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阅读顺序【文案117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7 16:21:09

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

1、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是什么

(1)、主题思想: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2)、像他的前辈安德来公爵一样,列文在开辟这条“特殊的确定的人生道路”之时,也开始仰望天空。场景的区别的只在于安德来是在“战争”中仰望,而列文是在“和平”中仰望,不管哪种“仰望”,列文在面对天空时闪过的念头和安德来公爵没什么两样,“难道我不知道这是无限的空间,而不是圆形的苍穹吗?……尽管我知道无限的空间,但是当我看到坚固的蔚蓝色的穹窿的时候,我毫无疑问是对的,而且当我使劲往更远的地方观看的时候,我更对了”(同上,第1170页)。列文在这里的肯定实际上是更软弱的表现,因为他害怕承认,是婚姻的痛苦才导致他对虚无的天空的追问,他必须肯定某个东西——对上帝,而绝非对生活的信念,哪怕这个上帝并不存在于他的生活。如果他对“虚无的信念”也不敢承认的话,那他一定开枪自杀了。

(3)、《哥萨克》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

(4)、他对她坦诚相见,新婚之际就给她看了自己的《日记》。大量的嫖娼记录、性病、种种令人悔罪的人性污点,乃至不久前和一个农家女的风流韵事……所有这一切都吓坏了妻子,令她无比痛苦。尽管婚后托尔斯泰喜怒无常,有时粗暴冷漠,迷恋打猎连日不归……但时间愈久,她就愈加爱他。

(5)、同样是作为俄罗斯著名作家的契诃夫曾这样说道:“托尔斯泰既是艺术创作中的哲学家,又是哲学中的艺术家……有些人,他们之所以不敢做坏事,就因为托尔斯泰还活着。”

(6)、“托尔斯泰的三部文学小说”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文飞教授主讲。他围绕托尔斯泰的这三部经典长篇小说的内容进行展开,带领读者与托尔斯泰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交谈。

(7)、《忏悔录》: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出现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和抑郁,在这期间,他写出了这部作品。《克鲁采奏鸣曲》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爱情悲剧,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的经典之一。

(8)、托尔斯泰晚年致力于“平民化”,并终决定放弃财产,抛弃贵族生活。他于1910年10月28日秘密离家出走,不幸在途中染上疾病,病情不断恶化,于11月20日逝世。临终前,政府和教会包围着他,要他改变立场,政府还派出军队包围出殡的行列,不让人民知道。

(9)、他找寻一生,直到晚年才觉得顿悟了真理:聆听上帝的教诲,遵行教义生活。但生活与宗教信仰的种种不一致——不得不应付世俗交际,忍受和亲爱之人思想上的差距,让托尔斯泰十分痛苦。后,83岁的托尔斯泰终于决定摆脱家庭责任,勇敢出走,过一个人的清修生活,遵行信仰指给他的新道路、新生活,却不幸死在了逃离的路上。

(10)、70年代,托尔斯泰又完成一部不朽杰作《安娜·卡列尼娜》。小说从1870年开始构思,直到1873年才动笔。初他计划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女子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地改变。小说的初稿仅仅用了五十天时间,但他感到不满意,反复修改,写了四年。废弃的手稿有一米多高,全都由索菲亚一遍一遍地誊写。

(11)、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12)、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一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出品的好书一本。

(13)、他变得远离社交,安居庄园,开始过上简朴平静、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完全丢开对真理、人生的思考,代之而来的是追求家庭生活的完善。“一切都在发展,所以我也在发展;至于为什么我和大家一起发展,将来自会清楚。”

(14)、我看了看扉页,上面印刷着“原著:托尔斯泰”这几个字。

(15)、《童年·少年·青年》一书则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其中的童年写于1851年,当时托尔斯泰年仅23岁,但这初试啼声之作却立刻赢得包括屠格涅夫在内的作家大为激赏,在俄国《当代杂志》发表后,托氏因此一举成名,奠立在文坛的地位。

(16)、出于印证,托尔斯泰塑造了与卡列宁性格截然相反的列文。一心追求家庭生活的列文在结婚后发现,以前被婚姻或婚姻热情遮蔽的、但作为一个人又必须面对的“生命问题”无法在他的“信念库房”里找到答案,他陷在不可自拔的痛苦境地里几乎发了慌。在他的婚姻中,布满了“矛盾”“苦恼”“疑惑”等等这些令人不安的词语。家庭给了他表面的幸福,他却“不知道,而且也看不出他有可能知道他是什么和他为什么活在世界上,而且他因为这种愚昧无知痛苦到那种地步,他简直害怕他会自杀,同时他却坚定地开辟着他自己特殊的确定的人生道路”(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下册第1158页,周扬、谢素台译文)。

