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经典名言20句【文案131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7 16:26:26

老子名言精选50句

1、老子经典语录老子名言100句及注释

(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8)、(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9)、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10)、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小的步伐,就不可能走到千里路程。

(11)、(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1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6)、الأمطارالغزيرةلاتهطلعلىمدارالنهار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19)、有数而无道,必自讨苦吃。很多人自以为头脑聪明,口才好,善于察言观色,就喜欢玩一点策略计谋,与人打交道动不动就耍一点小花样,其实这种人是愚蠢的。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老子经典名言20句

(1)、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5)、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说,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以后为先,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中国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说,中国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1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不要为了负责而去结婚。要知道,不爱对方却和对方结婚是不负责的。即使当时让对方很伤心,但是总比让他几年甚至一辈子伤心强。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5)、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16)、(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17)、说的人即使说错了也没有罪过,听的人要引起高度警惕。

(18)、《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老子名言精选50句英文

(1)、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的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4)、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经典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子的名言警句汇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所以说,一个人没必要玩那么多花样,也不用挖空心思琢磨算计,只需要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然后稳稳当当,踏踏实实的按规律做事,按规矩做人,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执大象,天下往。

(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15)、某年,一个年轻人来曾国藩军营造访,曾国藩观其言,察其行,觉得这人举手投足之间颇具威仪,正气凛然,谈吐不俗,而且对于曾国藩的询问,对答如流,见多识广。

(1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9)、这个世界上任何奇迹的产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而得的,首先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用千百倍的努力来弥补平凡。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老子名言精选50句摘抄

(1)、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鹅毛还轻。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5)、يحبنفسهولكنهلايُعليمنشأنها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9)、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要受了点挫折就想不开,人生尊贵者莫过于生。——方海权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1)、一般人不是圣人贤人,谁能不犯错误?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2)、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3)、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1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5)、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1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7)、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老子经典名言30句

(1)、“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6)、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7)、老子哲学主张人力不可违背自然,不论为人处事或者治国,都要顺其自然。这一点贯穿全书,如,

(8)、(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9)、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她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10)、(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11)、(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1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5)、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8)、(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19)、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20)、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高评价。

(4)、(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5)、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9)、正直的人从表面上看似乎委曲随和,聪明的人从表面看似乎笨拙,善辩的人从表面看似乎嘴笨。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1)、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4)、“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

(15)、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6)、(感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17)、孟子说过:“仁者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9)、(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20)、(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强。

(1)、(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2)、(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3)、(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