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下一句是什么
1、打破砂锅后一句是什么
(1)、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要寻根究底。”
(2)、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3)、“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在“谜面”“谜底”之间有一个破折号,它的意思是“间歇”,有时“间歇”之后的部分不说出来,让人们猜出它的含义,所以这种语言形式叫“歇后语”。歇后语的类型有喻意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等。喻意的歇后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4)、[典故出处]当代·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5)、成语辨析:寻根究底和“追本溯源”;虽然都含有“把问题彻底搞清”的意思。但寻根究底着眼于事情的原因;多用来表示事件发展的底细;不能做独立成分;“追本溯源”着眼于事情发生的根源;多用于研究事物的本源;常作独立成分;有时两者可以通用。
(6)、“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原意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下面。
(7)、[典故出处]近现代·石三友《金陵野史·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8)、(典故):“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
(9)、解释: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或“ 打破砂锅问到底”。
(10)、[成语解释]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11)、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12)、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13)、成语解释: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寻求;寻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细。
(14)、“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璺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15)、其原意是“打破砂锅问到底”,问读作wèn。
(16)、示例:《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就让姐姐装糊涂不言语,我可也‘打破沙锅璺到底’,问明白了,我好去回我公婆的话。
(17)、释义:砂锅打破后,锅体变成两半,一条纹路出现在断裂处的位置,从头到尾,所以是百“纹”到底,这里用谐音的方式,变成了“问”到底。指什么事情都要问个明白的意思。比喻追根究底。
(18)、猪八戒生孩子 ——难住猴儿哥儿了;难死猴哥儿;难住猴哥了;难死猴哥
(19)、俗语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20)、“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璺(wèn)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2、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谁说的话
(1)、成语用法:寻根究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2)、王浩同学勤学好问,遇到难题总要寻根究底,非搞清楚不可。
(3)、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寻根究底。
(4)、[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追寻根源
(5)、[成语解释]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6)、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砂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砂锅的下面。
(7)、茶馆里摆龙门阵 ——想起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8)、举例造句: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出自巴金《团圆》。
(9)、解释: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11)、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12)、示例:明高明 《琵琶容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13)、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
(14)、拼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15)、出处: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吕蒙正云)端的是谁打了来?(正旦唱)打破砂锅璺到底,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16)、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
(17)、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