(17)、比如,小说中提出,男女之间的相互倾心,到底时间能持续多久,“一个月,两天,还是半小时?”这分明是十分富于挑战性然而又绝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又如,作品中说,社会大量地“一方面把并不相爱的人配为夫妻,一方面又对他们不能恩爱度日大惊小怪”,描述了社会上无数无爱家庭的苟且和无奈之状况。提到宗教主张一夫一妻的严肃家庭生活,而俄国上流社会纵容放荡时,托翁说,如果敢于“正视我们上流社会荒淫无耻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上流社会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妓院”,而对于人欲横流持习以为常的态度,却成了人们麻木的“第二天性”,揭示了当时的杜会道德标准的混乱。论及男女关系时,托翁说,“女人在两性关系中不能处于和男人平等的地位”,然而他又指出“女人就像女皇,役使着人类中百分之九十的男人,迫使他们从事沉重的劳动”,女人是男人的玩物,泄欲的工具,可是那些男子骑士们却口口声声地说崇拜女人……如此等等,小说中提出了许多矛盾的现象,显然都是古今中外都存在而又都难以回答的“无解方程”。

(18)、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军营生活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初,他相继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后来他将自己军营生活的经历写成短篇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受到人们的赞赏,屠格涅夫甚至写信欢庆他弃军从文。

(19)、“我早制定的规则如下:实施那些你痛下决心一定要实施的东西。我连这一条都没有实现。”

(20)、今天,托尔斯泰逝世已逾百年,他留下的文字依然让我们感到无与伦比的力量扑面而来。这个有庄园、有妻子、有崇拜者与信奉者的人抛弃了一切,唯独留下自己因复活而痛苦的灵魂。我坚持觉得,托尔斯泰从来就没有在作品中塑造过一个世界,恰好相反,他永远只在著作中呈现世界本身和所有人不得不寄身其中的众生之路。托尔斯泰以他的三部巨著对应了他个人的传教、上十字架和复活的三重旅程,他用又磅礴又精微的文字记载着这个世界彻底的真相,直到受规律支配的世界消失了它的神秘性和虚幻性,露出它真实的面目。当我们面对世界从未改变的挑衅之时,为什么还要觉得它缺乏被揭示出的真相呢?是我们对存在过的那些活生生的伟大视而不见?还是我们根本就充耳不闻?

2、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阅读顺序

(1)、其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在19世纪的世界文坛堪称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2)、梅列日科夫斯基在论述托尔斯泰时曾盖棺定论地说道,“他的作品,从第一篇到后一篇,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一部巨大的、五十年的日记,一篇无限详细的‘忏悔录’。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文学中,大概没有另外一位作家像托尔斯泰这样揭示了自己生活之细小的、个人性的、有时是令人头疼的方面……他悉数告诉了我们关于他自己的一切……”(见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上卷第15页,杨德友译文)。我很想为这些话作一些补充,在从《童年》到《复活》这个成型得像赤道般的圆圈之内,托尔斯泰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一切,还是属于所有人的一切;他告诉我们的是人的本身,包括生活与精神、死亡与救赎。没有第二个人这样不加掩饰地将命运的秘密和盘托出,因为没有第二个人有他那样巨大的真诚和勇气。

(3)、①《战争与和平》是第一部具有欧洲意义的小说。一经问世,就让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读者倍感新奇和震撼。人们不仅对小说中的人和事感兴趣,而且还被小说中埋伏的伟大艺术表现所吸引。

(4)、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

(5)、5年之后,托尔斯泰又和兄妹们一起,到喀山和姑姑居住。刚搬去不久,哥哥们就决定是时候让14岁的托尔斯泰得到性启蒙了,于是带他去了妓院——就在祖父下葬的修道院的旁边。他忏悔又自责,便埋头读卢梭,而卢梭的思想证实了自己的不堪。但同时也很安慰的发现,其他男生也干过同样的勾当。“感谢上帝,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6)、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文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7)、可见,这位文学巨匠作为一个思想家,其理想主义与现实状况的矛盾冲突是如何的尖锐激烈,也就难免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困感之中。尽管终其一生托翁都主张以宗教去完善人们的精神人格,然而,从心底里,也许他已经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男女之间可能建立一种理性的正常、平等、和谐的纯洁关系,以致《克莱采奏鸣曲》的通篇,都充满了迷惘绝望的哀伤,一派悲观的色彩。

