自成一格,并累经国际知名的修行高僧,如向智尊者(NyanaponikaMahāthera)的润笔、推荐,在欧美佛教中颇富盛名。
(12)、倓虚法师讲经说法精选集—大佛顶首楞严经妙玄要旨
(13)、我已经阅读完了的书有:《论语》、《大学》、《诗经》、《左传》、《后汉书》、《资治通鉴》、《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楚辞》、《乐府诗集》、《苏东坡词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人间词话》
(14)、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的信心,绝不会诽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15)、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16)、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1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法中流传广、精髓的一册经书,全篇仅短短260个字,却言简义丰地告诉我们,一切物质其实都是由心产生的,任何情境也会随心变化,不必用自己的态度去看待当下,讲了修心开智,脱离苦厄的方法。
(18)、近代中国著名的佛学研究者,有太虚法师、印顺法师、梁启超、欧阳竟无与吕澄等人。
(19)、现存三大大藏经体系经藏部分的内容差异大。汉文大藏经经藏部分的内容为丰富,藏文次之,南传巴利语内容少。巴利语是一种历史久远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有人说是古印度语言,但现在学术界有争议。南传佛教各国用自己的文字记录巴利语,形成了各自的大藏经系统。
(20)、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
5、佛教经典的经书
(1)、TheNobleEightfoldPath──Waytotheendofsuffering八圣道──灭除烦恼之路菩提长老(BhikkhuBodhi)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2)、《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是宣说般若空义的代表作之一。中国依鸠摩罗什译本为流行本,一般所说的《金刚经》都指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科判则依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金刚经》古来依无著和世亲的论释为中心被理解,尔后由三论、天台、华严、法相、禅、真言等各宗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发展。
(3)、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多宗派。
(4)、答博友辟谷之问。博友问:陈老师,你好!你曾经说过闭息时长达到三分钟,可以任意辟谷。而我多也就一分多钟,有时少吃一顿,饿时就闭息鼓腹,感觉挺好!我的肠胃不太好,想通过辟谷来调理。很想尝试辟谷,不知可不可以?
(5)、圆顿方广大乘经典及相关文章(净土、禅宗经典以上单独列出):
(6)、我说:忏悔、觉悟,就是净化之路,忏悔,郁闷,是自寻烦恼,一念之差,天地之隔。所以,要因为发现了自己的过错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不断的觉悟。要发心转化那些习气、纠正那些过错,这就是修行。研究经典,法喜满充,就会走上正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