(8)、从妻子角度来看,索菲娅的言行无可指责。她的不幸,是她成为了一位天才和伟人的妻子。这个天才和伟人就像列文一样,“使劲往更远的地方观看”,然后觉得自己“更对了”。“更对了”的结果就是托尔斯泰坚定下自己“复活”的念头,对那个“严重的不可纠正的错误”,托尔斯泰采取了淡漠。他转向内心,一边紧张地创作让索菲娅认为是“一派狂言”而感到极为“厌恶”的《复活》,一边写下令人更感触目惊心的句子,“真正的生命在于大程度地接近每一个人在内心中发现并意识到的天国,在于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意志同上帝的意志的融合,而这种每一个人都努力追求的融合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一种生命的消灭”(见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天国在你们心中》第245—246页,李正荣、王佳平译文)。

(9)、不仅仅是人的思维,托尔斯泰就像巴尔扎克对一条街、一幢楼也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写生般的描摹一样,托尔斯泰对笔下的每个人物都进行着细节的描写,哪怕是手指的轻微抖动,衣角的无意皱褶变形,都在托尔斯泰笔下得到照相般的还原。我们承认,没有哪个成熟的写作者不重视细节,但像托尔斯泰那样对人物一分一秒间的细节描写也不放过的写作,甚至以此来贯穿着整部小说的,还没有第二个人这样去做,也没有第二个人像他那样追求着细腻和精确——没有人那样去做,是因为没有人像他那样能够做到。

(10)、因为《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成为举世瞩目的大文豪。但他却反小说,甚至不承认《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自己写的。

(11)、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56年写一篇中篇小说,从该作品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2)、正是这个“往哪里走”,成为了托尔斯泰一生都在面对和探索的问题。

(13)、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

(14)、主人公终于与一位姑娘一见钟情,那姑娘的外貌首先吸引了他,次日便向她求婚。然而,他们组成了家庭之后,他却丝毫得不到家庭的欢乐。波兹德内谢夫与妻子单独相对,竟却形同路人无话可说。两人除了肉欲的互相占有,没有一点一丝的精神交流,以至于他觉得妻子是一个完全猜不透的谜。夫妻间为了生活琐屑的小事经常吵架。有了孩子之后,夫妻更是经常各自拉个孩子来做自己的“盟友”指骂对方。这个家庭的这一对男女就这样互相交恶、互相憎恶到冰炭不可相容的地步。

(15)、3部作品反映不同阶层的命运但是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抨击

(16)、托尔斯泰被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四大作家之其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为人们所熟知,从这三部闻名于世的小说中,我们便能感受到文学叙事大师的魅力,他的文字强烈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17)、《战争与和平》:阅读这部小说还是在大学期间,囫囵吞枣,这部小说的意义和价值,直到现在才略有所悟,甚感震撼。《战争与和平》卷帙浩繁,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18)、于是,他又开始向生活求问,观察其他人的生活。他环顾普通百姓,看到了与自己阶层完全不同的情况。他们的苦难多过享受,却认为自杀是大的恶。“由此可见,整个人类具有一种我不承认和我所蔑视的关于生的意义的知识。”

(19)、托尔斯泰夫妇结婚48周年留念(1910年7月)

(20)、本部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昂贵的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多的影片之一。这部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宏伟巨制,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其忠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

3、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之一的是

(1)、但是,对真理的追寻和信仰,却使他再次向原来的自己、向全世界开战。

(2)、其次,这是一部理性思辨色彩很浓的小说。如托翁的好些重要代表作品一样,这部篇幅不大的中篇,也糅合着大量的议论。其故事的开头就是车厢里几位乘客关于婚姻、爱情,男女关系问题的辩论。由小说之始,贯串至末,托翁用了不少篇幅,或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或通过作者的评述,比较直接地发表对于各种问题的见解。其议题包括男女平等、奴役与自由、妇女解放、精神病、性、肉欲与感情、放任与约束、放纵与宗教、性爱与避孕、作恶与良心、妓院与政府、音乐与感情、婚姻之情与婚外之恋、犯罪心理……涉及面十分深广。这些议论中不乏珠玑之字句,使人受到警醒、启迪、感奋之处在在皆是。从总的思想倾向来看,托翁尖锐地揭露了俄国贵族社会的道德沦丧、婚姻虚假,精神颓化,主张以宗教来完善自我、以禁欲来净化道德、革新男女的精神面貌。

(3)、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

(4)、作品就是这样,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近于喋喋不休地着力细腻描绘,将笔触深深探入一般人难以窥见的心灵底里,让灵魂隐秘纤显毕现,将一个本来俗之又俗的故事,叙述得丝丝入扣、撼动人心。非如椽之笔,不能达到这般高超的艺术境界。

(5)、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6)、《生活之路》是一部托尔斯泰自己没有看到后出版、却是他一生思想精华之所在的哲学论著作。

(7)、80—90年代,俄国民主主义运动的高涨影响了托尔斯泰,他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到宗法农民的立场,这一切促使他写出了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8)、你不多见的电影:本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贵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LyudmilaSavelyeva饰)、贵族青年皮埃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Bondarchuk饰)和安德烈公爵(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VyacheslavTikhonov饰)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9)、安娜也是一个矛盾群体的代表,他们一方面向往自己的已经得到的幸福和理想生活,并在受到威胁时奋力的保卫和战斗,但另一方面又会在内心时时升腾出一种“犯罪”的恐惧感,这在她和伏伦斯基的相处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种罪恶感牵绊着她终限于自己的死亡陷阱中,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从安娜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的悲剧。

(10)、《复活》这部巨著的原文有四十多万字,它详细叙述了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人性的复苏过程。

(11)、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12)、作品中心主题是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库拉金为代表,他们自私贪婪、虚伪堕落,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仍争权夺利、寻欢作乐。在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利是恶少,女儿艾伦则是荡妇。另一类是彼埃尔·别朱霍夫、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和娜塔莎·罗斯托娃,他们接近人民,厌恶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经过长期的精神探索,成为社会的精华。安德烈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两人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鲜明对比。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界,在严酷的生活面前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后在卫国战争中献身;彼埃尔性格直爽,感情冲动,缺少实际活动能力,他更侧重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在与人民的接触中精神得到升华,后成为进步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女主人公娜塔莎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她与人民和大自然接近,具有强烈和丰富的情感。作者对这几个正面人物投以诗情洋溢的艺术描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作者特有的心理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性格特别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13)、②战争与和平构成了俄罗斯小说乃至整个俄罗斯文学崛起的标杆。描写了强大的不同性质的生活激流,展现了历史和社会的运动,各种人物的心里发展,揭示人物内心激流与外部生活激流之间的关系。

(14)、第二天,托尔斯泰举行野餐会招待客人,三姐妹玩得很开心。下午别尔斯夫人和女儿们便启程去探亲。托尔斯泰从小同别尔斯夫人的父亲很熟悉,次日也去了。傍晚,托尔斯泰与索菲亚单独留在玩牌的房间里,他提出要索菲亚根据他用粉笔在桌上写出的每个词的首个字母读出一句话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索菲亚毫不费力就猜出他要说的话:“您的青春和对幸福的渴求十分清楚地提醒我,我已老了,不可能得到幸福。”托尔斯泰震惊了,认定与自己共度终生的姑娘只能是她。那天晚上索菲亚也感到幸福与激动。

(15)、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

(16)、这段文字令人惊讶之处,不仅在于它彻底的真诚和坦率,还在于它未加改变地出现在聂赫留朵夫从纯洁地爱恋卡秋莎到诱奸卡秋莎的思想转变过程当中。“比方说,聂赫留朵夫思考上帝、真理、财富、贫穷等问题……他周围的一切人就都认为这不合时宜,多少有点荒唐可笑……可等到他看长篇小说,讲猥亵的故事……大家倒称赞他,鼓励他……凡是他在相信自己的时候认为是好的事情,别人却都认为是坏的;反之,凡是他在相信自己的时候认为是坏的事情,他四周的一切人倒都认为是好的。后,聂赫留朵夫屈服了,不再相信自己而相信别人了。他这样否定了自己……”(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复活》第64—66页,汝龙译文)。我从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和《复活》中引出这些文字,决不是仅仅要说明托尔斯泰的作品拥有多么强烈的“自传性”,而是这些文字能让我们体会到托尔斯泰与之搏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或世界。在这个环境或世界中,“相信别人”和“否定自己”,差不多成为直接到达享乐生活的佳捷径。

(17)、图片来自网络(参见英国纪录片《托尔斯泰的烦恼》)

(18)、这段独白与《安娜·卡列尼娜》有着紧密一致的内在牵连。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来自于她的家庭内部,这点无疑让托尔斯泰感到不安。也正是这种不安,导致小说分成了两个平行部分,托尔斯泰渴望在列文的身上弥补自己不安的激烈情绪。因此,安娜·卡列尼娜的卧轨也没能导致小说的后一个句号出现。托尔斯泰需要时间等待滚烫的铁轨冷却下来。或许,就在托尔斯泰等待并悲怜地凝视血迹未干的铁轨之时,家庭变成十字架的感觉袭上了他的心头。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20)、“谁是反派,谁是英雄?整个战争除了暴力什么都不是,完全浪费精力。血腥暴力,简直让人呕吐。”

4、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排名

(1)、第一次见到托尔斯泰这个名字还是在我童年时期。那时我每天中午都去宿舍楼下的街道图书室看小人书。上世纪七十年代本就是一个小人书的时代。我现在当然想不起那本叫《复活》的小人书出自哪个出版社,也不记得它是哪个人改编、哪个人绘画的,那些一页一页的画面却很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2)、他明白人是靠爱而活,只有爱才能救赎一切,而他却再也爱不起来了——既然一切都会逝去,那么艺术、爱、乃至生命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3)、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4)、我总觉得,托尔斯泰后来安排的安德来公爵之死,是他对这种虚无不由自主的反抗。但这样的反抗是没有力量的,虚构的人物可以去死,真实的虚无却在地上扎下了再也剪拔不去的根。托尔斯泰明白这点,他放弃了早已开了头的另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十二月d人》的写作;在给阿·费特的信中,更是沮丧地、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为我不写作而高兴,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长篇废话我再也不写了。我错了,真的,再也不干了”(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六卷《书信》第123页,单继达译文)。

(5)、但实际上,托尔斯泰一辈子都在制定计划,却很快发现,制定计划不过是容易的部分。这么多计划根本实现不了,于是他退而求其次,决定先完成一条计划,再论其他:

(6)、从“根部”开始,意味着托尔斯泰的全部力量将用于对一颗颗心灵的深入探索,挖掘出盘蜷在心灵中的种种意念之根。与他同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公认为心理描写大师,托尔斯泰何尝又不是级的心理巨匠?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太特殊的亲历和太特殊的疾病驱使他甘愿成为“地下室人”。对陀氏来说,能将被黑暗包裹的、撕裂心灵的惨痛号叫释放在黑暗当中就已经够了;托尔斯泰与之相反,他一旦发现“根部”的存在,就一定要把整个“根部”彻底拖到地上,让每个人都看清楚不可。对托尔斯泰来说,只有在地上,才看得清人类灵魂中的一切;只有在地上,他才能看清衡量一个人的尺度,不论是英雄主义还是利己主义,都尽可能消除他们对生活本身的影响,还原为普通的个人;只有在地上,才有可能接近他毕生渴望接近的“美与崇高”的天国路径。

(7)、此前他为了消磨无聊的兵役生活,已写完小说《童年》,并因此大红大紫。现在,由于无法解决这些思想上的困惑、矛盾,他更专心的投入艺术,视它为解决人生苦难的净土,

(8)、托尔斯泰是位文学巨匠,但并非无缺。高尔基说,由于灵魂不懈地探索,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人中复杂的一个。做他的妻子,做他十几个孩子的母亲,是不容易的。高尔基认为,即使索菲亚支持丈夫,全家都过平民生活,也丝毫改变不了当时俄国的现实。托尔斯泰去世后,索菲亚根据自己和丈夫的日记、笔记以及亲属朋友的书信,整理撰写了一部回忆录。这部题为《我的生活》的长篇回忆录近年在俄罗斯出版,使人们得以认识这位大文豪的妻子。笔者主要依据索菲亚的回忆录,探讨这个家庭早年的幸福,领略女主人在那段岁月的苦与乐,了解文学史上两部鸿篇巨著的某些创作背景。

(9)、但一个伟人的成功之路必定不凡。“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可以说,托尔斯泰从小时候起便经历了许多坎坷,父母的离世、不幸的婚姻以及时代的摧残...

(10)、1910年寒冷的10月末,一位83岁的老人因身体不适,被迫在距离莫斯科三百里远的小火车站——阿斯塔波沃站下车。受凉,发烧,肺炎,短短一周的时间过去了,这位老人也在清冷的站长室与世长辞。哀悼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随即乱作一团,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集会、罢工甚至混战。不久后,为了纪念这位孤独的老人,这个火车站和村庄正式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

(11)、对于婚姻,托尔斯泰始终有哈姆莱特似的犹疑。在1859年元旦的日记中,他写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写作,今天也是。头还疼。今年应该结婚,否则永远不结婚。新年第一天过得太冷清了。简直没有见到一个人。我在写一篇不起眼的作品……”(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七卷《日记》第90页)。

(12)、无疑,正是因为法律的“壁垒”本质,无辜的卡秋莎才被判刑苦役。借聂赫留朵夫之口,托尔斯泰对这个“壁垒”忍不住反复喊出,“可耻而又丑恶,丑恶而又可耻……一切都丑恶而又可耻”(《复活》,同前,第133页)。这样的尘世怎么能让一个人得到他渴望的救赎呢?当托尔斯泰面对晚年痛苦和不再被他人理解的精神之时,他所能做的,就只是像列文一样地渴求上帝的拯救来临和像聂赫留朵夫一样,通宵达旦地阅读《福音书》。当他发现没有哪个地方可以让自己潜心地、宁静地步入到将灵魂救赎的天国之时,托尔斯泰选择了服从自己内心的出走。他出走的第一站便是上帝在尘世寄身的修道院——这个喻示复活与救赎的象征之地。我第一次读到时感觉震骇,每一次重读,也次次觉得颤栗。

(13)、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14)、当了母亲后,索菲亚很忙碌,带孩子、哺乳,还要给丈夫抄稿。过了一年,她再次怀孕。第二胎是个女婴,这时已是儿女双全,她便打算不再要孩子了。但丈夫坚决反对,索菲亚不得不服从。托尔斯泰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创作中,对妻子儿女并不关心。所有家务以及庄园事务全都落在索菲亚一个人肩上。她精力充沛,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要照料孩子,还要为丈夫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孩子越来越多,逐渐长大。索菲亚擅长水彩画,还为孩子们亲手制作启蒙读物。

(15)、“爱我们所不认识的所永远遇不到的人,是多么容易的事!我们用不到牺牲什么,而同时我们已很自满!良心已经受到揶揄。——不,应当爱你的近邻——爱和你一起生活而障碍你的人。”

(16)、“我能如一个农人一般刈草;我连续工作十小时不觉疲倦。突然,我的生命停止了。我能呼吸,吃,喝,睡眠。但这并非生活。我已没有愿欲了。我知道我无所愿欲。我连认识真理都不希望了。……我感到再也不能生活下去。一种无可抑制的力驱使我要摆脱生命。”

(17)、与文化圈子的决裂,也让托尔斯泰重新思考艺术的效用。直到1860年,哥哥尼古拉离世,托尔斯泰大感震惊。思考真理就像阵痛,这件丧事又促使他重新思考善恶、生死等哲学问题。而艺术,终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而我不能爱美丽的谎言。”

(18)、通过观察那些有信仰的普通百姓,托尔斯泰再一次向宗教去探寻结果。早在16岁时,他就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现在又重新找回。尽管他虔诚的祈祷、钻研圣经教义,但理性上的怀疑还是占了上风:上帝真的存在吗?

(19)、很多年之后,我热爱上文学。当我的阅读从唐诗宋词转向外国文学时,像是巧合,我在新华书店买的第一本书就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9次印刷的版本。定价80元。译者汝龙。我没想到原著这么厚,对一个十九岁的少年来说,这本书读早了,令我意外的是,这本厚厚的著作读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吃力。我感到失望的是,托尔斯泰为什么不让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终走到一起?卡秋莎终与革命者西蒙松的结合让我内心隐隐难受,因为他们的结合将让聂赫留朵夫陷入到永远的孤单。在离开西伯利亚的前夜,聂赫留朵夫通宵达旦地读着《福音书》。那时我还没读过《圣经》,也不明白聂赫留朵夫读经的目的何在,我只知道,聂赫留朵夫太孤单了。孤单可以掐断一个人前面的路。

(20)、(事例2)一九零五年革命失败后,托尔斯泰虽已年近八旬,仍一再著文,强烈抗议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对革命者滥用死刑. (体现性格:坚韧不拔,始终不渝)

5、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是哪三个

(1)、①列夫·托尔斯泰在文学史上塑造了许多辉煌的人物:安娜、沃尔伦斯基、凯蒂在这些角色中,有点喜剧色彩的是奥布朗斯基公爵。所有其他角色都与死亡主题有关。

(2)、尽管托尔斯泰同样塑造了人物,他的塑造却让读者惊讶地发现,那个虚构的人物居然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将托尔斯泰与任何其他小说家相比之时,会发现托尔斯泰始终在表达一个强烈的观念,它就是高更为他那幅杰作所取的名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这个又巨大又精微到每颗灵魂深处的本质区别了托尔斯泰与其他小说家。在托尔斯泰笔下,“人性”的揭示退居其次,其笔尖始终围绕人物的灵魂闪念,这些“闪念”差不多就在每个人脑中出现,甚至一闪而过。也就是这些差不多一闪而过的不同意念,在托尔斯泰笔下得到强有力的保留,让我们在阅读时,惊讶地感到这些意念就是我们曾经的意念,只是我们对这些意念忽略了,甚至在闪过之后遗忘了。在托尔斯泰笔下,这些念头决不会每次都涉及伟大与崇高,它普通到,充满的却是真实生活的本身魅力。

(3)、8月初,托尔斯泰返回自己的庄园。庄园位于莫斯科西南200公里,名曰“雅斯纳亚·波良纳”,意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此时别尔斯夫人决定带着三个女儿去看望父亲。父亲的庄园离波良纳不远,她顺便到那里见见儿时的女友玛丽亚。别尔斯夫人一行在波良纳逗留了两天。母女四人留下住宿,但房间里的床和沙发只能睡下三个人。托尔斯泰便拉出一张长安乐椅,再接上一个大方凳。索菲亚说:“我就睡这儿吧。”他听了很高兴:“我来给您铺床!”然后笨手笨脚地展开床单……

(4)、生了几个孩子后,波兹德内谢夫的妻子正值三十岁的年华,变得富态丰腴、精力旺盛、充满魅力,沉睡多年的女性风韵特别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在一些男人的眼里,她“像一匹已经久未役使、久未套上笼头,养得膘肥体壮的拉车的牝马”,性感十足,令人馋延欲滴。而恰好在这时,一位钢琴音乐家,以一曲《克莱采奏鸣曲》闯进了波兹德内谢夫的家庭生活。于是,一个习见的在小说中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模式化的悲剧故事,又重复在这个家庭中上演了:第三者对女主人公的倾慕,女主人公对第三者的多情,男主人公夹在其间受尽嫉妒的折磨,三角关系就这样紧紧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5)、《艺术论》是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感悟,涉猎繁杂,但其核心的问题始终是:什么是艺术。

(6)、“人民戏剧”:《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活尸》等

(7)、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 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8)、身为和平主义者,他反对战争,抗议沙皇政府的残酷杀戮,同情革命者。他摒弃贵族的身份,跟农民待在一起,过简朴自然的生活。憎恶农奴制,甚至打算把土地分给他们。但这一善举却引来了农民的猜疑,还惹怒了妻子。

(9)、4月18日,我难以自制,我朝着远远看上去还不错的一个肉色的身影点了点头,打开了后门。她进来了,我没法看到她。这一切下贱而令人作呕。我甚至开始仇视她,因为我为她打破了自己的原则而追悔莫及。……”

(10)、孩提时代,托尔斯泰和妹妹玛丽亚有个一起玩耍的女伴,那女孩长大后嫁给了宫廷医生别尔斯。1862年7月托尔斯泰在莫斯科时,常去别尔斯家。别尔斯夫妇有三个漂亮女儿,托尔斯泰对妹妹说:“如果我有朝一日成家,就娶他们家的姑娘。”托尔斯泰频频来访,引起别尔斯夫人的猜测:他是不是看上了自己的哪个女儿?她猜对了,作家喜欢她的二女儿索菲亚。索菲亚是个美貌才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写了不少诗歌和小说,爱好绘画与音乐,擅长刺绣及缝纫。

(11)、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史小说,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中心,从1805年彼得堡贵族沙龙谈论拿破仑作战的事写起,中经俄奥联军同拿破仑部队之间的奥斯特里茨会战、1812年法军对俄国的入侵、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法军全线溃退,后写到1820年俄国十二月d人运动的酝酿为止。全书以保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豪门贵族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描绘了无数社会、政治、经济和家庭生活的画面;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上至拿破仑、俄国沙皇、大臣、将帅、贵族,下至商人、士兵、农民;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

(12)、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13)、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14)、《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文本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令人激动的一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罗斯历史上壮丽的一页——1812年卫国战争,展示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15)、索菲亚也成了一个真正的作家夫人,是托尔斯泰的抄写员和非正式编辑,跟他一起工作。据说,她曾替托尔斯泰把长达130多万字的《战争与和平》誊抄过七次。努力保卫他,不使他重再次陷入人生的忧思、对真理痛苦地追寻中。她还成为《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和《安娜·卡列尼娜》基蒂的现实模型,为他笔下的人物描写出谋划策。因为夫人的呵护、陪伴,在婚姻的头十几年中,托尔斯泰体味到难得的平和与宁静。

(16)、按照托翁的看法,任何社会方法,都不可能改变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上流贵族社会的男子是“堕落的奴隶主”,妇女则是“堕落的奴隶”。托翁在绝望于俄国贵族社会生活腐败、道德沦丧之时,他感叹,「决定一切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是自发的生活法则,而不是社会的规范」。于是他才有“如果认为人的生活可以用理性来加以支配的话——那就根本取消了生活的可能性”这一也许是真知灼见的哀鸣。

(17)、《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思想: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18)、1812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   

(19)、何以斩断这团乱麻?——仇杀!波兹德内谢夫终杀掉了自己的妻子,用仇杀斩断了这段三角情爱!

(20)、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却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巨人之一。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是充满矛盾的,他一方面对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充满憎恶和鄙视,以极大的勇气去谴责和揭露,另一方面又用唯心史观去解释历史和社会,企图通过道德和宗教的感化来调和阶级矛盾。

(2)、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中,俄罗斯文学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俄罗斯文坛中,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则是首屈一指的伟大作家。

(3)、从菲尔丁开始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构思他们的小说人物时,无不渴望着一种真实感,以便让读者接受他们笔下的人物。在小说家们高超的技艺下,读者也确能感到那个虚构的人物有多么丰富的性格。但不管怎样,虚构的人物终归是虚构,哪怕再强烈的性格被赋予在人物身上,我们能感到的也不过是那个小说家虚构了一个逼真的人物而已,因为那个虚构的人物并不是“我们”。

(4)、退役后的托尔斯泰到西欧考察,以寻找解决俄国社会问题的答案。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和丑恶,决心从事教育工作。他开办招收农民子弟的学校,并创办了一份教育刊物。

(5)、《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在19世纪的世界文坛堪称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6)、个人见解----三部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7)、深入这样的意念深层,就决定了托尔斯泰对任何一缕“思想细节”的打量和抚摸。在离开莫斯科前往高加索的雪橇上,奥列宁不断想起“那个给他送行的朋友,想起他们谈到的那朋友跟那姑娘之间的关系……接着,他想起那天晚上他从她家里出来,后一次到俱乐部同华西里耶夫先生打牌;还想起他怎样低声下气地要求再打一局,却被华西里耶夫冷冷地拒绝了……”(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哥萨克》第166—167页,草婴译文)。我没有引完全文,但奥列宁的旅途就这样被纷乱的思绪填满。这些占据五个汉译页码的段落表明了托尔斯泰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的透彻思维挖掘。

(8)、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9)、托尔斯泰是谁?我一无所知。但我记住了这个名字。

(10)、生育、抄稿和操持家务,这就是索菲亚婚后十多年生活的全部内容。进入80年代,托尔斯泰思想发生变化,与妻子产生严重分歧。索菲亚精神受到刺激,家族遗传的歇斯底里气质也发展起来。于是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彻底结束。

(11)、托尔斯泰意识到自己的新娘还只是个刚成年的孩子,希望能引领她改变成自己所喜欢的模样,也就是说将她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人。初,索菲亚几乎把他当成神,乐于听从他的安排,自称是他的“大女儿”,说自己从未忘记他“父亲般的教诲”。

(12)、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他被称颂为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13)、“《李尔王》是一出极坏、极潦草的戏剧,它只令人厌恶。”

(14)、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15)、而托尔斯泰同样看不惯这些文人——他们自信为一种优秀阶级,自命为人类的首领,实际却不知反省,比那些需要拯救的人更虚伪、卑劣。屠格涅夫更是“性格冷淡、别扭,话不投机”。他甚至还和屠格涅夫打了一架,绝交了17年之久。

(16)、在爱情的庇护之下,他的创作力惊人。从1863年起,他就以6年时间写成了举世瞩目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在这本堪称浩瀚的书里,托尔斯泰也意图证明,就像他现实里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样,爱就是藏在绿色小棒上的秘密,唯有爱,才能战胜一切,获取幸福。

(17)、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分享: